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学策略是提高转型背景下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效率与效果的主要措施,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历史修养与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更对拓宽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承途径以及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转型背景下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不同层面加快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的速度。
【关键词】转型背景;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J627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器乐随着时代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与见证者,更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与融合者,对当地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地方中职学校是培养优秀民族器乐人才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既要引导学生形成民族器乐理论知识体系,又要提升学生民族器乐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主动改革民族器乐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打破原有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瓶颈,引导学生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与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责任,为实现学生以及地方中职院校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一、分析现阶段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培养目标的不合理性
部分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民族器樂演奏技巧为主,过于重视学生演奏水平的提升,却轻视了学生对民族器乐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培养力度,以至于许多学生只是为了演奏而学习,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民族器乐的本质与内涵,造成了民族器乐教学活动的表面化与形式化,加剧了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专业与其他普通高校民族器乐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雷同性,进而降低了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目标的地方性与特色化,限制了学生民族器乐演奏能力与学习发展潜力的提升,最终导致该学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下降。
(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部分中职学校将民族器乐排除在主要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将其归属于分支课程体系之中,降低了其在中职院校民族音乐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甚至有一些地方中职学校对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轻视心理,错误地认为一年级学生没有学习民族器乐知识的必要性,只要求二年级或更高年级的学生系统学习民族器乐知识,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体系的单一性与局限性,弱化了其对开阔学生音乐知识面与培养学生专业音乐素养方面的积极影响力。
(三)教学方法的传统性
许多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方法以示范式或师徒式为主,部分老师根据其对民族器乐的了解来讲解传授民族器乐的演奏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模仿其演奏方法,但是,由于部分老师自身民族器乐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有限,其对学生民族器乐方面的指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局限性。另外,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大量模仿练习,增大了学生快速掌握民族器乐技巧的难度,容易引起学生对民族器乐练习的厌倦情绪,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效化与教学氛围的沉闷性。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平衡性
部分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活动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时间远远高于其实践学习时间,降低了对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另外,该学校学生参加舞台表演的机会并不多,造成了学生舞台演奏经验的缺失,降低了学生民族器乐理论知识内化速度。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
许多中职学校民族器乐课考核评价方法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测试为辅,降低了对学生在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考核力度,降低了对学生逃课等行为的监管力度,增加了学生临时突击背诵理论知识等行为发生的几率。这不仅违背了中职教育基本规律,也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熟练运用,降低了学生评价体系的持续性与公正性。一些中职学校教师考核机制以学生年终考试成绩为主,没有将学生对教学活动以及老师的评价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之中,造成了教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弱化了教师评价机制对提高老师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
二、转型背景下地方改革创新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提高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与发展性
教师应深入学习中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相关的政策与要求,加强对中职学校民族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力度,总结其就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寻造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以及演艺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实现其教学目标从提高学生民族器乐理论知识到培养学生民族器乐演奏实践素养的转变,既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又要帮助学生掌握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与积累演奏经验,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1]
(二)提高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地方中职学校应分析其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弊端,综合比较其与普通高校民族器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结合本校民族器乐教学现状与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设置,既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民族器乐知识,又要增加重奏等与民族器乐关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在提高学生民族器乐演奏形式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凸显本校民族器乐课程体系的独特性与灵活性。另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器乐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民族器乐学习活动的满意度,激发学生对民族器乐的荣誉感,强化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新民族音乐等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信息。[2]
(三)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现代化
老师应主动学习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等获取更多民族器乐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民族器乐教学视频、音频等,既可以避免因老师专业能力有限而导致学生对民族器乐知识理解的错误,也增强了民族器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氛围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族器乐知识。另外,老师还应尊重学生民族器乐基础知识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分层教学、讨论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3]
(四)提高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中职学校应提高对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视度,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范围之内,坚持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与测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既要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又要综合考虑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与教学能力的意见,实现一次性考核到多次灵活考核的转变,这不仅可以避免学生逃课行为,也促进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另外,学校还应在坚持匿名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老师的思想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价,督促老师组织开展更多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对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为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4]
三、总结
正视原有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分析改革创新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完善课程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民族器乐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兼具创新素养与实践素养的民族器乐人才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圣春.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现状分析[J].魅力中国,2016(23).
[2]周邦春,石瑾.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研 究[J].音乐创作,2016(10):192-194.
[3]安雅文.非正式教学在高校器乐教学中的应用——以师范类专科学校为例[J].黄河之声,2018(12).
