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的载体离不开讨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成了语文教师校本研究的课题。课堂讨论应是培养学生学会补充,学会发表不同意见的能力课。
一、给学生读的机会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许多时候,教师给予学生读的机会很少,造成学生的情感与教材之间存在隔膜,不能感受作者所爱所恨。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感受课文,如初读(感知)、范读、赛读、精读、分角色朗读等。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并将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化成思想。这样在讨论时,他们才有感而发,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发表观点,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能力。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问题的讨论应围绕课文需要而展开。讨论应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脱离文本而“高谈阔论”。
二、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
讨论必须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来自哪里?最好来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讨论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形式引发其思考,促使其思考。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兴趣性、要有发展性。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理解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差异。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我们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内容。首先,讨论内容要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考索,教师起点拨作用,从而使全班共同提高。其次讨论内容的难易度要高于全班平均水平,如果太低讨论失去意义;如果难度太高,就会脱立实际,既无讨论结果,又浪费时间。所以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要难易适度,这样既有一定的价值,又让学生能够接受,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三、语文课堂堂讨论的形式
1、中心式讨论与板块式讨论
中心式讨论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它适合于内容比较集中,主旨比较突出的教学。
板块式讨论是教师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板块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方法适合于并列性式对比性的文章。
2、性讨论和碰撞性讨论、补充
补充性讨论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的以互相补充为特征的相容性讨论。这种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所占份量较重。它能启发学生把问题理解得全面深入。
碰撞性讨论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议题所进行的反驳式、对元式的讨论。有时,学生碰出的智慧火花会成课堂的亮点。
3、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
小组讨论是讨论的基本形式,四人或六人一组。这样既能保证讨论的深入,又能保证每个孩子都充分发表意见,这也是小组讨论的优势所在。
集体讨论。它一般是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有秩序地針对一个问题举手发表意见。这种讨论交流面广,影响面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生生讨论
生生讨论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师生讨论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具有浓烈的民主氛围。
四、把握课堂讨论时机
教师除了在备课时有目的的设计课堂讨论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讨论时机。如在学生思维不畅或思维灵活时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课文中易于想象处准确把握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本质或出现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词句时,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深刻感悟文章的内涵。
五、给学生充分、适当的讨论时间
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包括准备时间和讨论时间。需要预先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问题应在课前早告知学生准备。课堂上能及时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应留给充分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给学生充分适当的讨论时间,因为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要经过反复细致的分析,综合,概括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又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反应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充分合理的时间,那么深入透彻的讨论就无法实现,讨论也就是个形式罢了。讨论时间仓促则使讨论流于形式,等同失败。
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作为教师不应该每时每刻都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满脸严肃地面对所有学生,等待他们回答问题,而应该面带微笑,走下讲台,与同学们交流,用眼神与微笑去鼓励学生拿出回答问题的勇气。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应该用简单的对与错来下评语,因为教师的评价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心。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从完善答案,完善个性,鼓励发展的前提出发,给予不同评价。如对差生应以鼓励为主,对优等生尽量指出不足,对中等生既要鼓励,也应指出不足。在课堂上,许多老师虽然也让学生讨论,但往往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真正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也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教师应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言,让不同的意见表达出来,自己只是相机点拨,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七、正确评价讨论结果
讨论必须要有结果,也必须让学生明白结果。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
教师在深入讨论群体和听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力求迅速全面 的把握各种意见,根据课文内容,生活实际和学生特点作出果断的判断,并给予孩子以肯定和鼓励。其结果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有确定的答案,课文中能找到的答案。
二是有多个答案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是没有答案也是答案。那将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去研究,去探讨。
课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中有保障的讨论和鼓励性的评价,还应加上课后的课堂讨论反思,才能构成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环节,这里仅作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参考。
总之,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充分读,想,议,说,让学生开阔视野,充分表达,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小学 凡信莲
一、给学生读的机会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许多时候,教师给予学生读的机会很少,造成学生的情感与教材之间存在隔膜,不能感受作者所爱所恨。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感受课文,如初读(感知)、范读、赛读、精读、分角色朗读等。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并将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化成思想。这样在讨论时,他们才有感而发,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发表观点,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能力。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问题的讨论应围绕课文需要而展开。讨论应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脱离文本而“高谈阔论”。
二、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
讨论必须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来自哪里?最好来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讨论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形式引发其思考,促使其思考。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兴趣性、要有发展性。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理解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差异。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我们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内容。首先,讨论内容要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考索,教师起点拨作用,从而使全班共同提高。其次讨论内容的难易度要高于全班平均水平,如果太低讨论失去意义;如果难度太高,就会脱立实际,既无讨论结果,又浪费时间。所以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要难易适度,这样既有一定的价值,又让学生能够接受,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三、语文课堂堂讨论的形式
1、中心式讨论与板块式讨论
中心式讨论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它适合于内容比较集中,主旨比较突出的教学。
板块式讨论是教师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板块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方法适合于并列性式对比性的文章。
2、性讨论和碰撞性讨论、补充
补充性讨论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的以互相补充为特征的相容性讨论。这种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所占份量较重。它能启发学生把问题理解得全面深入。
碰撞性讨论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议题所进行的反驳式、对元式的讨论。有时,学生碰出的智慧火花会成课堂的亮点。
3、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
小组讨论是讨论的基本形式,四人或六人一组。这样既能保证讨论的深入,又能保证每个孩子都充分发表意见,这也是小组讨论的优势所在。
集体讨论。它一般是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有秩序地針对一个问题举手发表意见。这种讨论交流面广,影响面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生生讨论
生生讨论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师生讨论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具有浓烈的民主氛围。
四、把握课堂讨论时机
教师除了在备课时有目的的设计课堂讨论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讨论时机。如在学生思维不畅或思维灵活时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课文中易于想象处准确把握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本质或出现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词句时,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深刻感悟文章的内涵。
五、给学生充分、适当的讨论时间
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包括准备时间和讨论时间。需要预先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问题应在课前早告知学生准备。课堂上能及时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应留给充分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给学生充分适当的讨论时间,因为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要经过反复细致的分析,综合,概括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又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反应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充分合理的时间,那么深入透彻的讨论就无法实现,讨论也就是个形式罢了。讨论时间仓促则使讨论流于形式,等同失败。
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作为教师不应该每时每刻都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满脸严肃地面对所有学生,等待他们回答问题,而应该面带微笑,走下讲台,与同学们交流,用眼神与微笑去鼓励学生拿出回答问题的勇气。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应该用简单的对与错来下评语,因为教师的评价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心。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从完善答案,完善个性,鼓励发展的前提出发,给予不同评价。如对差生应以鼓励为主,对优等生尽量指出不足,对中等生既要鼓励,也应指出不足。在课堂上,许多老师虽然也让学生讨论,但往往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真正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也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教师应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言,让不同的意见表达出来,自己只是相机点拨,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七、正确评价讨论结果
讨论必须要有结果,也必须让学生明白结果。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
教师在深入讨论群体和听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力求迅速全面 的把握各种意见,根据课文内容,生活实际和学生特点作出果断的判断,并给予孩子以肯定和鼓励。其结果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有确定的答案,课文中能找到的答案。
二是有多个答案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是没有答案也是答案。那将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去研究,去探讨。
课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中有保障的讨论和鼓励性的评价,还应加上课后的课堂讨论反思,才能构成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环节,这里仅作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参考。
总之,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充分读,想,议,说,让学生开阔视野,充分表达,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小学 凡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