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现行各版本《生物》教材中实验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在全部章节中,涉及教材的大部分栏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实现良好的实验技能、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充分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训练注意力等。但是,当下在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演示实验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对若干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1.演示实验的开展不尽如人意
演示实验在各学校的开展,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如学校实验设备配置、规范管理条件和重视程度,有的将两课时合为一课时,或将演示实验改为口述,等等,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拿“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个实验来说,由于水体污染等问题,实验材料草履虫不易寻找,即使找到也会因为草履虫个体过小、数量过少,实验效果不明显,导致该实验由演示实验改为口述实验。
课标上要求演示实验都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但细究起来,有多少学校是真正意义上地开满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演示实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观察和感知,更重要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甚至是全面素质的发展。缺少了这些环节,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其能力是不利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明确各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并引起的相应的重视。
2.演示实验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只是感性参与,基本上没有行为参与,因而参与的深度不够,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严重限制。而现在的演示实验不仅强调教师的高超演示技巧,还十分注重学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的行为参与。
演示实验以教为主,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的观念要彻底颠覆。学生虽然可以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学到准确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从而加深感性认识,但这无法替代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在各个环节中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指向演示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维,进而使之在一连串的告诉思维活动中理解教师演示实验的意义,掌握实验的技巧、技能,并能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时,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观察,减少学生对观察的盲目性,通过启发学生使其抓住要观察的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错误,让学生在听课和观察中突然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样可使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3.增加演示中的表达交流
人的观察是一种有持续性的知觉过程,要观察物体的变化及详细过程,不能只观察物体静止的状态或实验的片断。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当用解说和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例如,在演示种子内有水的实验时向学生说:“把干的小麦种子放在空的试管内,现在加热,大家注意试管内有了什么变化?你们怎样解释这个变化呢?”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做持续的观察,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演示中语言讲解能使学生不仅能看到现象,而且听到了对这一现象的说明,视觉、听觉同时发生作用,就会把理解了的知识巩固在记忆中。
在实验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得出跟实验目的相适的结论。实验不应该在默默无声中进行,而是应当伴随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进行。教师应当在讲解和发问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很自然地了解本实验的目的、使用的材料、所需条件、实验现象,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4.其他形式的补充
在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思想灵活化的今天,演示实验可以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与小组探究相结合,与小组实验相结合,与多媒体演示或网络学习相结合,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出现,使演示实验的作用得到全方位的发掘。而实践也证明,在做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地做好分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演示操作的检验和实践。切实地开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并辅以课外实验活动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思维,使之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理性认识,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三、展望
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个演示实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行各版本《生物》教材中实验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在全部章节中,涉及教材的大部分栏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实现良好的实验技能、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充分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训练注意力等。但是,当下在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演示实验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对若干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1.演示实验的开展不尽如人意
演示实验在各学校的开展,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如学校实验设备配置、规范管理条件和重视程度,有的将两课时合为一课时,或将演示实验改为口述,等等,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拿“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个实验来说,由于水体污染等问题,实验材料草履虫不易寻找,即使找到也会因为草履虫个体过小、数量过少,实验效果不明显,导致该实验由演示实验改为口述实验。
课标上要求演示实验都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但细究起来,有多少学校是真正意义上地开满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演示实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观察和感知,更重要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甚至是全面素质的发展。缺少了这些环节,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其能力是不利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明确各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并引起的相应的重视。
2.演示实验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只是感性参与,基本上没有行为参与,因而参与的深度不够,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严重限制。而现在的演示实验不仅强调教师的高超演示技巧,还十分注重学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的行为参与。
演示实验以教为主,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的观念要彻底颠覆。学生虽然可以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学到准确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从而加深感性认识,但这无法替代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在各个环节中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指向演示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维,进而使之在一连串的告诉思维活动中理解教师演示实验的意义,掌握实验的技巧、技能,并能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时,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观察,减少学生对观察的盲目性,通过启发学生使其抓住要观察的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错误,让学生在听课和观察中突然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样可使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3.增加演示中的表达交流
人的观察是一种有持续性的知觉过程,要观察物体的变化及详细过程,不能只观察物体静止的状态或实验的片断。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当用解说和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例如,在演示种子内有水的实验时向学生说:“把干的小麦种子放在空的试管内,现在加热,大家注意试管内有了什么变化?你们怎样解释这个变化呢?”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做持续的观察,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演示中语言讲解能使学生不仅能看到现象,而且听到了对这一现象的说明,视觉、听觉同时发生作用,就会把理解了的知识巩固在记忆中。
在实验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得出跟实验目的相适的结论。实验不应该在默默无声中进行,而是应当伴随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进行。教师应当在讲解和发问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很自然地了解本实验的目的、使用的材料、所需条件、实验现象,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4.其他形式的补充
在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思想灵活化的今天,演示实验可以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与小组探究相结合,与小组实验相结合,与多媒体演示或网络学习相结合,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出现,使演示实验的作用得到全方位的发掘。而实践也证明,在做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地做好分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演示操作的检验和实践。切实地开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并辅以课外实验活动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思维,使之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理性认识,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三、展望
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个演示实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