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诗来斗地主
很多人都玩过游戏“斗地主”,但这里说的可是真的与地主斗,且最厉害的斗地主,不需要刀枪剑戟,区区一首打油诗足矣。
事情还要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1564年说起。
在英国中部瓦维克郡,流淌着一条静谧的埃文河,在河畔旁有一个叫做斯特拉福的小城,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小城正是莎士比亚的故乡,4月23日这天,莎士比亚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其实只是他的姓,在莎士比亚出生后的第四天,牧师为其受洗,并用拉丁文记录在教堂的登记册上——26日,约翰·莎士比亚之子威廉。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名字其实是威廉。
而这个姓氏也大有来头。Shakespeare音译为“谢克斯比”,现在广为流传的译法“莎士比亚”则源自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
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早年弃农从商,后又跻身斯特拉福市财务官,直升至镇长,足证他能写会算。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算是官二代;莎士比亚的母亲玛丽·阿登是望族支裔,继承了位于斯特拉福西北威尔姆科村的一座屋和50英亩土地,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也算是富二代。
莎士比亚原本还有两个姐姐,不幸均年幼夭折,因此莎士比亚成为家中的长子。
出身优越,再加上父母独宠,莎士比亚的童年轻松而愉快,转眼便到了读书的年龄,七岁那年,莎士比亚来到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这一学就学了六年,可不要小瞧了这六年的读书生涯,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文豪,有很大的原因是在这所学校打下扎实的写作技巧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此时,颇有语言天赋的莎士比亚还学习了拉丁语和希腊语。
六年相当于小学毕业,眼看着快要上“初中”了,但没想到的是,父亲的破产使他不得不辍学,走上独自谋生的道路。
离开了象牙塔的莎士比亚,不得已跟着父亲做过一段生意,这段岁月心酸而困苦,他既当过肉店的学徒,也去乡村教过书,还干过大大小小各种琐碎工作,生活虽艰辛,却也丰富了他的阅历,这些都成为莎士比亚日后创作时信手拈来的生动素材。
那么莎士比亚是如何“斗地主”的呢?
原来,莎士比亚曾到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地上打猎,可时运不济,莎士比亚不仅被“人赃俱获”,还为此挨了一顿暴揍。年轻气盛的莎士比亚怎肯罢休,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可谁料到,因这首诗朗朗上口,再加上这个地主臭名昭著,没过多久整个村子里都开始流传起这首打油诗,无论大地主走到哪里,都有人用这首诗来嘲笑他。就这样无需刀枪剑戟,一首打油诗就让莎士比亚成功地斗赢了地主。
小镇青年成大师
斗赢了地主,代价也不小,托马斯乡绅也当然不会放过莎士比亚,千方百计刁难他,最终迫使他离开了家乡斯特拉福小镇,到伦敦避难。
1587年,小镇青年莎士比亚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伦敦,可未曾想,属于他的时代的帷幕即将缓缓拉开。
这一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五十三岁,统治英国已二十八年之久,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正在这片激情澎湃的土壤中孕育而生。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在伊丽莎白时代,演员的地位“近于乞丐和类似的卑微者”;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毫无疑问,对于莎士比亚来说,当时社会上最需要的这种艺术形式刚好是他最擅长的戏剧、写作与剧本。
他才华耀眼,忘我耕耘,终于在1592年,一部空前绝后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首演大获好评,票房收入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最高峰。
仰仗贵族的赞助和保护,以及背后最大的“主顾”——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莎士比亚在伦敦的戏剧界如鱼得水。
16世纪的欧洲,文坛才俊辈出,前有蒙田、培根,以及同月同日生的塞万提斯;后有同为英国文学骄傲的弥尔顿、笛福;甚至在古老的中国,还有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交相辉映。
然而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唯独只有莎士比亚一枝独秀,响彻中外,小镇青年为何一跃成为大师的呢?
