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数除以分数》属于数与代数的教学领域,是数的运算内容中很难教学的内容。现代数学家张景中老师在《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一书中曾指出,“欧几里得,柯西以及布尔巴基们,大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并非尽善尽美,在小学到大学的数学课程中,存在着公认的难点,如何处理这些难点,一直被认为是数学教育的任务。”要想把算理说清楚是本节课的难点,基于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难点不在计算方法,如何说清楚算理才是关键。从教材的设计我们也不难看出,新教材也在有意的突破此难点。本单元的第一节课讲倒数,然后是分数除以整数,之后是整数除以分数,最后才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在为本难点做铺垫,当然后续的学习也十分紧密,不过都是在理解除法意义和算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所以在我通过课前预习探究作业,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而在课上研讨时,通过资源的逐层暴露,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体会到数学思想的理性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从而掌握分数除以的算理和算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校“口语表达”课题的要求,结合本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直接提问解题方法的问题,请根据以前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自己试着计算 ÷ ,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清楚这样算的理由。26名同学用到通分相除的方法,占全班的78.78%,其中大部分同学用通分的算式,小部分使用图直观表示,还有一名同学用语言描述,都是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迁移过来解决问题的。3名同学用乘倒数方法,但是解释不清原因,4名同学不会做。
  基于以上分析,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迁移使用“通分法”,他们是迁移整数除法的意义,求一个分数包含了多少个另一个分数,这样理解更为直观,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研究我发现,“通分法”不是特别创新,早在几千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已经出现 :分数除法称为经分,其法则是把实(被除数)和法(除数)通分,然后让分子相除。后来刘徽又补充一个更为简便的法则,即将法的分母、分子颠倒,与实相乘,这就是今天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颠倒相乘。
  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就能饶有兴趣的去学习。作为教师,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的充分挖掘、利用学生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以帮助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主要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充分思考,理解颠倒相乘的算理,从而掌握算法?如何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让所有人都学到“自已”的数学?
  于是本课课上采用探究六步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颠倒法”,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尊重算法多样性,在和整数除法联系的基础上理解“通分法”,同时根据情境解释“颠倒法”的合理性,并体会“颠倒法”迅速得出结果的计算优势,相得益彰。让学生借助情境,再以自自己画的图为依托, 把自己思考的过程说清楚,同时也把算理说清楚,不仅学到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如让学生借助图先求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的 ,算式:2× ;再求3个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 =2× ×3=2× =3(km )。结合情境,把整个思考过程借助画线段图的顺序,有逻辑的说清楚。还有一种方法是2÷ = ÷ =3,借助算式,学生也能有条理的说清自己的思路。
  以“注重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为发展核心,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尊重人的价值观,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所以我将故事研究前移,让学生带着有想法的头脑进入课堂,以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后的应用探究中,充分的回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思维。
  生活中许多新问题都可以采用旧知识去解决,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你将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是我们常对学生讲的话,用在教师的身上同样适用。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不断的思考、改进,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思考、提升的空间,加以正确的引导训练,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更加有效地完成对口头表达培养的效果,更加有效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让我们继续这样去做吧,相信过程不仅是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教师自己也会不断进步提高。
其他文献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无奈:孩子写个作文好难,半天吭了三行,咋办呀?听后我沉思良久。的确,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多年来,许多孩子一见习作就头疼,难以下笔。习作来源于生活,艺术的反映生活。小孩子还处于认知、表达、分析能力不成熟的阶段,不能以成人的思想来要求他们。童真童趣、真实自然才是小学生习作的主流。这里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培养兴趣是写好习作的前提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
期刊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有这么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学习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协调、交流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
期刊
目前,随着计算机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做为一名小学计算机教师,我深知计算机教学已在小学阶段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小学信息教育,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索的潜能,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结合教学实践,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公平发展。教育部长袁贵仁:办出学校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首先就要有明确而清晰的办学理念。这是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我们在总结学校30几年来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教学有实效性、针对性。本文将阐述自己在《品德与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探索。  一、将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也不能仅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而需要从人的整体发展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近20年来我国关于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总体发展仍处于引介的状态,缺乏本土化研究,加之教学设计理论构建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设计理论走向中小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具体的教学问题和不适应中小学学校教育实际等问题。如教学设计程序化的操作性模式易使教学
期刊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步入人们的生活,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除了枯燥的数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挂图
期刊
新课标的改革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过改革的洗礼,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洗脑”,通过学习,把我们的脑筋彻底洗刷一下,代之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本次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最能鲜明的特点是‘有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的教育理念支撑。”它针对我们的教育存在的弊端:“知识本经”——“教师权威”——“精英教育”,“教师教的辛苦”,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从六个方面对落实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强调了要实行大
期刊
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决定因素在于教学对象即学生。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以下几点是我就提高学生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有效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关注教学教育水平提高时,教师不能只注重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材的理解把握,还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会不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