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食”的乌托邦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和现实永远都有距离, 是走出现实的那头狼,永远无法融入人群,总是被追赶。
  孙芙蓉
  当代艺术家
  采访时间:7月18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在市场化的艺术圈,孙芙蓉的创作是低效的,她亲手缝制衣服,再一点点剪碎,丰富的手工制作,持续的过程和情绪的偶然发泄,形成了她对时间和经历特有的再认识。她说,世界变化太快,既然跟不上就利用好能支配的时间。
  在你从邯郸来到北京生活之前在服装企业工作过,那么和现在艺术家的生活对比有什么大的转变吗?
  我在服装商场工作了5年,体验的和希望的不一样。没有创造性,没有乐趣。只为生存,没有生活。
  邯郸普通人的生活节奏和北京人的生活节奏有什么区别吗,你觉得自己适应得怎么样?
  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在哪里都一样,别无选择。我过我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更替,人的心境也会发生许多变化,这种变化是否也体现在你的艺术创作上?
  身心自由,思想解放。
  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乌托邦,对于你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理想状态?选择来到北京让你接近了这种理想还是愈渐远离?
  理想和现实永远都有距离,艺术家永远都是走出现实的那头狼。永远无法融入人群,总是被追赶。
  有段时间你一直一边在儿童学校兼职,一边创作,来回的路程里你会思考些什么?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既要静心创作又要跟上世界的节奏,你是如何支配你的时间的呢?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跟不上,我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校兼职是因为工作简单受教群体单纯。在公交车上假如有座位的话就是睡觉,高楼大厦不养眼,所以不看。车水马龙噪声不断,所以不听。不如睡觉。我的作品工作量都比较大,制作时间长,还需要不停的改来改去,不为展览也不为赚钱,只为一种满足感。慢慢想,精心做。
  很多时候,我们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生活的诸多小事上,比如信息化的现代,越来越多人患上“电子产品依赖症”。对于艺术家来说,或许这种现象比较微弱,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够了。哪个时代都有垃圾。
  “蚕食”系列是你的代表作品,你的作品大部分都与城市底层的劳动者有关,你是如何看待你描述的这些人群的生存状态的?你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创作作品,这里时间的密度带来的是什么?
  我就是在生活的底层长大的,“无奈”就是我们的全部生存方式。是生活教会了我如何表达自己的生存体验。
  你觉得艺术是否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它又是怎么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的,很多艺术家都在努力想用艺术品介入到普通人的生存经验里去,但是却是困难重重,你是怎么看的?
  好的艺术品就是有感知的艺术家从普通人的生存体验中创造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对生活不仅有体验而且赋予了理念和灵魂,使我们能够更深层地解读生活、滋养精神。
其他文献
中国文人素有雅集的传统,以文会友,切磋艺术,艺术交流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功利性。这种艺术传播的形式与今天美术馆式的公共传播相去甚远。以展览的形式公开呈现艺术品则是进入20世纪后的事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无疑对我国美术发展向现代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  回顾“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下称“全国美展”)的历史要追溯至1949年7月2日,那一天由全国文代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展览展示了过去8
期刊
谭平  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  采访时间:8月20日  采访形式:798艺术区AT Coffee  关于实验艺术被纳入全国美展有一种声音,即实验艺术应当自甘边缘,不该进入体制内的展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要问的是谁给实验艺术下了这么个定义,要自甘边缘,从历史大发展来看,曾经的边缘都可能成为主流,现在很多的艺术流派和形式都是曾经的边缘,我想,实验艺术也是一样。在实验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
