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成为一名真正教师的路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喜欢读书、思考、实践、写作。主编《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五年级)》,编著《春天是用来挥霍的》,参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剖析与案例》,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二百多篇。
  如今,我参加工作已经25年了,我问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才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教师?”认真思考后,我觉得應该是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的时候。之所以有这样的自我反思和判断,是因为我意识到,身在教师岗位上,被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冠以“老师”的称谓,并不意味着已经在专业素养和价值实现上符合了“教师”这个身份。一名真正的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定义:教育情怀、专业素养、实践艺术、批判精神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主体的认可,尤其是从引领和陪伴学生成长的角度得到充分肯定,才配得上“教师”这个名衔。“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足够的敏感和深刻反思的能力时,我们就会清晰地感受到,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一件极富挑战、美妙而幸福的事情。
  这是我一路走来,最令自己欣慰的感悟。
  十年,匆匆而过
  《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诗歌的原意是人生苦短,劝人们要及时行乐。若真按诗句所推崇的人生态度行事,或许短暂的人生就会翩然而逝,来不及回味就消散在风中了。这样的人生真的轻松惬意吗?走上工作岗位后,悄然逝去的第一个十年告诉我,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从师范毕业后,我来到了一个离家不远的村小,成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师范读书,还是走进村小当了一名老师,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除了兢兢业业地教学,保证学生考出好成绩外,我唯一与身边的教师不同的是,那时候的我青春年少,总能与小我几岁的学生能够打成一片,深得他们的信任。
  第一个十年里,我一直任教语文学科,却从没有思考过语文是什么,更没有思考过语文课堂对学生的成长价值何在。记得第一次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课赛,我完全不明白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等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怎样的关系,按部就班地写好教案后,做的唯一的准备工作是找了一部小收录机和一盘磁带,为朗读配乐。当然,即使是这样一节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课,也换来了一张荣誉证书。如此,不但没有激发我在语文教学上有所思考和研究,反而让我觉得教语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就更加坦然地“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如果说在我成为教师的第一个十年里,没有过任何有意义的体验和收获,也是不切实际的,有那么两三件事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安排我任教二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走进教室,四十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望着我,我顿时有了一种使命感。很快,我就与这群小不点打成一片了。班上有部分学生中午带饭在教室就餐,我就经常捧着饭碗到教室里,一边吃饭,一边与他们聊天。我们谈天说地,有时还会分享各自碗中的菜,很快,我与学生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大概是学校领导看出我的教学能力还不错,第二学期让我改教成绩较差的四年级。
  开学第一天,二年级的孩子们围住我,问我是不是不教他们了,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下午放学后,当我已经走出村子时,身后突然传来一群孩子的喊叫声:“李老师,您还教我们好吗?”我回头一看,发现一群二年级的孩子从一条竹林掩映的小路上追上来。看到此情景,我心中充满了感动与不舍。
  后来我还是改教了四年级。班上有一个智力有缺陷的男孩,因为不断留级,读到四年级时已经十四岁了。他能识能写的汉字还不过百,却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能够扯着嗓子唱一两句电视上听来的歌曲。以前教过他的两位老师,一有“闲情”便把他叫到办公室逗乐。有一天,班上的一个女孩一本正经地问我,那几个老师是不是拿那个男生寻开心。我心头突然一震,感到无比惭愧。后来,当男孩又一次被其他老师喊到办公室时,我立马把他叫到自己身边。从那以后,只要我在学校,他再也没有被其他老师叫进过办公室。再后来,他毕业了,每次他骑着自行车在路上遇见我,总会停下车,喊一声:“老师好。”
  工作的第八年,我第一次走出乡镇,在乡教委的安排下赴外地听课学习。这次听课经历,于我如醍醐灌顶,似是惊醒了梦中人——身处穷乡僻壤的我第一次听到了“特级教师”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称谓,第一次见到了于永正、贾志敏这样的小学教师中的大师,第一次体会到原来一名教师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得如此与众不同并且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幸福。那一刻,我跃跃欲试。只可惜,一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那份摩拳擦掌的劲很快就不见了。
  就这样,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个十年,匆匆而过,留下的唯有听过大师的课后,那份偶尔出现在心头的莫名茫然。
  十年,囿于学科
  2002年9月,我从村小调到中心小学担任教导主任。2003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们偏僻的农村也拉开了帷幕。身为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我第一次有了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主动选择任教一年级语文,这样就可以与课改同步,边进行教学实践,边学习、探索,至少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百分百的门外汉。
  农村小学的教研氛围依然如高原氧气一样的稀薄,我督促自己坚持每天撰写教学日记,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坚守着哪怕只是属于一个人的教研阵地。渐渐地,我开始思考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我不再盲目地、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了,语文课开始变得有色彩了。
  2008年,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积累,我撰写了题为《语文教师要避免成为“四种人”》的教学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并成为当期的封面推荐文章。这篇来自于实践的教学论文,开启了我专业发展的探索之路。我开始思考:在偏僻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除了用好教材外,还可以有怎样的追求?
