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生活新风尚。但是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时常见诸报端与媒体,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游客个人素养、社会文化背景、景区规划建设等多方面探究,并提出建议推动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明旅游 综合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出行旅游也成为普遍的一种日常活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行为体现了大国公民的素养,然而在各个景点、景区也经常能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管理防范应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游客不文明旅游
人们外出旅游时总是希望愉悦心情,缓解疲劳。然而在各个景点儿难免看到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景区和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景点景观质量的行为。2006年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
(1)游客不文明行为表现。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游客旅游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一下八个突出方面。①随处丢弃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吐槟榔污染公共环境;②在非吸烟区吸烟,打喷嚏不掩口危害他们健康;③坐公交车,购物买票排队是,拥挤、加塞儿、不谦让老幼残孕;④在公电影院餐厅等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接打电话。⑤在景观文物上乱刻乱画,踩踏绿地盘之花木;⑥不听劝阻喂食,偷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⑦在他人面前打赤膊,坦露身体,衣着不当。⑧不听劝阻私自攀爬高出、翻越栅栏,野生动物区下车。
(2)游客不文明行为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至少会带来三个方面的不好影响。①景区景观质量下降,比如是文物古迹上的刻画划痕、路边丢弃的废弃物。②其他游客旅游的品质不佳,当任何一位游客看到不文明行为都会心生厌恶,那么愉悦的心情必然受到影响,个别情况下还会危害个人安全。③景区服务者看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或者维护着的景区,被个别游客肆意破坏或污染,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降低了服务水平。当三者都出现时,旅游景区的负面报道就会层出不穷,游客对旅游寄托的美好愿望也无法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二、游客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
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的原因主要有文化传统因素、现行教育因素、旅游规划因素。
(1)文化传统因素。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重视个人私德,轻视公共道德。中国人在自己生活的熟人圈子里的时候,有长有尊卑观念,有乡里观念,因此十分重视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得当。旅游者在出行过程中只注重个人及亲朋好友的感触而不太顾及其他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感受,由此产生很多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在景区是短暂的异地停留状态,而且周边多为陌生人加之处于放松和无拘无束状态。无形中道德感弱化必然问题不明行为。
(2)现行教育因素。我们现在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对于公共道德的短板并未重视。比如学校评选“三好学生”本来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操作中往往变形为学习好。缺少认真严肃的公民课,基础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文化的血缘地域认识上,同时被所谓的“成熟”——各人自扫门前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占据心智。
(3)旅游规划因素。我国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很多景区在开发与管理中缺乏宏观规划和细节设置,造成景区设施不足和服务不周。管理中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机制,使得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诸多不便。例如景区垃圾桶间隔较远,导致部分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卫生间指向不明,便有游客作出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内卫生打扫不及时会让游客产生可以随地吐痰的错觉。这些服务和管理不到位体现在游客身上就是不文明行为。
三、引导文明旅游的途径
倡导、引导文明旅游,需要多方配合齐抓共管。通过教育、管理、立法等多途径综合治理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提高公民素质。大力倡导“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文明旅游新主张。通过公民素养教育、公益广告等手段把公德建设、公共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公民文明的习惯,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社会品德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文明旅游行为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2)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①宏观上做好景区规划,景点分布密度要均匀,线路设计要合理。景区指示牌要统一规范,放在显著位置。细节上体现人性化设置,垃圾桶、卫生间的数量和分布要计算有人数量以及游客行程比如借鉴迪士尼的经验。重点文物要有专人看守,比如台湾的执哨人。②强化景区工作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卫生清扫及时,引导游客及时,面带微笑服务,拒绝强买强卖和欺诈游客的行为。③景区配合当地行政部门,完善导游责任管理。导游是距离游客最近的人,导游负有教育和引导游客行为的责任。同时实行黑名单制度,对于强行要求游客购物的行为,坚决给予打击。树立旅游地的良好形象和高水平的服務口碑,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完善立法,加强宣传。①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多地域参与的活动,一旦出现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往往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报道,形成比较恶劣的影响。因此关于旅游中游客、导游、景区服务人员的不文明行为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②执法过程,处理结果要及时与相关媒体联系公开。一方面,可以消除谣传和警示后人;另一方面,可以让公众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起到社会教育的功效。
四、结语
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仅造成视觉、听觉污染,还会降低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即危害对旅游地的环境,又可能危害自身安全。造成游客不文明行为既有游客的个人素养较低,还有文化教育、社会传统等方面因素,针对不文明行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国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李劲松.对国人旅游行为与文明旅游的深层次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3.10.13.
