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尊“诗教”传统,循“格律”规范,是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的结果,语文就应该站在语文学习本体论的高度,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我们完全可以以翻文为诗为着眼点,直入中国诗歌文学艺术的核心,从而占据文学艺术的审美主位,并在艺术形式与内容交汇的语言模糊之处,寻找现代语文学习的诗性因子,以写促读,以读养写,读写相益,切实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诗教 诗性因子 文学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
“在所有学科当中,语文学科是最需要教师具有诗意情怀的,但实际上我们都卷入了应试的大潮,自愿或者不自愿地成为技术的弄潮儿。于是,在中学语文课堂里,理想的诗歌阅读和写作难得一见。这个曾经以‘诗的国度’自雄的国家,曾有过的‘诗教’传统文化,如今差不多已经荡然无存了”(褚树荣,见拙著《高中语文诗化阅读——翻文为诗讲座》“序言”)。
是啊,诗意的课堂到底在哪儿?说得高一点,能够见证中华文化精粹的课堂在哪儿?
在当下,在目前,还是从我们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吧,从我们现有的语文课程中找一找吧!看看我们能不能尊“诗教”传统,看看我们能不能循“格律”规范,找出语文课程的“诗性因子”?让我们从课堂出发。
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入选苏教版《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第二板块,这一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对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二板块进行拓展,在这一板块中,家园不仅是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
但刘亮程这位“乡村哲学家”却给我们带来了更为陌生的东西,让人在一种无法归纳的景致前感到无知。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种陌生的东西至少有四:(1)题材的陌生,(2)语言的陌生,(3)情感的陌生,(4)乡土哲学的陌生。
这些陌生的东西确实可怕,它让人在难点面前手足无措;也是这让人可怕的手足无措,让我对这篇散文作了深度思考,成了激发我创作灵感的基础。我想,既然作者用“陌生的东西,让人在一种无法归纳的景致前感到无知”,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熟悉的东西,让人在一种可以归纳的景致面前感到博大呢?这,是完全可行的:反其意而明之,用一种逆向的思维去解读这些“陌生的东西”,去探寻否定、疑惑和表象背后的“陌生”。比如在否定的背后,在疑问的背后,尤其是表象的背后。
总之,通过三种逆向的解读方式,变陌生为熟悉的东西,很好地突破了刘亮程所带来的“陌生”,也就是说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让人在一种可以归纳的景致面前感受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从而明白乡思何以产生,人和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这一教时,实际上是通过探寻语言的本真来探寻作者的本意,从而达到破解作者所带来的“陌生”,也即通过探寻陌生语言的本真来探寻陌生的情感和陌生的乡土哲学。
但第一教时结束后,我仍觉得意犹未尽。因为除了有心栽花,还有无心插柳这一说,在我分析意象的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时,在我猛然想到这是作者在通过经营意象来经营自己的情感和哲学时,在我想到这正是我们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时,我发现了刘亮程的“狡猾”。于是,便决定再进一步深入;于是,有了第二教时。
比如在文章的第三段,就能找出“草、土墙、房子、门洞、破瓦片、一小块泥皮、烟垢、窗口、烟道、锅头、灰、划痕、朽木、铁钉、破墙圈”等描写的景物。还有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告别、证据”。这是作者通过经营意象来经营自己的情感和哲学,也是我们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发现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的散文化作品,意象林立,意境完备,还多了许多隐秘的哲思。当时灵机一动,何不把这篇文章的部分语段用古典诗词的形式翻写一下,比如作品的第三节,完全可以模仿马致远的《秋思》进行。当时戏称为“翻文为诗”。
不玩不知道,一玩还真吓一跳,当我把马致远的《秋思》找出来决定依样画葫芦时,却发现:平仄呢?结构呢?感情呢?意象呢?意境呢?更主要的是这样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都是一座座的高山哪!你所企望翻越的实际上是一座座艺术高峰啊!而答案却在山的那一边啊!
