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的“国际表达”

来源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启正,被外媒称为“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因他1998年1月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后,开启了“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时代。
  中国的对外传播,长期被称为“对外宣传”。毛泽东曾写下:“冷眼向洋看世界”的诗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对外传播,总带有横眉冷目的气势。
  十多年来,在赵启正极具个人风格的“微笑着谈敏感问题”沟通方式影响下,中国的对外传播,不再板着面孔说话,而赵启正这个名字,从此也带有了很强的国家形象象征的意义。
  “我们说明中国,就是正面、负面都要说,这才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国样子。”
  “说明中国”,该由谁来说呢?“政府,媒体,民间都要说。”赵启正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向世界说明中国,正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在这个外交文本上,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页,而媒体这一页特别重要,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力量。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影响着很多人的中国观”。
  媒体如何说明中国呢?赵启正说:“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比如梁祝,这是一个中国故事,它变成了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国际表达。”简单地说,就是用国际上能接受的表达方式讲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的启发,可以说来自于1993年某一天的上海,这个曾经在西方殖民者眼中,集冒险、机遇、乐园于一身的地方。一天,赵启正在外滩的和平饭店会见了一位美国航空公司的总裁。总裁问他:“从这里去浦东,是乘飞机,还是走高速公路?”
  看似不经意的问题,一下提醒了赵启正,黄浦江对岸的浦东,在多数人脑子里是陌生的,或不存在的。于是,他开始思考,该如何让国外知道浦东的存在,提升浦东的“存在感”。那时,他经常一天接待若干家媒体,“不厌其烦地向来访的国内外媒体讲述,重述浦东开发的态势和政策,生怕说得不明白,不透彻,不能感动对方”。
  在浦东工作的五年里,赵启正接待了许多外国领导人,如法国总统希拉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阿拉法特等等。他非常“注意他们用什么语言来表述自己,用什么话题来沟通,”因为每一位国家领导人,都有个人的性格特征,有时,这也是他所代表的国家的特点。这样的观察,对他向世界说明浦东,以及后来向世界说明中国都大有裨益。
  比如阿拉法特,有很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1991年12月22日,阿拉法特乘专机从河内飞往阿拉木图,赶去参加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的一个会议,因为苏联解体对巴勒斯坦建国有很大的影响。中间在上海加油,正好碰上大雾,能见度太低,不能起飞。阿拉法特十分生气,要求以革命的名义起飞,谁都劝不了他。
  结果,彼时还分管上海市外事工作的赵启正去机场跟他谈。赵启正回忆,当时他说:“阿拉法特同志,您不能起飞。”
  阿拉法特问,为什么不能?
  赵启正说:“即便是江泽民主席,也不能起飞。”
  “为什么?”
  “因为您是我们的同志和领袖!” 这句话感动了阿拉法特,他同意不起飞,但条件是,赵启正得陪他聊天,直到飞机起飞为止。这一聊,就是七个小时,从凌晨一直聊到天亮。阿拉法特给他讲巴勒斯坦的斗争,中东的形势,还有苏联的解体,说“戈尔巴乔夫出卖历史,对不起苏联人民”。而赵启正则在这个非正式外交场合,以官员的身份,个人的语言,给阿拉法特讲述了浦东开发的意义和前景这个国家层面的问题。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阿拉法特挽着赵启正,在机场草坪上边走边谈。阿拉法特说,等巴勒斯坦建国后,也要搞经济开发,到时候请赵启正去帮忙。分别时,两人热烈拥抱,“颇有恋恋不舍之情”。
  90年代中期,中国迫切希望与世界良好沟通。时代的潮流,把赵启正推上了中央政府发言人的位置。从1998年担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担当起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任,到2007年转任全国政协发言人,他成了中国国家形象最热情的说明者,他也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树立了自己鲜明的“赵氏风格”:不装腔作势,不自以为是,不闪烁其词,不文过饰非。
  与平庸的发言人害怕尖锐问题不同,他欢迎记者提一针见血的问题,你不尖锐,我不精彩,我们大家都失败。“就像打网球,球来得好,我回得才能漂亮。球发得太软,打回去也不会精彩。”
  他说:“越是敏感问题,越是要回答,而且要认真回答,不隐瞒不回避。道理很简单,敏感问题往往是公众和外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你的回答就可以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取信公众。本来你只是感冒咳嗽,回避,不回答,外界就会猜测你是得了肺癌。没有可隐瞒的,但,是有原则的,你的表达必须是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有利于国家利益的。”
  这个时期,互联网浪潮正在中国风起云涌。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媒体业态格局,人人可参与,人人是媒体,由某一方垄断话语权,单向报道新闻的时代过去了,自媒体时代到来了。赵启正常说一句话:“在这个时代,没有新闻素养,执政能力就不完整。”自媒体在中国近几年火热起来,但赵启正已然从一开始,就敏锐地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特殊的“自媒体”。