(2)付彪.让文明旅游公约内化于心[J].中国旅游报.2008.8.13
(3)费孝通.乡土中国[N].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关键词:文明旅游 综合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出行旅游也成为普遍的一种日常活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行为体现了大国公民的素养,然而在各个景点、景区也经常能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管理防范应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游客不文明旅游
人们外出旅游时总是希望愉悦心情,缓解疲劳。然而在各个景点儿难免看到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景区和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景点景观质量的行为。2006年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
(1)游客不文明行为表现。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游客旅游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一下八个突出方面。①随处丢弃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吐槟榔污染公共环境;②在非吸烟区吸烟,打喷嚏不掩口危害他们健康;③坐公交车,购物买票排队是,拥挤、加塞儿、不谦让老幼残孕;④在公电影院餐厅等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接打电话。⑤在景观文物上乱刻乱画,踩踏绿地盘之花木;⑥不听劝阻喂食,偷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⑦在他人面前打赤膊,坦露身体,衣着不当。⑧不听劝阻私自攀爬高出、翻越栅栏,野生动物区下车。
(2)游客不文明行为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至少会带来三个方面的不好影响。①景区景观质量下降,比如是文物古迹上的刻画划痕、路边丢弃的废弃物。②其他游客旅游的品质不佳,当任何一位游客看到不文明行为都会心生厌恶,那么愉悦的心情必然受到影响,个别情况下还会危害个人安全。③景区服务者看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或者维护着的景区,被个别游客肆意破坏或污染,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降低了服务水平。当三者都出现时,旅游景区的负面报道就会层出不穷,游客对旅游寄托的美好愿望也无法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二、游客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
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的原因主要有文化传统因素、现行教育因素、旅游规划因素。
(1)文化传统因素。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重视个人私德,轻视公共道德。中国人在自己生活的熟人圈子里的时候,有长有尊卑观念,有乡里观念,因此十分重视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得当。旅游者在出行过程中只注重个人及亲朋好友的感触而不太顾及其他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感受,由此产生很多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在景区是短暂的异地停留状态,而且周边多为陌生人加之处于放松和无拘无束状态。无形中道德感弱化必然问题不明行为。
(2)现行教育因素。我们现在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对于公共道德的短板并未重视。比如学校评选“三好学生”本来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操作中往往变形为学习好。缺少认真严肃的公民课,基础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文化的血缘地域认识上,同时被所谓的“成熟”——各人自扫门前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占据心智。
(3)旅游规划因素。我国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很多景区在开发与管理中缺乏宏观规划和细节设置,造成景区设施不足和服务不周。管理中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机制,使得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诸多不便。例如景区垃圾桶间隔较远,导致部分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卫生间指向不明,便有游客作出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内卫生打扫不及时会让游客产生可以随地吐痰的错觉。这些服务和管理不到位体现在游客身上就是不文明行为。
三、引导文明旅游的途径
倡导、引导文明旅游,需要多方配合齐抓共管。通过教育、管理、立法等多途径综合治理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提高公民素质。大力倡导“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文明旅游新主张。通过公民素养教育、公益广告等手段把公德建设、公共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公民文明的习惯,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社会品德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文明旅游行为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2)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①宏观上做好景区规划,景点分布密度要均匀,线路设计要合理。景区指示牌要统一规范,放在显著位置。细节上体现人性化设置,垃圾桶、卫生间的数量和分布要计算有人数量以及游客行程比如借鉴迪士尼的经验。重点文物要有专人看守,比如台湾的执哨人。②强化景区工作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卫生清扫及时,引导游客及时,面带微笑服务,拒绝强买强卖和欺诈游客的行为。③景区配合当地行政部门,完善导游责任管理。导游是距离游客最近的人,导游负有教育和引导游客行为的责任。同时实行黑名单制度,对于强行要求游客购物的行为,坚决给予打击。树立旅游地的良好形象和高水平的服務口碑,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完善立法,加强宣传。①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多地域参与的活动,一旦出现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往往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报道,形成比较恶劣的影响。因此关于旅游中游客、导游、景区服务人员的不文明行为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②执法过程,处理结果要及时与相关媒体联系公开。一方面,可以消除谣传和警示后人;另一方面,可以让公众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起到社会教育的功效。
四、结语
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仅造成视觉、听觉污染,还会降低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即危害对旅游地的环境,又可能危害自身安全。造成游客不文明行为既有游客的个人素养较低,还有文化教育、社会传统等方面因素,针对不文明行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国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李劲松.对国人旅游行为与文明旅游的深层次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3.10.13.
(2)付彪.让文明旅游公约内化于心[J].中国旅游报.2008.8.13
(3)费孝通.乡土中国[N].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