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期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分析颈动脉粥样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高达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利用彩色超声检查仪器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对预防脑梗死患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相关性;彩色多谱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04-01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人体动脉硬化的高发部位,内膜出现复合糖类积聚、局部脂质以及纤维组织增生且伴随动脉中层病变,继发性病变则会出现斑块出血、破裂,待局部血栓形成后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脑梗死发生[1]。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62.3± 3.5)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且经磁共振成像或脑CT确诊,排除因为心源性血栓栓子上行引发脑血栓者。选择同期治疗的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 40~72 岁 , 平均年龄 (63.7± 4.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使用仪器为 ACU—SONX300彩色超声仪,用 5~13 MHz 超宽频探头进行检查,患者仰卧,暴露颈前部,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沿血管走行纵向扫描,依次对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支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形态与斑块情况,测量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内径,于颈总动脉分叉位置近端 1.5 cm位置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1.3诊断标准依据2001版冠心病超声诊断学诊断标准[3],颈总动脉分叉位置 IMT≥1.2 mm、颈总动脉IMT≥1.0 mm为斑块形成,颈动脉内膜光滑完整为正常。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有38例(76.0%)颈动脉内形成斑块,对照组50例中14例(28.0%)颈动脉内形成斑块。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左、右颈总动脉IMT以及颈总动脉的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IMT、颈总动脉内径比较(x±s,mm)
组别
IMT颈总动脉
左右左右
观察组1.14±0.24*1.16±0.17*0.76±0.14*0.78±0.16*
对照组0.73±0.140.75±0.130.67±0.080.71±0.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报道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20% ~ 30%是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引发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且不断增大后,会突入到管腔,在斑块自身或管壁的应力作用下以及不稳定的血流冲击下,斑块出现破裂,导致远端血管栓塞,且斑块表明粗糙,显露的管壁脂质及胶原纤维通过激活血小板从而引发凝血反应,引发血栓,颈动脉是脑供血的重要通路,颈动脉狭窄使远端灌注压下降,导致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低灌注性梗死或边缘带梗死,斑块的形成、破裂、形成血栓、栓子脱落一系列的进程导致脑梗死发生。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软斑与硬斑,含有大脂质核与薄纤维帽的软斑发展快,且不稳定,出现出血和脱落后会加大脑梗死风险,由于表面钙化形成的硬斑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不易破裂和脱落较稳定,产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较小[4]。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机制:正常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光滑,管腔均匀,而患者颈内动脉分叉与成角位置血管内皮表面不规整甚至粗糙,使流经血流受到干扰出现漩涡流,使内膜受损,出现功能紊乱或解剖损伤,且长期高血脂症状使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在血液中聚集,使颈内动脉血管产生扩张,改变了原先成角角度,血液的不规则流动使血管内层流扭转加剧,因此产生的漩涡流进一步损伤动脉内膜。随着颈动脉分叉处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内膜所受压力增加,血栓形成附着于血管内膜壁,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斑块增厚,当斑块破裂后会由血液循环进入颅内血管,出现脑梗死。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左、右颈总动脉内径、IMT 明显增加 , 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达到 76.0%, 与对照组的2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利用彩色超声检查仪器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对没有症状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脑梗死患者的发生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春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24.
[2]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 379-380.
[3] 陈瑞英 , 高素玲 , 郑清存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1,31(12):2220- 2221.
[4] 刘翠玲,袁国奇.脑梗死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频彩超探查及其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44-145.
(收稿日期:2015.02.24)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相关性;彩色多谱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04-01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人体动脉硬化的高发部位,内膜出现复合糖类积聚、局部脂质以及纤维组织增生且伴随动脉中层病变,继发性病变则会出现斑块出血、破裂,待局部血栓形成后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脑梗死发生[1]。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62.3± 3.5)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且经磁共振成像或脑CT确诊,排除因为心源性血栓栓子上行引发脑血栓者。选择同期治疗的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 40~72 岁 , 平均年龄 (63.7± 4.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使用仪器为 ACU—SONX300彩色超声仪,用 5~13 MHz 超宽频探头进行检查,患者仰卧,暴露颈前部,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沿血管走行纵向扫描,依次对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支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形态与斑块情况,测量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内径,于颈总动脉分叉位置近端 1.5 cm位置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1.3诊断标准依据2001版冠心病超声诊断学诊断标准[3],颈总动脉分叉位置 IMT≥1.2 mm、颈总动脉IMT≥1.0 mm为斑块形成,颈动脉内膜光滑完整为正常。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有38例(76.0%)颈动脉内形成斑块,对照组50例中14例(28.0%)颈动脉内形成斑块。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左、右颈总动脉IMT以及颈总动脉的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IMT、颈总动脉内径比较(x±s,mm)
组别
IMT颈总动脉
左右左右
观察组1.14±0.24*1.16±0.17*0.76±0.14*0.78±0.16*
对照组0.73±0.140.75±0.130.67±0.080.71±0.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报道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20% ~ 30%是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引发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且不断增大后,会突入到管腔,在斑块自身或管壁的应力作用下以及不稳定的血流冲击下,斑块出现破裂,导致远端血管栓塞,且斑块表明粗糙,显露的管壁脂质及胶原纤维通过激活血小板从而引发凝血反应,引发血栓,颈动脉是脑供血的重要通路,颈动脉狭窄使远端灌注压下降,导致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低灌注性梗死或边缘带梗死,斑块的形成、破裂、形成血栓、栓子脱落一系列的进程导致脑梗死发生。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软斑与硬斑,含有大脂质核与薄纤维帽的软斑发展快,且不稳定,出现出血和脱落后会加大脑梗死风险,由于表面钙化形成的硬斑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不易破裂和脱落较稳定,产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较小[4]。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机制:正常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光滑,管腔均匀,而患者颈内动脉分叉与成角位置血管内皮表面不规整甚至粗糙,使流经血流受到干扰出现漩涡流,使内膜受损,出现功能紊乱或解剖损伤,且长期高血脂症状使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在血液中聚集,使颈内动脉血管产生扩张,改变了原先成角角度,血液的不规则流动使血管内层流扭转加剧,因此产生的漩涡流进一步损伤动脉内膜。随着颈动脉分叉处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内膜所受压力增加,血栓形成附着于血管内膜壁,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斑块增厚,当斑块破裂后会由血液循环进入颅内血管,出现脑梗死。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左、右颈总动脉内径、IMT 明显增加 , 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达到 76.0%, 与对照组的2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利用彩色超声检查仪器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对没有症状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脑梗死患者的发生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春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24.
[2]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 379-380.
[3] 陈瑞英 , 高素玲 , 郑清存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1,31(12):2220- 2221.
[4] 刘翠玲,袁国奇.脑梗死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频彩超探查及其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44-145.
(收稿日期:201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