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教学模式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尤其是机电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有待提高。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本文对创新实践教学实用性与趣味性路径提升作了浅析。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路径可以有:精心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情境的构建大力提升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等。通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实践,结果表明是可行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基于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59-02
为响应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从宽领域、重基础的学科教育,逐渐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针对性比较强的学习过程。
一、精心组织教学大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一)分解并精心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企业调研,目前制造业自动化岗位可以分为如下几类:机床操作岗位、安装调试与维修、CAD/CAM技术。以CAD/CAM技术为例把这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目前周边区域经济主要使用的软件有PRO/E、SOLIDWORK、CAXA数控制造工程师;在对企业的工作领域进行分析之后转化成学习领域,包含如下几个学习情境:操作界面、系统配置;2D草图绘制;基本实体特征、基准、曲面特征操作;零件装配、工程图;数控加工。这些学习情境对于三维工程软件初学者来说一般较难,入门如果采用刻板的教学模式,往往事倍功半;在设计任务和项目载体时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把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成一个教学情境,在用PRO/E软件做三维零件造型时,设置的项目和载体是:烟灰缸、水杯、汽车方向盘、螺纹、苹果等等。通过设计、分析、模拟仿真刀具路径,出加工程序,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这些项目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并且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实践过程发现问题,检查自己的不足。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项目任务以实例引入
每次课至少准备两至三个实例,可以是工程中或生活中的,采用类比式引入,长江后浪推前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后下达学习任务。比如为训练拉伸和旋转特征,可精心设计2到3个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内容涵盖主要操作技巧,由单一到复杂,循序渐进。比如烟灰缸的设计加工过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角色扮演法
根据任务和项目的不同,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每组模拟企业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如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工程师、一般工作人员,每组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在执行不同的工作任务时可以轮换,在执行不同任务时积分竞争下一任务的上岗。在不同的位置扮演角色,即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又能在轻松自然状态下让同学体验到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状态。
(四)把枯燥的专业知识编成词曲
在教室内进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时,把比较枯燥部分的专业内容转化成歌词的形式,配上现代耳熟能详的曲子,特别是同学们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曲子,让所有同学都会哼唱,这样就把学习转化成了娱乐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把电阻、电容常用的电学知识配上上海滩的曲子,电阻(浪奔)电容(浪流)等,诸如此类趣味性的元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模拟企业采用课堂表现积分制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每组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轮换执行不同的工作任务,模拟企业的上下班工作制度和考评、奖惩制度,根据表现情况现场打分,作为下一次课工程师或项目经理的上岗依据,并且在一学期内把计分积累下来,作为过程考核的凭据;这样可以增强高职教学的课堂互动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体会到企业一线生产压力下的工作状态,为下一步顶岗实习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一毕业很快过渡到工作状态。
二、通过学习情境的构建大力提升教学的实用性
(一)手机模型的三维造型。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9人,每组设一个项目经理和一个总工程师;学习情境设置在CAD\\CAM实训室。给出5分钟工作任务下达,然后同学在兴趣主导下:1、明确任务:把手机分成几个模块,分析每个模块的形状和轮廓;2、资讯:上网查阅:包括视频和录像,同学讨论;3、制定计划:手机如何造型拿出方案,主要分几步进行;4、做出决定:选择使用哪些特征指令,工程师汇总;5、实施计划:动手进入实战阶段;6、检查控制:造型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7、项目经理评定反馈:教师评分,分析总结。同学设计出一整套方案以此工作过程为导向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二)电机正反转实现数控机床行程控制。数控机床组装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是PLC的安装与调试,常用电机正反转实现数控机床行程控制。学生分成5组,每组设一个项目经理和一个总工程师;主要学习任务:通过PLC控制三相交流电机的正反转实现行程控制;构建任务载体:三轴数控加工中心。在任务下达后,学生通过小组内:1、明确任务;2、项目经理制定计划、通过跟师傅学习资讯、同学讨论;3、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做出决定:如何设置参数,解决报警问题;4、工程师和员工实施计划:设置参数,报警具体解决方法;5、项目经理检查控制:通过运行机床反复调试、同学汇总,把参数设置编成一段押韵的歌词,方便记忆。评定反馈设计出的一整套方案;以此工作过程为导向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三、以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一)根据我校自身的特点,目前建立起多家与学校定点合作培养单位,大都属于高新技术民营制造类企业,使用的是高新技术,高投入、高回报;从企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链条来看,企业生产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创造利润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其中两学期在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在第四学期顶岗实习之前,开设CAD/CAM/CAE/CAPP、PLC、创新方法,这些课程能发挥学生创造力。学生在不同岗位上的实践锻炼,通过感知、识记、运用,完成具体任务,发现一些实际性问题比如:PRO/E造型问题、操作、加工等,然后解决问题;带着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参与教师与企业合作达成的技术项目,同学们成立创新兴趣小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构思、规划与分析决策,产生一定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从而形成设计结果、通过制造则可将其物化为产品。
(二)以多种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
大赛是教学效果的最好评定方法。目前我校本专业参加的比赛有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数控技能大赛等。通过大赛同学可以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控大赛同学使用三维软件造型复杂形体,自动生成程序加工;擅长工业设计的同学可借助软件对机电产品外形进行包装。机床原本是一堆金属和电路,企业工人装配好之后,经过创新小组同学外观设计,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使得操作人员在面对这台机器时心情愉悦,可大大提高投放市场的利润率。通过大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强化并掌握了企业的常用技术,提升了技术和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创造力。
四、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艺术的大胆尝试,近三年来应用在教学一线,效果良好。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下一步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长银,赵汶.PRO/E数控加工项目案例解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1).
