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为你写首十四行诗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e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诗来斗地主
  很多人都玩过游戏“斗地主”,但这里说的可是真的与地主斗,且最厉害的斗地主,不需要刀枪剑戟,区区一首打油诗足矣。
  事情还要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1564年说起。
  在英国中部瓦维克郡,流淌着一条静谧的埃文河,在河畔旁有一个叫做斯特拉福的小城,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小城正是莎士比亚的故乡,4月23日这天,莎士比亚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其实只是他的姓,在莎士比亚出生后的第四天,牧师为其受洗,并用拉丁文记录在教堂的登记册上——26日,约翰·莎士比亚之子威廉。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名字其实是威廉。
  而这个姓氏也大有来头。Shakespeare音译为“谢克斯比”,现在广为流传的译法“莎士比亚”则源自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
  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早年弃农从商,后又跻身斯特拉福市财务官,直升至镇长,足证他能写会算。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算是官二代;莎士比亚的母亲玛丽·阿登是望族支裔,继承了位于斯特拉福西北威尔姆科村的一座屋和50英亩土地,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也算是富二代。
  莎士比亚原本还有两个姐姐,不幸均年幼夭折,因此莎士比亚成为家中的长子。
  出身优越,再加上父母独宠,莎士比亚的童年轻松而愉快,转眼便到了读书的年龄,七岁那年,莎士比亚来到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这一学就学了六年,可不要小瞧了这六年的读书生涯,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文豪,有很大的原因是在这所学校打下扎实的写作技巧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此时,颇有语言天赋的莎士比亚还学习了拉丁语和希腊语。
  六年相当于小学毕业,眼看着快要上“初中”了,但没想到的是,父亲的破产使他不得不辍学,走上独自谋生的道路。
  离开了象牙塔的莎士比亚,不得已跟着父亲做过一段生意,这段岁月心酸而困苦,他既当过肉店的学徒,也去乡村教过书,还干过大大小小各种琐碎工作,生活虽艰辛,却也丰富了他的阅历,这些都成为莎士比亚日后创作时信手拈来的生动素材。
  那么莎士比亚是如何“斗地主”的呢?
  原来,莎士比亚曾到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地上打猎,可时运不济,莎士比亚不仅被“人赃俱获”,还为此挨了一顿暴揍。年轻气盛的莎士比亚怎肯罢休,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可谁料到,因这首诗朗朗上口,再加上这个地主臭名昭著,没过多久整个村子里都开始流传起这首打油诗,无论大地主走到哪里,都有人用这首诗来嘲笑他。就这样无需刀枪剑戟,一首打油诗就让莎士比亚成功地斗赢了地主。
  小镇青年成大师
  斗赢了地主,代价也不小,托马斯乡绅也当然不会放过莎士比亚,千方百计刁难他,最终迫使他离开了家乡斯特拉福小镇,到伦敦避难。
  1587年,小镇青年莎士比亚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伦敦,可未曾想,属于他的时代的帷幕即将缓缓拉开。
  这一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五十三岁,统治英国已二十八年之久,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正在这片激情澎湃的土壤中孕育而生。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在伊丽莎白时代,演员的地位“近于乞丐和类似的卑微者”;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毫无疑问,对于莎士比亚来说,当时社会上最需要的这种艺术形式刚好是他最擅长的戏剧、写作与剧本。
  他才华耀眼,忘我耕耘,终于在1592年,一部空前绝后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首演大获好评,票房收入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最高峰。
  仰仗贵族的赞助和保护,以及背后最大的“主顾”——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莎士比亚在伦敦的戏剧界如鱼得水。
  16世纪的欧洲,文坛才俊辈出,前有蒙田、培根,以及同月同日生的塞万提斯;后有同为英国文学骄傲的弥尔顿、笛福;甚至在古老的中国,还有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交相辉映。
  然而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唯独只有莎士比亚一枝独秀,响彻中外,小镇青年为何一跃成为大师的呢?
