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为本的教育(以音乐为核心,以人文为主题,以学生为本位)。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以乐为本;音乐教学
曾在一位音乐教育专家《音乐教育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的讲座中,发现有一个论文选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 ,那就是—— 《音乐教师为什么做不到“以音乐为本”》。回顾几年的音乐教改革,新课程倡导的“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教育思想始终没真正得到体现。那为什么在音乐课堂中,背离“以音乐为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呢?
反思一:“学科综合”不能触动音乐课以“音乐”为本
一些音乐课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而去探讨、了解、评价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精神文明以及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的问题,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音乐内容之上,音乐教学内容成了点缀和陪衬;一些音乐课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喧宾夺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没有注意音乐并使用音乐,学生的描述和表现没有围绕音乐的要素,课堂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对上述现象,许多人疑窦丛生——这是音乐课吗?我们以为,脱离学科属性的教学,有可能局部地、甚至是全局性地改变音乐课的学科性质。如果音乐课上无音乐,就等于削弱或否定了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那么音乐学科将失去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反思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
认识问题——一些教师认为,一节课如果没有体现综合,就不符合当前教改潮流;
操作问题——学科综合就是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活动的运用;
设计问题——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理念与新课程中综合艺术学科的客观影响。
反思二:“情感态度”不能漠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教师单纯强调情感态度或知识技能之某一方面,在教学中割裂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忽视音乐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回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避乐谱的学习,回避演唱、演奏技能上的练习和指导;一些教师缺乏对新教材的深入研究,不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和整合教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善于在人文主题中提炼知识,不善于在单元结构中整合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渗透知识。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要思考:音乐新课程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就意味着“知识与技能”目标不重要或可有可无了?在音乐教学中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必须削弱“知识与技能”吗?这两个目标维度无法在教学中统一起来吗?“课标”中并无否定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表述,那么“知识与技能”的问题,是“要不要”的问题,还是“怎样教”的问题?这,值得每一位互教师认真思索。还有,对音乐“双基”的理解也需要从全面、整体的范围来认识,而不仅仅是体现在识谱和乐理等狭窄的方面。
要正确认识知识与技能在音乐学科中的本质意义,作为学科,必须要有相关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如果没有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就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支撑点,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无论是音乐教学或是音乐学习,知识与技能都是必要的和重要持,不但不应对其刻意回避,而且应该充分给以重视,加强对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研究,改变传统的理性学习方式,把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融入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之中,渗透着“教”,顺带着“学”,努力提高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质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情感(情绪、情感、表情等)和音乐形态(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在教学中统筹考虑和设计,避免偏废某一方面的现象的发生。实际上,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态度与音乐习惯特别有利于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
反思三:“教学形式”要以“教学目标”为前提
缺乏明确、清晰教学目标的音乐课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吗?如果目标长期模糊又怎样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呢?方法、手段与目标、内容之间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许多教师都热衷于形式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主要考虑形式如何如何,而很少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究其原因,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浅尝辄止,因此缺乏教学目标统领下真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应该是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些教师随大流、赶时髦,认为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这些东西,也是原因之一。
我们以为,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设计,因为音乐课程价值体现在音乐课程目标上,而音乐课程目标则体现在音乐教学目标上,音乐教学目标则具体地体现在学段、学年、学期和学时等目标上。因此,必须重视音乐教学目标的潜效应,认真研究与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音乐新课程中,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的目的性。高水准的音乐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的意图,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反思四:现代媒体不可代替传统教学手段
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之中,学生迎合教师事先设置好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程序,机械地学习,成了名副其实的“接受器”。教师盲目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不论什么类型、内容的课,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运用语言可以达到的效果,却设计成多媒体文字;教师能够现场进行的范唱,却要录制成光盘在电脑中播放;课本上印得清清楚楚的歌谱却扫描制成课件,舍简就繁、避易求难。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把多媒体技术当成黑板、录音机、录像机、摄影机等传统教学手段等,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在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明确的目的性至关重要对媒体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必须建立在对音乐教学目标与过程设计的基础上。音乐教学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能起到教学辅助作用,所以不能违反音乐教学固有的规律来适应多媒体的特点,这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原则。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反之,使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所以必须坚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的体验、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也不能冲淡和改变音乐教学所固有的和谐情境和氛围。在音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适当“布白”,注意留下师生情感的交流空间。音乐教学媒体的元素种类和表现形式很多,要注意不同媒体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及与多媒体的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安国 吴斌《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3]居其宏 《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 上海音乐出版社
[4]李妲娜 《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海南出版社
[5]《中国音乐教育》 杂志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以乐为本;音乐教学
曾在一位音乐教育专家《音乐教育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的讲座中,发现有一个论文选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 ,那就是—— 《音乐教师为什么做不到“以音乐为本”》。回顾几年的音乐教改革,新课程倡导的“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教育思想始终没真正得到体现。那为什么在音乐课堂中,背离“以音乐为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呢?
