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文章就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以直观形象与视听结合的形式,对音乐构成全新的诠释。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整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发现美、感受美;整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欣赏美、理解美;整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表现美、创造美。达到实施美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字:多媒体技术 音乐教学 感受美 发现美 欣赏美 理解美 表现美 创造美
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写到:“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们也就因而美化”。事实上当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它最早所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就是音乐,在轻轻拍着婴儿入睡的节拍中和母亲哼唱着催眠音调里,孩子的心灵就已经播下了美的种子,音乐这种美正在于它能拨响人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可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如今在信息技术整合下的音乐教育应如何体现美育教育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美、发现美
上音乐的第一节课,我们都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其中,属音乐符号最难学,它具有多样性和抽象性,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音乐符号,使学生学习起来既枯燥又无趣,难记又易混。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符号变得更直观,有利于揭示重点,突破难点。我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个课件,用音乐符号绘制成一只小鸡的简笔画,每出现一个符号就会相应的出现并听到一句诗:如下:
圆圆的脑壳,小眼睛;
尖尖的小嘴,大肚皮;
小小的翅膀,飞不动;
弯弯的脊背,扛一扛;
短短的尾巴,撅上天;
细细的小脚,满地跑;
叽叽喳喳喳,啄米吃。
这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没有想到这么无趣的音乐符号就这样简单的被画成了可爱的简笔画了,并且学起来非常容易,好记。同学们也因此对音乐符号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发现任何枯燥无趣的事物都有它美的一面,只是需要我们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情、换一个角度去耐心的体会感受它们,那我们的生活将是永远的美好,我们的生活态度永远是乐观、向上的。
二、整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欣赏美、理解美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欣赏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美育。他要求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欣赏音乐可以“益智”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获得成功。前苏联火箭之父齐奥尔夫斯基说得更为生动具体。他说:“不懂艺术的工程师是个蹩脚的工程师,不善于幻想的设计师,不配称设计师……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你的生活应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容,都应当善于发现和欣赏美的艺术。”这说明感受美与欣赏美能活跃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灵感与顿悟,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因此,启迪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信息网络的多媒体优势,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为学生深刻的理解音乐形象,唤起学生的美感提供方便,并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中,乐曲欣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艺术不可取代的美育作用。
《二泉映月》就是很好的欣赏曲目。他是一首二胡独奏曲目,有人说:“如果说小提琴是乐器中最近似于人声的乐器,那么二胡则是最扣动人心弦的乐器。”《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现在的孩子们都非常幸福的生活着,他们不知道更不理解旧中国的人们为什么生活的那么苦。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听录音,听老师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深意的。在教学中,我利用了flash动画制作了以《二泉映月》为音乐背景,将静夜凉亭、微风枯柳、水中映月等画面与语言文字相映衬,图文并茂的展现了那凄凉哀怨的乐曲……学生在听(乐曲)、看(画面)、读(文字)的理解中深刻的感悟了阿炳一生的艰辛和苦难的命运。学生被乐曲感动了,更被二胡这种乐器的音色感动了,同学们的眼眶也湿润了……文字因有了音乐而有了生命,情感因有了音乐才有了共鸣,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乐曲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
可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直观的视觉画面又易于理解作品,更为学生铺设了直接欣赏艺术美、理解艺术美的通道,为学生们感受艺术作品的价值创造了条件。
三、整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表现美、创造美
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开始的。因而只有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才能欣赏美、理解美,进而发展表现美与创造美。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音乐创作。例如:音乐创作课中,我先播放了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又播放了王力宏的《龙的传人》这两首歌曲。与同学们分析、对比了曲风、表现形式、与演唱形式的不同,但无论怎样变依旧体现着它的民族意识。我将创作要点讲解清楚后,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创作。结果学生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中一位男同学的作品很是精彩,他以《接过雷锋的枪》为原创题材,将原曲调稍作改动并填词加以R&B节奏形式相结合,改编成半说唱式音乐,很个性、很现实、很活力,耳目一新。但因为课堂时间紧的关系,制作的略有粗糙。我很欣赏,所以更希望他能做的再完美一些,我有意识地引导他根据主题配上一些与歌词相应的画面,用flash技术制作整个作品,效果会更好,有点接近于MV或公益广告。他听后非常兴奋,两个星期后給了我作品。真的很感动,音乐画面是经过渲染处理剪辑的录像,并在节奏与歌词上又做了细致的处理。这让我发现了学生在表现与创造音乐的潜质上是不可估量的。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来,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艺术美的创造,而且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更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直观展现的视觉画面,易于表述抽象的事物,帮助理解作品、欣赏作品,使学生充分的接受艺术美和文化美的熏陶。更为学生铺设了直接表现艺术美的通道,为学生们创造美的艺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们的身心获得了满足并为之感到自豪,以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字:多媒体技术 音乐教学 感受美 发现美 欣赏美 理解美 表现美 创造美