一个人的悲喜剧
莎士比亚又被后人亲切地尊称为莎翁,最主要的还是源自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即使是目不识丁的人恐怕也能随口说出他的大作,他既写出了四大悲剧《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又写出了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此外还有三大传奇剧《仲夏夜之梦》《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他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我们读着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憧憬着爱情的坚贞与美好,也嗟叹着命运的弄人与残忍;既为罗密欧在深夜冒险与朱丽叶幽会的浪漫而神迷,也为误服毒药的罗密欧而深感揪心。
翻开《威尼斯商人》,文学史上有名的守财奴夏洛克的卑鄙嘴脸跃然纸上。
奇幻的《仲夏夜之梦》,带你走进仙子、精灵的魔法世界,邂逅一段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姻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众多故事令人眼花缭乱又欲罢不能,在悲剧中感受哀伤,在喜剧中感受欢乐,他的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伤。
阴晴不定的伦敦,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忽喜忽悲,莎士比亚就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
晚年的莎士比亚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
1616年,莎士比亚在52岁生日那天悄然离世,生于何时,死于何时,他的一生完满谢幕。莎士比亚的遗体被葬于圣三一教堂,在教堂优美的钟声中,世人敬爱的莎翁永远地长眠着……
很多人都玩过游戏“斗地主”,但这里说的可是真的与地主斗,且最厉害的斗地主,不需要刀枪剑戟,区区一首打油诗足矣。
事情还要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1564年说起。
在英国中部瓦维克郡,流淌着一条静谧的埃文河,在河畔旁有一个叫做斯特拉福的小城,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小城正是莎士比亚的故乡,4月23日这天,莎士比亚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其实只是他的姓,在莎士比亚出生后的第四天,牧师为其受洗,并用拉丁文记录在教堂的登记册上——26日,约翰·莎士比亚之子威廉。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名字其实是威廉。
而这个姓氏也大有来头。Shakespeare音译为“谢克斯比”,现在广为流传的译法“莎士比亚”则源自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
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早年弃农从商,后又跻身斯特拉福市财务官,直升至镇长,足证他能写会算。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算是官二代;莎士比亚的母亲玛丽·阿登是望族支裔,继承了位于斯特拉福西北威尔姆科村的一座屋和50英亩土地,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也算是富二代。
莎士比亚原本还有两个姐姐,不幸均年幼夭折,因此莎士比亚成为家中的长子。
出身优越,再加上父母独宠,莎士比亚的童年轻松而愉快,转眼便到了读书的年龄,七岁那年,莎士比亚来到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这一学就学了六年,可不要小瞧了这六年的读书生涯,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文豪,有很大的原因是在这所学校打下扎实的写作技巧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此时,颇有语言天赋的莎士比亚还学习了拉丁语和希腊语。
六年相当于小学毕业,眼看着快要上“初中”了,但没想到的是,父亲的破产使他不得不辍学,走上独自谋生的道路。
离开了象牙塔的莎士比亚,不得已跟着父亲做过一段生意,这段岁月心酸而困苦,他既当过肉店的学徒,也去乡村教过书,还干过大大小小各种琐碎工作,生活虽艰辛,却也丰富了他的阅历,这些都成为莎士比亚日后创作时信手拈来的生动素材。
那么莎士比亚是如何“斗地主”的呢?
原来,莎士比亚曾到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地上打猎,可时运不济,莎士比亚不仅被“人赃俱获”,还为此挨了一顿暴揍。年轻气盛的莎士比亚怎肯罢休,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可谁料到,因这首诗朗朗上口,再加上这个地主臭名昭著,没过多久整个村子里都开始流传起这首打油诗,无论大地主走到哪里,都有人用这首诗来嘲笑他。就这样无需刀枪剑戟,一首打油诗就让莎士比亚成功地斗赢了地主。
小镇青年成大师
斗赢了地主,代价也不小,托马斯乡绅也当然不会放过莎士比亚,千方百计刁难他,最终迫使他离开了家乡斯特拉福小镇,到伦敦避难。
1587年,小镇青年莎士比亚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伦敦,可未曾想,属于他的时代的帷幕即将缓缓拉开。
这一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五十三岁,统治英国已二十八年之久,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正在这片激情澎湃的土壤中孕育而生。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在伊丽莎白时代,演员的地位“近于乞丐和类似的卑微者”;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毫无疑问,对于莎士比亚来说,当时社会上最需要的这种艺术形式刚好是他最擅长的戏剧、写作与剧本。
他才华耀眼,忘我耕耘,终于在1592年,一部空前绝后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首演大获好评,票房收入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最高峰。
仰仗贵族的赞助和保护,以及背后最大的“主顾”——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莎士比亚在伦敦的戏剧界如鱼得水。
16世纪的欧洲,文坛才俊辈出,前有蒙田、培根,以及同月同日生的塞万提斯;后有同为英国文学骄傲的弥尔顿、笛福;甚至在古老的中国,还有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交相辉映。
然而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唯独只有莎士比亚一枝独秀,响彻中外,小镇青年为何一跃成为大师的呢?
一个人的悲喜剧
莎士比亚又被后人亲切地尊称为莎翁,最主要的还是源自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即使是目不识丁的人恐怕也能随口说出他的大作,他既写出了四大悲剧《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又写出了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此外还有三大传奇剧《仲夏夜之梦》《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他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我们读着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憧憬着爱情的坚贞与美好,也嗟叹着命运的弄人与残忍;既为罗密欧在深夜冒险与朱丽叶幽会的浪漫而神迷,也为误服毒药的罗密欧而深感揪心。
翻开《威尼斯商人》,文学史上有名的守财奴夏洛克的卑鄙嘴脸跃然纸上。
奇幻的《仲夏夜之梦》,带你走进仙子、精灵的魔法世界,邂逅一段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姻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众多故事令人眼花缭乱又欲罢不能,在悲剧中感受哀伤,在喜剧中感受欢乐,他的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伤。
阴晴不定的伦敦,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忽喜忽悲,莎士比亚就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
晚年的莎士比亚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
1616年,莎士比亚在52岁生日那天悄然离世,生于何时,死于何时,他的一生完满谢幕。莎士比亚的遗体被葬于圣三一教堂,在教堂优美的钟声中,世人敬爱的莎翁永远地长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