[2]孙毅颖.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系统分析[J].职教论坛,2002,(12).
[3]张炼.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开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4]赵新华.创新思维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基于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59-02
为响应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从宽领域、重基础的学科教育,逐渐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针对性比较强的学习过程。
一、精心组织教学大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一)分解并精心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企业调研,目前制造业自动化岗位可以分为如下几类:机床操作岗位、安装调试与维修、CAD/CAM技术。以CAD/CAM技术为例把这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目前周边区域经济主要使用的软件有PRO/E、SOLIDWORK、CAXA数控制造工程师;在对企业的工作领域进行分析之后转化成学习领域,包含如下几个学习情境:操作界面、系统配置;2D草图绘制;基本实体特征、基准、曲面特征操作;零件装配、工程图;数控加工。这些学习情境对于三维工程软件初学者来说一般较难,入门如果采用刻板的教学模式,往往事倍功半;在设计任务和项目载体时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把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成一个教学情境,在用PRO/E软件做三维零件造型时,设置的项目和载体是:烟灰缸、水杯、汽车方向盘、螺纹、苹果等等。通过设计、分析、模拟仿真刀具路径,出加工程序,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这些项目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并且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实践过程发现问题,检查自己的不足。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项目任务以实例引入
每次课至少准备两至三个实例,可以是工程中或生活中的,采用类比式引入,长江后浪推前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后下达学习任务。比如为训练拉伸和旋转特征,可精心设计2到3个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内容涵盖主要操作技巧,由单一到复杂,循序渐进。比如烟灰缸的设计加工过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角色扮演法
根据任务和项目的不同,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每组模拟企业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如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工程师、一般工作人员,每组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在执行不同的工作任务时可以轮换,在执行不同任务时积分竞争下一任务的上岗。在不同的位置扮演角色,即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又能在轻松自然状态下让同学体验到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状态。
(四)把枯燥的专业知识编成词曲
在教室内进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时,把比较枯燥部分的专业内容转化成歌词的形式,配上现代耳熟能详的曲子,特别是同学们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曲子,让所有同学都会哼唱,这样就把学习转化成了娱乐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把电阻、电容常用的电学知识配上上海滩的曲子,电阻(浪奔)电容(浪流)等,诸如此类趣味性的元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模拟企业采用课堂表现积分制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每组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轮换执行不同的工作任务,模拟企业的上下班工作制度和考评、奖惩制度,根据表现情况现场打分,作为下一次课工程师或项目经理的上岗依据,并且在一学期内把计分积累下来,作为过程考核的凭据;这样可以增强高职教学的课堂互动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体会到企业一线生产压力下的工作状态,为下一步顶岗实习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一毕业很快过渡到工作状态。
二、通过学习情境的构建大力提升教学的实用性
(一)手机模型的三维造型。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9人,每组设一个项目经理和一个总工程师;学习情境设置在CAD\\CAM实训室。给出5分钟工作任务下达,然后同学在兴趣主导下:1、明确任务:把手机分成几个模块,分析每个模块的形状和轮廓;2、资讯:上网查阅:包括视频和录像,同学讨论;3、制定计划:手机如何造型拿出方案,主要分几步进行;4、做出决定:选择使用哪些特征指令,工程师汇总;5、实施计划:动手进入实战阶段;6、检查控制:造型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7、项目经理评定反馈:教师评分,分析总结。同学设计出一整套方案以此工作过程为导向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二)电机正反转实现数控机床行程控制。数控机床组装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是PLC的安装与调试,常用电机正反转实现数控机床行程控制。学生分成5组,每组设一个项目经理和一个总工程师;主要学习任务:通过PLC控制三相交流电机的正反转实现行程控制;构建任务载体:三轴数控加工中心。在任务下达后,学生通过小组内:1、明确任务;2、项目经理制定计划、通过跟师傅学习资讯、同学讨论;3、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做出决定:如何设置参数,解决报警问题;4、工程师和员工实施计划:设置参数,报警具体解决方法;5、项目经理检查控制:通过运行机床反复调试、同学汇总,把参数设置编成一段押韵的歌词,方便记忆。评定反馈设计出的一整套方案;以此工作过程为导向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三、以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一)根据我校自身的特点,目前建立起多家与学校定点合作培养单位,大都属于高新技术民营制造类企业,使用的是高新技术,高投入、高回报;从企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链条来看,企业生产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创造利润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其中两学期在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在第四学期顶岗实习之前,开设CAD/CAM/CAE/CAPP、PLC、创新方法,这些课程能发挥学生创造力。学生在不同岗位上的实践锻炼,通过感知、识记、运用,完成具体任务,发现一些实际性问题比如:PRO/E造型问题、操作、加工等,然后解决问题;带着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参与教师与企业合作达成的技术项目,同学们成立创新兴趣小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构思、规划与分析决策,产生一定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从而形成设计结果、通过制造则可将其物化为产品。
(二)以多种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
大赛是教学效果的最好评定方法。目前我校本专业参加的比赛有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数控技能大赛等。通过大赛同学可以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控大赛同学使用三维软件造型复杂形体,自动生成程序加工;擅长工业设计的同学可借助软件对机电产品外形进行包装。机床原本是一堆金属和电路,企业工人装配好之后,经过创新小组同学外观设计,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使得操作人员在面对这台机器时心情愉悦,可大大提高投放市场的利润率。通过大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强化并掌握了企业的常用技术,提升了技术和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创造力。
四、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艺术的大胆尝试,近三年来应用在教学一线,效果良好。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下一步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长银,赵汶.PRO/E数控加工项目案例解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1).
[2]孙毅颖.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系统分析[J].职教论坛,2002,(12).
[3]张炼.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开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4]赵新华.创新思维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