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敏:现任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4亿年前——茫漠的海洋里鱼群穿梭,有几条顽皮的鱼,随着潮汐从以前深藏的黑暗中游到了光明之处,它们第一次享受到阳光的爱抚、沙滩的柔软——这是它们的第一次登陆,它们的机会来了:地质记录中的第一种脊椎动物,从此出现。
而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就是从它们的一只演化而来的——他们成了人类4亿年前的祖先。
从鱼到人,化石里藏匿着的鱼鳞骨片恰是进化的证据。
朱敏,正是以这些证据一环一环解开从鱼到人这条生命进化链的人。
艰辛的浪漫
对科学的向往在高中时代已然清晰,朱敏还记得教数学的班主任每天早自习都要朗读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他听着听着就会出神,这个五六岁时就已经熟算百位以内加减法的少年,确信“数学家”是自己的未来。
高考时年方14,考数学时他坚持认为一道大题出错了,并详细论证,结果,附加题没来得及做就得交卷了,那道事后证实是他“看错”了的题目,竟然还被不知哪位可爱的阅卷老师“赏”了几分。呵呵,这就是科学精神的特质。不过,对“真相的探求”使他与数学家之梦失之交臂,由报考的南京大学数学系转读地质系古生物地层专业。
地层的沉积、古生物的孕育,这些诡谲的地球秘语,带着远古时代的幽邃气息,使14岁少年的心轰然洞开。他找到了新支点,当不了数学家,一样可以撬起地球——就如同那条第一次登陆的小鱼儿,他要征服一个美丽新世界。
第一次野外考察,不记得徒步背回的石头有多重,只记得半山腰上,云雾在身边徘徊了很久……
第一次修化石是在燧石中寻找早期藻类生物,燧石成分多为石英,几乎坚不可摧,切片的过程就像推一辆抛锚的车,得用力推向锯齿才有可能把石头切开。他就这样做了近两个月,切了一百多片,在粉尘与噪音中,那颗心始终是宁静而满足的。
宁静,这样一种对年轻人来说化石般稀有的品质,正是科学所需的重要条件。
1985年读硕士研究生,他开始了对中国滇西南曲靖、昭通等地每年一次的“地毯式搜索”——那里是世界范围内“有可能提供关键化石证据的少数地区之一”。
80年代条件有限,买一张去往曲靖的火车票得在火车站排一宿的队。他戴着大眼镜,混迹于南来北往各色人等之间,以“为乘客讲解化石”消磨时间;到了曲靖,住2块钱一张床位的招待所,步行或骑车赶十多公里的路上山,采到了石头再背回来;四张床的下面全是他的大石头,其他旅客冲他嘿嘿乐,他就掀起床单,随手抄起一块石头,开始“讲座”……
有时下山时实在累得走不动了,就搭“有多少人装多少人”的拖拉机,心惊肉跳地坐上去,闭上眼睛不敢看它在农村的土路上狂奔,超过卡车的时候,年轻的乘客会甩几声响亮的口哨,引来多事的狗好一阵吠叫。
呵呵,其实挺美的,他现在想。
更美的是在山里。人贴在峭壁上,脚下乱石滚滚,天上流云飞渡;蝴蝶累了就歇在他的草帽檐儿上,他累了就找棵大树坐下;遥望对面白云深处的人家,听山歌烟一样缈缈升起,看被云烟轻笼的山峦若即若离;偶尔有风即兴来去,吹得树叶沙石低鸣不已,亿万年间的风物,好似瞬间通了灵犀……
真的挺美的,他说。
这大概就是热爱吧,所有的辛苦劳顿都被记忆删除,只存留那些有趣片段,连缀起一个学者诗意的情怀,一种行业艰辛的浪漫。
追梦般寻找
十几年的光阴,他与锤子为伴,辗转于戈壁山岭之间,追梦一般寻找化石,探求答案。然而,正如曾经切割的那一百多片石片里,并没有哪一片藏着亿年海藻一样,并不是每一次上山都会有所收获,更现实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寻找都没有实质进展,这也正是科学的繁复与真相的狡黠。
但是,他总会想起当年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就是于即将收队的时候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这看似偶得,其实是在最后时刻的坚持。
