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小点
游戏节目作者,最初在优酷上制作发布精彩操作的集锦TOP系列。随着其发布了著名的搞笑视频《主播真会玩》和《小学生上线了》系列,起小点于网络上走红,并一度成为战旗TV的签约主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中曾一度刷屏全直播平台的《全英雄联盟最骚的骚猪》便是起小点团队制作的。
2016年7月,起小点团队获得电竞圈知名投资人侯阁亭的天使投资,成立视频制作公司Startor,初期估值在2000万左右。可以说起小点及其公司Startor是当下电竞市场这类内容供应商们的一个典型代表。
通过可查的信息可以确定,目前Startor公司的盈利还是以出售视频广告为主。尽管目前与知名主播的合作并未带来实际上的盈利,但起小点团队表示在未来,与主播经纪公司合作是一条可以预见到的盈利模式。
内容上,目前与主播相关的内容仍是他们的主打系列。但团队已经从聚焦在一两款头部游戏上扩展到英雄联盟、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的热门游戏。且更新的频率维持在每周10部之上。
同时,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有两个:1.策划电竞综艺、网剧等高阶内容。2.延续自媒体的思路,针对游戏圈做一个类似毒舌电影的自媒体大号。
无独有偶,据悉《FA主播粗事了》的制作团队也在寻求投资,尽管其估值经过了多次调整,但仍在千万级别。而先前大火的《史丹利快报》则由于成本问题宣布暂时停止更新。
直播与电竞市场近两年火热的发展不仅仅造就了一批身价高昂的主播,诸如起小点、徐老师、FallenAngel和天天卡牌等短视频制作者也趁势而起,或成立公司、或打造自己的视频制作团队。这些短视频制作者无疑是电子竞技市场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只对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他们如何在电子竞技这个内容产业中突出重围也是一个比较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问题1 为什么这类的内容提供者会扎堆的出现?
荆风:我先说一个趋势,内容门槛在降低,什么人都能出内容。在以前知识的门槛是很高的,只有少数人能读书。在偏远地区,一个村子才能供养出一个读书人。尤其孤本善本,全国就那么几个人有,他们就是权威,说什么其他人得听着。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人都能接触到海量知识,把这些知识配合上自己的理解,就成了你独特的内容。
不愿透漏姓名的先生:因为随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内容产出的门槛一直在降低。从博客到微博再到直播平台的出现,做内容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
向日葵姑娘:重要原因之一是直播为这些人输出内容提供了平台。直播平台的出现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可以去产出内容,电竞内容输出简便易行,输出门槛很低。而大家在从直播切入电竞的时候都期望从头部游戏切入,都期望去产出差异化的内容。每个团队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依靠不同的卖点形成差异化的粉丝群体,并通过版权售卖变现。也算是一个输出内容的途径。
二胡卵子:hardcore类的玩家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退出玩家群体,更年轻的90后、甚至是00后逐渐成为主流,这些年轻的用户可能更看重游戏能给他们带来多少乐趣,所以这类娱乐性而非技巧性的视频比以前更有市场,直播平台的开启也为这些节目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过去视频制作者们需要自己去“打素材”,耗时耗力,直播平台让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
弯仔:我觉得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这类提供者提供的是差异化的内容,是之前没有的。其次是这些提供者的作品相当于保存了直播中很精彩的部分。直播平台“阅后即焚”的特性可以说帮助了这部分提供者的崛起。最后还是用户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在向着泛娱乐的方向转变。而且,这些视频形成了一种抓主播出丑的文化,和弹幕文化可以很好的结合。
被逐出山门的小道士:在中国从来都不缺对内容进行包装和微创作的人,有了好的素材如何取悦观众,是我们民智中独有的一部分,一旦有人找到好的载体,类似创作者自然不会少,因为他们不需要产出核心的内容,只是对于更多的本该有趣却没有那么紧凑的内容进行包装制作。不需要源头的创造力,门槛足够低,又似乎可以赚些小钱,还能满足社交网络上的虚荣心,这么多诱惑自然会有很多人尝试,我一直认为是供给决定需求,我们观众能甄别的情况并不多。丑的文化,和弹幕文化可以很好的结合。
问题2 Papi酱、罗辑思维这样的节目,获得了足够高资本市场的认可,同样是作为短视频内容产出者,为什么天天卡牌、FallenAngel和起小点,不能获得资本其次市场足够的认可?