于是我开始了艰难的翻山之路。仅有的语文功底根本不够用啊,怎么办?学吧。书店购书,网上购书,张中行、吴梅、周振甫、王力、郭伯勋、龙榆生等一批大家新家走进了我的书房,《钦定词谱》《白香词谱》《唐宋词格律》《诗词韵律合编》《诗歌意象论》等一批书籍走进了我的书房。于是有了啃书、写作的艰难历程。
好在碰上宁波市教研室举行2007年课例评比,当初成文的“戏称”拿了一等奖;同年由市教研室直接送浙江省教研室参评,获一等奖。期间,和浙江省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蔡伟先生谈起,在他的举荐下,以个人名义参加2007年度教育部教育科学全国“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这一教时,对我来说是个突破,是我这篇课文教学的最大亮点。因为,每一首格律诗歌的出现都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这对于开启学生散文阅读的新途径,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许是有益的探索。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也正因为这个鼓舞,我坚持用两年的时间,写出了《高中语文诗化阅读——翻文为诗讲座》这本书。
我总觉得语文教学需要“体悟”。我认为最好的“体悟”就一个字:合。
所谓“合”,从文本的角度看,就是合乎文本的主题感情;从作者的角度看,就是合乎作者所要吐露的真言;从读者的角度看,就是要进入文本所设定的语境。一句话,就是读者要从“我”的角度,进入合乎文本语境的氛围中,以和作者同位的或者说作者就是“我”的角色来抒发合乎作者想要抒发的从而又是“我”正在抒发的情感。
“披文入情”,要先入为主。越过主观感受的过程,缺少对文本的“体悟”就对文本进行主题和情感的客观评价,其结果往往是读者对文本产生隔膜。很简单,因为这些所谓的主题呀、情感呀,是“他们”的,是“他们”在哭、在笑、在闹,“我”至多是个看热闹的;“我”学多学少,关系不大。我一直认为,这种因学生阅读中角色错位所造成的“隔膜”就是造成语文教学“少、费、差、慢”的根本原因。因为缺少自己情感关注的美景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不爱“你”,又能怎样。社会上就曾有人揶揄,现在的语文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让学生不喜欢语文,说到底,是语文教学没有弥补这种“隔膜”,反是加大了这种“隔膜”,当然,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了。
所以,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由读者的位置进入作者的位置。这既是阅读的境界,也是阅读的第一步,以“虚我”来造就另一“自我”,在这种境界下,“我”仿佛就是作者,作者就是“我”,是“我”在体会那时那境之下的人生感悟。这是阅读最关键的一步。
现在想想,这其实是一条真正的文化之旅啊。其意义不仅在寻找的过程,也使自己的境界有了提高,并且从文化的源头找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坚信我们的民族是高贵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是智慧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是高雅的文化,那一个个徜徉在精神家园中高傲的身影,以及身影中流淌着的民主自由尊严超然洒脱,如同流星,增添着夜空的灵动和美感,也照亮了后来者的路。过去教材上那仅有的对民族的图画式的所谓勤劳、善良、朴实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换一句说,我们的民族不仅是勤劳、朴实、善良的,而且是高贵、高雅、智慧的;我们民族全面的伟大的复兴也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我们要理直气壮地高扬民族精粹文化的旗帜,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延续中华文明高贵的血统,语文素养最崇高的目标应是培养中华高雅的气质,延续中华高贵的血统,使中华子民无愧龙的传人,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8年5月,笔者提出的《尊“诗教”传统,循“格律”规范——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诗性因子”建设校本教材研究》作为宁波市规划课题申报成功。这应该说是《高中语文诗化阅读——翻文为诗讲座》的衍生结果,是“后话”。
我想,尊“诗教”传统,循“格律”规范,也是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的结果,语文就应该站在语文学习本体论的高度,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我们完全可以以翻文为诗为着眼点,直入中国诗歌文学艺术的核心,从而占据文学艺术的审美主位,并在艺术形式与内容交汇的语言模糊之处,寻找现代语文学习的诗性因子,以写促读,以读养写,读写相益,切实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何况在以往,“以写促读,以读养写,读写相益”作为课堂手段,是常用的法宝,但把现代文教学和古典诗歌教学嫁接起来,作系统的尝试也不妨成为新课程下的创新之举。
因为这种尝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
1.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向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中语文教育若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和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就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何况新课程目标的多向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多个触发点,学校和教师应在理解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化的模块组合,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
2.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中诗性因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语文课程资源可供开发的空间是无比宽广的。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和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学语文、用语文。
让我们一起见证诗意课堂的存在!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四明中学。
【关键词】诗教 诗性因子 文学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
“在所有学科当中,语文学科是最需要教师具有诗意情怀的,但实际上我们都卷入了应试的大潮,自愿或者不自愿地成为技术的弄潮儿。于是,在中学语文课堂里,理想的诗歌阅读和写作难得一见。这个曾经以‘诗的国度’自雄的国家,曾有过的‘诗教’传统文化,如今差不多已经荡然无存了”(褚树荣,见拙著《高中语文诗化阅读——翻文为诗讲座》“序言”)。
是啊,诗意的课堂到底在哪儿?说得高一点,能够见证中华文化精粹的课堂在哪儿?
