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们双双离休在家,享受着颐养天年的清福。俪生仍免不了读书写文章的习惯,然而随着衰老,效率也是越来越低了,他也有时因此而急躁。人老以后,俪生的文风越来越凝练,文章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这庶几可以为时下年轻人文章越写越长、越写越晦涩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俪生一辈子不沾染吸烟、打牌、下棋、气功等活动,惟嗜喝茶,进餐时偶酌绍兴黄酒数盏。老来尤以书法自娱,开始时写些条幅、中堂,到现在只写大字对联了。每有亲朋索要,总是很高兴地即兴挥毫相赠。这也成为他惟一锻炼身体的方式。
俪生从年轻到老脾气甚急,有时候暴躁,似乎是有周期性的,所以往往在对待外部事务上,不该忍的他忍受了,却又在该忍的时刻他又爆发出来,这样他便得罪了许多人,其中包括朋友和亲人。理解他性格的人宽容了他,不理解他的人却难免耿耿于怀。我常和他开玩笑:"换了我,谁也很难侍候你一辈子。"我这辈子也经常和他发生争执,但是我知道他这个人绝无害人之心,他的心地是善良的。说实话,我们不像夫妻,而像朋友、同学或兄弟,经常总是一块切磋琢磨问题,不会卿卿我我,这可能是我们从事的职业以及苦难的经历,铸造了我们这样的生活风格吧!到老来我哑他聋,在交流上增添了一些障碍。也经常因误会弄出些笑话,但彼此之间还是心领神会的。
俪生是个天生的自由主义者。说天生不是指先天遗传,而是生就他的社会时代氛围,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新思潮。千百年来钳制中国人民的封建专制,抹煞了人的个性自由,"五四"像决堤洪水冲刷而过,使觉醒的人们思想一日千里地奔涌。俪生憎恶烦琐的教条主义,并以自己学术不断的更新来予以抵制。尽管在客观现实面前,他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碰得头破血流,但他那个性自由分明的棱角最终也未被磨光磨平。
在思想上俪生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憧憬司马迁父子所理想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也真诚地拥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渴盼以学术思想带动起社会宽容、理解的气氛。人们在权、钱、物、欲面前的障蔽太多了,想凭着摇头摆尾的几首流行歌曲、撕胸裂肺的几部言情小说、玩世不恭的几出"痞子"电视、滔滔雄辩的几场现身说法,就想砸开这冷漠的链条,那是幼稚的,甚至是虚无的。俪生的人文主义不是来自西方,而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人际间和谐宽睦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思想体系里就已具备了,到董仲舒"天人合一",更把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和谐平衡关系通过政治表达出来,而从孟子到王阳明更以调发本体良知良能,充分发扬人的自我主观能量去改良社会。这些线索应该就是我们东方中国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在这一点上俪生与"新儒家"观点有相似之处,特别是与梁漱溟、熊十力每有契合,而与他的授课老师冯友兰则相去甚远。尊重个性,倡导人们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体人在社会中的创造作用,并承认和尊重这种创造价值,这才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文主义。
俪生又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毕生研究顾炎武,并以之为楷模,这不仅仅只是钦佩他学问"知"的广博渊大,更钦佩他为理想而终生执着于"行"的务实精神。俪生就是秉承着这样的原则,孜孜不倦地开垦着一片又一片的园地,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化作理想事业,忘我地工作、认真地写作、卖命地教学,在实践中化作一种无私、自觉的敬业精神。他从文学跨入史学,又从史学涉向经济学、哲学,最终把自己融化在文化的海洋里,无有止境地前进,从未想到停下脚步去占领一座山头、一块阵地,来为自己树立门户、经营地盘。为此他受到讥笑嘲讽,但他依旧我行我素,不予理睬。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在前方召唤着他。
以上述三种思想为脊柱,构成了俪生的人格,如果套用中国哲学术语,把这人格称之为"内"的话,那么那个"外"又是什么呢?我觉得那应该就是俪生的学术风格。
俪生治学宛如一位上乘厨师,同样的材料一经他手烹调炮制,味道就是别有其风味。这种与众不同的根谛何在呢?那就是刀案工、火候、水温、油温、时间、佐料、调料等技术处理手续。你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操作调动起来却未必如此。人们思考问题,通常只调动起大脑皮层某个区域或部位的兴奋,却使另外的区域或部分处在休眠状态,故沉潜者往往有竭泽而渔的功力,然却无情;高明者往往有纵横捭阖的法术,然却无义。俪生对此皆不以为然,他于教学科研,既以现实主义的严谨去进行缜密的逻辑推演、高度的抽象思辨,又以浪漫主义的热情去调动活跃的形象思维、超时空的直觉感觉,从那些没有生命的材料符号中去捕捉"象"和"情"。即便是相像的思维程序,到头来俪生与人仍是不同,那只能归之于模式的不同,终结点上的模式便是支撑俪生的那条人格脊柱,上乘厨师终结点的与人不同,就在于他能全身心地去体验色、香、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刻意工求那是绝对办不到的。这就是俪生在学术上不畏扼制的底牌,同样这也是俪生在教育上无私奉献的底蕴。历史资料是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又都属于公众,不是某人某家所能专擅独揽的,只有思维灵感那才是个人的专利,也是任何人或势力所不能代替或抹煞得了的。因此他深信把金针悉数度予学生弟子,只能使百花园地更加斑斓多彩,百家之堂更加人才济济。而赵俪生也终归是赵俪生,像一颗流星一样,自有他闪烁、运行、陨灭的轨迹。我很拙钝,实不能传达俪生一生的业绩,拉杂写来,仅供大家参考。