荆风:有时候资本市场的判断是很主观的,没什么逻辑可循。类似于收藏品市场,这一阵子就是流行青花瓷,那一阵子就是流行金丝楠木家具,一来就是一窝蜂,很容易就过热。我认为问题不是起小点这些人的资本认可不足够,而是papi酱、罗辑思维的资本认可虚高了。papi酱之前估值3亿,后来罗辑思维不是退出了了吗?这说明資本认可还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做支撑。
Seth:首先从用户体量上来说,Papi酱、逻辑思维面对的是人群数目是非常庞大的,而且用户的画像也会相对多样。其次是他们也产出了非常高质量的内容。从产品质量、用户人群规模这个角度来说,投资商当然会认同。而起小点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电子竞技人群非常大,但是没有面对所有人群的产品。其次是缺乏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因此概念和模式被认可,但在资本投入上不一定那么认可。
向日葵姑娘:如果题目说的是外部资本市场,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电竞行业本身粉丝群体的体量是有很大的局限的。电竞粉丝中有六成是18-35岁的人群,但在所有18-35岁人群中有多少比例的电竞粉丝呢?这种数据相当难统计。我们假设这个比例是1/10。Papi酱的吐槽面向所有的年轻人,她抛出的梗年轻人都懂;而起小点这样的内容团队面对的是电子竞技中某一个项目的狂热粉丝,都不能讲是所有的电竞受众。那么起小点的粉丝体量比上Papi酱的粉丝体量,比例可能远小于1/10。粉丝数量不在一个量级上,资本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如果是内部资本市场,那么电竞市场中其他环节还自顾不暇。
二胡卵子:无它,没有市场,或者说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游戏天生有隔阂,一类视频只能吸引一类游戏玩家,电竞用户的总体可能比较多,但归到一类游戏的玩家就要少很多,喜欢看视频的则又只是这些玩家里的一部分人,而能接收这类视频的玩家则要更少。无法影响到足够多且类型广泛的用户,自然不容易获得投资的青睐。
弯仔:像Papi酱的吐槽和逻辑思维的知识提供都比较符合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基调,我觉得算是用户的硬性需求。而起小点、FA的内容其实用户之前并不知道自己需求这样的内容,只是当这类内容以很好的方式呈现时,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另一方面,Papi酱和逻辑思维其实有很明显的商业壁垒,那就是其背后的团队。这种团队的存在意味着这个模式可以被无限复制,那么当内容可以直接变现时,前景是很理想的。但是起小点、FA这些内容很依赖制作者个人,复制性不强。同时也没有形成很明显的商业壁垒。
被逐出山门的小道士:对于电子竞技行业的内容制作者而言,对于资本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在这个拿着稳定流量死人都能说活的时代里,无论是起小点、沃达又或者天天卡牌,要解决的问题症结可能是怎么资本市场达成协议。哎,说着说着就又回到了从业者综合素质问题,好尴尬。
问题3 电竞相关的内容提供者未来的出路是什么?
