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学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与人文的选择,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结晶与智慧的集大成。中学阶段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学好这些文言文对于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是,目前的文言文考试注重的是记忆能力,甚至专门列举出所谓的重要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个错误的指向:只要记住了这些内容,考试就轻而易举。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使得文言文教学成为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教与学中都存在着一些误区:
1.坚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把文章肢解为词语的简单组合。
2.“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有疑问只能保留。
3.重文章字词句的讲解,轻视文章情感的感悟。总是听到老师说这个词重要这个句式要记住,结果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得而知。
4.读书声少了。课堂上听到的是老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很少听到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即使有读,似乎只是纠正一下字音,与对课文的领悟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做法给文言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使得高中生对文言文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一见到文言文就条件反射似的头晕。有的学生咬牙切齿地说要把司马迁和班固等人给吃了。心理的反感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可以做一些努力:
1.加强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的入门之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言文魅力的捷径。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文中深远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等需要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反复朗读,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意境,领悟到海市蜃楼的佳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自读,预习,设疑,培养自学能力。
文言文教学要使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新课标》)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他们经过初中学习,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本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粗略的读懂并理解文章。针对这个特点,我认为要加强学生自学。老师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题让学生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互相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课堂上共同解决。对于基础知识,只需要设计几个题目考察一下学生的自学情况就可以了,再从考察中发现问题作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预习中,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烛之武是一个使者,他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从城门出去,文章为什么要写 “夜缒而出”?经过讨论,我们明确这不仅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以突出郑国形势的危急——已经不敢开城门,而且也意识到作者是为了突出烛之武出城门的艰难,从而明白“夜缒而出”的重点是出的方式,从而简单地解决了“而”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作用。
3.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博大精深,《课标》中列举的实词和虚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词,还有句式、活用、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很被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经常听见老师抱怨:“课本上的每个词我都讲了,学生也做记录了,怎么一考试就不会了呢?”这就是因为只讲知识而忽视了方法,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例如:《赤壁赋》“东望武昌”和“顺流而东也”两句都有“东”,但用法不一样,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后者是名词作动词。根据这两句,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区分这两种文言现象的方法:前者在方位名词后有动词所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后者在方位名词后没有动词它本身充当谓语所以是方位名词作动词。以后学生再见了这种形式就会很自然地明白了。
4.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老师和家长把一切与课本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书都划归为“禁书”。实际上,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广泛阅读。我们在课内接触到的文章只是九牛一毛,考试绝对不会考到课本上的原文不说,在课堂上积累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一些方法都需要通过阅读课外文言文来检验和巩固。当学生能用自己学到的内容自行解决课外内容的时候,还能让他感到“学以致用”,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对阅读作一些指导,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篇目,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解决。这样也可以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师生共同进步。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不教,方法比纯粹的知识更重要。特级教师陈钟梁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文言文教学应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讀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无论教者还是学者,都会感到一身轻松。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语文组
可是,目前的文言文考试注重的是记忆能力,甚至专门列举出所谓的重要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个错误的指向:只要记住了这些内容,考试就轻而易举。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使得文言文教学成为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教与学中都存在着一些误区:
1.坚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把文章肢解为词语的简单组合。
2.“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有疑问只能保留。
3.重文章字词句的讲解,轻视文章情感的感悟。总是听到老师说这个词重要这个句式要记住,结果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得而知。
4.读书声少了。课堂上听到的是老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很少听到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即使有读,似乎只是纠正一下字音,与对课文的领悟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做法给文言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使得高中生对文言文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一见到文言文就条件反射似的头晕。有的学生咬牙切齿地说要把司马迁和班固等人给吃了。心理的反感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可以做一些努力:
1.加强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的入门之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言文魅力的捷径。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文中深远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等需要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反复朗读,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意境,领悟到海市蜃楼的佳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自读,预习,设疑,培养自学能力。
文言文教学要使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新课标》)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他们经过初中学习,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本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粗略的读懂并理解文章。针对这个特点,我认为要加强学生自学。老师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题让学生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互相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课堂上共同解决。对于基础知识,只需要设计几个题目考察一下学生的自学情况就可以了,再从考察中发现问题作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预习中,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烛之武是一个使者,他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从城门出去,文章为什么要写 “夜缒而出”?经过讨论,我们明确这不仅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以突出郑国形势的危急——已经不敢开城门,而且也意识到作者是为了突出烛之武出城门的艰难,从而明白“夜缒而出”的重点是出的方式,从而简单地解决了“而”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作用。
3.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博大精深,《课标》中列举的实词和虚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词,还有句式、活用、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很被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经常听见老师抱怨:“课本上的每个词我都讲了,学生也做记录了,怎么一考试就不会了呢?”这就是因为只讲知识而忽视了方法,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例如:《赤壁赋》“东望武昌”和“顺流而东也”两句都有“东”,但用法不一样,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后者是名词作动词。根据这两句,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区分这两种文言现象的方法:前者在方位名词后有动词所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后者在方位名词后没有动词它本身充当谓语所以是方位名词作动词。以后学生再见了这种形式就会很自然地明白了。
4.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老师和家长把一切与课本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书都划归为“禁书”。实际上,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广泛阅读。我们在课内接触到的文章只是九牛一毛,考试绝对不会考到课本上的原文不说,在课堂上积累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一些方法都需要通过阅读课外文言文来检验和巩固。当学生能用自己学到的内容自行解决课外内容的时候,还能让他感到“学以致用”,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对阅读作一些指导,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篇目,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解决。这样也可以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师生共同进步。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不教,方法比纯粹的知识更重要。特级教师陈钟梁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文言文教学应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讀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无论教者还是学者,都会感到一身轻松。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