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圆满结束,26节综合展示课和专题研讨课集中地为与会者们展示了近两年来在教学第一线出现的教学研究成果,活动中还进行了围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专题讨论,未来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对过去8年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和总结、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实际操作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科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被与会者们热议着。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体育与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到新时期的动向,是现状的写照。可能是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体育教学》杂志约笔者就过去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历程以及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做一个解读,本文就是应此要求而做。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分析和观点只是个人的研究结果和想法,无权代表笔者身在其中的任何团体和组织的观点。
一、关于三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2004年的第一届展示活动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前期的高潮中进行的,所以当时的体育教学展示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思潮和做法,虽然那时对体育课程改革教学中的问题已有许多争议和争论,但研究会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展示各种教学理念和成果,因此展示的课都是课改“原生態”的,展示的东西很生动,但问题也很多。此次展示集中反映了当时课程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在出现了某节课在展示现场被教师连续喝倒彩鼓掌、现场被研究会降低表彰等级的尴尬情况,与第一次展示活动同时召开的理事年会上也发生关于是否应该重视运动技术教学的观点的交锋,在展示活动中被热卖的一本课改著作也集中了有关课改的几乎全部值得商榷的观点。当时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学校体育界的普遍警觉和冷静思考,于是激发了后来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大讨论。这次展示为全面纠正“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潮,对于深入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诸多理念,对于甄别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真伪,对于研究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明确了问题对象并奠定了思想的基础。首次展示活动的第一个收获是:首次由官方主办的全国性体育教学观摩活动盛大而热烈,一个权威的探讨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大平台得以建立;第二个收获是:正面而坦诚地探讨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局面由此形成。
2006年的第二届展示活动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大讨论中进行的,当时的体育教学展示的教学体现了课程教学讨论的阶段性结果,更加清晰地带有着主办单位对体育课程改革教学的导向性,明确地表达着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诸问题的认识。这些导向和认识体现在课的评审和准备工作之中,如:(1)研究会明确地提出了评课的标准,并在展示活动前形成了《中小学优秀体育课的八条标准》;(2)重点纠正了“教学主题化”和“教学内容非体育化”以及“课堂过度游戏化”的不良倾向;(3)明确地号召体育教学要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要任务,要注意在体育课中锻炼学生身体;(4)在展示活动前将做课教师召集起来,将上述主导思想贯彻给示范课的教师和导师;(5)对各地报送的一些有严重问题的课进行了批评性的处理和反馈。由于这些工作和努力,第二届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展示的各节课突出运动技术教学的环节及其背后的教材研究工作。展示课一改“原生态”的花样面貌,教学变得严谨而顺畅,教学效果开始显现,也更加接近常态的教学,这样的课得到绝大部分看课教师普遍赞扬,认为有的学也可学,认为是体育教学向本来面目的“回归”。但是,由于这样的课和课改初期的理念、说法和做法有很大不同,因此会场上也有一些“纠偏”甚至是“倒退”和“复辟”的说法,但在其后闭幕式上,宋尽贤理事长对体育课性质和主要功能的阐述,以及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代表季克异处长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个假说,课程改革是个假说的实验,而假说的实验是允许失败的”的观点都让大家得以更加冷静和理性地看待此次展示活动的变化和导向。第二次展示活动有三个收获,一是提出了评课的标准,这是国家级学会第一次开宗明义地提出体育课的标准;二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失误得以明确的纠正,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展示活动以后,出现了更加民主、更加热烈的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讨论。
此次2008年的第三届展示活动是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业已完成的时期进行的,上述两个背景对体育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第一个背景的奥运会的举办极大地振奋国人的体育精神,也让国家和国民更清晰地看到体育的意义和学校体育的责任,看到人的发展与体育教育之间的联系,看到终身体育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对于明确体育性质,认识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重要性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个背景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更是对此次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课程标准修订组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了修订的工作并对新课标统一了思想,特别是修订组对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对于运动技术学习的意义、研究教材重要性、传授性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位置、体育教学中运动量的重要性、体育课基本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规范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主题性教学和情景教学使用范围和限度的明确等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说法。由于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而带来这些变化,也使得第三届展示活动的主导思想、评审标准都更加明确,评审工作也做得非常顺利。所展示的课也较上两次更加有思想、有质量。第三届活动中,还有两个特殊的做法,一是首次安排了同一教材的展示与研讨,由于是同样的教材,人们可以横向地比较各个做课教师的教材研究情况、教学组织的新意、教学技能的高低,是体育教学展示的一个新的有意义的做法。二是在活动期间,学会组织了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会上请著名专家学者、课标修订组成员、教研员代表上台对有关问题发表看法,请台下教师讨论互动,会上讨论了课程改革的成果、问题和未来发展,讨论了高中的课改、讨论了快乐体育、讨论了教法研究,讨论了体育课观摩展示的意义和做法等等,会场讨论热烈,效果殷实。