荆风:我认为内容本身的优秀才是硬道理,酒香不怕巷子深嘛。电竞的特色,一是对抗,竞技,二是娱乐性。脱口秀表现形态太单一,不适合电竞。对抗和娱乐这两条路是反向的,把它们捏好到一起非常困难。太娱乐,它跟现在那些综艺节目就没什么区别。太竞技,它又会包含太多电竞游戏元素,显得小众。
Seth:这个问题很值钱,我不能告诉你。
向日葵姑娘:(这一题好难,我要知道我也能去做了哈哈。)差异化也是一方面吧。不管内容要差异化,渠道也要差异化。目前电竞内容的输出太依赖于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了,而事实上随着政策大方向的改变,更多的渠道是可以去尝试的。电视盒子,无线广播,甚至一些不仅限于电竞的线下活动的屏幕等等吧。我说的这些例子当然只是我的设想,但是扩宽渠道意味着扩大受众群体,粉丝多了生态链条就能形成了嘛。
二胡卵子:转型工作室,承接更多B端买单的C端内容。至少现在来看娱乐向游戏类视频几乎触到了行业的天花板,除了技術水平提升和模式的创新,由于视频是游戏的衍生内容让这类视频天生就不容易被非该游戏的玩家所接受和理解,或许将版权卖给某个平台也是一类可以尝试的方向,但前景同样不明。
弯仔:内容提供者有很多,对于起小点、FA这一类,我觉得维持小型的制作团队,然后类似于Supercell的纯平型结构公司可能是未来的出路。这种形态我觉得有三点好处:首先是团队汇总。前面我提到他们的制作内容都很依赖本人,而且复制性不强,因此这些团队的结合可以形成明显的商业壁垒。其次是流量汇总,在这一类内容尚需要通过视频广告售卖的方式变现时,流量汇总能够提高与广告商谈判的能力,并取得更好的结果。最后是个人IP汇总,其实像起小点、FA这些人都算是电竞圈非头部区域的头部网红。这些人聚在一起对于流量的吸引作用应该是1 1>2的。
被逐出山门的小道士:其实归根结底,内容提供商怎么活,不决定于资本市场,也不决定于用户体量,爸爸怎么说才是关键。要么成为厂商手里的内容供应商,衣食无忧;要么进入某些大的媒体集团,提供特殊的专业内容,其实这两条都具有极强的不可复制性,一边看关系,一边看创造力。商业模式上内容提供商本来天花板就摆在那儿,即便是社交网络也顶不起来。认清自我,好好做一个匠人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游戏节目作者,最初在优酷上制作发布精彩操作的集锦TOP系列。随着其发布了著名的搞笑视频《主播真会玩》和《小学生上线了》系列,起小点于网络上走红,并一度成为战旗TV的签约主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中曾一度刷屏全直播平台的《全英雄联盟最骚的骚猪》便是起小点团队制作的。
2016年7月,起小点团队获得电竞圈知名投资人侯阁亭的天使投资,成立视频制作公司Startor,初期估值在2000万左右。可以说起小点及其公司Startor是当下电竞市场这类内容供应商们的一个典型代表。
通过可查的信息可以确定,目前Startor公司的盈利还是以出售视频广告为主。尽管目前与知名主播的合作并未带来实际上的盈利,但起小点团队表示在未来,与主播经纪公司合作是一条可以预见到的盈利模式。
内容上,目前与主播相关的内容仍是他们的主打系列。但团队已经从聚焦在一两款头部游戏上扩展到英雄联盟、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的热门游戏。且更新的频率维持在每周10部之上。
同时,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有两个:1.策划电竞综艺、网剧等高阶内容。2.延续自媒体的思路,针对游戏圈做一个类似毒舌电影的自媒体大号。
无独有偶,据悉《FA主播粗事了》的制作团队也在寻求投资,尽管其估值经过了多次调整,但仍在千万级别。而先前大火的《史丹利快报》则由于成本问题宣布暂时停止更新。
直播与电竞市场近两年火热的发展不仅仅造就了一批身价高昂的主播,诸如起小点、徐老师、FallenAngel和天天卡牌等短视频制作者也趁势而起,或成立公司、或打造自己的视频制作团队。这些短视频制作者无疑是电子竞技市场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只对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他们如何在电子竞技这个内容产业中突出重围也是一个比较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问题1 为什么这类的内容提供者会扎堆的出现?