  政府发言人,是他的官员身份,但既是发布新闻,自身也必然具有媒体的属性。他说,要做到有效传播,最终需要撬动用户的心,这个切入点找不到,所有的战略都是空的。官员业务素质和媒介素养便是这个切入点。也是在他这个“自媒体”的平台上,赵启正以严肃而温和的态度,向世界发出了中国自己的表达,而不是过去那样仅仅被表达,通常还是一边倒的负面表达。
  赵启正秉持“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视野辽阔,对世界保持高度敏感。他说:“是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除了读书,没有什么爱好,有点无趣。过去还游泳,现在因腰不行,也不游泳了。”西方有句俗语说:从一个人看的书,便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在他最近喜读,并反复读的一些书中,有两本值得一说。一本是基辛格著的《世界秩序》,它描述了一种21世纪的关于秩序的新概念。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问题,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这让赵启正得以知道世界格局的走向。
  另一本是法国人阿兰·佩雷菲特著的《停滞的帝国》,它呈现了200年前的中国,闭关自守的傲慢,自以为中央帝国,藐视外国人,外国人来,是来进贡的,皇帝接见,是恩赐。该书写到圆明园是参考卢浮宫所建,而最后烧毁它的竟是英法军队。赵启正从书中看到了当年中国文化保守落后的一面。
  心中格局辽阔,在“说明中国”时,就从容不迫了。2007年,北京奥运会前,他接受法新社驻京记者采访时,对方说,中国人一方面表示欢迎外国人参加奥运会,一方面又民族主义情结严重,对火烧圆明园耿耿于怀。
  赵启正立即推荐对方看《停滞的帝国》,并回答说:“你们法国总统为此道歉了,因为确实是法国人烧的。当时法国人的文化在哪里?文明在哪里?这件事对中国人是伤痕,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如果中国人把卢浮宫烧了,法国人会怎么看中国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是爱国主义,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说明中国,真实比语言精彩更重要,当然故事还是要讲好。赵启正认为,所谓讲故事,就是用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讲真实的事,不是搞艺术创作,不能添油加醋,“可以梳洗打扮,不可整形垫鼻。”
  他说:“中国这个读本有13亿页,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页。一个外国人想了解中国,他可能读到其中若干页,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是中国。因此,我们每个人要把自己这页做好,只有这个读本中大多数篇章是美好的,中国故事才有可能是美好的。”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时期,寒王乡下其至村交通站是辽县(今左权县)抗日政府最早建立的交通站之一。交通站的主要任务是为来往于封锁线两侧的抗日人员领路当向导,沟通榆社、和顺、辽西、辽东四地的交通联络,传递情报信件,转运紧缺物资。工作人员由下其至村的中共地下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组成,实行单线联系。从1938年到1945年,交通站在上其至日军炮楼的眼皮底下,为抗日政府转运《新华日报》 (华北版)等重要物资上万斤和情报上千
期刊
本文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戈德斯通是何种意义上的结构主义者;(2)人口增长是否现代早期国家危机与革命的关键因素;(3)资本主义是否是现代早期国家革命与贫困的罪魁祸首.
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
期刊
对于有关常识和诸如“理性”、“真理”和“实在”这样的哲学思想的主要范畴来说,错觉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检验案例.我的目标是,通过与弗洛伊德的遗产和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精神
目的:探究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BI-GS问卷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对90名国企员工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有企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这一方面材料核算的加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有不少企业在材料核算方面存在问题,比如采购流程不规范、仓库
吴华夺(1917-1997),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鄂东北游击总指挥部特务大队队长,红二十五
期刊
《立法法》的修改引发了一场“等内等”与“等外等”之争.修改后的《立法法》第72条第2款中“等”的含义直接关系到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可谓影响重大.基于以立法者为
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紧邻上海,水陆交通便利,苏南地区还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祥地.
为了目睹八路军缴获的侵华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军大衣,我认识了一位传奇的“无名英雄”——戴镜元.如今,戴老已经辞世十年有余,我怀着敬畏之心,把镌刻在心中对他的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