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上如何快速解读古诗词,为语文考试赢得时间,这是每个学生都想解决的难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我发现从诗的题材入手不失为一快速鉴赏诗词的好方法。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元曲)按题材(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等十二类。
下面就从题材类型上结合具体的诗词作分析。
一、从标题推断诗词类型
[例一]落花①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当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闲居永业。
从标题“落花”来看,可以初步断定这应该是一首“咏物诗”。下一步从诗歌内容进行求证,从“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等诗句,得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之作。这样,对诗的解读就清晰多了,后面的答题思路也顺畅了。
此诗后面的问题①问的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可答道:这是一首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伤春惜花的感情的诗歌。此诗后面的思考题②提出的是尾联的双关语意。答题时应注意“芳心”一词的双关语义,一指落花之心,更是诗人之心。再结合注释来解读,此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因此“沾衣”更是诗人受挫伤怀之表现。这样,通过解读题目,推断诗歌题材类型可帮助学生更快解读整首诗。
[例二]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从标题“溪居即事”可以初步得知这应该是一首“即事抒怀诗”。而后同样进一步从诗的内容中求证,通过对内容的进一步解读,全诗就“溪居”一事抒怀,让读者眼前依稀可见一幅恬静、平和的乡村景象: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二、从特定的意象初步断定某一诗词类型
[例]雨雪曲 [南朝]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此诗中的意象有:陇西、彩旗、鼓声、愁云等,可初步断定这是一首“边塞诗”。再仔细品读全诗,从诗句中“雨雪、从军、狐迹、马蹄、苍苍”等字词可进一步确定这是一首“边塞诗”。
这首边塞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这些就是鉴赏边塞诗时须把握的内容之一。
三、结合诗词内容确定诗词题材类型
[例]虚堂 [宋]寇准①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正不阿,两次罢相。
这是一首无题诗,一般用诗首句的第一个词为题。因此,要推断此诗的类型得结合诗的内容来完成。从诗句中“寂寂、虫鸣、斜月、疏影、夜深、风露、旧情、凄清”等内容可知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再加上注释的提示(因刚正不阿,两次罢相),得知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凄清表达诗人因为晚年迁谪而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
四、从题材类型中领略诗词内容和感情
[例]如梦令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从结句“武陵”一词,结合典故《桃花源记》,得知词中所咏的是桃花,因此,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词主要是通过物的特点来抒怀,词中“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可知花的“白”这一特点;不仅如此,“红红白白”一句更见一树花分两色的特点,展现出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的形象。另外,结句中的“醉”一词,更是词人感情的喷发,那是对桃花“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赞美,更是诗人高洁怀抱的寄托。
五、结合诗词题材类型组织答题
[例]咏柳 [唐]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分析]从题目和诗歌内容中可推断这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是“借物抒怀”,因此,在组织答题内容时可从这几方面下笔。
鉴赏咏物诗时,首先得找出“物”与“志”(情)之间的相同点。这首诗中的“柳”的形象特征是“乱、倚、狂、蒙、不知”。由此,通过以物喻人,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便跃出纸面。答题时把上述内容组织出来就可以了。
[问]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
[答案]此诗通过描绘柳“乱、倚、狂、蒙、不知”的特点,借此讽喻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诗中的“倚、蒙”等词句把物拟人化,使“倚仗权势,蒙蔽天日”的小人更形象化。
上述几方面,通过对诗词题材类型的解读,更易于让学生快速读懂古诗词,赢得时间,完成答卷。
(责任编辑 刘宇帆)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元曲)按题材(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等十二类。
下面就从题材类型上结合具体的诗词作分析。
一、从标题推断诗词类型
[例一]落花①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当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闲居永业。
从标题“落花”来看,可以初步断定这应该是一首“咏物诗”。下一步从诗歌内容进行求证,从“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等诗句,得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之作。这样,对诗的解读就清晰多了,后面的答题思路也顺畅了。
此诗后面的问题①问的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可答道:这是一首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伤春惜花的感情的诗歌。此诗后面的思考题②提出的是尾联的双关语意。答题时应注意“芳心”一词的双关语义,一指落花之心,更是诗人之心。再结合注释来解读,此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因此“沾衣”更是诗人受挫伤怀之表现。这样,通过解读题目,推断诗歌题材类型可帮助学生更快解读整首诗。
[例二]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从标题“溪居即事”可以初步得知这应该是一首“即事抒怀诗”。而后同样进一步从诗的内容中求证,通过对内容的进一步解读,全诗就“溪居”一事抒怀,让读者眼前依稀可见一幅恬静、平和的乡村景象: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二、从特定的意象初步断定某一诗词类型
[例]雨雪曲 [南朝]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此诗中的意象有:陇西、彩旗、鼓声、愁云等,可初步断定这是一首“边塞诗”。再仔细品读全诗,从诗句中“雨雪、从军、狐迹、马蹄、苍苍”等字词可进一步确定这是一首“边塞诗”。
这首边塞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这些就是鉴赏边塞诗时须把握的内容之一。
三、结合诗词内容确定诗词题材类型
[例]虚堂 [宋]寇准①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正不阿,两次罢相。
这是一首无题诗,一般用诗首句的第一个词为题。因此,要推断此诗的类型得结合诗的内容来完成。从诗句中“寂寂、虫鸣、斜月、疏影、夜深、风露、旧情、凄清”等内容可知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再加上注释的提示(因刚正不阿,两次罢相),得知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凄清表达诗人因为晚年迁谪而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
四、从题材类型中领略诗词内容和感情
[例]如梦令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从结句“武陵”一词,结合典故《桃花源记》,得知词中所咏的是桃花,因此,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词主要是通过物的特点来抒怀,词中“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可知花的“白”这一特点;不仅如此,“红红白白”一句更见一树花分两色的特点,展现出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的形象。另外,结句中的“醉”一词,更是词人感情的喷发,那是对桃花“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赞美,更是诗人高洁怀抱的寄托。
五、结合诗词题材类型组织答题
[例]咏柳 [唐]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分析]从题目和诗歌内容中可推断这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是“借物抒怀”,因此,在组织答题内容时可从这几方面下笔。
鉴赏咏物诗时,首先得找出“物”与“志”(情)之间的相同点。这首诗中的“柳”的形象特征是“乱、倚、狂、蒙、不知”。由此,通过以物喻人,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便跃出纸面。答题时把上述内容组织出来就可以了。
[问]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
[答案]此诗通过描绘柳“乱、倚、狂、蒙、不知”的特点,借此讽喻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诗中的“倚、蒙”等词句把物拟人化,使“倚仗权势,蒙蔽天日”的小人更形象化。
上述几方面,通过对诗词题材类型的解读,更易于让学生快速读懂古诗词,赢得时间,完成答卷。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