荆风:我先说一个趋势,内容门槛在降低,什么人都能出内容。在以前知识的门槛是很高的,只有少数人能读书。在偏远地区,一个村子才能供养出一个读书人。尤其孤本善本,全国就那么几个人有,他们就是权威,说什么其他人得听着。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人都能接触到海量知识,把这些知识配合上自己的理解,就成了你独特的内容。
不愿透漏姓名的先生:因为随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内容产出的门槛一直在降低。从博客到微博再到直播平台的出现,做内容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
向日葵姑娘:重要原因之一是直播为这些人输出内容提供了平台。直播平台的出现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可以去产出内容,电竞内容输出简便易行,输出门槛很低。而大家在从直播切入电竞的时候都期望从头部游戏切入,都期望去产出差异化的内容。每个团队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依靠不同的卖点形成差异化的粉丝群体,并通过版权售卖变现。也算是一个输出内容的途径。
二胡卵子:hardcore类的玩家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退出玩家群体,更年轻的90后、甚至是00后逐渐成为主流,这些年轻的用户可能更看重游戏能给他们带来多少乐趣,所以这类娱乐性而非技巧性的视频比以前更有市场,直播平台的开启也为这些节目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过去视频制作者们需要自己去“打素材”,耗时耗力,直播平台让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
弯仔:我觉得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这类提供者提供的是差异化的内容,是之前没有的。其次是这些提供者的作品相当于保存了直播中很精彩的部分。直播平台“阅后即焚”的特性可以说帮助了这部分提供者的崛起。最后还是用户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在向着泛娱乐的方向转变。而且,这些视频形成了一种抓主播出丑的文化,和弹幕文化可以很好的结合。
被逐出山门的小道士:在中国从来都不缺对内容进行包装和微创作的人,有了好的素材如何取悦观众,是我们民智中独有的一部分,一旦有人找到好的载体,类似创作者自然不会少,因为他们不需要产出核心的内容,只是对于更多的本该有趣却没有那么紧凑的内容进行包装制作。不需要源头的创造力,门槛足够低,又似乎可以赚些小钱,还能满足社交网络上的虚荣心,这么多诱惑自然会有很多人尝试,我一直认为是供给决定需求,我们观众能甄别的情况并不多。丑的文化,和弹幕文化可以很好的结合。
问题2 Papi酱、罗辑思维这样的节目,获得了足够高资本市场的认可,同样是作为短视频内容产出者,为什么天天卡牌、FallenAngel和起小点,不能获得资本其次市场足够的认可?
荆风:有时候资本市场的判断是很主观的,没什么逻辑可循。类似于收藏品市场,这一阵子就是流行青花瓷,那一阵子就是流行金丝楠木家具,一来就是一窝蜂,很容易就过热。我认为问题不是起小点这些人的资本认可不足够,而是papi酱、罗辑思维的资本认可虚高了。papi酱之前估值3亿,后来罗辑思维不是退出了了吗?这说明資本认可还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做支撑。
Seth:首先从用户体量上来说,Papi酱、逻辑思维面对的是人群数目是非常庞大的,而且用户的画像也会相对多样。其次是他们也产出了非常高质量的内容。从产品质量、用户人群规模这个角度来说,投资商当然会认同。而起小点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电子竞技人群非常大,但是没有面对所有人群的产品。其次是缺乏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因此概念和模式被认可,但在资本投入上不一定那么认可。