在当下,在目前,还是从我们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吧,从我们现有的语文课程中找一找吧!看看我们能不能尊“诗教”传统,看看我们能不能循“格律”规范,找出语文课程的“诗性因子”?让我们从课堂出发。
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入选苏教版《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第二板块,这一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对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二板块进行拓展,在这一板块中,家园不仅是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
但刘亮程这位“乡村哲学家”却给我们带来了更为陌生的东西,让人在一种无法归纳的景致前感到无知。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种陌生的东西至少有四:(1)题材的陌生,(2)语言的陌生,(3)情感的陌生,(4)乡土哲学的陌生。
这些陌生的东西确实可怕,它让人在难点面前手足无措;也是这让人可怕的手足无措,让我对这篇散文作了深度思考,成了激发我创作灵感的基础。我想,既然作者用“陌生的东西,让人在一种无法归纳的景致前感到无知”,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熟悉的东西,让人在一种可以归纳的景致面前感到博大呢?这,是完全可行的:反其意而明之,用一种逆向的思维去解读这些“陌生的东西”,去探寻否定、疑惑和表象背后的“陌生”。比如在否定的背后,在疑问的背后,尤其是表象的背后。
总之,通过三种逆向的解读方式,变陌生为熟悉的东西,很好地突破了刘亮程所带来的“陌生”,也就是说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让人在一种可以归纳的景致面前感受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从而明白乡思何以产生,人和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这一教时,实际上是通过探寻语言的本真来探寻作者的本意,从而达到破解作者所带来的“陌生”,也即通过探寻陌生语言的本真来探寻陌生的情感和陌生的乡土哲学。
但第一教时结束后,我仍觉得意犹未尽。因为除了有心栽花,还有无心插柳这一说,在我分析意象的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时,在我猛然想到这是作者在通过经营意象来经营自己的情感和哲学时,在我想到这正是我们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时,我发现了刘亮程的“狡猾”。于是,便决定再进一步深入;于是,有了第二教时。
比如在文章的第三段,就能找出“草、土墙、房子、门洞、破瓦片、一小块泥皮、烟垢、窗口、烟道、锅头、灰、划痕、朽木、铁钉、破墙圈”等描写的景物。还有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告别、证据”。这是作者通过经营意象来经营自己的情感和哲学,也是我们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发现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的散文化作品,意象林立,意境完备,还多了许多隐秘的哲思。当时灵机一动,何不把这篇文章的部分语段用古典诗词的形式翻写一下,比如作品的第三节,完全可以模仿马致远的《秋思》进行。当时戏称为“翻文为诗”。
不玩不知道,一玩还真吓一跳,当我把马致远的《秋思》找出来决定依样画葫芦时,却发现:平仄呢?结构呢?感情呢?意象呢?意境呢?更主要的是这样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都是一座座的高山哪!你所企望翻越的实际上是一座座艺术高峰啊!而答案却在山的那一边啊!
