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述及“教学过程”时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注重的是学生阅读后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课文,它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人。需要其他相关的作品的介入来引起共鸣。课堂上,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应该形成积极的多维、有效的互动,从而使课堂“鲜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展开充分的联想、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对话、不断探究、感悟,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策略一:在质疑问难中互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宋代学者张载也说:“学贵有疑。”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了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平台,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了学生。
我在讲《宝玉挨打》时这样设计:第一节课让同学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设计几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先后去探访,两人到场后的言行为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她们各自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说:黛玉之所以选择黄昏时刻,一是为了避开众人,好与宝玉说几句贴心话;二是她已经哭得“眼睛肿的象桃儿一般”,怕被人取笑。有的说:宝钗送药,可见她对宝玉是有感情的,见宝玉被打成这样也确实心疼、怜惜,心疼的话差一点就说出来了,只是因为她从不越礼法半步,更是非礼勿言,体现出了一个大家闺秀的风范:温柔、端庄、贤良。还有的说:别看她来得早,又说了那么多话,都比不上黛玉的“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这句话意味深长。这里面有无限的同情、体贴、哀怨、委屈,但也有一些软弱和惊恐……
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带领学生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策略二:在联想再现中互动
在教材中,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有时描写的情景不能清晰再现。此时,想象犹如给人的思维添上了美丽的翅膀,畅游在彼时彼地间。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搜寻与之相契合的场景,自然而然就能透过简要的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电影”来。
如学习《再别康桥》一课,联想曾经点燃众多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总结了诗歌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喜欢的那一节改写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然后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也将自己下水文字展示出来供同学们参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想打开了诸多事物之间的联系通道,让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联想再现互动实现生成,使文本得到多元解读。
策略三:在角色置换中互动
引导学生大胆换位,从不同角度、角色、方向去解读文本,大胆冲破狭隘的老框架,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互动中开拓视野。
我在讲《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时,先投影教材24—35页《马克思的自白》然后请同桌互相交换课前写好的“我的自白”,请根据你的同桌的“自白”,帮他分析设计一下他未来可选择的职业。分析完毕后,再请被分析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现在心中的职业选择的考虑。当堂有三组同学分析交流,同学们“自白”所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同学们提建议分析表现出的认真、严肃,也足以让老师高兴和感佩。学生通过变换角色的思考,对马克思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策略四:在倾听回应中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用心倾听学生语言深处的思想,特别关注闪现创新火花的见解,当我们的学生发现老师不但在认真倾听自己的见解。还给予鼓励时,他们的心扉会自然向我们打开,思维会更加积极活跃,课堂上会闪烁智慧的光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是《站着读与跪着读》中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孟子在批评怎样的读书态度,倡导怎样的读书方法?结合例子概括“站着读”的内涵。
生1:敢于批评孔子,指出杜甫诗歌中庸俗浅陋的一面,对有的诗歌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生2:能够自主独立思考,不迷信老师,有自己独到见解。
师:同学们,概括要注意方法。你们读读“问题一”,看看有没有启发?
生3:“问题一”提示了概括的步骤和方法,就是先找出“站着读”的人和事,然后根据这些人和事各有侧重地概括。
师:那么,你说说刚才两个同学概括中的不足。
生4:第一个同学不是概括,而是列举事例;第二个同学概括得不准确,比如“不迷信老师”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师:你能按你说的方法进行准确概括吗?
生4:文中先举嵇康、李卓吾、王充对孔子的怀疑追难,可概括为“质疑问难”。然后举的是王遵岩等五人对杜甫两首诗的评价,强调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师:你真会读书,概括得真好!可是,你敢“站着读”吗?你认为作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怎样“站着读”
生:我敢!我认为,我们学语文要独立思考,敢于怀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作者,不迷信参考资料。
师:也敢怀疑我吗?
生:也敢。
师:我很欣赏你。大家敢“站着读”吗?