向日葵姑娘:如果题目说的是外部资本市场,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电竞行业本身粉丝群体的体量是有很大的局限的。电竞粉丝中有六成是18-35岁的人群,但在所有18-35岁人群中有多少比例的电竞粉丝呢?这种数据相当难统计。我们假设这个比例是1/10。Papi酱的吐槽面向所有的年轻人,她抛出的梗年轻人都懂;而起小点这样的内容团队面对的是电子竞技中某一个项目的狂热粉丝,都不能讲是所有的电竞受众。那么起小点的粉丝体量比上Papi酱的粉丝体量,比例可能远小于1/10。粉丝数量不在一个量级上,资本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如果是内部资本市场,那么电竞市场中其他环节还自顾不暇。
二胡卵子:无它,没有市场,或者说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游戏天生有隔阂,一类视频只能吸引一类游戏玩家,电竞用户的总体可能比较多,但归到一类游戏的玩家就要少很多,喜欢看视频的则又只是这些玩家里的一部分人,而能接收这类视频的玩家则要更少。无法影响到足够多且类型广泛的用户,自然不容易获得投资的青睐。
弯仔:像Papi酱的吐槽和逻辑思维的知识提供都比较符合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基调,我觉得算是用户的硬性需求。而起小点、FA的内容其实用户之前并不知道自己需求这样的内容,只是当这类内容以很好的方式呈现时,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另一方面,Papi酱和逻辑思维其实有很明显的商业壁垒,那就是其背后的团队。这种团队的存在意味着这个模式可以被无限复制,那么当内容可以直接变现时,前景是很理想的。但是起小点、FA这些内容很依赖制作者个人,复制性不强。同时也没有形成很明显的商业壁垒。
被逐出山门的小道士:对于电子竞技行业的内容制作者而言,对于资本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在这个拿着稳定流量死人都能说活的时代里,无论是起小点、沃达又或者天天卡牌,要解决的问题症结可能是怎么资本市场达成协议。哎,说着说着就又回到了从业者综合素质问题,好尴尬。
问题3 电竞相关的内容提供者未来的出路是什么?
荆风:我认为内容本身的优秀才是硬道理,酒香不怕巷子深嘛。电竞的特色,一是对抗,竞技,二是娱乐性。脱口秀表现形态太单一,不适合电竞。对抗和娱乐这两条路是反向的,把它们捏好到一起非常困难。太娱乐,它跟现在那些综艺节目就没什么区别。太竞技,它又会包含太多电竞游戏元素,显得小众。
Seth:这个问题很值钱,我不能告诉你。
向日葵姑娘:(这一题好难,我要知道我也能去做了哈哈。)差异化也是一方面吧。不管内容要差异化,渠道也要差异化。目前电竞内容的输出太依赖于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了,而事实上随着政策大方向的改变,更多的渠道是可以去尝试的。电视盒子,无线广播,甚至一些不仅限于电竞的线下活动的屏幕等等吧。我说的这些例子当然只是我的设想,但是扩宽渠道意味着扩大受众群体,粉丝多了生态链条就能形成了嘛。
二胡卵子:转型工作室,承接更多B端买单的C端内容。至少现在来看娱乐向游戏类视频几乎触到了行业的天花板,除了技術水平提升和模式的创新,由于视频是游戏的衍生内容让这类视频天生就不容易被非该游戏的玩家所接受和理解,或许将版权卖给某个平台也是一类可以尝试的方向,但前景同样不明。
弯仔:内容提供者有很多,对于起小点、FA这一类,我觉得维持小型的制作团队,然后类似于Supercell的纯平型结构公司可能是未来的出路。这种形态我觉得有三点好处:首先是团队汇总。前面我提到他们的制作内容都很依赖本人,而且复制性不强,因此这些团队的结合可以形成明显的商业壁垒。其次是流量汇总,在这一类内容尚需要通过视频广告售卖的方式变现时,流量汇总能够提高与广告商谈判的能力,并取得更好的结果。最后是个人IP汇总,其实像起小点、FA这些人都算是电竞圈非头部区域的头部网红。这些人聚在一起对于流量的吸引作用应该是1 1>2的。
被逐出山门的小道士:其实归根结底,内容提供商怎么活,不决定于资本市场,也不决定于用户体量,爸爸怎么说才是关键。要么成为厂商手里的内容供应商,衣食无忧;要么进入某些大的媒体集团,提供特殊的专业内容,其实这两条都具有极强的不可复制性,一边看关系,一边看创造力。商业模式上内容提供商本来天花板就摆在那儿,即便是社交网络也顶不起来。认清自我,好好做一个匠人未尝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