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对话教学应运而生,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话教学以沟通为基础,注重开展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进而实现共识、共享及共进。新时代教师应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开启“互动对话”,注重有效的师生“倾听”,完善“互动对话”,与“小科学家们”精彩地构建对话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对话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论倾向于哪类教学方式,对话教学都将体现出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特征。”[1]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对话教学将沟通作为基础,开展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进而实现共识、共享及共进。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2]。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具有较强可行性的策略开展对话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对话”之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3]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具备高涨的兴趣,才能开启心灵之门,擦亮发现、探究的双眼。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利用平等的理解、赏识和领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表达欲。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种种无比鲜活的话语便倾泻而出,他们在对话中发现,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二、创设各种有针对性的情境,开启“互动对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以我为中心”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教育需求。教师要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为其创设学习情境已成为必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使其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抓住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创设解决问题的对话情境。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对每堂课的学习是有所期待的,他们渴望教师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希望快乐、有趣地学有所得。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的“空气的性质”一课时,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烧杯底部塞满、塞紧纸巾,将其垂直放入水槽内。学生发现:水槽里的水不会进入烧杯,纸巾保持原有的干燥。学生都睁大了眼睛,他们的脑中浮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阻挡水槽中的水流入烧杯?烧杯里的纸巾为什么不会湿呢?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他们的求知欲望被充分地激发了起来,必将为了这份“学习期待”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
第二,抓住“学生发言”暴露出的问题,创设学生争论的对话情境。笔者认为,身为教师,应怀揣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精准掌握学生在互动期间凸显出来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茎”时,本课涉及“辨识地下茎”方面的知识,笔者告诉学生可以结合茎的特征进行甄别。其中有一位学生给出了“芋头是茎”的答案,他认为芋头上生有芽,而且有成圈状的节。笔者还没来得及对学生评价,另一名学生马上推翻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芋头是根”,原因在于他对芋头作了剥皮处理,希望找到“节”,但尝试得知里面并不存在节,有的仅仅是成圈状的条纹。这完全不在笔者的教学预设内,当然,笔者并未马上表态,而是引导学生深入、仔细地观察,然后各抒己见。最终,通过互动,学生得出了“芋头是茎”的答案,就连之前认为芋头是根的学生也推翻了自己的观点。笔者非常庆幸自己没有放过这一“争论”式对话契机,使学生发言成为“对话教学”的生长点。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互动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保沟通交流的有效性,这需要教师采用各种对话技巧,让学生快乐、有趣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合理有趣地设计游戏环节。游戏是使小学生愉快学习的主要方式,合理的游戏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对话。例如,利用“摩擦生电”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游戏。教师可以在一个小碟子里装上一些干燥的米粒,然后把塑料小汤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块摩擦一会儿。这时,汤勺上产生了电荷,具有了吸引力,然后教师慢慢移动小汤勺向碟子(内盛米粒)处靠近,此时碟中的米粒由于电荷引力的吸附功效,会从碟中贴到汤勺表面。随后学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已经贴到汤勺表层的米粒,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爆炸的态势四处飞溅。这是为什么呢?笔者顺势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进一步观察,得知汤勺在带电状态下虽然能够将小米粒吸到表面,但时间不长。当两者贴合后,小米粒也会带有与汤勺相同的電荷。这也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米粒会快速在汤勺表面弹开,即同性电荷相互排斥。这样,学生不仅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对促进“互动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多维度地选用实验材料。实际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观察类实验,由于持续时间长,很多时候必须让学生在家里完成活动。因此,多维度地挑选实验材料已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在二年级下册的“栽小葱”的“小葱喝水”环节中,由于学生家中没有试管、没有试管架,因此,合理优化选用替代品十分关键。于是,一场精彩的“生生互动对话”由此展开。在选择试管的代替品时,当有的学生建议用“塑料试管”或“吸管”时,便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前者不利于观察,后者太小,小葱不好放进去……一番互动后,学生一致决定采用“旺旺碎冰冰”或“泡泡棒”的外壳,因为塑料材质便于观察,也便于标识记号线。同样,关于试管架的代替品,学生想到的代替品就更多了,有的学生提出“直接插进土壤里固定的”,有的学生提出“放进小瓶口里固定”,有的学生提出“直接把塑料管装置贴于墙壁,用透明胶纸固定的”……这样的思维碰撞下,学生在对话中补充各自的观点,从而优化了方案。由此可知,低年级学生同样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为其提供多样性的对话平台。 四、注重有效性的师生相互“倾听”,完善“互动对话”
