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最不堪接受的就是“变”。但当变化成为当代人的宿命时,人们甚至来不及留意对变化的感叹
巴黎的咖啡馆文化衰落了。“流动的圣节”流动缓慢,乃至静止不动,恐是大势所趋。自从福柯发出“人在死亡”这一谶语,与末世相关的兆头层出不穷,甚嚣尘上。以咖啡馆为代表的法式生活的衰败,对于从“双偶”咖啡馆探头仰望波拿巴路42号萨特旧居的文化粉丝们是回事,可对于大多数要到巴黎消费美食、时装、香水的人们而言,是什么呢?天天盼望出门见喜,福文化的传播者们,见到灾祸不言灾祸,才是本事。
“时代命运”这个大题目,是说给从小玛德兰点心里找到柏格森哲学的少数几个人听的。巴黎坚持不坚持普鲁斯特小说里的“悠闲”与“缓慢”,是巴黎这个世界情人冷暖自知的事情。但木心还是发现了,凡是从欧洲到美国的文化人,都有一种妾身命运不济之感。他们说,美国“不景气中还景气”,伦敦人早就没好心情喝下午茶了;轮到巴黎人则是寒碜,说连超级市场的包装袋巴黎与纽约相比也落伍、小气,有外省“包法利夫人”的心理与模样。这两年金融海啸,美国不济了,不知那些人到纽约或底特律时又会怎么说。
这些不济感,以苏菲·玛索饰演的角色变迁最可佐证。曾经的法式优雅与知性美人摇身一变,演绎玩狠斗硬的酷女形象,是这些年才有的事。除了人到中年的危机感,法式电影文化与美学品味不再吃香,大概是美女玛索变成酷女玛索的主因。从饰演邦女郎,到新近在电影《幕后女英雄》中饰演“二战”女特工,一个好莱坞式的打女形象闪亮登场,“暴力美学”上了法式餐桌。平心而论,让美国影星摩尔扮演女兵,茱丽化身《古墓丽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让饰演过安娜·卡列尼娜、香水少女芳芳的玛索如法炮制,让人不得不感到世道的确变了。人的口味不再“文艺”了,小玛德兰点心看来要就着卤煮火烧一起下咽。
从巴铎向世人展露法式性感,到德娜芙演绎尊贵(玛索平衡于二者),法国女影星天生有种与好莱坞美女不同的路数。戈达尔拿捏的有些让人费解的巴黎美人,与费里尼的罗马女人也天生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诸多味道开始混和,尤其是商业电影跨国组合,美学风格尽现“野蛮人入侵”。商业的生硬让柔软的玛索变冷变硬,好像说法语的她突然间宣布放弃母语,讲德语,向敌人开战了。有人说,法国文化迟早会成为博物馆“失落的光荣”的一部分。环顾四周,各个领域法国的领衔者都开始妥协,换装换戏,不再握有自信与强势。政治经济学决定着诗学与美学,连法国哲学也不再感性,失去向偏远国度的知识分子出口话题与思想的贸易权了。
美国人生下来受政治经济的原始熏陶,认可无所不在的商业机制的控制。现今,美国的一线明星,有谁还愿出演内心复杂的情感电影,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演员被固定在消费流水席上,老板把他们当牌打,在符号学盛行的世界,他们作为符号被一次次组合,又一轮轮打出去,成为赌博的器具。超级明星,如斯特里普,因饰演《穿普拉達的女王》,把自己维护在一线位置。可那是她吗?是那个《猎鹿人》《走出非洲》中有内心丰富织体的女演员吗?她转身,投向大众口味与消费文化,但是,电影作为艺术份额里的那个人,没了!当世界越来越观念化,卡通化,镜头堆积成的人,是与传统情感、人文情怀都没有关系的“新物种”。可这个“新物种”有意识形态,有民族身份,横空出世,介入善恶之争。邦女郎就是这种人,或者说是邦先生的欲望调料。观众借此来看大都市,靓车,好表,先进武器,打斗与脱身术。没人要独一无二的邦女郎,也不要不变的邦了。
柯恩兄弟深谙这个时代黑暗的电影美学,认为这种美学的核心是血污与暴力。只有银幕出现血光与死亡,受虐狂们才有一种解脱感。《摔角王》里摔跤手相互拳打脚踢,浑身流血,倒下,再站起来,再倒下,尽管人人知道是演,可就是喜欢看一个人怎样虐待另一个人。这种转变,用木心的话一言以蔽之,是使诸人从“多情”变得“无情”,而从“无情”变回“多情”,绝无仅有。
用一个字来表达,人最不堪接受的就是“变”。当年张爱玲在老上海的车厢里,感叹时代的变化让人惊心动魄。但当变化成为当代人的宿命时,人们甚至来不及留意对变化的感叹。变,是永恒的。不止玛索,人人都在扬长而去。不是吗?上帝开卡夫卡式的玩笑,人的每次变化加深了自我的混乱,人却无法从混乱中摆脱出来。时代是渴望混乱的,但又埋不起混乱的单。或许,承担不变比承担变化更难。无论是演员还是看客。■
