传媒人要有“小大正”意识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网上舆论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舆论交锋复杂化等带来的挑战,舆论阵地要积极向上向善,传播“真善美”和“主旋律”,有“小视角、大情怀、正能量”,方能行稳致远。
  “小视角”,要求传媒人放下身架,深入践行“三贴近”和“走转改”,自觉地将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对准田间地头,聚焦车站码头,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小细節,把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作为真实鲜活地放进版面、搬上荧屏、链入网页,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让草根成为报道的主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感受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魅力。
  “大情怀”,要求传媒人对标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向四做”,拥有人民情怀和家国情怀,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底线,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将价值引领和社会效益永远摆在第一位,把握好传媒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间的平衡,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传媒人在报道新闻时要增强法治意识、底线思维,以忠诚为底色,自觉维护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以规矩为底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永不越线;以干净为底色,修身养性,齐家做人;以担当为底色,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跳出小我,将个人前途、个人情感自觉地融入国家命运、时代浪潮中。
  “正能量”,要求传媒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在新闻舆论阵地建设中以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为己任,为践行和引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与呼,不给假恶丑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不给无底线内容以传播的渠道和平台,为社会、为受众提供积极向上向善的力量,给社会营造满满的“正能量”。
  (王宣海文,摘自《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下)
其他文献
值此中央电视台建台暨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体干部职工、全国广大电视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电视事业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广大电视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以来,同
期刊
【摘要】农村是媒体传播的重点区域,农民是广播市场的庞大群体,对农广播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强化媒体社会属性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做好农村“大喇叭”广播的重新应用和提档升级,对“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农村“大喇叭”广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大喇叭”广播的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等方面深入思考,并提出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村“大喇叭”
期刊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交通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例,对广播+智慧交通的融媒体转型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提出交通广播应该以拓展和完善交通服务的内容、形式和终端来抢占先机,成为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的自动调节器和发布终端,以新技术和更贴心的服务巩固和扩大交通广播的受众市场。  【关键词】广播 智慧交通 新媒体融合 车载终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
期刊
【摘要】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在媒体融合中以用户为中心,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平台优势。运用“广播+视频”的可视化传播,充分开发“交广领航”客户端的功能,打破了以往受众对广播节目“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神秘感,实现了“声光电”的全新融合,保持了“时度效”的到达效果,推动了传统广播媒体向现代视听媒体的发展转型。  【关键词】广播节目 创新融合 交广领航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的新媒体创新实践为例,分析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尝试和路径,其中的一些案例在业界堪称经典。文章认为,传统媒体在融合实践中一定要按照新媒体规律开发产品,用声音打开广播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以新媒体产品与广播节目交融,互为支撑平台,反哺传统广播。  【关键词】中国之声 媒体融合 H5产品 差异化传播 声音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
期刊
【摘要】在全民朗读热之际,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率紧扣深度,挖掘广播优势,打造有声读物平台。以情感为纽带,打造本土牌、个性牌;以资源整合,打造有声读物联盟;以朗读“快闪”活动,打造事件性传播。本文就广播的二次传播和“朗读河北”活动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朗读 模式探索 创新 二次传播 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原中央电视台)《朗读者》
期刊
【摘要】新时期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新闻播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民族化、风格化、意境美、韵律美四方面论述了“新闻播音之美”,并针对时下越来越快的播读节奏和越来越轻松化、娱乐化的播读氛围探讨了如何把握时代主旋律、把准新闻播音基调,以探寻出真正的新闻播音之美。  【关键词】新闻 播音之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新闻播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
期刊
【摘要】2016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对港澳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直播系列节目《城市新跨越》走进第五季。和以往不同,第五季的节目在录制播出中,借助对港澳节目中心微信公众号“风行港澳”为主的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节目内容的综合传播。本文以《城市新跨越》节目为例,分析广播大型直播节目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传播的方式、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广播 微信公众平台 大型直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媒介格局和舆论生态出现了深刻变化——公众对时事热点表达看法的门槛极大降低,意见表达比以往任何年代都要通畅、便利。在此背景下,全媒体转型成为许多传统媒体迎接挑战的共同选择,大量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原本见诸纸张、网站的内容,开始抵达受众的掌心。  诚然,熟练运用一些术语、条文,可以表明评论员对某些问题有过专业的了解与深刻的思考,可以有效增强评论的可信度、
期刊
广告是说服的艺术,而公益广告的作用机制更适宜用“感化”來概括。公益广告的内容特点及其非功利性,决定其对受众施加的影响是一种感化,达到劝人向善的目的。认识这一点,对公益广告的制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从创意切入、讲好故事、以广告语点睛,有助于感化的实现。  一、用创意拨动受众心弦  由于公益广告的题材常常与普通受众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要吸引受众关注公益广告,必须依靠创意。有创意,才能吸引眼球、拨动受众心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