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入探索学生学习的本质,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对一堂心理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的分析,探索如何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创建自主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学习;课堂分析;自主有效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机械式、填鸭式的枯燥学习越来越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如何能回归学习的本质,从学生主体出发,焕发课堂的灵动之美成为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学生学习的本质和特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学到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究竟有哪些特点?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组织教学。
(一)学生学习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新课堂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转变。[1]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领会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有间接性。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要有条件有组织地呈现材料,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2]
2.学生的学习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有限,因此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最终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教师要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习变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基于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能进入两种误区:一是只注重灌输,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完全放权给学生,忽略了正确引导的作用。这些做法都有碍于学生的学习。那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创建自主高效的灵动课堂呢?
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创建自主高效的灵动课堂。
创建灵动的课堂,关键是要做到“自主”。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3]创建灵动的课堂,还要做到“有效”。有效教学应包括两个方面有效:即教得有效和学得有效。[4]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及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5]
下面以我听过的一节心理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为例进行分析。这门课程针对的是职业高中高一的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感恩。
1.备课要“精”——语言精彩、内容全面、备好学生。教师备课要备“语言”。好的语言可以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要借助自身丰富多彩的情感、幽默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用生命的激情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的火花。[6]以《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堂课为例,教师没有大谈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对谁感恩,而是用简洁、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气氛,在合适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点题。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好的教师,必须有严谨求真的态度,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消化教材,然后运用教材。只有对教材有了全面的掌握,才能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整个章节、全书和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节课出自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生活篇——家庭与社会中的我》这一章,教师在备课时要通篇考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幸福,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创造幸福,从而引出下一节的内容,呼应了整章的主题。教师备课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特点。这节课所面对的学生是职业高中高一的孩子,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父母有依赖心理却不愿接受管教,时常抱怨,部分学生缺乏幸福感。根据学生的特点,确立了教学重点是“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改变学生的抱怨心态,使他们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父母、面对他人、面对社会!”
2.授课要“灵”——形式多样、方法自如、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单调的直线式、灌输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迫切地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情感体验教学法。课前通过音乐韩红的《天亮了》烘托气氛,上课后通过音乐背后的故事自然的导入主题。接下来的游戏《在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的设计,让学生的情绪瞬时饱满起来。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轻柔的音乐中回想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在回想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幸福和感恩的情绪。接下来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现在,请你回到现实生活中,老师相信你能明白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每一位爱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那么,你认为在这五个人当中,最先有可能离开你的人是谁?请把他(她)的名字划掉。”学生显然对这个要求有点懵,但还是思考片刻照做了。接下来,教师继续要求放弃下一个、再一个,直到留下最后一个。选择变得越来越难,教室里一个角落发出了低声啜泣的声音,然后点燃了整班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没有一句鼓动的话语,就已经让学生在回忆、思索、纠结和愧疚的过程中,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对谁感恩,设计大胆又巧妙。接下来,教师把注意力放到学生留下的那个人。“为什么留下的是他?”“他为你做过哪些让你感动的事?”“你为他做过什么?”“如果有个天平,这两种付出能不能够平衡?”、“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这一个个问题的设置,将学生从伤感愧疚的情绪中顺利地引入到了实际行动,推进了课程的进行。紧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将对“家庭”的感恩,扩大到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感恩,主题得到了升华。最后,通过学习手语《感恩的心》,将课程的主题和学生的情绪都放到了一个很完美的落脚点。课程结束,感动和思考仍在。
3.学生要“动”——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独立完成。学生的“动”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引导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构建起灵动的课堂,要推进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张扬,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自由发展。[7]《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整堂课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感受,以学生的情绪推动课堂进行。学生在音乐中放松,在别人的故事中感动,在参与游戏中反思自我,在愧疚情绪的推动下,产生主动实践的意愿,并制定感恩计划书,付诸实践。整个过程教师的参与很少,但是环节的巧妙设计,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一步步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4.气氛要“活”——思维活跃、讨论热烈、互动和谐。一堂好课,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充满思考和成就感。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堂课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它不再单纯是一节传授知识的课,更像是一种思维的跳跃、一种精神的交流和一场情感的共鸣。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好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启发思考、锻炼能力和培养人格的课堂。拒绝平庸、拒绝刻板、拒绝灌输、拒绝枯燥,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充满智慧火花的碰撞。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成长,收获喜悦。让每一个老师在学生明亮的眼睛里都找到满足和快乐。让我们一起努力,回归学习本质,让每一堂课都焕发出灵动之美!
参考文献:
[1]王舒.谈自主高效课堂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8).
[2]桂尚豪.高中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3).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4]刘福霞.探索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效益[J].快乐阅读,2011,(14).
[5]吴晗清.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02).
