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工程概况
新建淮扬镇线路自淮安市淮安南站引出后,跨新长线、苏北灌溉总渠后并行京沪高速公路西侧南行,经淮安市楚州区、扬州市宝应县、高邮市,于邗江区杭集镇西侧设扬州南站,出站后南行,在长江镇扬河段下游五峰山处跨越长江,进入镇江市域西折接入沪宁城际铁路丹徒站。同时在扬州南和邵伯线路所沟通扬州站。正线全长208.25km;设计行车速度:250km/h;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
2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地处苏北平原区,南临长江,东濒黄海,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线路沿线地形平坦,且灌溉农业发达,河道、沟渠经过多年改造,布局合理,水土流失影响较小。
沿线河流水系较发育,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高水河、三阳河、泰东河、高邮湖和邵伯湖。多数河流平时水流平稳且通航,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线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文物古迹较多,在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在该区域划定了一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文物保护单位。
3工程实施对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
3.1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距推荐方案线路距离较近的有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渌洋湖自然保护区和渌洋湖森林公园。
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位于高邮市马棚镇,内含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主要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本线避开了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和主要湿地,从外围保护地带边缘通过。
渌洋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都市北部,为扬州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有70多种鸟类和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渌洋湖森林公园与渌洋湖自然保护区重叠15.1平方公里。本工程距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边界0.3km,距离核心区3.2km。
为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以桥梁形式经过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边缘,主要生态影响为:施工期土石方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森林公园内水体、植被造成破坏;施工作业对鸟类和野生动物造成惊扰;营运期铁路运行噪声对鸟类和野生动物的影响及列车生活污水排放对水体和环境的影响。
3.2对洪水调蓄区的影响
线路距高邮湖洪水调蓄区和邵伯湖洪水调蓄区5km以外,对洪水调蓄区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3.3对清水通道维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本工程线路距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夹江清水通道维护区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饮用水源保护区距离较远,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线路以桥梁形式跨越了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宝应潼河、高水河和廖家沟清水通道维护区。同时,跨越了高水河和廖家沟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在桥墩基础施工时,若桥墩基础施工产生的弃土及泥浆,处理不当会扰动局部水体,造成水质浑浊,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也将产生一定影响。运营期间,桥面雨污水排入河中会对清水通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4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
推荐线路远离了三山风景名胜区、南山风景名胜区、润扬森林公园、扬州西郊森林公园,对其没有影响。
线路距离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1km,紧邻既有宁启线北侧,由于既有宁启线长期运营,本线建成后对风景区景观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为市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总用地10.032km2。本线穿越山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影响为施工期占地和土石方工程对植被、水土保持和景观的影响。
3.5对文物古迹的影响
工程选线时已绕避了沿线已知的大多数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在1km以内的只有城头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线路引入丹阳车站时会占用一条市政道路,还建该道路时可能会侵入城头山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需要征询其主管部门的意见,做好施工防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还将在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实施文物勘探及抢救性挖掘等措施,避免对未知地下文物的影响。
3.6对水土保持影响分析
本线桥梁比重较大,只要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及时段,合理处置桥梁基础开挖弃方,可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堵塞河道、污染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的破坏。
4控制生态破坏的对策及初步方案
1)设计中充分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作好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2)沿线生态系统多样,物种丰富,线路已尽量绕避沿线生态敏感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文物古迹等。个别无法绕避的敏感区域采用桥梁形式穿越外围保护地带。3)对于与线路距离较近的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渌洋湖自然保护区和渌洋湖森林公园,工程施工时,需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作业等活动,不得进入敏感保护区,不得在保护范围内设置取、弃土场及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同时,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及教育工作。4)沿线河网水系发育,河流湖泊较多,且有南水北调清水维护通道等水质敏感区域,线路桥梁比重较大。桥梁设计中充分考虑水体功能,结合现场环境,缩小施工活动范围,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水体的扰动,保护水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5)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嚴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6)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附近的明线和地面工程的设计应注意与周边景观的相容性。对于山风景名胜区,应在下阶段设计和施工中,征询风景区主管部门意见,严格按照相关保护规定设计施工,对穿越的桥梁进行景观设计,尽量避免架桥造成的环境视觉分割效应。7)沿线土地多为耕地,设计中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充分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取弃土选择合理的场地,不占好田,同时做好防护和排水工作,取弃土场集中设置,减少水土流失。8)桥梁施工安排在非雨季进行,应充分利用枯水季节完成水下建筑施工。施工中切实加强水上安全措施,对挖基土等及时清运,严禁弃置河滩、防止淤塞河道,产生水土流失,保护施工水域水道畅通。9)结合当地条件,对铁路站场和区间铁路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对弃土碴场进行复垦造田,不能复垦时,采取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控制水土流失。10)加强施工管理,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的农作物和植被,临时设施应进行整体部署,不得随意修建。施工时施工材料不乱堆放,施工废弃物集中妥善处理,施工结束清理施工现场,进行迹地恢复。
5环境影响结论
通过全面细致的方案优化比选,推荐的线路走向不仅考虑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绕避了沿线所有环境敏感区域的核心地带,并尽可能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和目标。虽然线路穿越了山风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跨越了三条清水维护通道,距离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渌洋湖自然保护区和渌洋湖森林公园仅300m,但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避免对上述保护区域结构及功能完整性、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资源及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措施;对线路建设及运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提出了防治措施。只要在工程实施中履行好相关的法律手续,落实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可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推荐线路方案可行。
