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在非洲发现了一个名为贝拉尔族的部落实行食葬。那里的人把本族死者的遗体分而食之,葬于生者腹中,象征死者又在生者心中复活了,又重新回到部族里来,和大家共同生活。每当那一个人濒临死亡时,他都希望大家能“享受”这种食葬,希望自己的灵魂仍然活在本族人的心中。
当一个人病得快要死了,全族人都很关心,也很焦急,各家都送好吃的去慰问。与此同时,食葬仪式也在着手准备。人一断气,就有人哭泣着到各家去报信,族人都纷纷奔去。在热带高温下,遗体很容易腐烂,不能停留太久,于是,在族长的主持下,盛大的食葬仪式即刻着手开始。
先是移尸,由青年人抬着遗体,走向一间被当作临时“灵堂”的大房子。房子的中央铺着新鲜的树叶,遗体就放在树叶上。遗体四周遍插着各种颜色的鸟翎和羽毛,象征死者的灵魂插上鸟的翅膀,飞向极乐世界,然后再飞回故乡。移尸完毕,由族长主持向遗体告别。全族人围立在遗体两旁,在族长的带领下,念着咒语,表示为死者祈祷冥福。紧接着,族人们发出一片哭声,哭完后,就开始分尸。只见族长手执一把钢刀,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刀尖刺入尸体的胸膛,然后一直划到腹部。这时死者的腹部就像被捅破了的气球,发出“卟”的一声,内脏立刻外露,但并未出一滴血。只见族长把手伸进死者的胸膛里,掏出心脏,之后再伸进腹腔,掏出其他内脏,接着,再把四肢分割开来,割成一块一块的肉块,然后把肉块分配给在场的全族人生吃。
分肉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规矩。大腿肉多的部分分给死者的家属,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分给死者的兄弟,心脏分给族长,头部分给死者的孩子,腹部分给部族各家,阴茎和睾丸分给死者亲属中的年轻女人或已婚未孕的妇女,胳膊分给猎物最多的猎手。大块分配完毕之后,再由各家细分成许多小块,这时就开始吃起来。吃的时候,每个人的面部表情都很认真严肃,默默无言。母亲们把肉块用嘴嚼啐,再喂进小孩的口中。大家细嚼慢咽,整个食葬过程要历时两个多小时。
贝拉尔族的葬法是祖先留传下来的,自古如此。只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死者,分食的部位有所不同。死者如果是女性,她遗体的乳房部分要分给正在哺乳的妇女,以便她们能多产奶,好给孩子哺乳。若是年轻的猎手在狩猎中牺牲了,他遗体的头部和眼珠子要分给全族优秀的猎手吃,以保护他们狩猎的安全,以便在打猎时眼睛更明亮,目光更敏锐,头脑更清醒,能捕获更多的猎物。
食葬仪式结束后,参加葬仪的全体族人均破涕为笑,每个人都没了眼泪,个个都面带笑容,他们高兴的是,死者又在他们心中复活了。贝拉尔族是一个友善的民族,他们分食本族死者的遗体,只是他们的一种信仰,一种风俗,表达盼望死者重返本族的美好愿望。
当一个人病得快要死了,全族人都很关心,也很焦急,各家都送好吃的去慰问。与此同时,食葬仪式也在着手准备。人一断气,就有人哭泣着到各家去报信,族人都纷纷奔去。在热带高温下,遗体很容易腐烂,不能停留太久,于是,在族长的主持下,盛大的食葬仪式即刻着手开始。
先是移尸,由青年人抬着遗体,走向一间被当作临时“灵堂”的大房子。房子的中央铺着新鲜的树叶,遗体就放在树叶上。遗体四周遍插着各种颜色的鸟翎和羽毛,象征死者的灵魂插上鸟的翅膀,飞向极乐世界,然后再飞回故乡。移尸完毕,由族长主持向遗体告别。全族人围立在遗体两旁,在族长的带领下,念着咒语,表示为死者祈祷冥福。紧接着,族人们发出一片哭声,哭完后,就开始分尸。只见族长手执一把钢刀,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刀尖刺入尸体的胸膛,然后一直划到腹部。这时死者的腹部就像被捅破了的气球,发出“卟”的一声,内脏立刻外露,但并未出一滴血。只见族长把手伸进死者的胸膛里,掏出心脏,之后再伸进腹腔,掏出其他内脏,接着,再把四肢分割开来,割成一块一块的肉块,然后把肉块分配给在场的全族人生吃。
分肉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规矩。大腿肉多的部分分给死者的家属,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分给死者的兄弟,心脏分给族长,头部分给死者的孩子,腹部分给部族各家,阴茎和睾丸分给死者亲属中的年轻女人或已婚未孕的妇女,胳膊分给猎物最多的猎手。大块分配完毕之后,再由各家细分成许多小块,这时就开始吃起来。吃的时候,每个人的面部表情都很认真严肃,默默无言。母亲们把肉块用嘴嚼啐,再喂进小孩的口中。大家细嚼慢咽,整个食葬过程要历时两个多小时。
贝拉尔族的葬法是祖先留传下来的,自古如此。只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死者,分食的部位有所不同。死者如果是女性,她遗体的乳房部分要分给正在哺乳的妇女,以便她们能多产奶,好给孩子哺乳。若是年轻的猎手在狩猎中牺牲了,他遗体的头部和眼珠子要分给全族优秀的猎手吃,以保护他们狩猎的安全,以便在打猎时眼睛更明亮,目光更敏锐,头脑更清醒,能捕获更多的猎物。
食葬仪式结束后,参加葬仪的全体族人均破涕为笑,每个人都没了眼泪,个个都面带笑容,他们高兴的是,死者又在他们心中复活了。贝拉尔族是一个友善的民族,他们分食本族死者的遗体,只是他们的一种信仰,一种风俗,表达盼望死者重返本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