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作为学生的必上科目,不仅通过动作技术展现人的美,而且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动作的展现塑造人的审美和体育教育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审美教育及体育课教学中的审美及审美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现状提出对策,为审美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 审美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13-02
近年来,我国对美育育人功效高度重视,对于在高校渗透审美教育也同样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贯穿。在此背景下,探索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的审美教育就成为各个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体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的论著不断出现,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动作示范、语言讲解、气质展现等方面的美学渗透上。同时,在教学方面要求对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注重选择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对于学生而言,从环境的美化和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积极让学生体会体育美。对于这些研究而言,主要探讨了体育美,而对于体育审美或者体育美育都没有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谈及体育美时,必然要追问美学是什么,那么,这种本质性的追问对于体育美的认知则应该具体到诸如运动美、形体美、健康美、韵律美、人格美、服装美等具象。
1 审美教育与体育课中的审美
体育是健与美、肉体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审美与体育课中的审美教育是体美结合的重要展现。正如哲学家柏拉图所提的“身体的运动和声音的运动有一共同的节奏”。所以,在现代高校进行体育和审美的结合是现代高校追求身心统一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体育美学的最好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体育与美育被极大地关注与重视,体育课也从美学角度展现了人的美和动作技术美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体育的价值和体育的审美。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注重动作与技术的提升,对于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也逐渐被关注,因为如果只注重体育项目的动作与技术本身,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被打折扣,学生对体育美的要求也便成为幻作者简介:齐润生(1957~),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宣传管理。影,体育课在高校的发展也将会受到影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缺失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为审美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审美作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主客观关系,是一种通过超功利性的直觉体验,也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把握。对于体育的审美也同样如此。体育中优美的舞姿和敏捷的反应,以及肌肉的完美线条和结实有力的肌肉都是体育美的体现,运动员高超的技术和技能、体能更是体育美的完美体现,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体育审美的重要对象,也可以成为体育审美的直观形式。
体育审美观无论是是“感官型审美”还是“精神性审美”都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对体育现象的一种评价而言,体育审美同样具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如果高校体育课能将体育的审美和体育的美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那么,对于枯燥的体育课而言将不再是无味的课程或项目,将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价值的体现。
2 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所以,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将审美教育与动作技术教育放在等同的位置。
体育课是直接以美的形式来召唤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从而借助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学习,使得学生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这种兴趣逐渐发展成爱好,从而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其次,审美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动作美、节奏美、韵律美融为一体,不仅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展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在这着审美过程中,体育还有其特性所在,那就是“难”,为最求美就必须克服“难”,因此,在体育的审美过程中同样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再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美的人格。在体育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追求身体美的同时达到人格美。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并形成追求美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健康人格的目的。
3 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
3.1 受传统体育课教学观念影响的高校体育课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中,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主要以竞技体育为主,因此,所强调的是学生的动作技术水平,而对于审美教育仅仅是作为辅助工具而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是以经验教学为主,动作的美是为技术水平而服务的,因此审美教育在这一观念之下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对于审美过程也仅仅停留在动作美的层面。体育学习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曲解“美”与“难”的关系,认为难的动作就是美的,这种曲解同样影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为了追求“难”,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往往忽视了动作中“美”的存在,学生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却忽视了绷脚尖、抬头挺胸等细节上的美。然而体育动作不仅有难度分还有完成分与艺术分构成,而艺术分则是审美价值的体现。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阻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
3.2 审美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亟待充实
近几年对于体育中的审美教育的研究在逐步发展起来,可见体育中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真正切实可行的审美教育理论却还很少。由于审美相对动作技术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操作性较差。虽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涉及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并没有具体的表达出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也没能将较为全面、系统的审美教育体系构建起来,使得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 3.3 体育教师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
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仍然运用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并追求美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处于一种被动并消极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难以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也就丧失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4 对策
4.1 构建体育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
虽然在体育的教学目标中有涉及到审美教育,但是却缺乏对学生形态美、审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构建并完善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出发,构建出一套适合体育教学的审美教育体系,使得审美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我们还可以开设体育美学课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审美的价值所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意识。
4.2 注重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
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性示范教育,它总是通过审美对象的鲜明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仪表、语言、教学方法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过程。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体育教师应用良好的精神气质来感染学生,应做到既要有严肃又不是活泼直爽,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既有较深的涵养又有美的气质。体育教师应从讲解动作的概念师转变为创造审美环境的引导者,在体育课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营造一种整体审美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双方可以自由地进行审美教育活动,将审美教育的育人功效发挥到最大。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技术动作中美的展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培养审美素质,从而培养美的人格。
4.3 挖掘体育项目动作技术的内在审美因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体育中的审美价值完全在为动作技术服务,因此我们应当深度挖掘体育动作中的审美因素,从思想上给予审美教育重要的位置。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运动技能的审美不应仅重其有形的美,更应透过有形的动作美中体会其本质的内在美,例如通过美的动作得出美的想象与美的创造等,奥运体育冠军刘璇等之所以成为我国申奥形象大使,除了她们所获的声誉外,更在于她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健康美,这种美的气质,美的精神是通过审美教育一点一滴从内向外积累而成的,这样才能从动作技术的复制者变为真正的审美者,使得这种审美意识不仅仅体现在体育学习上,还慢慢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滋养自身的身心并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自身美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体育教学 审美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13-02