新建淮扬镇线路自淮安市淮安南站引出后,跨新长线、苏北灌溉总渠后并行京沪高速公路西侧南行,经淮安市楚州区、扬州市宝应县、高邮市,于邗江区杭集镇西侧设扬州南站,出站后南行,在长江镇扬河段下游五峰山处跨越长江,进入镇江市域西折接入沪宁城际铁路丹徒站。同时在扬州南和邵伯线路所沟通扬州站。正线全长208.25km;设计行车速度:250km/h;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
2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地处苏北平原区,南临长江,东濒黄海,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线路沿线地形平坦,且灌溉农业发达,河道、沟渠经过多年改造,布局合理,水土流失影响较小。
沿线河流水系较发育,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高水河、三阳河、泰东河、高邮湖和邵伯湖。多数河流平时水流平稳且通航,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线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文物古迹较多,在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在该区域划定了一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文物保护单位。
3工程实施对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
3.1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距推荐方案线路距离较近的有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渌洋湖自然保护区和渌洋湖森林公园。
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位于高邮市马棚镇,内含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主要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本线避开了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和主要湿地,从外围保护地带边缘通过。
渌洋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都市北部,为扬州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有70多种鸟类和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渌洋湖森林公园与渌洋湖自然保护区重叠15.1平方公里。本工程距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边界0.3km,距离核心区3.2km。
为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以桥梁形式经过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边缘,主要生态影响为:施工期土石方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森林公园内水体、植被造成破坏;施工作业对鸟类和野生动物造成惊扰;营运期铁路运行噪声对鸟类和野生动物的影响及列车生活污水排放对水体和环境的影响。
3.2对洪水调蓄区的影响
线路距高邮湖洪水调蓄区和邵伯湖洪水调蓄区5km以外,对洪水调蓄区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3.3对清水通道维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本工程线路距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夹江清水通道维护区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饮用水源保护区距离较远,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线路以桥梁形式跨越了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宝应潼河、高水河和廖家沟清水通道维护区。同时,跨越了高水河和廖家沟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在桥墩基础施工时,若桥墩基础施工产生的弃土及泥浆,处理不当会扰动局部水体,造成水质浑浊,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也将产生一定影响。运营期间,桥面雨污水排入河中会对清水通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4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
推荐线路远离了三山风景名胜区、南山风景名胜区、润扬森林公园、扬州西郊森林公园,对其没有影响。
线路距离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1km,紧邻既有宁启线北侧,由于既有宁启线长期运营,本线建成后对风景区景观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为市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总用地10.032km2。本线穿越山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影响为施工期占地和土石方工程对植被、水土保持和景观的影响。
3.5对文物古迹的影响
工程选线时已绕避了沿线已知的大多数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在1km以内的只有城头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线路引入丹阳车站时会占用一条市政道路,还建该道路时可能会侵入城头山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需要征询其主管部门的意见,做好施工防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还将在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实施文物勘探及抢救性挖掘等措施,避免对未知地下文物的影响。
3.6对水土保持影响分析
本线桥梁比重较大,只要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及时段,合理处置桥梁基础开挖弃方,可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堵塞河道、污染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的破坏。
4控制生态破坏的对策及初步方案
1)设计中充分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作好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2)沿线生态系统多样,物种丰富,线路已尽量绕避沿线生态敏感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文物古迹等。个别无法绕避的敏感区域采用桥梁形式穿越外围保护地带。3)对于与线路距离较近的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渌洋湖自然保护区和渌洋湖森林公园,工程施工时,需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作业等活动,不得进入敏感保护区,不得在保护范围内设置取、弃土场及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同时,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及教育工作。4)沿线河网水系发育,河流湖泊较多,且有南水北调清水维护通道等水质敏感区域,线路桥梁比重较大。桥梁设计中充分考虑水体功能,结合现场环境,缩小施工活动范围,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水体的扰动,保护水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5)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嚴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6)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附近的明线和地面工程的设计应注意与周边景观的相容性。对于山风景名胜区,应在下阶段设计和施工中,征询风景区主管部门意见,严格按照相关保护规定设计施工,对穿越的桥梁进行景观设计,尽量避免架桥造成的环境视觉分割效应。7)沿线土地多为耕地,设计中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充分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取弃土选择合理的场地,不占好田,同时做好防护和排水工作,取弃土场集中设置,减少水土流失。8)桥梁施工安排在非雨季进行,应充分利用枯水季节完成水下建筑施工。施工中切实加强水上安全措施,对挖基土等及时清运,严禁弃置河滩、防止淤塞河道,产生水土流失,保护施工水域水道畅通。9)结合当地条件,对铁路站场和区间铁路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对弃土碴场进行复垦造田,不能复垦时,采取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控制水土流失。10)加强施工管理,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的农作物和植被,临时设施应进行整体部署,不得随意修建。施工时施工材料不乱堆放,施工废弃物集中妥善处理,施工结束清理施工现场,进行迹地恢复。
5环境影响结论
通过全面细致的方案优化比选,推荐的线路走向不仅考虑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绕避了沿线所有环境敏感区域的核心地带,并尽可能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和目标。虽然线路穿越了山风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跨越了三条清水维护通道,距离高邮东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渌洋湖自然保护区和渌洋湖森林公园仅300m,但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避免对上述保护区域结构及功能完整性、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资源及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措施;对线路建设及运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提出了防治措施。只要在工程实施中履行好相关的法律手续,落实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可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推荐线路方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