反思一:“学科综合”不能触动音乐课以“音乐”为本
一些音乐课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而去探讨、了解、评价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精神文明以及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的问题,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音乐内容之上,音乐教学内容成了点缀和陪衬;一些音乐课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喧宾夺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没有注意音乐并使用音乐,学生的描述和表现没有围绕音乐的要素,课堂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对上述现象,许多人疑窦丛生——这是音乐课吗?我们以为,脱离学科属性的教学,有可能局部地、甚至是全局性地改变音乐课的学科性质。如果音乐课上无音乐,就等于削弱或否定了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那么音乐学科将失去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反思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
认识问题——一些教师认为,一节课如果没有体现综合,就不符合当前教改潮流;
操作问题——学科综合就是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活动的运用;
设计问题——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理念与新课程中综合艺术学科的客观影响。
反思二:“情感态度”不能漠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教师单纯强调情感态度或知识技能之某一方面,在教学中割裂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忽视音乐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回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避乐谱的学习,回避演唱、演奏技能上的练习和指导;一些教师缺乏对新教材的深入研究,不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和整合教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善于在人文主题中提炼知识,不善于在单元结构中整合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渗透知识。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要思考:音乐新课程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就意味着“知识与技能”目标不重要或可有可无了?在音乐教学中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必须削弱“知识与技能”吗?这两个目标维度无法在教学中统一起来吗?“课标”中并无否定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表述,那么“知识与技能”的问题,是“要不要”的问题,还是“怎样教”的问题?这,值得每一位互教师认真思索。还有,对音乐“双基”的理解也需要从全面、整体的范围来认识,而不仅仅是体现在识谱和乐理等狭窄的方面。
要正确认识知识与技能在音乐学科中的本质意义,作为学科,必须要有相关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如果没有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就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支撑点,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无论是音乐教学或是音乐学习,知识与技能都是必要的和重要持,不但不应对其刻意回避,而且应该充分给以重视,加强对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研究,改变传统的理性学习方式,把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融入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之中,渗透着“教”,顺带着“学”,努力提高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质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情感(情绪、情感、表情等)和音乐形态(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在教学中统筹考虑和设计,避免偏废某一方面的现象的发生。实际上,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态度与音乐习惯特别有利于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
反思三:“教学形式”要以“教学目标”为前提
缺乏明确、清晰教学目标的音乐课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吗?如果目标长期模糊又怎样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呢?方法、手段与目标、内容之间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许多教师都热衷于形式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主要考虑形式如何如何,而很少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究其原因,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浅尝辄止,因此缺乏教学目标统领下真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应该是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些教师随大流、赶时髦,认为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这些东西,也是原因之一。
我们以为,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设计,因为音乐课程价值体现在音乐课程目标上,而音乐课程目标则体现在音乐教学目标上,音乐教学目标则具体地体现在学段、学年、学期和学时等目标上。因此,必须重视音乐教学目标的潜效应,认真研究与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音乐新课程中,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的目的性。高水准的音乐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的意图,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反思四:现代媒体不可代替传统教学手段
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之中,学生迎合教师事先设置好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程序,机械地学习,成了名副其实的“接受器”。教师盲目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不论什么类型、内容的课,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运用语言可以达到的效果,却设计成多媒体文字;教师能够现场进行的范唱,却要录制成光盘在电脑中播放;课本上印得清清楚楚的歌谱却扫描制成课件,舍简就繁、避易求难。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把多媒体技术当成黑板、录音机、录像机、摄影机等传统教学手段等,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在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明确的目的性至关重要对媒体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必须建立在对音乐教学目标与过程设计的基础上。音乐教学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能起到教学辅助作用,所以不能违反音乐教学固有的规律来适应多媒体的特点,这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原则。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反之,使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所以必须坚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的体验、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也不能冲淡和改变音乐教学所固有的和谐情境和氛围。在音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适当“布白”,注意留下师生情感的交流空间。音乐教学媒体的元素种类和表现形式很多,要注意不同媒体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及与多媒体的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安国 吴斌《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3]居其宏 《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 上海音乐出版社
[4]李妲娜 《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海南出版社
[5]《中国音乐教育》 杂志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