贾晓伟:文艺评论家,现居北京
巴黎的咖啡馆文化衰落了。“流动的圣节”流动缓慢,乃至静止不动,恐是大势所趋。自从福柯发出“人在死亡”这一谶语,与末世相关的兆头层出不穷,甚嚣尘上。以咖啡馆为代表的法式生活的衰败,对于从“双偶”咖啡馆探头仰望波拿巴路42号萨特旧居的文化粉丝们是回事,可对于大多数要到巴黎消费美食、时装、香水的人们而言,是什么呢?天天盼望出门见喜,福文化的传播者们,见到灾祸不言灾祸,才是本事。
“时代命运”这个大题目,是说给从小玛德兰点心里找到柏格森哲学的少数几个人听的。巴黎坚持不坚持普鲁斯特小说里的“悠闲”与“缓慢”,是巴黎这个世界情人冷暖自知的事情。但木心还是发现了,凡是从欧洲到美国的文化人,都有一种妾身命运不济之感。他们说,美国“不景气中还景气”,伦敦人早就没好心情喝下午茶了;轮到巴黎人则是寒碜,说连超级市场的包装袋巴黎与纽约相比也落伍、小气,有外省“包法利夫人”的心理与模样。这两年金融海啸,美国不济了,不知那些人到纽约或底特律时又会怎么说。
这些不济感,以苏菲·玛索饰演的角色变迁最可佐证。曾经的法式优雅与知性美人摇身一变,演绎玩狠斗硬的酷女形象,是这些年才有的事。除了人到中年的危机感,法式电影文化与美学品味不再吃香,大概是美女玛索变成酷女玛索的主因。从饰演邦女郎,到新近在电影《幕后女英雄》中饰演“二战”女特工,一个好莱坞式的打女形象闪亮登场,“暴力美学”上了法式餐桌。平心而论,让美国影星摩尔扮演女兵,茱丽化身《古墓丽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让饰演过安娜·卡列尼娜、香水少女芳芳的玛索如法炮制,让人不得不感到世道的确变了。人的口味不再“文艺”了,小玛德兰点心看来要就着卤煮火烧一起下咽。
从巴铎向世人展露法式性感,到德娜芙演绎尊贵(玛索平衡于二者),法国女影星天生有种与好莱坞美女不同的路数。戈达尔拿捏的有些让人费解的巴黎美人,与费里尼的罗马女人也天生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诸多味道开始混和,尤其是商业电影跨国组合,美学风格尽现“野蛮人入侵”。商业的生硬让柔软的玛索变冷变硬,好像说法语的她突然间宣布放弃母语,讲德语,向敌人开战了。有人说,法国文化迟早会成为博物馆“失落的光荣”的一部分。环顾四周,各个领域法国的领衔者都开始妥协,换装换戏,不再握有自信与强势。政治经济学决定着诗学与美学,连法国哲学也不再感性,失去向偏远国度的知识分子出口话题与思想的贸易权了。
美国人生下来受政治经济的原始熏陶,认可无所不在的商业机制的控制。现今,美国的一线明星,有谁还愿出演内心复杂的情感电影,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演员被固定在消费流水席上,老板把他们当牌打,在符号学盛行的世界,他们作为符号被一次次组合,又一轮轮打出去,成为赌博的器具。超级明星,如斯特里普,因饰演《穿普拉達的女王》,把自己维护在一线位置。可那是她吗?是那个《猎鹿人》《走出非洲》中有内心丰富织体的女演员吗?她转身,投向大众口味与消费文化,但是,电影作为艺术份额里的那个人,没了!当世界越来越观念化,卡通化,镜头堆积成的人,是与传统情感、人文情怀都没有关系的“新物种”。可这个“新物种”有意识形态,有民族身份,横空出世,介入善恶之争。邦女郎就是这种人,或者说是邦先生的欲望调料。观众借此来看大都市,靓车,好表,先进武器,打斗与脱身术。没人要独一无二的邦女郎,也不要不变的邦了。
柯恩兄弟深谙这个时代黑暗的电影美学,认为这种美学的核心是血污与暴力。只有银幕出现血光与死亡,受虐狂们才有一种解脱感。《摔角王》里摔跤手相互拳打脚踢,浑身流血,倒下,再站起来,再倒下,尽管人人知道是演,可就是喜欢看一个人怎样虐待另一个人。这种转变,用木心的话一言以蔽之,是使诸人从“多情”变得“无情”,而从“无情”变回“多情”,绝无仅有。
用一个字来表达,人最不堪接受的就是“变”。当年张爱玲在老上海的车厢里,感叹时代的变化让人惊心动魄。但当变化成为当代人的宿命时,人们甚至来不及留意对变化的感叹。变,是永恒的。不止玛索,人人都在扬长而去。不是吗?上帝开卡夫卡式的玩笑,人的每次变化加深了自我的混乱,人却无法从混乱中摆脱出来。时代是渴望混乱的,但又埋不起混乱的单。或许,承担不变比承担变化更难。无论是演员还是看客。■
贾晓伟:文艺评论家,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