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激思”是大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学应把“激思”定为大纲,以“激思”为大纲,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一个“激”字,在“激思”上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必须抓住八个字,从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可收到较理想的“激思”效果:
  
  一、以趣激思
  
  从人的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情感的源泉、力量和行动的源泉、成功的源泉。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一种情感行为,中学生其学习动力更是来源于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则乐学,反之则厌学。因此,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用一切积极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学生追求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对其努力追求,灵活选用,就一定能达到调动学生积极乐学的目的。
  
  二、以情激思
  
  “情”是指教学情感。教学情感是由教师情、学生情、教材(知识)情融汇而成。实践证明,学生对教师及所学学科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所教学科的满腔热情。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必然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情定然感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很容易接受教材内容,“三情”融合,共鸣应生,情流激荡,兴趣旺盛,思应趣发,趣促思进。
  
  三、以喻激思
  
  中学数学中的很多定理、定义、概念是较抽象的,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而长于形象思维,对此类知识,教师应善于采用贴近生活,适合学生思维的比喻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枯燥为生动形象,将学生趣引入喻,进入生动形象的思维情景中。这样,让学生可思、乐思、趣思,思有所得。
  
  四、以境激思
  
  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学生没有进入所学知识的境界,始终置身境外,对其妙境毫无领会。数学确非文学,但数学中有大量的题材富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具有丰富的多元化求异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头引领学生进入题目诸种条件因素的意境之中,启发学生在趣味之中,积极思考,快乐思维,勇于探索,获得思维成功的欢乐。
  
  五、以导激思
  
  对于中学生数学来说,绝非有了兴趣就能思考得出结果。中学数学中有很多问题的思维难度较大。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很容易减退学习兴趣,而因畏难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坚持主导作用,面对学生实际,热情服务学生,精心设计导激方案,适时进行趣引、趣导、趣展、趣启、趣探、努力引导学生创思,全力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有思、能思和思有所成。
  
  六、以逆激思
  
  数学思维可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二大方式。中学数学中常有一些问题,若只从顺向进行思考常会山穷水尽,若从逆向进行思考又会变得柳暗花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当地引导学生从正反顺逆多向进行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增强学生思维的兴趣。
  
  七、以疑激思
  
  学贵有思,但有疑才会有思,有思又才会生疑。疑可促思,思才有解,解才有得,得才励兴,兴又促思,思又生疑……思疑相生相长,疑思兴相激相融。有了疑问,就会生发思疑释疑的欲望,释了疑问又会生发觅疑的兴趣,觅疑的过程,实质就是创思的实践过程。学习过程,就是思疑互生互助的无限循环过程。所以,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善用激疑的方法,密切注意学生思维情况,适时适当地置疑,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八、以励激思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表现,想成功的欲望强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必然地出现很多创造性思维,必然会获得不少思维成功。学生获得了思维成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称赞。这时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创思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发现学生思维亮点,对学生思维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及时肯定成功,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正确评析失败,鼓励学生改进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和兴趣。
  总之,中学数学教学只要抓住、抓紧“激思”这一大纲,学生定会学有所趣。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愈明显,教学创新意识就愈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尽量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唤醒并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每一位学生在跃跃欲试的心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从实际生活提取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世界上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在数和形的抽象化。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
期刊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    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方面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因而,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就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  1、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对立统一。  如果仅停留在发散思维阶段,那么就会使人犹豫不决,不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达不到创造的目的,所以创造性思维还应包含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  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质疑”应成为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创设质疑气氛是教师教育份内的事,但目前的教学课堂中有许多教者还是串讲串问,牵制学生,没给学生思维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者首先应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者的权利,还是每位学生的权
期刊
高考复习是一门学问,复习中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一直是我们高三数学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本人经过认真思索和探究,认为应该要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如我们道县五中的学生属于三类生源,他们基础不扎实,解题能力不强,但有上进心,愿意学习,故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特别关注他们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的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与适当的指导。    一、注意对教学内容和习题的适当取舍,引导学生回归
期刊
2007年初中毕业会考已进入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语文学科如何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面总复习,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时间短、内容多、难度大,使得语文复习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在有限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语文学科在全县居于领先地位,在此我简单地谈谈语文迎考的学习方法,供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体验学习”。    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体验    “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体验——认识——再体验——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倾向的。兴趣的培养应尽可能多地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与成功、进步联系起来,同美学观联系起来。  下面从两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不成熟的观点,供同行们参考。    一、美学观的形成  学生的学习兴趣常与所输入材料的美感联系在一起。审美观的形成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则是学习的最好报偿,这种报偿反过来又激励、推动着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应善
期刊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具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参与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手与脑密切配合,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音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获得理解,因此,搞好学具操作活动,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通
期刊
对“几何画板”的认识与使用已经三年了,在自己的教学、课件制作和课题组活动过程中,认识到了它的动态图形、丰富变换、强大计算和交互功能,为它的魅力所折服。    一、几何画板的特点    1、动态性。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几何画板》的这种特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几何规律,深得几何的精髓。可以把《几何画板》看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