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证明: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实质上是指国民经济由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化的过程,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交换的社会大生产的过程。
  关键词: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十七大、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战略。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证明: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初,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非常缓慢,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以每50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1850年为6.4%,1900年为13.6%;1950年为28.2%,到2000年比重已经超过50%,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较高。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关系。
  一、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城镇化本身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工业化更离不开城市化。因为发展工业不能不重视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城市化可以为工业在一定地域的集聚和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提供较好的投资环境和销售、流通市场。一方面,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和基础上实现城镇化,是同人类发展,进步的趋势相一致的。城镇化对工业化也具有促进作用,在城镇化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工业化。众所周知,初始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来推动。到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同处于13%左右的水平以后,人均收入增长使城市居民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无法适应消费、就业、资本及服务需求的扩大,城市化开始加速并借助于需求的拉动,促进工业化。另一方面,从工业化发展看,城镇化适应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能够极大地推进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第二产业乃至第三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而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不能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因为,城镇化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城镇化的出现使物流、人流得到较大程度的集中,大大缩减其流动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城镇化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效率;城镇化促进作为工业化基础农业的发展;城镇化可以带来工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变。所以,在条件具备情况下,集聚农村人口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实质上是指国民经济由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化的过程,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交换的社会大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得到工业技术的改造逐步转变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因此,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密切。其中,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农业的工业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农业产业化具有带动作用。
  1、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的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对工业化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的市场化为背景,以农业的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为框架的农业工业化,依托这种农业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创造较高的综合生产力。这种农业产业化,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的农业经营模式,也是农业的工业化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必须使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到这一点,农业产业化是必然的选择。所以,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工业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的工业化是必经之途。
  农业产业化对工业化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是产品贡献。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的增长速度,这种关系对于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部门尤其明显。只有当农产品以一个适当的比率增加时,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部门的增长率才能相应提高。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可以为工业化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市场贡献。农村市场规模巨大,农业产业化使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时农业产业化使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刺激工业生产增长。三是要素贡献。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吸纳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的同时,也加快了农业生产要素或农业资源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四是外汇贡献。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将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创汇的能力。所以,离开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作用,试图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
  2、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前提,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和条件而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必须以工业企业为载体,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程度越高,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水平就越高,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就越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技术支持。工业技术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撑。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能够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能力,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业产出效益。二是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工业经济具有不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见效快、积累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自身积聚,提供资金来反哺农业,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发展空间。三是集聚农村人口,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积极推进工业化,可以集聚农村人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机会,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四是提供市场。一方面,工业企业尤其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企业越发达,生产能力越强,对涉农原材料的需求就越大,农产品的市场前景就越广阔;另一方面,工业经济越发达,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就会相应提高,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度增长,并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既为农产品准备了广阔市场,同时也对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用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来从事农业生產活动。因此,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满足这一要求,必须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
  3、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是实现农村工业现代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集聚农村人口,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70%的人固守农业找饭吃的传统格局,可以加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没有城镇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同时,城镇化进程不能脱离农业基础,更不能削弱农业基础。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引起了人员迁徒和社会再分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动力”。农业产业化是一种以市场为依托的大规模社会化商品生产。市场需求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原动力,其大小决定了产业化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商品化程度。由于城镇化的出现,一部分原依附于农业的富余人员开始流入、集聚在逐渐形成的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由农业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的消费者,从而扩大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城镇化引起的非农人员增加和农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向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数量、更多品种、更好质量的农产品。已有的零散、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显然不适应这种生产,于是大规模、高效率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被提上日程。
  城镇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农业产业化架构了“桥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没有商贸流通的参与,农业产业化只不过是基地与产品加工的“牵强附会”。城镇化所引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了商贸流通的繁荣,从而为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促进“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城镇化引起人力物力的集聚效应,为农业产业化培育了“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龙头”的好坏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资金、人才、劳动力状况也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化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产品市场的形成以及科技、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条件,为“龙头”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农业产业化发展引起生产基地集约化,推动了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在产业化生产中,生产采取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方式,要求人员素质高、经营管理规范化。这一方面排斥了低素质劳动力,实现了生产资料集约化使用;另一方面,它促使部分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在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之后涌入城镇寻找就业门路,并逐步转化为城镇常住人口,从而推动了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其他文献
上旬,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调至“最高级别”。国际原油价格应声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从近期高位的73美元/桶继续提升,加之在委内瑞拉原油生产面临萎缩消息的助推下,下旬摸高79.8美元/桶,创3年来的新高。油船拆解保持高速。据克拉克森统计,2018年前5个月的拆解量已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达到1 224万t,同比增长172%。受“五一”假期、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等影响,本月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传统电网模式的介绍,分析该种模式的各种问题,引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其必要性;列举“智能电网”的各项优势,介绍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电力;智能电网;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3-0003-01  电力系统联系用电的设施和发电的设备的统称叫做电网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简史,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并对我国电力系统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电力系统;历史;发展;问题;改革;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3-0005-01  1 电力系统的概念  发电机把石化能、水能、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转化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变换器和电力线路输送并分配到用户,在
摘要:政工工作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工作,在供电企业的全面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就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而言,一旦出现波动,轻则会出现消极怠工,重则会出现上访或阻挠领导正常办公。政工工作起着疏导、引导的作用;不仅是党和国家方针、路线、政策传达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平台。政工工作从对企业员工的引导入手,重点分析员工思想动态与关注点,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政工工作;供电企业;思想动态;疏导;关注点
期刊
摘要:酸化水楼宇消毒系统起源于日本,由于其良好的效果及经济成本在国外广受推广,在国内由于起步晚,应用相对不够广泛,但近年来受到国内医院的认可,正在加快推广。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节能、酸化水消毒系统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们国家人口密度大,流动率高,整体卫生保障体系尚在完善,在日常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常常出现消毒不到位的现象。为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
期刊
摘要: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进一体化进程,我国的企业只有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要领,才能将思政教育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进而通过改革和创新,走出一条科学和谐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关系及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作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事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期刊
摘要: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风险较高的行业,做好财务控制工作对降低经营风险、控制成本,对于整体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有效的财务控制策略是保证企业集团实现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要想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就必须加强资金控制、成本费用控制、财务信息控制等,使得集团企业能够全面了解下属企业的资本结构、信用政策、资金流向、投融资决策等核心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