如果把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做一个纵向的比较的话,大概可以用表1来描述。
二、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和修订方向
应《体育教学》杂志社的要求,在此仅就《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说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教育部正式批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稿)之前,下面这些观点只能作为个人的思考,仅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参考,其中关于修订的一些信息和设想也只是修订工作的中间结果,而并非最后的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于2007年底开始,在2008年初基本完成了课标修订稿的初稿,在这个初稿讨论之中开始形成了一些比较明确的修订方向,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的文本也有了一些变化,这些修订的方向和文本变化已经基本成为修订组成员的共识,笔者在这里将这些文本变化和修订方向归纳为以下10点:
1.更加突出体育课程性质,大力强化运动技术学习
课标修订组所讨论的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新表述有以下特点,1)明确表达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2)强调发展体能的目标,突出了体能和健康的关系,也突出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3)强调了体育课程为终身体育服务的终极目标。(表2)
2.进一步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
鉴于课标实验稿中的目标过于繁杂和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不够清晰等不足,此次课标修订稿在继承课标实验稿关于目标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课程的目标,使目标在全面的基础上更加简明,表3是课标修订稿初稿的目标体系。
3.加强三级课程管理,国、地、学校各司其职
为了加强三级课程管理,促使国、地、学校认真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好体育课程,课标修订稿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制订好指导本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并要求《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标准》主要精神的理解和贯彻要点;2)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3)本地区分类指导、分层和分步骤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4)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及标准;5)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与标准建议;6)本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体育教师研修的基本要求。
课标修订稿还明确要求学校依据《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与要求,结合学校体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并要求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及贯彻要点;2)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分析;3)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和目标;4)本校课程实施的工作内容与时间安排;5)各年级的学习教学目标;6)各年级学习内容与时数分配范围;7)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8)各年级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方案,其中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9)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10)教学管理的具体要求。
4.进一步强化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弹性的指导
课标实验稿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指导性不强是前几年课改实验中广大体育教师的普遍反映,也是此次课程标准需要加以重点完善的地方,为此,课标修改稿强化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弹性的指导。这里的含义是:第一是强化了内容的指导,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明确和清晰的指导,表现在课标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第二,这个内容的指导是有弹性的,表现在课标中提出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提示性、范例性、参考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如果地方认为这些内容适合本地的实际就可以采用,如果认为不适合,就参照课标提示的教学内容的精神自主选择。这样就可以把指导性和自主性更好地结合起来。表4是课标修订稿指导教学内容的方式(表中有底色部分)及其作用分析。
五、更加明确对体育教学的评价,给予了比较具体的建议和范例
同样,课标修订稿也针对前几年课改实验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不清楚的反映,重点强化了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这个指导主要体现在:1)在教学内容的后面指出该内容教学的“评价视点”;2)提供了可参考的“评价方法举例”,请见表5、表6、表7、表8。
六、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进行约束和指导
课标修订稿还针对前几年课改实验中开发新教学内容时出现的某些混乱现象,更加明确地指导了教学内容的开发,提出了“急需开发的内容”“需要开发的内容”和“不能开发的内容”三类,并进行了举例说明,见表9。
七、突出教师的评价地位,強化体育成绩的考核
课标修订稿还针对评价主体和体育成绩考核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基本意见:1)强调教师是体育学习评价第一主体;2)强调体能和技能是体育学习评价的主体,占60%-80%;3)强调重视对体育学习结果的评价。
八、继续进行教法改革,强化质量意识
课标修订稿还就体育教法改革,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要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2)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4)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5)要有利于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6)有利于集体教育;7)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等,其中“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等都是新强调的。
九、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课标修订稿还就体育教学目标一直难以具体化的实践问题提出了“制定学习目标建议”,其中有:1)目标要依托教材和教学场景;2)目标要具有努力因素和适宜难度;3)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和行为化等具体要求。
为了使体育学习目标的表述具体而明确,课标修订稿还建议具体体育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课题”(做什么)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基本部分。