于是我开始了艰难的翻山之路。仅有的语文功底根本不够用啊,怎么办?学吧。书店购书,网上购书,张中行、吴梅、周振甫、王力、郭伯勋、龙榆生等一批大家新家走进了我的书房,《钦定词谱》《白香词谱》《唐宋词格律》《诗词韵律合编》《诗歌意象论》等一批书籍走进了我的书房。于是有了啃书、写作的艰难历程。
好在碰上宁波市教研室举行2007年课例评比,当初成文的“戏称”拿了一等奖;同年由市教研室直接送浙江省教研室参评,获一等奖。期间,和浙江省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蔡伟先生谈起,在他的举荐下,以个人名义参加2007年度教育部教育科学全国“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这一教时,对我来说是个突破,是我这篇课文教学的最大亮点。因为,每一首格律诗歌的出现都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这对于开启学生散文阅读的新途径,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许是有益的探索。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也正因为这个鼓舞,我坚持用两年的时间,写出了《高中语文诗化阅读——翻文为诗讲座》这本书。
我总觉得语文教学需要“体悟”。我认为最好的“体悟”就一个字:合。
所谓“合”,从文本的角度看,就是合乎文本的主题感情;从作者的角度看,就是合乎作者所要吐露的真言;从读者的角度看,就是要进入文本所设定的语境。一句话,就是读者要从“我”的角度,进入合乎文本语境的氛围中,以和作者同位的或者说作者就是“我”的角色来抒发合乎作者想要抒发的从而又是“我”正在抒发的情感。
“披文入情”,要先入为主。越过主观感受的过程,缺少对文本的“体悟”就对文本进行主题和情感的客观评价,其结果往往是读者对文本产生隔膜。很简单,因为这些所谓的主题呀、情感呀,是“他们”的,是“他们”在哭、在笑、在闹,“我”至多是个看热闹的;“我”学多学少,关系不大。我一直认为,这种因学生阅读中角色错位所造成的“隔膜”就是造成语文教学“少、费、差、慢”的根本原因。因为缺少自己情感关注的美景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不爱“你”,又能怎样。社会上就曾有人揶揄,现在的语文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让学生不喜欢语文,说到底,是语文教学没有弥补这种“隔膜”,反是加大了这种“隔膜”,当然,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了。
所以,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由读者的位置进入作者的位置。这既是阅读的境界,也是阅读的第一步,以“虚我”来造就另一“自我”,在这种境界下,“我”仿佛就是作者,作者就是“我”,是“我”在体会那时那境之下的人生感悟。这是阅读最关键的一步。
现在想想,这其实是一条真正的文化之旅啊。其意义不仅在寻找的过程,也使自己的境界有了提高,并且从文化的源头找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坚信我们的民族是高贵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是智慧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是高雅的文化,那一个个徜徉在精神家园中高傲的身影,以及身影中流淌着的民主自由尊严超然洒脱,如同流星,增添着夜空的灵动和美感,也照亮了后来者的路。过去教材上那仅有的对民族的图画式的所谓勤劳、善良、朴实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换一句说,我们的民族不仅是勤劳、朴实、善良的,而且是高贵、高雅、智慧的;我们民族全面的伟大的复兴也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我们要理直气壮地高扬民族精粹文化的旗帜,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延续中华文明高贵的血统,语文素养最崇高的目标应是培养中华高雅的气质,延续中华高贵的血统,使中华子民无愧龙的传人,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8年5月,笔者提出的《尊“诗教”传统,循“格律”规范——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诗性因子”建设校本教材研究》作为宁波市规划课题申报成功。这应该说是《高中语文诗化阅读——翻文为诗讲座》的衍生结果,是“后话”。
我想,尊“诗教”传统,循“格律”规范,也是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的结果,语文就应该站在语文学习本体论的高度,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我们完全可以以翻文为诗为着眼点,直入中国诗歌文学艺术的核心,从而占据文学艺术的审美主位,并在艺术形式与内容交汇的语言模糊之处,寻找现代语文学习的诗性因子,以写促读,以读养写,读写相益,切实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何况在以往,“以写促读,以读养写,读写相益”作为课堂手段,是常用的法宝,但把现代文教学和古典诗歌教学嫁接起来,作系统的尝试也不妨成为新课程下的创新之举。
因为这种尝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
1.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向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中语文教育若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和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就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何况新课程目标的多向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多个触发点,学校和教师应在理解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化的模块组合,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
2.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中诗性因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语文课程资源可供开发的空间是无比宽广的。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和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学语文、用语文。
让我们一起见证诗意课堂的存在!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四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