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输水管网工程风险源防控措施初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U664.9+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各地政府按照节能减排和加大城市承载能力的要求,纷纷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因规划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均选在城市周边地区,导致外部输水管网穿过建成区和主干路等重要结构,需要进行顶管施工,增加了建设难度和风险防控。本文从输水管网工程风险源分析出发,提出了对应的应急措施和具体预案。
  一、输水管网工程风险源分析
  (一)工作井支护
  C30钻孔灌注桩施工为基坑施工的难点。基坑围护结构灌注桩之间距离仅为1m,如何合理确定灌注桩的施工顺序,防止塌孔是工程的难点。
  (二)降水过程
  在深基坑开挖前进行坑内降水,对坑内、坑外水位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判断坑内水位降低与坑外的水力联系状况,根据坑内外水力联系状况,根据坑内外水力联系强弱划分为三个等级:联系弱(III级)、联系较强(II级)、联系强(I级),并设立预警装置,一次采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一旦坑内外水力联系较强时就要启动报警。
  (三)基坑开挖
  1、围护结构变形较大
   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按照“分层、均衡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进行施工。采用合理的降水措施。
   2、支撑体系失稳
  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撑的施工,应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时各个工序的质量,包括植筋、钢筋焊接、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等。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待上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层土体的开挖。加强围护结构位移监测。
   3、基坑底部突涌和围护结构漏水
  避免超挖、严格控制挖掘深度。避免基底土体暴露时间过长,及时进行基坑封底和严格控制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基坑开挖前,进行渗漏检测,如发现有渗漏处及时处理。
  (四)顶进过程
  主顶启动时,必须检查千斤顶是否靠足,开始顶进和结束顶进之前速度不宜过快。每节顶进开始时,应逐步提高顶进速度,防止启动速度过大。一节頂进过程中,顶进速度值应尽量保持恒定,减少波动,保证切口水压稳定和送、排泥管的畅通。
  二、输水管网工程风险源应对措施
  (一)工作井支护应对措施
  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为工程的关键点。如果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渗漏,将会给基坑开挖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施工质量下降。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水泥掺量(20%)、水灰比(1.5)、桩机的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垂直度等,保证成桩质量及止水效果。
  (二)降水过程应对措施
   ①所有监测结果均处于III级状态时,施工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行
   ②当监测水位或基坑外面沉降监测结果出现了II级状态时,就要引起高度警觉,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加以控制。
  ③当监测水位或基坑外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出现了I级状态时,工程已处于严重的警备状态,实施全线告急,提请专家快速做出影响与抉择,以最快速度提出应急解决方案。
  (三)基坑开挖应对措施
   1、围护结构变形较大
  当围护结构变形较大时,立即停止开挖,撇掉地面所有施工荷载,及时与相关各方沟通,情况继续恶化,应立即采取基坑内回填土方等坑内加载措施,以确保基坑安全。
  2、支撑体系失稳
  发现问题后及时将基坑内所有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备有足够的抢险用钢支撑、吊车,一旦发生支撑失稳事故,立即采取增设支撑的措施。现场抢险同时,立即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商定解决方案。
  3、基坑底部突涌和围护结构漏水
  对涌水处进行注浆封堵。采取回填土方压载措施。提前联系好专业堵漏队伍,约定接到任务通知后2小时内到场采取注浆堵漏。当严重漏水导致围护结构有较大变形时,可考虑坑内堆载的方式保证基坑安全。
  (四)顶进过程应对措施
  顶进速度的快慢必须满足每节润滑泥浆注浆量的要求,保证润滑泥浆系统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正常顶进条件下,顶进速度应设定为2.5~3.5cm/min;如正面遇到障碍物或地基加固土,顶进速度应低于1cm/min。
  过程中,应对围护结构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进行巡视,在测量工作未进行前,直观的目测止水帷幕是否渗漏,地面是否有裂缝、地面是否有沉降,如有以上情况出现应立即实施监测测量,及时算出数据指导施工。
  三、应急预案
  (一)预防
  1、 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与制度,包括設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和突发或相关事件信息收集上报制度等
  2、建立和完善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抢险应急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加强宣传教育及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3、定期检查抢险专业人员、交通、通信工具、救援装备和物资、抢险器材设备及抢险工具是否落实;对抢险救援装备、器材等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4、落实施工单位负责区段内施工情况的日常监控,确定监控方法与工作内容,建立和落实巡管检查制度。
  5、明确事故预警级别的确定原则、条件。根据确定的危险源的危险级别、危险状态、危险区域相联系,制定不同事故的预警级别。
  6、明确划分各标段预警的区域和范围,明确报警责任岗位、人员和报警方式。
  7、明确预警启动程序、预警程序启动者、启动方式;明确报警、接警、处警及事态发展超出控制能力时外部报告的部门和第一响应队伍,明确其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措施。出现事故征兆,导致有可能发生一般级以上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二)预警处置
  1、加强施工重点设施重点设备的巡护,及时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隐患。
  2、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隐患, 现场人员应当及时发出预警。接到预警,各级人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恢复正常后,解除警报。
  3、暂时不能消除的,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加大监控与处置力度,必要时采取紧急停止施工等措施。
  4、根据事故危险程度趋势发出的预警,要求分级。能在现场控制范围内的事故征兆或者事故隐患,应当按预案规定的方式与级别发布警报。对已发生的事故或者事故存在发生次生事故灾害的可能时,应当按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级别分级发布警报。
  (三)预警信息报告
  1、 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内、外部报告程序,明确报告的上下接口与方式,明确需要报告的政府机构、部门和相关应急机构(队伍)。根据现场险情的不同程度等级逐级报告。
  (1)确定管道系统本身的报警及响应系统和程序。
  (2)确定管道报警方式及电话,确定位置、覆盖范围。
  (3)明确现场及应急抢险人员紧急求援的方式。
  2、明确报警的基本原则,即最先得到事故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客观真实。报警或現场事故报告,应当尽快判断事故类型,迅速报告有关应急机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
  3、报告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泄漏、火灾、爆炸等)、输送介质、管道设施受损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4)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对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
  (7)需要有关部门协助抢险支援的有关事宜。
  (四)响应分级
  1、应急响应级别一般按预警级别处理。对现场可控的事故或事故趋势征兆,应当立即启动现场响应程序。对发生的事故可能超过现场预警范围或有扩大趋势的,应立即报告政府和相关部门,由上级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
  2、发现危险状态(事故临界状态)时,事件现场(车间)最高职务人员是现场抢险指挥,有权决定现场抢险指挥事宜,并向上一级领导紧急报告,启动现场紧急处置程序。当应急指挥部到达后,进行指挥权移交。
其他文献
[摘要]给水泵是热力发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其作用就是连续不断地可靠地向锅炉供水。长海电厂50MW机组配套的给水泵由于选型不合理,运行时扬程大大高于锅炉上水所需的正常压力,使泵出口逆止阀、电动再循环阀及锅炉给水调节阀阀芯磨损严重,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差。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及其对系统的危害,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对给水系统改造后的节能降耗情况进行了经
摘要:暖通空调工程是每个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设计的合理性是关键。本文对暖通设计的阶段、暖通设计原则、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暖通设计问题的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暖通设计;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6+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暖通空调等的设计也逐渐从理论概念的层面上转变到现实生活之中。现如今,我国的很多高层
Z轴提升量与单层堆积高度的匹配是高质量倾斜薄壁件激光熔覆成形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变Z轴提升量法对圆弧截面倾斜薄壁件进行熔覆成形。在三轴开环条件下,通过熔覆成形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