十、强调运动乐趣与成功,强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课标修订稿更加强调: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是形成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基础,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运用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总结多年来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在经过努力之后都体验到运动的内在乐趣。但提倡让学生运动乐趣与成功,并不意味着迁就学生,更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相反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督促。
一、关于三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2004年的第一届展示活动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前期的高潮中进行的,所以当时的体育教学展示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思潮和做法,虽然那时对体育课程改革教学中的问题已有许多争议和争论,但研究会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展示各种教学理念和成果,因此展示的课都是课改“原生態”的,展示的东西很生动,但问题也很多。此次展示集中反映了当时课程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在出现了某节课在展示现场被教师连续喝倒彩鼓掌、现场被研究会降低表彰等级的尴尬情况,与第一次展示活动同时召开的理事年会上也发生关于是否应该重视运动技术教学的观点的交锋,在展示活动中被热卖的一本课改著作也集中了有关课改的几乎全部值得商榷的观点。当时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学校体育界的普遍警觉和冷静思考,于是激发了后来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大讨论。这次展示为全面纠正“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潮,对于深入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诸多理念,对于甄别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真伪,对于研究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明确了问题对象并奠定了思想的基础。首次展示活动的第一个收获是:首次由官方主办的全国性体育教学观摩活动盛大而热烈,一个权威的探讨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大平台得以建立;第二个收获是:正面而坦诚地探讨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局面由此形成。
2006年的第二届展示活动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大讨论中进行的,当时的体育教学展示的教学体现了课程教学讨论的阶段性结果,更加清晰地带有着主办单位对体育课程改革教学的导向性,明确地表达着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诸问题的认识。这些导向和认识体现在课的评审和准备工作之中,如:(1)研究会明确地提出了评课的标准,并在展示活动前形成了《中小学优秀体育课的八条标准》;(2)重点纠正了“教学主题化”和“教学内容非体育化”以及“课堂过度游戏化”的不良倾向;(3)明确地号召体育教学要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要任务,要注意在体育课中锻炼学生身体;(4)在展示活动前将做课教师召集起来,将上述主导思想贯彻给示范课的教师和导师;(5)对各地报送的一些有严重问题的课进行了批评性的处理和反馈。由于这些工作和努力,第二届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展示的各节课突出运动技术教学的环节及其背后的教材研究工作。展示课一改“原生态”的花样面貌,教学变得严谨而顺畅,教学效果开始显现,也更加接近常态的教学,这样的课得到绝大部分看课教师普遍赞扬,认为有的学也可学,认为是体育教学向本来面目的“回归”。但是,由于这样的课和课改初期的理念、说法和做法有很大不同,因此会场上也有一些“纠偏”甚至是“倒退”和“复辟”的说法,但在其后闭幕式上,宋尽贤理事长对体育课性质和主要功能的阐述,以及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代表季克异处长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个假说,课程改革是个假说的实验,而假说的实验是允许失败的”的观点都让大家得以更加冷静和理性地看待此次展示活动的变化和导向。第二次展示活动有三个收获,一是提出了评课的标准,这是国家级学会第一次开宗明义地提出体育课的标准;二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失误得以明确的纠正,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展示活动以后,出现了更加民主、更加热烈的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讨论。
此次2008年的第三届展示活动是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业已完成的时期进行的,上述两个背景对体育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第一个背景的奥运会的举办极大地振奋国人的体育精神,也让国家和国民更清晰地看到体育的意义和学校体育的责任,看到人的发展与体育教育之间的联系,看到终身体育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对于明确体育性质,认识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重要性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个背景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更是对此次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课程标准修订组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了修订的工作并对新课标统一了思想,特别是修订组对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对于运动技术学习的意义、研究教材重要性、传授性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位置、体育教学中运动量的重要性、体育课基本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规范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主题性教学和情景教学使用范围和限度的明确等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说法。由于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而带来这些变化,也使得第三届展示活动的主导思想、评审标准都更加明确,评审工作也做得非常顺利。所展示的课也较上两次更加有思想、有质量。第三届活动中,还有两个特殊的做法,一是首次安排了同一教材的展示与研讨,由于是同样的教材,人们可以横向地比较各个做课教师的教材研究情况、教学组织的新意、教学技能的高低,是体育教学展示的一个新的有意义的做法。二是在活动期间,学会组织了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会上请著名专家学者、课标修订组成员、教研员代表上台对有关问题发表看法,请台下教师讨论互动,会上讨论了课程改革的成果、问题和未来发展,讨论了高中的课改、讨论了快乐体育、讨论了教法研究,讨论了体育课观摩展示的意义和做法等等,会场讨论热烈,效果殷实。
如果把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做一个纵向的比较的话,大概可以用表1来描述。
二、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和修订方向
应《体育教学》杂志社的要求,在此仅就《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说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教育部正式批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稿)之前,下面这些观点只能作为个人的思考,仅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参考,其中关于修订的一些信息和设想也只是修订工作的中间结果,而并非最后的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于2007年底开始,在2008年初基本完成了课标修订稿的初稿,在这个初稿讨论之中开始形成了一些比较明确的修订方向,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的文本也有了一些变化,这些修订的方向和文本变化已经基本成为修订组成员的共识,笔者在这里将这些文本变化和修订方向归纳为以下10点:
1.更加突出体育课程性质,大力强化运动技术学习
课标修订组所讨论的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新表述有以下特点,1)明确表达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2)强调发展体能的目标,突出了体能和健康的关系,也突出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3)强调了体育课程为终身体育服务的终极目标。(表2)
2.进一步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
鉴于课标实验稿中的目标过于繁杂和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不够清晰等不足,此次课标修订稿在继承课标实验稿关于目标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课程的目标,使目标在全面的基础上更加简明,表3是课标修订稿初稿的目标体系。
3.加强三级课程管理,国、地、学校各司其职
为了加强三级课程管理,促使国、地、学校认真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好体育课程,课标修订稿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制订好指导本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并要求《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标准》主要精神的理解和贯彻要点;2)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3)本地区分类指导、分层和分步骤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4)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及标准;5)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与标准建议;6)本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体育教师研修的基本要求。
课标修订稿还明确要求学校依据《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与要求,结合学校体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并要求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及贯彻要点;2)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分析;3)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和目标;4)本校课程实施的工作内容与时间安排;5)各年级的学习教学目标;6)各年级学习内容与时数分配范围;7)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8)各年级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方案,其中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9)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10)教学管理的具体要求。
4.进一步强化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弹性的指导
课标实验稿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指导性不强是前几年课改实验中广大体育教师的普遍反映,也是此次课程标准需要加以重点完善的地方,为此,课标修改稿强化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弹性的指导。这里的含义是:第一是强化了内容的指导,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明确和清晰的指导,表现在课标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第二,这个内容的指导是有弹性的,表现在课标中提出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提示性、范例性、参考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如果地方认为这些内容适合本地的实际就可以采用,如果认为不适合,就参照课标提示的教学内容的精神自主选择。这样就可以把指导性和自主性更好地结合起来。表4是课标修订稿指导教学内容的方式(表中有底色部分)及其作用分析。
五、更加明确对体育教学的评价,给予了比较具体的建议和范例
同样,课标修订稿也针对前几年课改实验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不清楚的反映,重点强化了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这个指导主要体现在:1)在教学内容的后面指出该内容教学的“评价视点”;2)提供了可参考的“评价方法举例”,请见表5、表6、表7、表8。
六、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进行约束和指导
课标修订稿还针对前几年课改实验中开发新教学内容时出现的某些混乱现象,更加明确地指导了教学内容的开发,提出了“急需开发的内容”“需要开发的内容”和“不能开发的内容”三类,并进行了举例说明,见表9。
七、突出教师的评价地位,強化体育成绩的考核
课标修订稿还针对评价主体和体育成绩考核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基本意见:1)强调教师是体育学习评价第一主体;2)强调体能和技能是体育学习评价的主体,占60%-80%;3)强调重视对体育学习结果的评价。
八、继续进行教法改革,强化质量意识
课标修订稿还就体育教法改革,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要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2)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4)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5)要有利于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6)有利于集体教育;7)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等,其中“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等都是新强调的。
九、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课标修订稿还就体育教学目标一直难以具体化的实践问题提出了“制定学习目标建议”,其中有:1)目标要依托教材和教学场景;2)目标要具有努力因素和适宜难度;3)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和行为化等具体要求。
为了使体育学习目标的表述具体而明确,课标修订稿还建议具体体育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课题”(做什么)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基本部分。
十、强调运动乐趣与成功,强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课标修订稿更加强调: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是形成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基础,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运用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总结多年来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在经过努力之后都体验到运动的内在乐趣。但提倡让学生运动乐趣与成功,并不意味着迁就学生,更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相反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