[6]毛莉.灵动课堂,精彩无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7]谢育琼.构建灵动课堂?摇推进探究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关键词:学生学习;课堂分析;自主有效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机械式、填鸭式的枯燥学习越来越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如何能回归学习的本质,从学生主体出发,焕发课堂的灵动之美成为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学生学习的本质和特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学到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究竟有哪些特点?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组织教学。
(一)学生学习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新课堂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转变。[1]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领会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有间接性。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要有条件有组织地呈现材料,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2]
2.学生的学习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有限,因此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最终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教师要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习变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基于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能进入两种误区:一是只注重灌输,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完全放权给学生,忽略了正确引导的作用。这些做法都有碍于学生的学习。那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创建自主高效的灵动课堂呢?
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创建自主高效的灵动课堂。
创建灵动的课堂,关键是要做到“自主”。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3]创建灵动的课堂,还要做到“有效”。有效教学应包括两个方面有效:即教得有效和学得有效。[4]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及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5]
下面以我听过的一节心理课《滴水藏海,心怀感恩》为例进行分析。这门课程针对的是职业高中高一的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感恩。
1.备课要“精”——语言精彩、内容全面、备好学生。教师备课要备“语言”。好的语言可以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要借助自身丰富多彩的情感、幽默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用生命的激情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的火花。[6]以《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堂课为例,教师没有大谈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对谁感恩,而是用简洁、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气氛,在合适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点题。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好的教师,必须有严谨求真的态度,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消化教材,然后运用教材。只有对教材有了全面的掌握,才能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整个章节、全书和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节课出自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生活篇——家庭与社会中的我》这一章,教师在备课时要通篇考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幸福,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创造幸福,从而引出下一节的内容,呼应了整章的主题。教师备课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特点。这节课所面对的学生是职业高中高一的孩子,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父母有依赖心理却不愿接受管教,时常抱怨,部分学生缺乏幸福感。根据学生的特点,确立了教学重点是“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改变学生的抱怨心态,使他们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父母、面对他人、面对社会!”
2.授课要“灵”——形式多样、方法自如、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单调的直线式、灌输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迫切地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情感体验教学法。课前通过音乐韩红的《天亮了》烘托气氛,上课后通过音乐背后的故事自然的导入主题。接下来的游戏《在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的设计,让学生的情绪瞬时饱满起来。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轻柔的音乐中回想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在回想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幸福和感恩的情绪。接下来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现在,请你回到现实生活中,老师相信你能明白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每一位爱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那么,你认为在这五个人当中,最先有可能离开你的人是谁?请把他(她)的名字划掉。”学生显然对这个要求有点懵,但还是思考片刻照做了。接下来,教师继续要求放弃下一个、再一个,直到留下最后一个。选择变得越来越难,教室里一个角落发出了低声啜泣的声音,然后点燃了整班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没有一句鼓动的话语,就已经让学生在回忆、思索、纠结和愧疚的过程中,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对谁感恩,设计大胆又巧妙。接下来,教师把注意力放到学生留下的那个人。“为什么留下的是他?”“他为你做过哪些让你感动的事?”“你为他做过什么?”“如果有个天平,这两种付出能不能够平衡?”、“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这一个个问题的设置,将学生从伤感愧疚的情绪中顺利地引入到了实际行动,推进了课程的进行。紧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将对“家庭”的感恩,扩大到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感恩,主题得到了升华。最后,通过学习手语《感恩的心》,将课程的主题和学生的情绪都放到了一个很完美的落脚点。课程结束,感动和思考仍在。
3.学生要“动”——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独立完成。学生的“动”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引导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构建起灵动的课堂,要推进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张扬,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自由发展。[7]《滴水藏海,心怀感恩》整堂课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感受,以学生的情绪推动课堂进行。学生在音乐中放松,在别人的故事中感动,在参与游戏中反思自我,在愧疚情绪的推动下,产生主动实践的意愿,并制定感恩计划书,付诸实践。整个过程教师的参与很少,但是环节的巧妙设计,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一步步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4.气氛要“活”——思维活跃、讨论热烈、互动和谐。一堂好课,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充满思考和成就感。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滴水藏海,心怀感恩》这堂课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它不再单纯是一节传授知识的课,更像是一种思维的跳跃、一种精神的交流和一场情感的共鸣。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好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启发思考、锻炼能力和培养人格的课堂。拒绝平庸、拒绝刻板、拒绝灌输、拒绝枯燥,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充满智慧火花的碰撞。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成长,收获喜悦。让每一个老师在学生明亮的眼睛里都找到满足和快乐。让我们一起努力,回归学习本质,让每一堂课都焕发出灵动之美!
参考文献:
[1]王舒.谈自主高效课堂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8).
[2]桂尚豪.高中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3).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4]刘福霞.探索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效益[J].快乐阅读,2011,(14).
[5]吴晗清.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02).
[6]毛莉.灵动课堂,精彩无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7]谢育琼.构建灵动课堂?摇推进探究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