而被他称为“一场偶遇”的、他所发现的那片下颌骨,更像是上天对有恒之人的眷顾。
那是1998年夏天,他和大师兄两个人再一次来到云南曲靖翠峰山。那次,朱敏和大师兄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地找,一个星期寻遍漫山遍野重新翻遍原生层位,依然一无所获。最后那天中午,两人疲惫而沮丧,云贵高原的阳光又如刀锋一样锋利,他们找了个水沟坐下来,闷闷地啃馒头。
忽然,朱敏的眼睛被水沟边上一块发亮的石头闪了一下,他下意识把馒头一把塞进书包里,小心地凑过去、拾起来——一小片深蓝色的骨片嵌在石间,他的心跳加快,这是什么?是下颌骨!斑鳞鱼的下颌骨!他顾不上消化兴奋,和大师兄继续沿河沟寻找。
就是这次偶遇,使他们终于找到斑鳞鱼的原生层位。以后几年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南方是肉鳍鱼类的起源中心。
稀世相遇
每天,他都要去看看他的标本。看过之后心情总是愉悦而稳妥的,也或许会在看的过程中瞬间迸发灵感,那一副鱼骨仿佛就会慢慢活转,优美地摆动尾鳍,向他游来,完成一次稀世的心神交会。
无数个深夜里,他在显微镜下静静观察着它们,4亿年的时空移换穿梭,这些人类的祖先在南方古海洋里畅游翻越,闪着炫目蓝光,那绝世的美丽使他沉醉,令他渴望。那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世界,一个古生物学者的——美的领地。
他曾先后在国外待了四年,那四年除了更专心于研究,和国内的生活并无区别,也就是说,当很多人为在国外定居四方活动的时候,他始终是那个朱敏,宁静、从容,“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个40岁的男人,周身有种静默的力量。
当然要回来,“在自己的国家里做事情,才有主人翁的感觉”,还有,这如此广袤的土地,蕴藏了多少令他魂牵梦绕的小鱼儿,而这些沉睡亿年的远古精灵,又何尝不在等待着与他在他们共有的故土遭逢。
这个星球上4亿年前与4亿年后的最高等生物,就这样相遇。
(李 哲摘自《中国青年》)
4亿年前——茫漠的海洋里鱼群穿梭,有几条顽皮的鱼,随着潮汐从以前深藏的黑暗中游到了光明之处,它们第一次享受到阳光的爱抚、沙滩的柔软——这是它们的第一次登陆,它们的机会来了:地质记录中的第一种脊椎动物,从此出现。
而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就是从它们的一只演化而来的——他们成了人类4亿年前的祖先。
从鱼到人,化石里藏匿着的鱼鳞骨片恰是进化的证据。
朱敏,正是以这些证据一环一环解开从鱼到人这条生命进化链的人。
艰辛的浪漫
对科学的向往在高中时代已然清晰,朱敏还记得教数学的班主任每天早自习都要朗读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他听着听着就会出神,这个五六岁时就已经熟算百位以内加减法的少年,确信“数学家”是自己的未来。
高考时年方14,考数学时他坚持认为一道大题出错了,并详细论证,结果,附加题没来得及做就得交卷了,那道事后证实是他“看错”了的题目,竟然还被不知哪位可爱的阅卷老师“赏”了几分。呵呵,这就是科学精神的特质。不过,对“真相的探求”使他与数学家之梦失之交臂,由报考的南京大学数学系转读地质系古生物地层专业。
地层的沉积、古生物的孕育,这些诡谲的地球秘语,带着远古时代的幽邃气息,使14岁少年的心轰然洞开。他找到了新支点,当不了数学家,一样可以撬起地球——就如同那条第一次登陆的小鱼儿,他要征服一个美丽新世界。
第一次野外考察,不记得徒步背回的石头有多重,只记得半山腰上,云雾在身边徘徊了很久……
第一次修化石是在燧石中寻找早期藻类生物,燧石成分多为石英,几乎坚不可摧,切片的过程就像推一辆抛锚的车,得用力推向锯齿才有可能把石头切开。他就这样做了近两个月,切了一百多片,在粉尘与噪音中,那颗心始终是宁静而满足的。
宁静,这样一种对年轻人来说化石般稀有的品质,正是科学所需的重要条件。
1985年读硕士研究生,他开始了对中国滇西南曲靖、昭通等地每年一次的“地毯式搜索”——那里是世界范围内“有可能提供关键化石证据的少数地区之一”。