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对话,能够通过合理的引导与激励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便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和身边的小伙伴都在等待、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诉,对自己充满信任。
有效倾听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课堂就会变成少数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教师应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阻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应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
在执教“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笔者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滑动摩擦力的强度主要受接触面粗糙水平的影响。同样的压力下,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此时,后排的一位男生“哼”了一声。笔者笑着问:“你对这个问题可能有更科学的看法,你给大家说一说好吗?”这个男生拿出两块玻璃紧紧贴合在一起,让大家尝试侧向移开,并对粘附说、静电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笔者为自己的“善于倾听”感到庆幸,并带头为这个男生鼓掌。
在执教研讨课“把液体倒入水里”时,笔者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液体倒入水里,并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巡视间,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都按要求做了,只有一位学生把洗发液和油一起倒入水里,杯子里的液体分成了三层,和其他学生的结果不同。“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笔者问了一句。学生纷纷站起来说,但这名学生没有舉手。笔者很好奇,便直接走到他的身边:“你虽然没有举手,但老师还是要让你来说一说。因为你的方法和大家不一样。各位同学愿意听他分享一下吗?”于是,这名学生对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为此笔者给予他肯定与鼓励。随后为了更好地让其他学生扩展思考空间,笔者便问道:“大家感觉哪些地方不一样?”“他的方法可以吗?”那一瞬间,生生间的倾听效益有了深度的飞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话教学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教师,我们应一起努力,与“小科学家们”一起构建精彩而有效的对话课堂。
【参考文献】
张增田,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08):46-49.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03):33-39.
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对话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论倾向于哪类教学方式,对话教学都将体现出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特征。”[1]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对话教学将沟通作为基础,开展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进而实现共识、共享及共进。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2]。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具有较强可行性的策略开展对话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对话”之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3]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具备高涨的兴趣,才能开启心灵之门,擦亮发现、探究的双眼。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利用平等的理解、赏识和领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表达欲。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种种无比鲜活的话语便倾泻而出,他们在对话中发现,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二、创设各种有针对性的情境,开启“互动对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以我为中心”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教育需求。教师要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为其创设学习情境已成为必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使其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抓住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创设解决问题的对话情境。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对每堂课的学习是有所期待的,他们渴望教师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希望快乐、有趣地学有所得。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的“空气的性质”一课时,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烧杯底部塞满、塞紧纸巾,将其垂直放入水槽内。学生发现:水槽里的水不会进入烧杯,纸巾保持原有的干燥。学生都睁大了眼睛,他们的脑中浮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阻挡水槽中的水流入烧杯?烧杯里的纸巾为什么不会湿呢?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他们的求知欲望被充分地激发了起来,必将为了这份“学习期待”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
