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开发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学生興趣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要明白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有价值。要注意挖掘传统的伦理教育的精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逐步学会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思考自我道德的选择与完善。
其次要从自己的课堂上下功夫,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一、积累素材,激发创作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情感的流露,或喜怒哀乐,或悲欢离合,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百句十句哪怕只有一句,及时地记下来,这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每天都指导学生去鉴赏品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笔记自制书签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段论述,哪怕一段歌词,这样日积月累,写作之“水”就会越蓄越多。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布置作文时,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如重大节假日或假期布置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学会一种运动等,然后找好朋友合作办一份手抄报。手抄报既要有在广泛阅读中摘取的精悍文章,又要有反映各自假期生活的文章。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还丰富了写作素材。
二、多写片段,提高写作兴趣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三、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追想,再现过去。通过引导追忆,让学生把过去的人、事、物、景再现出来,以此来阐明现在的思想意识,如让学生写童年趣事、烦事等,由于所涉及的事都是自己熟悉、亲身经历的,学生叙写起来兴致就会很高。
运用假想,展现未来。如布置《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我在月球上》《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等作文既让学生异想天开,又可以让学生学会合理想象,写出成功作品。
运用推想,呈现过程。许多课文言虽毕而意味未尽,留有无穷的余味,而学生对这些内容兴趣浓厚,心驰神往。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写,再通过评比评论等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营造宽松氛围,鼓励真情表达
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学生习作前教师不要用一个模式限制他们,而是以亲切的态度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生活中观察的景象,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当学生说的有新意时要大力表扬,当学生说得不够流畅时,允许他们坐下来想一想再说,即使学生说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想法或提出古怪的问题也同样肯定他们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如果发现学生思路有偏差,绝不要简单地指责而是在建议性氛围中帮助他认识错误,在集体评议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以拓展思维。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认真严谨去影响他们,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每个学生在他即将走进一所学校第一次见到老师开始,就把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就连老师的每一次装扮,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学生甚至在观察的同时也会细心的模仿。教师自然就成了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一个教师的品行、风度、学识、人格和工作精神达到甚至超出了学生原有的想象时,学生对该教师的敬重、信服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楷模,更为日后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我们相信: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教学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首先要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要明白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有价值。要注意挖掘传统的伦理教育的精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逐步学会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思考自我道德的选择与完善。
其次要从自己的课堂上下功夫,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一、积累素材,激发创作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情感的流露,或喜怒哀乐,或悲欢离合,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百句十句哪怕只有一句,及时地记下来,这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每天都指导学生去鉴赏品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笔记自制书签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段论述,哪怕一段歌词,这样日积月累,写作之“水”就会越蓄越多。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布置作文时,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如重大节假日或假期布置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学会一种运动等,然后找好朋友合作办一份手抄报。手抄报既要有在广泛阅读中摘取的精悍文章,又要有反映各自假期生活的文章。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还丰富了写作素材。
二、多写片段,提高写作兴趣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三、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追想,再现过去。通过引导追忆,让学生把过去的人、事、物、景再现出来,以此来阐明现在的思想意识,如让学生写童年趣事、烦事等,由于所涉及的事都是自己熟悉、亲身经历的,学生叙写起来兴致就会很高。
运用假想,展现未来。如布置《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我在月球上》《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等作文既让学生异想天开,又可以让学生学会合理想象,写出成功作品。
运用推想,呈现过程。许多课文言虽毕而意味未尽,留有无穷的余味,而学生对这些内容兴趣浓厚,心驰神往。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写,再通过评比评论等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营造宽松氛围,鼓励真情表达
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学生习作前教师不要用一个模式限制他们,而是以亲切的态度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生活中观察的景象,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当学生说的有新意时要大力表扬,当学生说得不够流畅时,允许他们坐下来想一想再说,即使学生说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想法或提出古怪的问题也同样肯定他们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如果发现学生思路有偏差,绝不要简单地指责而是在建议性氛围中帮助他认识错误,在集体评议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以拓展思维。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认真严谨去影响他们,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每个学生在他即将走进一所学校第一次见到老师开始,就把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就连老师的每一次装扮,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学生甚至在观察的同时也会细心的模仿。教师自然就成了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一个教师的品行、风度、学识、人格和工作精神达到甚至超出了学生原有的想象时,学生对该教师的敬重、信服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楷模,更为日后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我们相信: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教学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