80年代条件有限,买一张去往曲靖的火车票得在火车站排一宿的队。他戴着大眼镜,混迹于南来北往各色人等之间,以“为乘客讲解化石”消磨时间;到了曲靖,住2块钱一张床位的招待所,步行或骑车赶十多公里的路上山,采到了石头再背回来;四张床的下面全是他的大石头,其他旅客冲他嘿嘿乐,他就掀起床单,随手抄起一块石头,开始“讲座”……
有时下山时实在累得走不动了,就搭“有多少人装多少人”的拖拉机,心惊肉跳地坐上去,闭上眼睛不敢看它在农村的土路上狂奔,超过卡车的时候,年轻的乘客会甩几声响亮的口哨,引来多事的狗好一阵吠叫。
呵呵,其实挺美的,他现在想。
更美的是在山里。人贴在峭壁上,脚下乱石滚滚,天上流云飞渡;蝴蝶累了就歇在他的草帽檐儿上,他累了就找棵大树坐下;遥望对面白云深处的人家,听山歌烟一样缈缈升起,看被云烟轻笼的山峦若即若离;偶尔有风即兴来去,吹得树叶沙石低鸣不已,亿万年间的风物,好似瞬间通了灵犀……
真的挺美的,他说。
这大概就是热爱吧,所有的辛苦劳顿都被记忆删除,只存留那些有趣片段,连缀起一个学者诗意的情怀,一种行业艰辛的浪漫。
追梦般寻找
十几年的光阴,他与锤子为伴,辗转于戈壁山岭之间,追梦一般寻找化石,探求答案。然而,正如曾经切割的那一百多片石片里,并没有哪一片藏着亿年海藻一样,并不是每一次上山都会有所收获,更现实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寻找都没有实质进展,这也正是科学的繁复与真相的狡黠。
但是,他总会想起当年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就是于即将收队的时候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这看似偶得,其实是在最后时刻的坚持。
而被他称为“一场偶遇”的、他所发现的那片下颌骨,更像是上天对有恒之人的眷顾。
那是1998年夏天,他和大师兄两个人再一次来到云南曲靖翠峰山。那次,朱敏和大师兄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地找,一个星期寻遍漫山遍野重新翻遍原生层位,依然一无所获。最后那天中午,两人疲惫而沮丧,云贵高原的阳光又如刀锋一样锋利,他们找了个水沟坐下来,闷闷地啃馒头。
忽然,朱敏的眼睛被水沟边上一块发亮的石头闪了一下,他下意识把馒头一把塞进书包里,小心地凑过去、拾起来——一小片深蓝色的骨片嵌在石间,他的心跳加快,这是什么?是下颌骨!斑鳞鱼的下颌骨!他顾不上消化兴奋,和大师兄继续沿河沟寻找。
就是这次偶遇,使他们终于找到斑鳞鱼的原生层位。以后几年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南方是肉鳍鱼类的起源中心。
稀世相遇
每天,他都要去看看他的标本。看过之后心情总是愉悦而稳妥的,也或许会在看的过程中瞬间迸发灵感,那一副鱼骨仿佛就会慢慢活转,优美地摆动尾鳍,向他游来,完成一次稀世的心神交会。
无数个深夜里,他在显微镜下静静观察着它们,4亿年的时空移换穿梭,这些人类的祖先在南方古海洋里畅游翻越,闪着炫目蓝光,那绝世的美丽使他沉醉,令他渴望。那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世界,一个古生物学者的——美的领地。
他曾先后在国外待了四年,那四年除了更专心于研究,和国内的生活并无区别,也就是说,当很多人为在国外定居四方活动的时候,他始终是那个朱敏,宁静、从容,“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个40岁的男人,周身有种静默的力量。
当然要回来,“在自己的国家里做事情,才有主人翁的感觉”,还有,这如此广袤的土地,蕴藏了多少令他魂牵梦绕的小鱼儿,而这些沉睡亿年的远古精灵,又何尝不在等待着与他在他们共有的故土遭逢。
这个星球上4亿年前与4亿年后的最高等生物,就这样相遇。
(李 哲摘自《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