(全班大声说:敢!)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从这个片段中看到和感受到学生参与讨论的一种良好的状态。课堂互动讨论已达到极佳的状态,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多维有效互动下的动态生成。这样的动态的课堂,使教学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面,也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课堂中师生生命涌动的强音,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策略五:在对话交流中互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只有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中,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课堂才能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
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要充分体现其间的互动性,就要促使每个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抛绣球”无疑是促进多边互动的良策。即当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发言有重大意义值得再强调、 修正或展开时,可以用“谁听明白他的话了?”“他刚才说什么了?”“谁来帮他把这个问题再说得清楚一些”之类的话语把“绣球”抛向更多的学生,实现对话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
策略六:在合作探究中互动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有各自的长处,也有各自的短处。为了激活他们各自的潜能,可以让他们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合作中求得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课堂上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有错我纠正,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在合作中互动、互补。
我在开讲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毕淑敏《我的五样》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互动的环节:按学习小组交流,指定同学负责组织。热烈讨论之后,全班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幸福。有的说:我认为作者先舍弃空气,后舍弃阳光是不明智的。因为没有阳光,生命不会马上消失;而没有空气,人就活不多久。有的说:我认为作者的选择不合情理。她宁愿选择鲜花,也不选择父母、孩子或爱人,真叫人不可思议。我幸亏不是她的女儿。教师提示:你再看看32页第一节,她这样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应该是为后文的舍弃着想,如果选择亲人,后面舍弃时总不好舍去亲人吧,不舍去亲人,又怎能最后保留“笔”呢?不保留“笔”,又怎能充分表现她的事业追求呢?不表现其事业追求,写这篇文章的价值何在?一片掌声。这掌声不仅是给老师的,更是给学生的。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学生、文本走向了融合,走向了丰富。
随着新课程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教师角色真正演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地位上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了语文学习的亲近感和培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高效度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从行动上善于捕捉学生瞬息感受,启动叶澜教授倡导的“教育智慧”,在课堂教学的预设方案中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生成新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个性得到彰显,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课堂充满勃勃的生命活力,让课堂中的每个生命都闪耀熠熠光辉!
策略一:在质疑问难中互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宋代学者张载也说:“学贵有疑。”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了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平台,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了学生。
我在讲《宝玉挨打》时这样设计:第一节课让同学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设计几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先后去探访,两人到场后的言行为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她们各自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说:黛玉之所以选择黄昏时刻,一是为了避开众人,好与宝玉说几句贴心话;二是她已经哭得“眼睛肿的象桃儿一般”,怕被人取笑。有的说:宝钗送药,可见她对宝玉是有感情的,见宝玉被打成这样也确实心疼、怜惜,心疼的话差一点就说出来了,只是因为她从不越礼法半步,更是非礼勿言,体现出了一个大家闺秀的风范:温柔、端庄、贤良。还有的说:别看她来得早,又说了那么多话,都比不上黛玉的“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这句话意味深长。这里面有无限的同情、体贴、哀怨、委屈,但也有一些软弱和惊恐……
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带领学生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策略二:在联想再现中互动
在教材中,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有时描写的情景不能清晰再现。此时,想象犹如给人的思维添上了美丽的翅膀,畅游在彼时彼地间。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搜寻与之相契合的场景,自然而然就能透过简要的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电影”来。
如学习《再别康桥》一课,联想曾经点燃众多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总结了诗歌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喜欢的那一节改写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然后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也将自己下水文字展示出来供同学们参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想打开了诸多事物之间的联系通道,让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联想再现互动实现生成,使文本得到多元解读。
策略三:在角色置换中互动
引导学生大胆换位,从不同角度、角色、方向去解读文本,大胆冲破狭隘的老框架,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互动中开拓视野。
我在讲《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时,先投影教材24—35页《马克思的自白》然后请同桌互相交换课前写好的“我的自白”,请根据你的同桌的“自白”,帮他分析设计一下他未来可选择的职业。分析完毕后,再请被分析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现在心中的职业选择的考虑。当堂有三组同学分析交流,同学们“自白”所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同学们提建议分析表现出的认真、严肃,也足以让老师高兴和感佩。学生通过变换角色的思考,对马克思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策略四:在倾听回应中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用心倾听学生语言深处的思想,特别关注闪现创新火花的见解,当我们的学生发现老师不但在认真倾听自己的见解。还给予鼓励时,他们的心扉会自然向我们打开,思维会更加积极活跃,课堂上会闪烁智慧的光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是《站着读与跪着读》中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孟子在批评怎样的读书态度,倡导怎样的读书方法?结合例子概括“站着读”的内涵。
生1:敢于批评孔子,指出杜甫诗歌中庸俗浅陋的一面,对有的诗歌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生2:能够自主独立思考,不迷信老师,有自己独到见解。
师:同学们,概括要注意方法。你们读读“问题一”,看看有没有启发?