  一个人的悲喜剧
  莎士比亚又被后人亲切地尊称为莎翁,最主要的还是源自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即使是目不识丁的人恐怕也能随口说出他的大作,他既写出了四大悲剧《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又写出了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此外还有三大传奇剧《仲夏夜之梦》《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他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我们读着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憧憬着爱情的坚贞与美好,也嗟叹着命运的弄人与残忍;既为罗密欧在深夜冒险与朱丽叶幽会的浪漫而神迷,也为误服毒药的罗密欧而深感揪心。
  翻开《威尼斯商人》,文学史上有名的守财奴夏洛克的卑鄙嘴脸跃然纸上。
  奇幻的《仲夏夜之梦》,带你走进仙子、精灵的魔法世界,邂逅一段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姻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众多故事令人眼花缭乱又欲罢不能,在悲剧中感受哀伤,在喜剧中感受欢乐,他的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伤。
  阴晴不定的伦敦,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忽喜忽悲,莎士比亚就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
  晚年的莎士比亚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
  1616年,莎士比亚在52岁生日那天悄然离世,生于何时,死于何时,他的一生完满谢幕。莎士比亚的遗体被葬于圣三一教堂,在教堂优美的钟声中,世人敬爱的莎翁永远地长眠着……
其他文献
摘要:东西的小说叙述语言十分准确妥帖,又总是寻求突破。同时,他对语言问题本身,也就是广义的人类思想情感表达与交流也非常关注,其具体表现为:在许多重要作品中,沉默和追问构成了一种相反相成的基调,凸显了作家见证时代的诉求。通过写作守护民族语言是小说技艺的体现,更是一位作家的道义责任。  关键词:东西;小说;语言;沉默;追问  东西是一位对语言有高度敏感和自觉的作家。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会发现他的
有几百个微信朋友,粗分一下,发现他们分别住在三个不同的楼层。  住在第一层楼的“微友”,经常晒的不外乎车、房、衣、食。有个小弟,头像换了又换,但不管怎么换,一律是跟各式汽车或摩托车的合照;有个闺蜜,被我戏称 “房婶”,在她那座城市有N多套住房,不断将每套房子的室内陈设与窗外佳景晒出来馋人;有个在电台做DJ的朋友,近似疯狂地晒她一套又一套的服装,大夏天竟晒出貂皮坎肩照,配文字解释道:晾晒衣服时,看到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的物理试题坚持立德树人,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聚焦主干内容,注重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下面以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选择题和实验题为例说明。  一、对物理观念的考查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物理试题增加了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定性理解的试题,适当减少了复杂的运算,引导备战2019年高考的考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要求考生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
我生活在城市,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知全部源于书本。当我成为一名选调生,选择到基层工作时,面对城乡生活之间的巨大落差,我一度感到震惊、彷徨和苦闷,甚至内心对组织也产生过一点“怨言”:组织太不近人情,把我一个在省城中心长大的研究生给分到了中等城市的“边疆”。  面对人生困境,庆幸我在剛入职时就遇到了一位好师傅,当时他临近退休,在镇上兢兢业业工作了近40年,大家叫他“老杨头”。  刚入职时,我因为不适
二爷爷今年八十三岁,久居山村,喝山泉吃五谷,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说话做事很简单——喜欢就做,不喜欢就说,不躲不闪,不藏不掖。不管谁背后嘀咕他有“个性”——言谈举止和一般人不一样,有些“另类”。他懒得分析那话贬多褒少,他就这“个性”。他喜欢的那些事儿,今天我要好好说一说。  他牙口好,啃骨头喜欢嘎巴嘎巴的,像狼而不像狗。正应了那句话“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他说话喜欢大嗓门,很怕别人听不见似
清悠之中独享一份欢乐,着实美哉!  我的曾祖母已是满头白发,我的外祖母黑发已寥寥,我知道,岁月也会慢慢偷走我母亲的青丝。可是,她们的灵魂深处,有种美丽自然清澈,我知道,那叫清歡。  词悠人嫣。我的母亲是个爱诗词的女子,操持家务的她不施粉黛,但其实她的灵魂深处有位佳人,素衣翩然,瘦长的腰肢娉娉婷婷,款款从时光中走来,韵致极佳,笑靥迎人,像极了雨巷中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母亲素来有晨读的习惯,翩跹的词,
摘要:以高雅表演艺术为代表的高雅艺术文化以其符号性、群体性、仪式性、审美性的特征在都市文化认同过程中具有潜在的优势。高雅表演艺术与都市文化在文化生产与分配、文化消费与传播以及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动态接触与频繁互动中,潜移默化实现文化形式、文化规范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同。其对于都市文化的构建与传播也引发了主体重构、分层认同体验以及打造公共文化事件等创新理念。  关键词:文化认同;都市文化;高雅艺术  艺术是
卢苏伟生于台北。8岁那年,他得了脑炎,由于送医过晚,生活能自理了,只是他的脑子可能无法恢复了。  父母送他去上学,他也知道认真地学。但是直到小学毕业,他的名字还老是写错。老师怒了,斥责道:“卢苏伟,你是猪吗?”  放学后,姐姐来领卢苏伟回家,她哭着告诉父亲说:“爸爸,今天老师骂弟弟是猪。”父亲回答道,如果你弟弟是猪,那他就是全世界最聪明的猪!  这就是卢苏伟父亲的教育方法,他每天对着卢苏伟,不停地
暖国的雨,无依无靠,竟也飘进了绍兴的水乡。  光绪七年9月25日,周家宅院传出一声嘹亮的啼哭,只是当时的人们未曾意识到,这个不谙世事的婴儿,长大后是一位爱国忧民的先锋,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战士,是一位蜚声文坛的巨擘,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人。  印象中的鲁迅先生,仿佛永远穿着白色长衫,蓄着短胡子,留着平头,夹着一本书,点着一支烟,神情严肃地思考着。我带着些许诧异与惊喜,端详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照片,发现那
午后,暖阳,惬意。  阳光穿透叶与叶间的罅隙,在房间肆意游走,丝丝缕缕。  喜欢在这样的午后,冲一杯咖啡,香气淡淡的,散落在空气的每一个微小的缝隙中。打开一本书,任墨香濡上指间。是的,读书真好。  影子与影子的交替让光阴变得迅速,可是感觉出了错,仿佛缓慢的河水漫过脚背,冰冷的感觉,遥远的背景里,有一架黑白钢琴,律动的音符将时间变得缓慢,于是一切退回记忆深处,至少是与记忆中那场景相似的地方。  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