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158-02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而校本课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地走进了学校,这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根据当前基础教育“以人为本”的主流教育理念,我们学校树立了“教育适应学生”的办学思想,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校组织的适应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的教育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而这种办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就要体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构建活动中。在这里,我以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二课时为例,阐述我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进行“以学定教,分层施教”的:
一、指导思想
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以学定教,分层施教,构建生本课堂”的主导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去动脑,发现并掌握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
二、教学过程
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流程时,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两个旧知识的提问做引导,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探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怎么写。并进一步设问: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接着,我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并开始了对本节课具体要解决问题的探讨——
1.光合作用分哪几个阶段进行?各阶段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场所、原料、都含有什么样的生化反应?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学习中去了。
2.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让学生按照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顺序填写并区别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阶段的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把这一部分内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了。而且,利用表格填写的方式,简单易记。
3.学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后,我就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我们学习光合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谁能说出光合作用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例子”?
我在本堂课中设计的每一问题都要求学生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一边完成这三个问题后,我一边带领学生检查预习的内容和做课堂习题,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为了把本节课知识与前面讲过的酶、ATP、呼吸作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达到知识的连续性,我设计了相关问题,让学生回顾、比较、整合。最后的课堂小结,可以安排学生来总结这一节课都学到哪些知识,以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
三、教学反思
1.定位“以学定教”: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内容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堂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生物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生物课的吸引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做好“分层教学”: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或生成度。
作业的布置要科学、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學习需求。
3.坚持“生本课堂”: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生生互动式学习,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而校本课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地走进了学校,这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根据当前基础教育“以人为本”的主流教育理念,我们学校树立了“教育适应学生”的办学思想,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校组织的适应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的教育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而这种办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就要体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构建活动中。在这里,我以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二课时为例,阐述我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进行“以学定教,分层施教”的:
一、指导思想
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以学定教,分层施教,构建生本课堂”的主导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去动脑,发现并掌握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
二、教学过程
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流程时,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两个旧知识的提问做引导,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探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怎么写。并进一步设问: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接着,我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并开始了对本节课具体要解决问题的探讨——
1.光合作用分哪几个阶段进行?各阶段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场所、原料、都含有什么样的生化反应?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学习中去了。
2.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让学生按照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顺序填写并区别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阶段的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把这一部分内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了。而且,利用表格填写的方式,简单易记。
3.学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后,我就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我们学习光合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谁能说出光合作用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例子”?
我在本堂课中设计的每一问题都要求学生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一边完成这三个问题后,我一边带领学生检查预习的内容和做课堂习题,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为了把本节课知识与前面讲过的酶、ATP、呼吸作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达到知识的连续性,我设计了相关问题,让学生回顾、比较、整合。最后的课堂小结,可以安排学生来总结这一节课都学到哪些知识,以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
三、教学反思
1.定位“以学定教”: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内容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堂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生物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生物课的吸引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做好“分层教学”: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或生成度。
作业的布置要科学、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學习需求。
3.坚持“生本课堂”: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生生互动式学习,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