生3:“问题一”提示了概括的步骤和方法,就是先找出“站着读”的人和事,然后根据这些人和事各有侧重地概括。
师:那么,你说说刚才两个同学概括中的不足。
生4:第一个同学不是概括,而是列举事例;第二个同学概括得不准确,比如“不迷信老师”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师:你能按你说的方法进行准确概括吗?
生4:文中先举嵇康、李卓吾、王充对孔子的怀疑追难,可概括为“质疑问难”。然后举的是王遵岩等五人对杜甫两首诗的评价,强调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师:你真会读书,概括得真好!可是,你敢“站着读”吗?你认为作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怎样“站着读”
生:我敢!我认为,我们学语文要独立思考,敢于怀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作者,不迷信参考资料。
师:也敢怀疑我吗?
生:也敢。
师:我很欣赏你。大家敢“站着读”吗?
(全班大声说:敢!)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从这个片段中看到和感受到学生参与讨论的一种良好的状态。课堂互动讨论已达到极佳的状态,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多维有效互动下的动态生成。这样的动态的课堂,使教学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面,也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课堂中师生生命涌动的强音,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策略五:在对话交流中互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只有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中,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课堂才能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
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要充分体现其间的互动性,就要促使每个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抛绣球”无疑是促进多边互动的良策。即当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发言有重大意义值得再强调、 修正或展开时,可以用“谁听明白他的话了?”“他刚才说什么了?”“谁来帮他把这个问题再说得清楚一些”之类的话语把“绣球”抛向更多的学生,实现对话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
策略六:在合作探究中互动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有各自的长处,也有各自的短处。为了激活他们各自的潜能,可以让他们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合作中求得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课堂上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有错我纠正,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在合作中互动、互补。
我在开讲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毕淑敏《我的五样》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互动的环节:按学习小组交流,指定同学负责组织。热烈讨论之后,全班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幸福。有的说:我认为作者先舍弃空气,后舍弃阳光是不明智的。因为没有阳光,生命不会马上消失;而没有空气,人就活不多久。有的说:我认为作者的选择不合情理。她宁愿选择鲜花,也不选择父母、孩子或爱人,真叫人不可思议。我幸亏不是她的女儿。教师提示:你再看看32页第一节,她这样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应该是为后文的舍弃着想,如果选择亲人,后面舍弃时总不好舍去亲人吧,不舍去亲人,又怎能最后保留“笔”呢?不保留“笔”,又怎能充分表现她的事业追求呢?不表现其事业追求,写这篇文章的价值何在?一片掌声。这掌声不仅是给老师的,更是给学生的。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学生、文本走向了融合,走向了丰富。
随着新课程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教师角色真正演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地位上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了语文学习的亲近感和培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高效度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从行动上善于捕捉学生瞬息感受,启动叶澜教授倡导的“教育智慧”,在课堂教学的预设方案中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生成新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个性得到彰显,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课堂充满勃勃的生命活力,让课堂中的每个生命都闪耀熠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