(节选自高昭一《我与俪生走过的路》)
俪生从年轻到老脾气甚急,有时候暴躁,似乎是有周期性的,所以往往在对待外部事务上,不该忍的他忍受了,却又在该忍的时刻他又爆发出来,这样他便得罪了许多人,其中包括朋友和亲人。理解他性格的人宽容了他,不理解他的人却难免耿耿于怀。我常和他开玩笑:"换了我,谁也很难侍候你一辈子。"我这辈子也经常和他发生争执,但是我知道他这个人绝无害人之心,他的心地是善良的。说实话,我们不像夫妻,而像朋友、同学或兄弟,经常总是一块切磋琢磨问题,不会卿卿我我,这可能是我们从事的职业以及苦难的经历,铸造了我们这样的生活风格吧!到老来我哑他聋,在交流上增添了一些障碍。也经常因误会弄出些笑话,但彼此之间还是心领神会的。
俪生是个天生的自由主义者。说天生不是指先天遗传,而是生就他的社会时代氛围,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新思潮。千百年来钳制中国人民的封建专制,抹煞了人的个性自由,"五四"像决堤洪水冲刷而过,使觉醒的人们思想一日千里地奔涌。俪生憎恶烦琐的教条主义,并以自己学术不断的更新来予以抵制。尽管在客观现实面前,他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碰得头破血流,但他那个性自由分明的棱角最终也未被磨光磨平。
在思想上俪生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憧憬司马迁父子所理想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也真诚地拥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渴盼以学术思想带动起社会宽容、理解的气氛。人们在权、钱、物、欲面前的障蔽太多了,想凭着摇头摆尾的几首流行歌曲、撕胸裂肺的几部言情小说、玩世不恭的几出"痞子"电视、滔滔雄辩的几场现身说法,就想砸开这冷漠的链条,那是幼稚的,甚至是虚无的。俪生的人文主义不是来自西方,而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人际间和谐宽睦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思想体系里就已具备了,到董仲舒"天人合一",更把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和谐平衡关系通过政治表达出来,而从孟子到王阳明更以调发本体良知良能,充分发扬人的自我主观能量去改良社会。这些线索应该就是我们东方中国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在这一点上俪生与"新儒家"观点有相似之处,特别是与梁漱溟、熊十力每有契合,而与他的授课老师冯友兰则相去甚远。尊重个性,倡导人们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体人在社会中的创造作用,并承认和尊重这种创造价值,这才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文主义。
俪生又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毕生研究顾炎武,并以之为楷模,这不仅仅只是钦佩他学问"知"的广博渊大,更钦佩他为理想而终生执着于"行"的务实精神。俪生就是秉承着这样的原则,孜孜不倦地开垦着一片又一片的园地,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化作理想事业,忘我地工作、认真地写作、卖命地教学,在实践中化作一种无私、自觉的敬业精神。他从文学跨入史学,又从史学涉向经济学、哲学,最终把自己融化在文化的海洋里,无有止境地前进,从未想到停下脚步去占领一座山头、一块阵地,来为自己树立门户、经营地盘。为此他受到讥笑嘲讽,但他依旧我行我素,不予理睬。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在前方召唤着他。
以上述三种思想为脊柱,构成了俪生的人格,如果套用中国哲学术语,把这人格称之为"内"的话,那么那个"外"又是什么呢?我觉得那应该就是俪生的学术风格。
俪生治学宛如一位上乘厨师,同样的材料一经他手烹调炮制,味道就是别有其风味。这种与众不同的根谛何在呢?那就是刀案工、火候、水温、油温、时间、佐料、调料等技术处理手续。你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操作调动起来却未必如此。人们思考问题,通常只调动起大脑皮层某个区域或部位的兴奋,却使另外的区域或部分处在休眠状态,故沉潜者往往有竭泽而渔的功力,然却无情;高明者往往有纵横捭阖的法术,然却无义。俪生对此皆不以为然,他于教学科研,既以现实主义的严谨去进行缜密的逻辑推演、高度的抽象思辨,又以浪漫主义的热情去调动活跃的形象思维、超时空的直觉感觉,从那些没有生命的材料符号中去捕捉"象"和"情"。即便是相像的思维程序,到头来俪生与人仍是不同,那只能归之于模式的不同,终结点上的模式便是支撑俪生的那条人格脊柱,上乘厨师终结点的与人不同,就在于他能全身心地去体验色、香、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刻意工求那是绝对办不到的。这就是俪生在学术上不畏扼制的底牌,同样这也是俪生在教育上无私奉献的底蕴。历史资料是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又都属于公众,不是某人某家所能专擅独揽的,只有思维灵感那才是个人的专利,也是任何人或势力所不能代替或抹煞得了的。因此他深信把金针悉数度予学生弟子,只能使百花园地更加斑斓多彩,百家之堂更加人才济济。而赵俪生也终归是赵俪生,像一颗流星一样,自有他闪烁、运行、陨灭的轨迹。我很拙钝,实不能传达俪生一生的业绩,拉杂写来,仅供大家参考。
(节选自高昭一《我与俪生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