近年来,我国对美育育人功效高度重视,对于在高校渗透审美教育也同样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贯穿。在此背景下,探索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的审美教育就成为各个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体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的论著不断出现,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动作示范、语言讲解、气质展现等方面的美学渗透上。同时,在教学方面要求对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注重选择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对于学生而言,从环境的美化和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积极让学生体会体育美。对于这些研究而言,主要探讨了体育美,而对于体育审美或者体育美育都没有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谈及体育美时,必然要追问美学是什么,那么,这种本质性的追问对于体育美的认知则应该具体到诸如运动美、形体美、健康美、韵律美、人格美、服装美等具象。
1 审美教育与体育课中的审美
体育是健与美、肉体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审美与体育课中的审美教育是体美结合的重要展现。正如哲学家柏拉图所提的“身体的运动和声音的运动有一共同的节奏”。所以,在现代高校进行体育和审美的结合是现代高校追求身心统一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体育美学的最好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体育与美育被极大地关注与重视,体育课也从美学角度展现了人的美和动作技术美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体育的价值和体育的审美。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注重动作与技术的提升,对于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也逐渐被关注,因为如果只注重体育项目的动作与技术本身,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被打折扣,学生对体育美的要求也便成为幻作者简介:齐润生(1957~),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宣传管理。影,体育课在高校的发展也将会受到影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缺失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为审美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审美作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主客观关系,是一种通过超功利性的直觉体验,也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把握。对于体育的审美也同样如此。体育中优美的舞姿和敏捷的反应,以及肌肉的完美线条和结实有力的肌肉都是体育美的体现,运动员高超的技术和技能、体能更是体育美的完美体现,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体育审美的重要对象,也可以成为体育审美的直观形式。
体育审美观无论是是“感官型审美”还是“精神性审美”都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对体育现象的一种评价而言,体育审美同样具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如果高校体育课能将体育的审美和体育的美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那么,对于枯燥的体育课而言将不再是无味的课程或项目,将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价值的体现。
2 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所以,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将审美教育与动作技术教育放在等同的位置。
体育课是直接以美的形式来召唤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从而借助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学习,使得学生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这种兴趣逐渐发展成爱好,从而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其次,审美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动作美、节奏美、韵律美融为一体,不仅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展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在这着审美过程中,体育还有其特性所在,那就是“难”,为最求美就必须克服“难”,因此,在体育的审美过程中同样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再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美的人格。在体育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追求身体美的同时达到人格美。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并形成追求美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健康人格的目的。
3 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
3.1 受传统体育课教学观念影响的高校体育课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中,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主要以竞技体育为主,因此,所强调的是学生的动作技术水平,而对于审美教育仅仅是作为辅助工具而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是以经验教学为主,动作的美是为技术水平而服务的,因此审美教育在这一观念之下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对于审美过程也仅仅停留在动作美的层面。体育学习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曲解“美”与“难”的关系,认为难的动作就是美的,这种曲解同样影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为了追求“难”,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往往忽视了动作中“美”的存在,学生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却忽视了绷脚尖、抬头挺胸等细节上的美。然而体育动作不仅有难度分还有完成分与艺术分构成,而艺术分则是审美价值的体现。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阻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
3.2 审美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亟待充实
近几年对于体育中的审美教育的研究在逐步发展起来,可见体育中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真正切实可行的审美教育理论却还很少。由于审美相对动作技术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操作性较差。虽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涉及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并没有具体的表达出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也没能将较为全面、系统的审美教育体系构建起来,使得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 3.3 体育教师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
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仍然运用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并追求美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处于一种被动并消极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难以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也就丧失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4 对策
4.1 构建体育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
虽然在体育的教学目标中有涉及到审美教育,但是却缺乏对学生形态美、审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构建并完善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出发,构建出一套适合体育教学的审美教育体系,使得审美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我们还可以开设体育美学课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审美的价值所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意识。
4.2 注重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
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性示范教育,它总是通过审美对象的鲜明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仪表、语言、教学方法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过程。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体育教师应用良好的精神气质来感染学生,应做到既要有严肃又不是活泼直爽,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既有较深的涵养又有美的气质。体育教师应从讲解动作的概念师转变为创造审美环境的引导者,在体育课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营造一种整体审美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双方可以自由地进行审美教育活动,将审美教育的育人功效发挥到最大。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技术动作中美的展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培养审美素质,从而培养美的人格。
4.3 挖掘体育项目动作技术的内在审美因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体育中的审美价值完全在为动作技术服务,因此我们应当深度挖掘体育动作中的审美因素,从思想上给予审美教育重要的位置。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运动技能的审美不应仅重其有形的美,更应透过有形的动作美中体会其本质的内在美,例如通过美的动作得出美的想象与美的创造等,奥运体育冠军刘璇等之所以成为我国申奥形象大使,除了她们所获的声誉外,更在于她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健康美,这种美的气质,美的精神是通过审美教育一点一滴从内向外积累而成的,这样才能从动作技术的复制者变为真正的审美者,使得这种审美意识不仅仅体现在体育学习上,还慢慢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滋养自身的身心并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自身美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