  我慢慢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决定在语文课堂上与学生共读经典书籍,引导孩子们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我发现,在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本《小飞侠彼得·潘》就能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但问题是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懂读书,爸爸妈妈也将课外书视为影响学习成绩的“闲书”,他们能支持孩子买“闲书”吗?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召开了一次班级家长会,向爷爷奶奶们宣传读书的好处,拿他们最熟悉的打麻将做对比,算算买书花销的账。也许是这次家长会的功劳,也许是家长们对我比较信任,我想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望和热爱,买书的难题竟然轻松解决了。
  当所有人看到了大量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全新面貌,全校性的阅读推广也就水到渠成了。两年下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体教师坚持每学期与学生至少共读两本书。我所展示的阅读分享课,为老师们做出了示范,让他们拥有了陪学生一起读书的信心。
  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拓宽了,阅读能力提高了。课堂上,一学期一本教材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汉语学习的需求。这时候,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我尝试着把早读课变成晨诵课,并在自己班级实践一个学期后,顺利在全校作为一个课题得到推广。“听读课”的实践和研究也开始有了一些心得和收获。
  “听读课”的缘起很简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推广之前,我就有感于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兴趣的缺乏,便经常在课堂上给他们读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没想到读了几次后,他们就听“上瘾”了。后来,我思考,为什么不让读故事成为一种课程呢?摸索了一个学期后,“听读课”正式诞生了。在课堂上,我会选择一个内容精彩的故事,发现其中的语言生长点、思维碰撞点、情感觸发点,运用停顿、重复、提问、补白等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到故事的建构中,教师、学生、作者一起完成一次故事探秘式的叙事和创造。
  学生被这样的课程所吸引,每周一节的听读课仿佛成了他们最期待的节日。通过听读课的学习,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训练,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后来,《小学教学》杂志发表了我的听读课的实践成果,从此,听读课便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他们走进我的课堂或者邀请我到学校讲课。
  其间,我主持的几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课题成果发表在专业杂志上,并在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我也受邀到国培班讲课,给教研员做培训,为杂志策划专题并组稿,荣誉也接踵而至,我获得了“特级教师”的称号。但是,反思自己在教师岗位上走过的第二个十年,我发现,我一直在语文学科上努力着,所做的不过是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而并非语文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从教学到教育,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跨越这个距离,发现教育中的“人”,为了具体“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付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教师”,否则不过是囿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而已。
  启程,发现儿童
  2013年,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十一年,我来到了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这一年,我重新走上了班主任岗位;这一年,我与“全课程”追求的教育理念相遇;这一年,我开始重新定位一个教师的角色和价值……
  在语文课程的探索上,我突破了学科本位,在研究儿童和研究汉语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从全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五六年级自编教材的编写运用,到“为学生全生活着想”的汉语课程的建构,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立足儿童立场,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促进儿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建立对身处世界的整体认知,真正为学生的全生活着想,这是重新发现儿童,发现童年价值的应然追求,也是对叶圣陶先生汉语教育思想的传承。
  因为对儿童和童年的重新发现,在汉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努力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建构以儿童为本的汉语课程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确保学生真正拥有烂漫的童真童趣、广博的智力背景、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汉语教育探索和实践,符合了汉语教育的理念逻辑、学生的成长逻辑以及语文学科的目标内容逻辑,使得汉语课程生活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挑战性,让学生真正爱上了语文学习。这一汉语教育探索和实践取得的实际成绩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小写教学设计》《新课程研究》《师道》《江西教育》《福建教育》《教育视界》等刊物相继发表了我写的系列理论建构和实践反思的文章,我在赴新疆、青海等地进行课程指导时,也进行了相关的讲座和课堂展示,并到多所学校开展了交流活动。