第二,抓住“学生发言”暴露出的问题,创设学生争论的对话情境。笔者认为,身为教师,应怀揣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精准掌握学生在互动期间凸显出来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茎”时,本课涉及“辨识地下茎”方面的知识,笔者告诉学生可以结合茎的特征进行甄别。其中有一位学生给出了“芋头是茎”的答案,他认为芋头上生有芽,而且有成圈状的节。笔者还没来得及对学生评价,另一名学生马上推翻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芋头是根”,原因在于他对芋头作了剥皮处理,希望找到“节”,但尝试得知里面并不存在节,有的仅仅是成圈状的条纹。这完全不在笔者的教学预设内,当然,笔者并未马上表态,而是引导学生深入、仔细地观察,然后各抒己见。最终,通过互动,学生得出了“芋头是茎”的答案,就连之前认为芋头是根的学生也推翻了自己的观点。笔者非常庆幸自己没有放过这一“争论”式对话契机,使学生发言成为“对话教学”的生长点。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互动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保沟通交流的有效性,这需要教师采用各种对话技巧,让学生快乐、有趣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合理有趣地设计游戏环节。游戏是使小学生愉快学习的主要方式,合理的游戏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对话。例如,利用“摩擦生电”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游戏。教师可以在一个小碟子里装上一些干燥的米粒,然后把塑料小汤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块摩擦一会儿。这时,汤勺上产生了电荷,具有了吸引力,然后教师慢慢移动小汤勺向碟子(内盛米粒)处靠近,此时碟中的米粒由于电荷引力的吸附功效,会从碟中贴到汤勺表面。随后学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已经贴到汤勺表层的米粒,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爆炸的态势四处飞溅。这是为什么呢?笔者顺势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进一步观察,得知汤勺在带电状态下虽然能够将小米粒吸到表面,但时间不长。当两者贴合后,小米粒也会带有与汤勺相同的電荷。这也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米粒会快速在汤勺表面弹开,即同性电荷相互排斥。这样,学生不仅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对促进“互动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多维度地选用实验材料。实际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观察类实验,由于持续时间长,很多时候必须让学生在家里完成活动。因此,多维度地挑选实验材料已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在二年级下册的“栽小葱”的“小葱喝水”环节中,由于学生家中没有试管、没有试管架,因此,合理优化选用替代品十分关键。于是,一场精彩的“生生互动对话”由此展开。在选择试管的代替品时,当有的学生建议用“塑料试管”或“吸管”时,便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前者不利于观察,后者太小,小葱不好放进去……一番互动后,学生一致决定采用“旺旺碎冰冰”或“泡泡棒”的外壳,因为塑料材质便于观察,也便于标识记号线。同样,关于试管架的代替品,学生想到的代替品就更多了,有的学生提出“直接插进土壤里固定的”,有的学生提出“放进小瓶口里固定”,有的学生提出“直接把塑料管装置贴于墙壁,用透明胶纸固定的”……这样的思维碰撞下,学生在对话中补充各自的观点,从而优化了方案。由此可知,低年级学生同样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为其提供多样性的对话平台。 四、注重有效性的师生相互“倾听”,完善“互动对话”
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对话,能够通过合理的引导与激励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便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和身边的小伙伴都在等待、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诉,对自己充满信任。
有效倾听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课堂就会变成少数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教师应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阻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应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
在执教“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笔者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滑动摩擦力的强度主要受接触面粗糙水平的影响。同样的压力下,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此时,后排的一位男生“哼”了一声。笔者笑着问:“你对这个问题可能有更科学的看法,你给大家说一说好吗?”这个男生拿出两块玻璃紧紧贴合在一起,让大家尝试侧向移开,并对粘附说、静电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笔者为自己的“善于倾听”感到庆幸,并带头为这个男生鼓掌。
在执教研讨课“把液体倒入水里”时,笔者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液体倒入水里,并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巡视间,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都按要求做了,只有一位学生把洗发液和油一起倒入水里,杯子里的液体分成了三层,和其他学生的结果不同。“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笔者问了一句。学生纷纷站起来说,但这名学生没有舉手。笔者很好奇,便直接走到他的身边:“你虽然没有举手,但老师还是要让你来说一说。因为你的方法和大家不一样。各位同学愿意听他分享一下吗?”于是,这名学生对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为此笔者给予他肯定与鼓励。随后为了更好地让其他学生扩展思考空间,笔者便问道:“大家感觉哪些地方不一样?”“他的方法可以吗?”那一瞬间,生生间的倾听效益有了深度的飞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话教学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教师,我们应一起努力,与“小科学家们”一起构建精彩而有效的对话课堂。
【参考文献】
张增田,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08):46-49.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03):33-39.
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