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严”新规定下,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授时间少了许多.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完成教学任务,又不使教学质量下降呢?这是所有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改革,这几乎成了一种共识.在这种形势下,导学案就应运而生了.
在观摩学习兄弟学校及同行将导学案与小组互助合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我也尝试着将课堂模式进行了改变.现就我将导学案融入小组合作后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小组合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位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采访调查,问他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的回答是:“当我们有兴趣时学得最好;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学得最好;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学得最好.”其实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按照这种形式上了两节课之后,我也做了一次调查,97%的学生认为他们更喜欢这种形式,理由是他们有一种被尊重和信任的感觉.导学案注重留给他们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把他们由观众席推向了表演的舞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来说,其实课本上有些内容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自习而掌握.那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又可通过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使得他们可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对于大家争议较大、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放手让他们去辩论、去思考,而小组合作刚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和提高,这样人人都参与了,他们的等待心理、依赖习惯得到克服,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这样确保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训练,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问题导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一个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揭示问题,并就该问题寻求解释.我国古代经典《学记》中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一个人孤独地学习,断绝与别人的交流互动,就会使自己闭耳塞听,思想受到限制.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当学生在预习时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上课时就会提出来,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我发现有些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其实也有讨论的价值,通过对比可以找到更简便的解决办法).讨论以后,我加以点拨,再让学生总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使得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突出,其实暴露的这些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这些问题上,因此,对于重难点的掌握就会更加牢固.
比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中,探究这样一道题: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为什么要设每件涨价x元及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为y元这样的两个未知数?(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求出来好像没什么作用?(3)为什么要分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讨论?讨论以后又怎样确定商品的定价?
其实这道题的重难点正是怎样将一道较复杂的市场营销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就是我在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起来学生更富有热情,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导学使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
在合作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将个人融于集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群性.每位学生都觉得要想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与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融洽相处.
我要求一星期评选出一个星级小组.这个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各个小组成员的努力,他和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有关.小组组长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每一个组员,而每个组员更觉得应尽可能地协助组长,每个人都懂得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有机会赢得星级小组的荣誉.这样,同学之间闹矛盾的现象变少了.大家拧成一股绳,处处为小组着想,事事为班级考虑,老师感受到的是和谐共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融洽的同学情分.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竞争.有了竞争,合作才会变得愉快,富有意义.在教学上形成了组间比、组内比的学习氛围.
这种合作导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让学生更乐意去学习,较好地做到了减时不减效.
总而言之,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自觉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向导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成果.关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体验中获得情感的提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在观摩学习兄弟学校及同行将导学案与小组互助合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我也尝试着将课堂模式进行了改变.现就我将导学案融入小组合作后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小组合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位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采访调查,问他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的回答是:“当我们有兴趣时学得最好;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学得最好;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学得最好.”其实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按照这种形式上了两节课之后,我也做了一次调查,97%的学生认为他们更喜欢这种形式,理由是他们有一种被尊重和信任的感觉.导学案注重留给他们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把他们由观众席推向了表演的舞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来说,其实课本上有些内容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自习而掌握.那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又可通过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使得他们可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对于大家争议较大、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放手让他们去辩论、去思考,而小组合作刚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和提高,这样人人都参与了,他们的等待心理、依赖习惯得到克服,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这样确保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训练,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问题导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一个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揭示问题,并就该问题寻求解释.我国古代经典《学记》中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一个人孤独地学习,断绝与别人的交流互动,就会使自己闭耳塞听,思想受到限制.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当学生在预习时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上课时就会提出来,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我发现有些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其实也有讨论的价值,通过对比可以找到更简便的解决办法).讨论以后,我加以点拨,再让学生总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使得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突出,其实暴露的这些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这些问题上,因此,对于重难点的掌握就会更加牢固.
比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中,探究这样一道题: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为什么要设每件涨价x元及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为y元这样的两个未知数?(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求出来好像没什么作用?(3)为什么要分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讨论?讨论以后又怎样确定商品的定价?
其实这道题的重难点正是怎样将一道较复杂的市场营销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就是我在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起来学生更富有热情,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导学使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
在合作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将个人融于集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群性.每位学生都觉得要想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与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融洽相处.
我要求一星期评选出一个星级小组.这个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各个小组成员的努力,他和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有关.小组组长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每一个组员,而每个组员更觉得应尽可能地协助组长,每个人都懂得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有机会赢得星级小组的荣誉.这样,同学之间闹矛盾的现象变少了.大家拧成一股绳,处处为小组着想,事事为班级考虑,老师感受到的是和谐共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融洽的同学情分.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竞争.有了竞争,合作才会变得愉快,富有意义.在教学上形成了组间比、组内比的学习氛围.
这种合作导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让学生更乐意去学习,较好地做到了减时不减效.
总而言之,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自觉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向导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成果.关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体验中获得情感的提升.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