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紧握遗闻趣事,还学生心灵以“美妙”的历史天地;要紧抓课堂导入,还学生以“明快”的历史天地;要紧扣乡土历史,还学生以“亲近”的历史天地;要紧靠史论结合,还历史以“真实”的天地。历史教师还应着力做好“两行”:“一行”,美德教育时刻先行;“二行”,革命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心灵健康
前苏联哲学家凯洛夫说:“可以说,心理活动的规律贯穿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始终,贯穿于每门课程发展的始终。”历史教师要善于应用课堂的主阵地,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1. 紧握遗闻趣事,还学生心灵以“美妙”的历史天地 历史上的遗闻趣事是学生无法从教材上了解到的,也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因而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东西。遗闻趣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节,讲了左宗棠西征的重要一站即是嘉峪关, 公元1873年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伊犁时经过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和雄壮。此外,林则徐也曾经被贬新疆也途经此关。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假如你是林则徐和左宗棠你的心理感受?”,对比两人途径嘉峪关的心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这会呈现给学生完美的心理天地。
2. 紧抓课堂导入,还学生以“明快”的历史天地 常言道,良好的肯定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讲课导入的好,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例如,我在教学中屡试不爽的是引诗入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讲“唐朝的衰弱”时,可引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句名诗,这样,既讲述了唐朝衰弱这一历史知识,又增添了文学情趣。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我们不妨引用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历史课不再是枯燥乏味,学生也仿佛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激发起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再如讲授1949年渡江战役时,引用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尤是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此成功地在轻松明快的课堂气氛中,走进历史,探讨历史知识便水到渠成了。
3. 紧扣乡土历史,还学生以“亲近”的历史天地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乡土历史,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和亲近感。
如讲“抗日战争”历史时,我利用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反法西斯纪念园”的战场遗址作为引子。
师:大家知道我们海拉尔有个反法西斯纪念园吗?
生:(齐声)知道!
师:那么,纪念园的来历吗?
生:(你看我,我看你。摇头)……
师:(欲擒故纵)反法西斯纪念园跟哪段历史有关呢?
生:日本侵华战争吧。(声音有点杂,语气不大肯定,但很想知道)
师:对了。让我们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火年代。
通过身边的乡土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吧,使学生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亲近的情感油然而生。
4. 紧靠史论结合,还历史以“真实”的天地 可供课堂利用的史料主要包括教材上的和教材外的两种。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字、表格、图片、实物、漫画等等。恰当地引用史料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也能使历史可看、可摸、可感,从而变得生动有趣。
直接使用教材上的史料。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30页的漫画,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在帝烽火戏诸侯的场面;而八年级下册第28页的那幅“两个小孩骑在一头猪上的漫画”则生动地再现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在讲授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时,可让学生直接看教材提供的 “红军长征中吃的野菜”图片,真切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及其不畏艰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引用教材外的史料。如在分析1947年人民解放军反攻的意义时,可直接引用毛泽东对这一事件的评价语:“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史论结合,学生自然会真切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心灵更容易贴近历史。
历史教师还应着力做好“两行”的教育工作。
“一行”,美德教育时刻先行。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历史教师要善于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二行”,革命教育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循着历史的发展的轨迹,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使学生真切理解仁人志士们剖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高贵精神品质。
总之,在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平时要多多涉猎历史类、教育类等书籍,真正做到心中有“货”,并善于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武会娟. 历史学科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08年第5期15-16页
[2] 戴姝莉. 试探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的辐射效应[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年第2期166-167页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心灵健康
前苏联哲学家凯洛夫说:“可以说,心理活动的规律贯穿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始终,贯穿于每门课程发展的始终。”历史教师要善于应用课堂的主阵地,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1. 紧握遗闻趣事,还学生心灵以“美妙”的历史天地 历史上的遗闻趣事是学生无法从教材上了解到的,也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因而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东西。遗闻趣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节,讲了左宗棠西征的重要一站即是嘉峪关, 公元1873年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伊犁时经过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和雄壮。此外,林则徐也曾经被贬新疆也途经此关。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假如你是林则徐和左宗棠你的心理感受?”,对比两人途径嘉峪关的心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这会呈现给学生完美的心理天地。
2. 紧抓课堂导入,还学生以“明快”的历史天地 常言道,良好的肯定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讲课导入的好,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例如,我在教学中屡试不爽的是引诗入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讲“唐朝的衰弱”时,可引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句名诗,这样,既讲述了唐朝衰弱这一历史知识,又增添了文学情趣。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我们不妨引用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历史课不再是枯燥乏味,学生也仿佛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激发起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再如讲授1949年渡江战役时,引用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尤是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此成功地在轻松明快的课堂气氛中,走进历史,探讨历史知识便水到渠成了。
3. 紧扣乡土历史,还学生以“亲近”的历史天地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乡土历史,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和亲近感。
如讲“抗日战争”历史时,我利用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反法西斯纪念园”的战场遗址作为引子。
师:大家知道我们海拉尔有个反法西斯纪念园吗?
生:(齐声)知道!
师:那么,纪念园的来历吗?
生:(你看我,我看你。摇头)……
师:(欲擒故纵)反法西斯纪念园跟哪段历史有关呢?
生:日本侵华战争吧。(声音有点杂,语气不大肯定,但很想知道)
师:对了。让我们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火年代。
通过身边的乡土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吧,使学生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亲近的情感油然而生。
4. 紧靠史论结合,还历史以“真实”的天地 可供课堂利用的史料主要包括教材上的和教材外的两种。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字、表格、图片、实物、漫画等等。恰当地引用史料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也能使历史可看、可摸、可感,从而变得生动有趣。
直接使用教材上的史料。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30页的漫画,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在帝烽火戏诸侯的场面;而八年级下册第28页的那幅“两个小孩骑在一头猪上的漫画”则生动地再现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在讲授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时,可让学生直接看教材提供的 “红军长征中吃的野菜”图片,真切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及其不畏艰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引用教材外的史料。如在分析1947年人民解放军反攻的意义时,可直接引用毛泽东对这一事件的评价语:“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史论结合,学生自然会真切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心灵更容易贴近历史。
历史教师还应着力做好“两行”的教育工作。
“一行”,美德教育时刻先行。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历史教师要善于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二行”,革命教育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循着历史的发展的轨迹,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使学生真切理解仁人志士们剖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高贵精神品质。
总之,在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平时要多多涉猎历史类、教育类等书籍,真正做到心中有“货”,并善于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武会娟. 历史学科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08年第5期15-16页
[2] 戴姝莉. 试探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的辐射效应[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年第2期166-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