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历史高考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加强史料教学也成为必然之势。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史料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切合历史学科的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符合新高考的需要;运用史料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历史人文学科的特点,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总之,合理恰当的运用史料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具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趣味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必要性
在实施新课改之前的传统历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培养,注重考试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知识的联系与理解。加之高考指挥棒的指引,历史课程的教学时间被大大缩减,学生更加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历史学习急需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实施以来,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动力,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提高学生的个人幸福指数。相应的也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变课堂灌输为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除传授知识之外,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养成。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那么史料运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就更加地举足轻重。具体来说,史料教学在新课改以来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这样几大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真正地实现快乐学习。历史知识由于其年代的久远,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直观性。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手段把一些历史实物的图片、历史纪录片等原始资料展示给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从而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北京的纪连海老师就很善于运用这种手法,从而使他的课堂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史料来设置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切合历史学科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符合新高考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历史教学应加强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考试题也在逐渐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查。高考历史试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大量使用对同一个事件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考查,运用多种新的史学理论进行阐述,这些都说明我们必须加强史料的教学与研究。具体而言,可以培养学生这样一些方面的思维能力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三、运用史料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历史人文学科的特点,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那就是要关注人的成长,探讨人应该如何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强调知识的机械记忆,只注重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的记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所应有的作用得不到体现。如果我们运用丰富、生动、有趣的史料,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在历史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需要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这方面史料的搜集。比如说在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个单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影片反映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苏联等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史料翔实生动,同时解说也同样的精彩,富有哲理、激情澎湃,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开放的世界意识,这样的效果是课堂的讲解难以达到的,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史料运用是必然趋势,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富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李稚勇. 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9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第二版.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必要性
在实施新课改之前的传统历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培养,注重考试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知识的联系与理解。加之高考指挥棒的指引,历史课程的教学时间被大大缩减,学生更加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历史学习急需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实施以来,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动力,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提高学生的个人幸福指数。相应的也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变课堂灌输为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除传授知识之外,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养成。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那么史料运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就更加地举足轻重。具体来说,史料教学在新课改以来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这样几大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真正地实现快乐学习。历史知识由于其年代的久远,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直观性。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手段把一些历史实物的图片、历史纪录片等原始资料展示给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从而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北京的纪连海老师就很善于运用这种手法,从而使他的课堂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史料来设置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切合历史学科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符合新高考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历史教学应加强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考试题也在逐渐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查。高考历史试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大量使用对同一个事件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考查,运用多种新的史学理论进行阐述,这些都说明我们必须加强史料的教学与研究。具体而言,可以培养学生这样一些方面的思维能力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三、运用史料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历史人文学科的特点,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那就是要关注人的成长,探讨人应该如何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强调知识的机械记忆,只注重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的记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所应有的作用得不到体现。如果我们运用丰富、生动、有趣的史料,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在历史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需要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这方面史料的搜集。比如说在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个单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影片反映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苏联等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史料翔实生动,同时解说也同样的精彩,富有哲理、激情澎湃,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开放的世界意识,这样的效果是课堂的讲解难以达到的,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史料运用是必然趋势,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富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李稚勇. 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9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