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写到:“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们也就因而美化”。事实上当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它最早所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就是音乐,在轻轻拍着婴儿入睡的节拍中和母亲哼唱着催眠音调里,孩子的心灵就已经播下了美的种子,音乐这种美正在于它能拨响人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可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如今在信息技术整合下的音乐教育应如何体现美育教育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美、发现美
上音乐的第一节课,我们都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其中,属音乐符号最难学,它具有多样性和抽象性,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音乐符号,使学生学习起来既枯燥又无趣,难记又易混。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符号变得更直观,有利于揭示重点,突破难点。我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个课件,用音乐符号绘制成一只小鸡的简笔画,每出现一个符号就会相应的出现并听到一句诗:如下:
圆圆的脑壳,小眼睛;
尖尖的小嘴,大肚皮;
小小的翅膀,飞不动;
弯弯的脊背,扛一扛;
短短的尾巴,撅上天;
细细的小脚,满地跑;
叽叽喳喳喳,啄米吃。
这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没有想到这么无趣的音乐符号就这样简单的被画成了可爱的简笔画了,并且学起来非常容易,好记。同学们也因此对音乐符号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发现任何枯燥无趣的事物都有它美的一面,只是需要我们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情、换一个角度去耐心的体会感受它们,那我们的生活将是永远的美好,我们的生活态度永远是乐观、向上的。
二、整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欣赏美、理解美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欣赏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美育。他要求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欣赏音乐可以“益智”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获得成功。前苏联火箭之父齐奥尔夫斯基说得更为生动具体。他说:“不懂艺术的工程师是个蹩脚的工程师,不善于幻想的设计师,不配称设计师……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你的生活应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容,都应当善于发现和欣赏美的艺术。”这说明感受美与欣赏美能活跃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灵感与顿悟,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因此,启迪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信息网络的多媒体优势,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为学生深刻的理解音乐形象,唤起学生的美感提供方便,并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中,乐曲欣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艺术不可取代的美育作用。
《二泉映月》就是很好的欣赏曲目。他是一首二胡独奏曲目,有人说:“如果说小提琴是乐器中最近似于人声的乐器,那么二胡则是最扣动人心弦的乐器。”《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现在的孩子们都非常幸福的生活着,他们不知道更不理解旧中国的人们为什么生活的那么苦。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听录音,听老师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深意的。在教学中,我利用了flash动画制作了以《二泉映月》为音乐背景,将静夜凉亭、微风枯柳、水中映月等画面与语言文字相映衬,图文并茂的展现了那凄凉哀怨的乐曲……学生在听(乐曲)、看(画面)、读(文字)的理解中深刻的感悟了阿炳一生的艰辛和苦难的命运。学生被乐曲感动了,更被二胡这种乐器的音色感动了,同学们的眼眶也湿润了……文字因有了音乐而有了生命,情感因有了音乐才有了共鸣,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乐曲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
可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直观的视觉画面又易于理解作品,更为学生铺设了直接欣赏艺术美、理解艺术美的通道,为学生们感受艺术作品的价值创造了条件。
三、整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表现美、创造美
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开始的。因而只有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才能欣赏美、理解美,进而发展表现美与创造美。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音乐创作。例如:音乐创作课中,我先播放了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又播放了王力宏的《龙的传人》这两首歌曲。与同学们分析、对比了曲风、表现形式、与演唱形式的不同,但无论怎样变依旧体现着它的民族意识。我将创作要点讲解清楚后,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创作。结果学生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中一位男同学的作品很是精彩,他以《接过雷锋的枪》为原创题材,将原曲调稍作改动并填词加以R&B节奏形式相结合,改编成半说唱式音乐,很个性、很现实、很活力,耳目一新。但因为课堂时间紧的关系,制作的略有粗糙。我很欣赏,所以更希望他能做的再完美一些,我有意识地引导他根据主题配上一些与歌词相应的画面,用flash技术制作整个作品,效果会更好,有点接近于MV或公益广告。他听后非常兴奋,两个星期后給了我作品。真的很感动,音乐画面是经过渲染处理剪辑的录像,并在节奏与歌词上又做了细致的处理。这让我发现了学生在表现与创造音乐的潜质上是不可估量的。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来,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艺术美的创造,而且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更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直观展现的视觉画面,易于表述抽象的事物,帮助理解作品、欣赏作品,使学生充分的接受艺术美和文化美的熏陶。更为学生铺设了直接表现艺术美的通道,为学生们创造美的艺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们的身心获得了满足并为之感到自豪,以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