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使教学模式也多样化起来。在众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中“微课程”一马当先,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微课程”就是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的精彩教学过程。将“微课程”引入到初中英语教学,课程匹配程度很高,收效良好。本文就讨论“微课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注重“微课程”的内容和风格
“微课程”的首要特点就是“微”,它的第一个“微”在于它的教学时长比较短,一般只有4—7分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高度的融入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它的第二个“微”是它的教学内容突出,“微课程”一个小节只会展现一个知识内容,清楚明了,让学生能清晰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明确微课程特点的情况下设计微课程,要注意它的内容不要过于丰富,风格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比如,七年级的英语大多都是简单的日常对话的学习,在对话中学习语句的结构,词语的固定搭配,时态的改变,这些内容非常适合做成“微课程”。教师就以学生生活为日常背景设计“微课程”,建设微课程风格,让学生切身体会融入其中。在 What color is i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节课设计成一个“微课程”,以学生相互提问颜色的对话模式,将课程意义表述完全,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What color is it?突出课程的重点,使学生在观看“微课程”时得到较深的印象,从而明白课程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疑问句的同时,还在视频中学习到了各种颜色的单词,也丰富了词汇量。
二、设计教学情境合理导入“微课程”
进入初中,课程难度加深,对比小学只要求对知识简单了解的教学目的,初中课程要求学生对于学科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语言学科。而传统初中英语只注重让学生大量地背单词,使得学生出现“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微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推广应用,使得学生能理解英语在什么情境下如何去应用,使英语能够眼入口出,而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考卷上。初中英语学科的跨度是很大的,七年级是日常的简单对话,到九年级升学考试中就变换成了长长的英语文章,还有自主写作的考核。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七年级的导入比较简单,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对话,也方便学生去巩固练习。对于八九年级比较复杂的情境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展现课程中经典的段落作为“微课程”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微课程”中。教师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课程导入的合理性,让“微课程”与教学课程成为整体,不要让学生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重难点练习设置专门的“微课”小节,自主的连接各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复习,串联知识点。
三、组织学生学习“微课程”,进行情景模仿
“微课程”有它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在“微课程”的优点中有一条格外重要,它改变了英语多少年来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形象,也提升了英语这门学科的应用程度,为实现素质教育、发展全面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传统教育下,家长和老师总是把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归结于学生掌握得单词量少、做题少。在十几年前,在中国教育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过了四六级的大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极差,甚至连简单的日常对话都没法完成,英语在中国一度成了哑巴英语。而将“微课程”应用于英语教学,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教学知识为理念设计情景模仿,不光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也能真正锻炼学生口语的能力,说得准、听得准,这才是英语该有的基础,而不是只局限于考卷上。
四、教師把握课堂氛围,课后积极总结归纳
“微课程”以新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融入课堂之中,马上成为学生的焦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实施“微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学生注意力的迁移,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掉队。在学生模仿和改造“微课程”时,教师要积极进行监督,把控课堂气氛,课堂气氛要热烈,学生参与感强,但同时也要注意课堂秩序不要过于散漫。在课后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总结,总结“微课程”的收效成果,总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效果查验时,不仅要检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课本上的东西,更要让学生理解英语,学生学习的是一门国际化交流的语言,不是考试的用具,只有在基础教学改变观念,才有可能改变未来的教育大环境。
五、总结
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在“微课程”的课堂设计中,视频拍摄、剪辑、动画制作都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锻炼,课程的设计、引导、把控也是对教师原有教学理念的升华。“微课程”融入英语教学中在学生的参与性、表述能力、了解英语的实际应用、区别各种场景近义词的应用方面,收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给英语穿上了一层新衣,让学生们改变学习英语的观念,并且完成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的定义,改变了传统教育下哑巴英语的现状,值得教师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高晓辉,揭西县五经富初级中学。
一、教师注重“微课程”的内容和风格
“微课程”的首要特点就是“微”,它的第一个“微”在于它的教学时长比较短,一般只有4—7分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高度的融入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它的第二个“微”是它的教学内容突出,“微课程”一个小节只会展现一个知识内容,清楚明了,让学生能清晰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明确微课程特点的情况下设计微课程,要注意它的内容不要过于丰富,风格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比如,七年级的英语大多都是简单的日常对话的学习,在对话中学习语句的结构,词语的固定搭配,时态的改变,这些内容非常适合做成“微课程”。教师就以学生生活为日常背景设计“微课程”,建设微课程风格,让学生切身体会融入其中。在 What color is i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节课设计成一个“微课程”,以学生相互提问颜色的对话模式,将课程意义表述完全,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What color is it?突出课程的重点,使学生在观看“微课程”时得到较深的印象,从而明白课程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疑问句的同时,还在视频中学习到了各种颜色的单词,也丰富了词汇量。
二、设计教学情境合理导入“微课程”
进入初中,课程难度加深,对比小学只要求对知识简单了解的教学目的,初中课程要求学生对于学科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语言学科。而传统初中英语只注重让学生大量地背单词,使得学生出现“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微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推广应用,使得学生能理解英语在什么情境下如何去应用,使英语能够眼入口出,而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考卷上。初中英语学科的跨度是很大的,七年级是日常的简单对话,到九年级升学考试中就变换成了长长的英语文章,还有自主写作的考核。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七年级的导入比较简单,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对话,也方便学生去巩固练习。对于八九年级比较复杂的情境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展现课程中经典的段落作为“微课程”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微课程”中。教师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课程导入的合理性,让“微课程”与教学课程成为整体,不要让学生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重难点练习设置专门的“微课”小节,自主的连接各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复习,串联知识点。
三、组织学生学习“微课程”,进行情景模仿
“微课程”有它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在“微课程”的优点中有一条格外重要,它改变了英语多少年来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形象,也提升了英语这门学科的应用程度,为实现素质教育、发展全面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传统教育下,家长和老师总是把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归结于学生掌握得单词量少、做题少。在十几年前,在中国教育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过了四六级的大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极差,甚至连简单的日常对话都没法完成,英语在中国一度成了哑巴英语。而将“微课程”应用于英语教学,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教学知识为理念设计情景模仿,不光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也能真正锻炼学生口语的能力,说得准、听得准,这才是英语该有的基础,而不是只局限于考卷上。
四、教師把握课堂氛围,课后积极总结归纳
“微课程”以新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融入课堂之中,马上成为学生的焦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实施“微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学生注意力的迁移,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掉队。在学生模仿和改造“微课程”时,教师要积极进行监督,把控课堂气氛,课堂气氛要热烈,学生参与感强,但同时也要注意课堂秩序不要过于散漫。在课后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总结,总结“微课程”的收效成果,总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效果查验时,不仅要检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课本上的东西,更要让学生理解英语,学生学习的是一门国际化交流的语言,不是考试的用具,只有在基础教学改变观念,才有可能改变未来的教育大环境。
五、总结
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在“微课程”的课堂设计中,视频拍摄、剪辑、动画制作都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锻炼,课程的设计、引导、把控也是对教师原有教学理念的升华。“微课程”融入英语教学中在学生的参与性、表述能力、了解英语的实际应用、区别各种场景近义词的应用方面,收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给英语穿上了一层新衣,让学生们改变学习英语的观念,并且完成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的定义,改变了传统教育下哑巴英语的现状,值得教师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高晓辉,揭西县五经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