  我在汉语教育上有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后,每当有人问我:“作为一名教师,你最骄傲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并不是自己的课堂如何精彩,对学科的理解如何深刻,也不是对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而是我能用同理心去感受、理解每一个孩子,并乐此不疲。
  我认为,只有当一个老师将班上每一个儿童以及儿童所经历的生活研究透了,儿童立场才能成为现实,教育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我十分享受驻班和包班生活,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很自然地成了他们的知心人,通过共处、观察、倾听、游戏以及教学,去读懂每个孩子。这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你会发现,因为懂得而信任,因为信任而幸福地享受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为一个调皮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写了几万字的教育叙事;我针对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情绪控制问题,开设了情绪管理课程;我研读卢梭的《爱弥儿》,也研读威廉·A·科萨罗的《童年社会学》……最让我感到幸福和骄傲的是,我的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孩子,我成了他们的知心人,也成了家长眼中最信任的老师。
  我喜欢赞可夫的话:“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我也喜欢卢梭的话:“你要知道,你(老师)的体面不在你自己身上,而在你的学生身上;要纠正他们的过失,就必须分担他们的过失;要洗雪他们的耻辱,就必须承受他们的耻辱。”我也因此坚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最值得去做的,就是让学生因为有你,而在心中留下了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责任编辑 陈 殷)
其他文献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读者赵某来电:我因琐事与公司同事杜某发生争吵.一气之下我将对方撞倒在地,但未造成伤害.公司第二天决定开除我。理由是:我打了同事,影响生产秩序.根据公司制定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是人们在探索自然规律或奋进历程中的美好皈依或规律总结,可以说,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无数人的情感寄托。  在如今,各種节日活动花样翻新,洋节被过得时尚而多彩,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却相对受冷落,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激活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彰显其有效的德育功能,给学生烙下民族印记,很有探讨的必要。  我所在的学校选择把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作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先人们的
为顺利开展设施蔬菜主产区重金属污染防控研究,按照0~20 cm土壤和产出蔬菜样品"一对一"取样原则,采用随机田间抽取和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式,2015—2016年在石家庄藁城、邯郸永年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对启蒙现代性充满向往;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接触工人运动,对现代性带来的普遍异化进行了严厉的谴责;面对现实的矛盾和悖谬,他陷入了深深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读者姜某来电:我将四包货物销售给马某,交给吴某托运,后马某反映没有收到货物.吴某也没有找到托运的货物。为此.我请求吴某赔偿丢失的货物损失及其影响收货人销
今年49岁的钱罗洪,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人,他从事种茶、采茶、制茶已30多年。近年来,他以生态良种茶场为基地,培育的无性系良种茶和珍稀白茶两大系列6个新品,一直供不
杜时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杨炎轩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自从人类有意识地从事德育活动起,就有了关于德育效应问题,即“德育实际干了什么”。德育实效究竟指什么呢?  实效问题涉及的是人类活动的效应评价问题,它有三个维度:其一,活动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
江苏省仪征市朴席镇读者田某来电:父亲到某公司务工,但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去年,他在下班途中被撞身亡。今年,我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公司支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教育领域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基本框架。我国教育法制建
比较不同树形核桃枝条枯枝率、枝条粗度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分析核桃枝条干枯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以进一步优化核桃经济栽培、提高核桃产量效益、促进核桃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