[4]高晨光.转型背景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作者简介:李凡末(1976—),男,汉族,吉林长春市,深圳艺术学校,三级演奏员,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器乐教学。
【关键词】转型背景;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J627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器乐随着时代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与见证者,更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与融合者,对当地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地方中职学校是培养优秀民族器乐人才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既要引导学生形成民族器乐理论知识体系,又要提升学生民族器乐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主动改革民族器乐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打破原有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瓶颈,引导学生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与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责任,为实现学生以及地方中职院校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一、分析现阶段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培养目标的不合理性
部分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民族器樂演奏技巧为主,过于重视学生演奏水平的提升,却轻视了学生对民族器乐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培养力度,以至于许多学生只是为了演奏而学习,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民族器乐的本质与内涵,造成了民族器乐教学活动的表面化与形式化,加剧了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专业与其他普通高校民族器乐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雷同性,进而降低了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目标的地方性与特色化,限制了学生民族器乐演奏能力与学习发展潜力的提升,最终导致该学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下降。
(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部分中职学校将民族器乐排除在主要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将其归属于分支课程体系之中,降低了其在中职院校民族音乐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甚至有一些地方中职学校对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轻视心理,错误地认为一年级学生没有学习民族器乐知识的必要性,只要求二年级或更高年级的学生系统学习民族器乐知识,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体系的单一性与局限性,弱化了其对开阔学生音乐知识面与培养学生专业音乐素养方面的积极影响力。
(三)教学方法的传统性
许多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方法以示范式或师徒式为主,部分老师根据其对民族器乐的了解来讲解传授民族器乐的演奏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模仿其演奏方法,但是,由于部分老师自身民族器乐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有限,其对学生民族器乐方面的指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局限性。另外,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大量模仿练习,增大了学生快速掌握民族器乐技巧的难度,容易引起学生对民族器乐练习的厌倦情绪,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效化与教学氛围的沉闷性。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平衡性
部分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活动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时间远远高于其实践学习时间,降低了对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另外,该学校学生参加舞台表演的机会并不多,造成了学生舞台演奏经验的缺失,降低了学生民族器乐理论知识内化速度。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
许多中职学校民族器乐课考核评价方法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测试为辅,降低了对学生在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考核力度,降低了对学生逃课等行为的监管力度,增加了学生临时突击背诵理论知识等行为发生的几率。这不仅违背了中职教育基本规律,也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熟练运用,降低了学生评价体系的持续性与公正性。一些中职学校教师考核机制以学生年终考试成绩为主,没有将学生对教学活动以及老师的评价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之中,造成了教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弱化了教师评价机制对提高老师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
二、转型背景下地方改革创新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提高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与发展性
教师应深入学习中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相关的政策与要求,加强对中职学校民族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力度,总结其就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寻造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以及演艺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实现其教学目标从提高学生民族器乐理论知识到培养学生民族器乐演奏实践素养的转变,既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又要帮助学生掌握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与积累演奏经验,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1]
(二)提高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地方中职学校应分析其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弊端,综合比较其与普通高校民族器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结合本校民族器乐教学现状与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设置,既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民族器乐知识,又要增加重奏等与民族器乐关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在提高学生民族器乐演奏形式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凸显本校民族器乐课程体系的独特性与灵活性。另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器乐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民族器乐学习活动的满意度,激发学生对民族器乐的荣誉感,强化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新民族音乐等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信息。[2]
(三)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现代化
老师应主动学习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等获取更多民族器乐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民族器乐教学视频、音频等,既可以避免因老师专业能力有限而导致学生对民族器乐知识理解的错误,也增强了民族器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氛围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族器乐知识。另外,老师还应尊重学生民族器乐基础知识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分层教学、讨论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3]
(四)提高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中职学校应提高对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视度,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范围之内,坚持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与测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既要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又要综合考虑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与教学能力的意见,实现一次性考核到多次灵活考核的转变,这不仅可以避免学生逃课行为,也促进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另外,学校还应在坚持匿名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老师的思想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价,督促老师组织开展更多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对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为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4]
三、总结
正视原有地方中职学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分析改革创新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完善课程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民族器乐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兼具创新素养与实践素养的民族器乐人才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圣春.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现状分析[J].魅力中国,2016(23).
[2]周邦春,石瑾.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研 究[J].音乐创作,2016(10):192-194.
[3]安雅文.非正式教学在高校器乐教学中的应用——以师范类专科学校为例[J].黄河之声,2018(12).
[4]高晨光.转型背景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作者简介:李凡末(1976—),男,汉族,吉林长春市,深圳艺术学校,三级演奏员,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器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