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设计了许多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活动情境和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和主动探究愿望。然而,教材所面对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具有一定的地方局限性。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功能?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让教材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数学课堂呢?
一、读懂主题情境,充分发掘内涵
主题情境图是现有教材中的一大特色,以场景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且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唯材而教”的现象,课堂上只是完成这个情境的学习。其实这个静态的画面,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范例,并非教学的全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作为原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一)改变素材呈现方式,深化学生思维。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几百几十几》一课中,教材呈现的是一幅方块图,工工整整地将整百的方块放在一起,整十的方块放在一起,单个的方块放在一起。这样的呈现方式,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从左到右按序说出它的组成,缺少一个真正思考的过程。因此,上课时,我打乱方块出现的顺序,很随意地将整百、整十、单个的方块呈现在黑板上,而且还出现了一组由3个方块堆起的长条。这时,当学生思考“组成的数是几”时,他就会主动地分类统计,从而真正认识计数单位“百”、“十”、“一”的含义。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搭配》一课中,教材有规律地呈现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这样的呈现方式无疑会让学生联想到上衣和下装的一一对应,束缚学生的思维,缩小思考的空间,制约了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吴正宪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将上衣和下装无序地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这样的情境,学生探索的空间更大,更具有挑战性,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课堂上才会出现精彩的生成。
(二)填补教材留白,发散学生思维。
教材以对话、游戏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中的提示和建议,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面对这些留白,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从而使教材真正成为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的有效资源。
在苏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中,教材如竖式如何引出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此处,教师不妨想想,怎样增减素材,让学生体会用竖式计算的必要性。
再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中,教材出示了“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认识“黄花是蓝花的3倍,红花是蓝花的4倍”,并列式计算。教材安排到此为止,而作为教师,不妨再继续追问:为什么都除以27如果蓝花有4朵,红花又是蓝花的几倍呢?这样一个提问,会让学生对“倍”有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整合重组教材,激发学生思维。
面对教材,教师应站在和编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它,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加法估算》一课中,教材提供了四种生活用品:电话、电饭煲、自行车和电风扇。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四件商品虽不陌生,但兴致也不高。于是,我将这四件商品换成了“生日蛋糕、溜冰鞋、遥控车、洋娃娃”,并就此创设了“过生日买礼物”的问题情境。这四件商品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所以解决问题时更具有动力,更有兴趣。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认识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一课,教材中以三个计数器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罗鸣亮老师执教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素材重新整合,以一组“数学卡片20092009”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
二、领会习题意图,充分实现价值
(一)变静止为动态,增强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不断调换教学手段、方法,采取能激发学生兴趣,持久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尤其在进入巩固知识阶段更应关注这一问题。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方向》课后习题中,第2题呈现了一张静态平面图:以水库为中心,周围分布了一些水果园。教材旨在通过这道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了避免习题的单一性,上课时,我变静为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根据条件布置果园的格局。学生兴趣盎然,在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新方向。
(二)由一般到特殊,培养思维能力。
在苏教版五年级(下)《找规律》一课中,巩固阶段,有这样一道习题:有10个座位,一对双胞胎姐妹要坐在一起,而且姐姐妹妹的位置是一定,有多少种坐法?学生很快用刚学的知识解决。这时,老师并未结束,而是增加一个条件——第一个座位被小明坐了,现在有多少种坐法?学生稍加思索,也解决了。紧接着,蔡老师又进行了追问:如果小明坐在第八个座位上,又有多少种坐法?这时意见有了分歧,有学生说还是和刚才一样,有学生说分两块,前面七个座位有7-2 1=6种,后面两个座位只有1种,所以只有7种。通过增加这样一个小小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一书中指出: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方面,现行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看作完全理想的,它必然地有一个发展和改造的过程,如此看来,教材都有一个增舍取补的空间。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对教材多一份理性,学会辨证地思考,坚持深度研读教材,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活用教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读懂主题情境,充分发掘内涵
主题情境图是现有教材中的一大特色,以场景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且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唯材而教”的现象,课堂上只是完成这个情境的学习。其实这个静态的画面,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范例,并非教学的全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作为原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一)改变素材呈现方式,深化学生思维。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几百几十几》一课中,教材呈现的是一幅方块图,工工整整地将整百的方块放在一起,整十的方块放在一起,单个的方块放在一起。这样的呈现方式,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从左到右按序说出它的组成,缺少一个真正思考的过程。因此,上课时,我打乱方块出现的顺序,很随意地将整百、整十、单个的方块呈现在黑板上,而且还出现了一组由3个方块堆起的长条。这时,当学生思考“组成的数是几”时,他就会主动地分类统计,从而真正认识计数单位“百”、“十”、“一”的含义。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搭配》一课中,教材有规律地呈现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这样的呈现方式无疑会让学生联想到上衣和下装的一一对应,束缚学生的思维,缩小思考的空间,制约了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吴正宪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将上衣和下装无序地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这样的情境,学生探索的空间更大,更具有挑战性,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课堂上才会出现精彩的生成。
(二)填补教材留白,发散学生思维。
教材以对话、游戏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中的提示和建议,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面对这些留白,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从而使教材真正成为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的有效资源。
在苏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中,教材如竖式如何引出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此处,教师不妨想想,怎样增减素材,让学生体会用竖式计算的必要性。
再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中,教材出示了“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认识“黄花是蓝花的3倍,红花是蓝花的4倍”,并列式计算。教材安排到此为止,而作为教师,不妨再继续追问:为什么都除以27如果蓝花有4朵,红花又是蓝花的几倍呢?这样一个提问,会让学生对“倍”有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整合重组教材,激发学生思维。
面对教材,教师应站在和编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它,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加法估算》一课中,教材提供了四种生活用品:电话、电饭煲、自行车和电风扇。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四件商品虽不陌生,但兴致也不高。于是,我将这四件商品换成了“生日蛋糕、溜冰鞋、遥控车、洋娃娃”,并就此创设了“过生日买礼物”的问题情境。这四件商品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所以解决问题时更具有动力,更有兴趣。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认识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一课,教材中以三个计数器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罗鸣亮老师执教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素材重新整合,以一组“数学卡片20092009”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
二、领会习题意图,充分实现价值
(一)变静止为动态,增强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不断调换教学手段、方法,采取能激发学生兴趣,持久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尤其在进入巩固知识阶段更应关注这一问题。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方向》课后习题中,第2题呈现了一张静态平面图:以水库为中心,周围分布了一些水果园。教材旨在通过这道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了避免习题的单一性,上课时,我变静为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根据条件布置果园的格局。学生兴趣盎然,在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新方向。
(二)由一般到特殊,培养思维能力。
在苏教版五年级(下)《找规律》一课中,巩固阶段,有这样一道习题:有10个座位,一对双胞胎姐妹要坐在一起,而且姐姐妹妹的位置是一定,有多少种坐法?学生很快用刚学的知识解决。这时,老师并未结束,而是增加一个条件——第一个座位被小明坐了,现在有多少种坐法?学生稍加思索,也解决了。紧接着,蔡老师又进行了追问:如果小明坐在第八个座位上,又有多少种坐法?这时意见有了分歧,有学生说还是和刚才一样,有学生说分两块,前面七个座位有7-2 1=6种,后面两个座位只有1种,所以只有7种。通过增加这样一个小小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一书中指出: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方面,现行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看作完全理想的,它必然地有一个发展和改造的过程,如此看来,教材都有一个增舍取补的空间。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对教材多一份理性,学会辨证地思考,坚持深度研读教材,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活用教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