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08~2010年登记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卡片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 24名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医生占16.67%(4例),护士占79.17%(19例),保洁员占4.17%(1例);暴露地点中病房占66.67%、手术室占16.67%、处置室占8.33%、污物间占8.33%;暴露方式中拔针占33.33%、手术操作占16.67%、针头回套占41.67%、清理废物占8.33%;暴露部位中手部占87.5%、眼部占8.33%、足部占4.17%。结论 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及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按照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进行正确处理,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与感染。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调查与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61
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医疗、护理工作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急、慢性患者。为了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和感染血源性传染病,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感染[1],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登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现对登记报告的24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生原因,以探讨如何减少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2008~2010年所有的医生、护士、工勤人员。
1.2 方法 对2008~2010年上报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进行整理,包括发生职业暴露者的基本信息、暴露程度、暴露方式、暴露后的处理等。基本信息包括暴露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暴露时间、工作类别、是否接种过疫苗、既往史等;暴露程度分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暴露方式包括接触暴露的皮肤破损程度、针刺伤、其他方式;暴露后的处理包括挤血、冲洗、消毒、未处理。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构成情况 24名职业暴露中医务人员构成比例为:医生4人(16.67%),护士19人(79.17%),保洁人员1人(4.17%)。
2.2 发生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多,其他暴露地点依次为手术室、处置室与污物间。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头回套居首,其他方式依次为拔针、手术操作、清理废物2例。职业暴露的部位主要是手部,其他部位依次为眼、足部1例。具体表1。
3 讨论
3.1 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2],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傷,病原体进入血液而感染,临床多见于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在本次职业暴露调查中护理人员占79.17%,因为临床一线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机会最多。
3.2 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 调查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地点是病房与手术室,各占66.67%和16.67%。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为针头回套和拔针,各占41.67%和33.33%,这是因为进行注射、采血、拔针操作时,整个过程中针头裸露,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针刺伤最为常见,发生部位主要是手部,占87.5%。
3.3 防范措施
3.3.1 要加强护士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低年资护士,还要强化技术操作训练,以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和损害。
3.3.2 做好标准预防各项防护工作,如戴手套、洗手及手部消毒,必要时可以戴双层手套。加强锐器盒的正确使用,养成治疗盘、治疗车随时将锐器盒携带至病房的良好习惯,拔针后直接将针头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中,以降低病房拔针后刺伤的比率。有关报道显示,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发生率降低50.00%[4]。用后的针头严禁回套,要按照针头用后的正确规范处理。
3.3.3 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职业暴露后要保持镇定,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正确处理及预防性用药,以减少各种疾病的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乔建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的防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12-313.
[2] 兰塞金,郑袆升.临床护生针刺伤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135-1136.
[3] 薛秀丽,于长颖.高度重视临床针刺伤有效防护职业性危害[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38.
[4] 邓利平,江兰英.手术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88-689.
(收稿日期:2011-11-25)
(本文编辑:王宇)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调查与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61
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医疗、护理工作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急、慢性患者。为了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和感染血源性传染病,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感染[1],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登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现对登记报告的24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生原因,以探讨如何减少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2008~2010年所有的医生、护士、工勤人员。
1.2 方法 对2008~2010年上报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进行整理,包括发生职业暴露者的基本信息、暴露程度、暴露方式、暴露后的处理等。基本信息包括暴露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暴露时间、工作类别、是否接种过疫苗、既往史等;暴露程度分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暴露方式包括接触暴露的皮肤破损程度、针刺伤、其他方式;暴露后的处理包括挤血、冲洗、消毒、未处理。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构成情况 24名职业暴露中医务人员构成比例为:医生4人(16.67%),护士19人(79.17%),保洁人员1人(4.17%)。
2.2 发生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多,其他暴露地点依次为手术室、处置室与污物间。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头回套居首,其他方式依次为拔针、手术操作、清理废物2例。职业暴露的部位主要是手部,其他部位依次为眼、足部1例。具体表1。
3 讨论
3.1 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2],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傷,病原体进入血液而感染,临床多见于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在本次职业暴露调查中护理人员占79.17%,因为临床一线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机会最多。
3.2 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 调查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地点是病房与手术室,各占66.67%和16.67%。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为针头回套和拔针,各占41.67%和33.33%,这是因为进行注射、采血、拔针操作时,整个过程中针头裸露,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针刺伤最为常见,发生部位主要是手部,占87.5%。
3.3 防范措施
3.3.1 要加强护士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低年资护士,还要强化技术操作训练,以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和损害。
3.3.2 做好标准预防各项防护工作,如戴手套、洗手及手部消毒,必要时可以戴双层手套。加强锐器盒的正确使用,养成治疗盘、治疗车随时将锐器盒携带至病房的良好习惯,拔针后直接将针头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中,以降低病房拔针后刺伤的比率。有关报道显示,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发生率降低50.00%[4]。用后的针头严禁回套,要按照针头用后的正确规范处理。
3.3.3 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职业暴露后要保持镇定,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正确处理及预防性用药,以减少各种疾病的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乔建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的防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12-313.
[2] 兰塞金,郑袆升.临床护生针刺伤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135-1136.
[3] 薛秀丽,于长颖.高度重视临床针刺伤有效防护职业性危害[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38.
[4] 邓利平,江兰英.手术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88-689.
(收稿日期:2011-11-25)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