期刊
采访时间:2014年7月  采访地点:上海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一个传统,不论是普通短片还是重点大片,摄制组成立之后都要根据影片内容选择外景地,由导演带领剧组主创进行一段时间的采风,这被大家称呼为“下生活”。当年剧组都去过哪里下生活?  导演 | 严定宪  拿《哪吒闹海》来说,那是1978年的夏天,摄制组三位导演,王树忱、阿达和我,外请总美术设计张仃先生和主创一行十几人去了青岛、崂山、烟台、蓬莱
期刊
以一座城的微观来体现时代的宏观,这种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和历史,不管是付诸笔端,还是拿起镜头。生动而苍茫,或许就是如今消费至上的时代写照。  8月9日晚在上海时尚中心Corso Como的顶层画廊,媒体人丁天邀请了摄影艺术家马良和导演程亮组了一个文化沙龙,大家一起说一说“镜头中的上海”。在一个情感回归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如今讲究效率与实用的大环境下,愈发显得珍贵。特别是我们如
期刊
董正贺先生是故宫里专职写字的书家,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字”。  当代研习书法的人很多,但是以写字为工作的人却很少,故宫有这样的岗位,我在认识董先生之后才知道。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生前是董正贺先生的同事,他们曾经一起为故宫里的展陈藏品写说明,在使用电脑字体之前,直接用毛笔写就,就像是印刷术出现之前的抄经工作。文革后故宫中新设的“钟表馆”、“石鼓馆”专馆,馆名匾额也是出于董正贺先生之手,书风追摩文革前
期刊
摄影对于仁王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未知事物探索的一己私欲,他游走于各城市间承德、北京、银川、运城……也只不过是日常的生活。  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经说过说,摄影这门艺术相当丰富,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从事摄影的人只是摄影的工具。对每一个陷入摄影中的人来说,他们都是摄影的工具。仁王常笑称自己像一台机器,许多令自己满意的照片都是在不经意间偶遇的景象,可遇不可求。他说,“风车吸收风能转化电能,电机
期刊
里斯本始终是美丽的,不仅有辉煌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岁月印记,  也有现代人平和的生活态度。  葡萄牙的围墙斑驳而苍老,在漫长的岁月里,上帝始终保持着同一种姿势,看守着墙内的葡萄牙,同时凝望着周围的世界。  对于“海草在头,海鸟在肩”的葡萄牙人来说,海洋就是他们的一切,是征服世界的起点。古代的葡萄牙人不满足眼前的美景,曾以航海征服了世界。而现在葡萄牙能被人评论的只有足球和赌博产业,全盛时期的葡萄牙曾与西
期刊
这个展览将所谓艺术权威和对观众的引导减小到最低,让看过展览的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有各自的评判,抛掉固有包袱,发自内心的去说“爱”与“不爱”。  安迪·沃霍尔长达485分钟的《帝国大厦》冲击了大众对传统影像的印象,直至今日,仍有大批人面对片中唯一一个静止的长镜头——纽约帝国大厦,在耐心极限消耗到所剩无几后而悻悻离开,但当你问道,“爱不爱这作品?”总是有不少人疾呼,“当然爱,这可是安迪·沃霍尔!”面对当代
期刊
曾经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喜欢看传记,但是只喜欢自传。我把这句话理解为他喜欢看的是自我剖析,而非他人解读,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不过并非每一个足以立传的人都有可以自传的文笔,从这个角度来说,一部优秀的自传更显珍贵。胡适先生的自传《四十自述》写于上世纪30年代,前6篇发表在《新月》,并于1933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最后一部分《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完稿于1933年底,作为《四十自述》的最后一个篇章,讲述
期刊
辉哥微胖,穿着貌似海魂衫的蓝白条纹T恤,留着长头发梳着小马尾,短裤皮凉鞋黑边眼镜,不像学艺术理论的,像个画画的。作为编辑部里唯一的男生,再有些理论高度,辉哥来去显得有点孤独。  时间的密度是辉哥主持的专题,听起来这么文艺的标题,聚集着辉哥诸多的哲学思考,从讨论选题开始,辉哥就把大家搞得晕晕乎乎的,一帮大小女编辑,包括主编本人,都恨恨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浅薄。  辉哥是湖南人,在四川念的大学,辗转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