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让教育自然发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建校于1920年,是一所有近百年悠久历史的老校。纬二人在百年的教育征程中,怀揣理想,从未停止对优秀教育的追求。今天,纬二人仍在思考,在基于核心素养学校大视野课程建构中不断破冰前行。
  一、重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框架和载体,如何优化课程是当今课改领域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以“最大限度地成全每一个生命”为使命,用智慧和行动构建并逐步优化学校大视野课程体系。这一课程结构图谱直观呈现了国家核心素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对应关系,以及服务于育人目标实现所提供的课程载体,我们力图通过这样的课程架构发现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最大限度地成全每一个生命。
  那么,如何让课程服务于“每一个”?我们想,课程一定要为“每一个”的成长体现层进性和选择性。因此,我们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将学校大视野课程重组归类成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课程整体呈现“金字塔”结构,比较清楚地阐明了大视野课程面向全体和聚焦个体的关系,也阐明了三类课程发展的层进关系。在这基础上,学校细化每一类课程,梳理课程清单,形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群,使课程与育人目标的匹配指数增强,实践指向性明确,课程建构更趋科学性。
  二、重新设置课程及课时
  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动态、不断触及内核的实践过程。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原有课时安排及课程设置呈碎片化,单一的课时长度安排打碎了教师整体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加法做得多,在国家课程内部发生的真正变革不够。如何破解课程时间和格局这两大难题?我们从2016年下半年起进行了大胆改革。
  1.变单一课时为微课、短课、长课三种课时形态
  由三种不同的课时形态共同支撑学生一天的学习。15分钟的微课以培养兴趣、用仪式开启学生全新的一天学习生活为基本定位,安排在每天早晨和下午到校的时间。30分钟的短课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专项训练目标。60分钟的长课,提出了“五个深度关注”,即深度关注需要培养的“关键品格”与“必备能力”;深度关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关注课程边界的拓展,建构更丰富的课程;更好地深度关注学导课堂中,“导”为“学”增值;深度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学得有趣又有价值;深度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建构自己的微课程。
  2.重组课程结构
  基于课程面向全体、面向个体的维度,我们将学校大视野课程调整为基础课程、拓展課程、研究课程三大类。基础课程指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程,占课程总量的85%。拓展课程指面向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选择的课程,占课程总量15%,每周四、周五下午实施。目前,学校拓展课程有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类、体育类、实践创新类等五大类。面向3~6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拓展课程,目前有30多门。选修课程今年也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补充,课程门类更加丰富,多达40门。这样的课程结构更具选择性和个性化,既落实了国家课程标准,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三、基于标准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
  1.研读课程标准,提取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基于对学科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引导。利用假期,学校成立了攻关小组;开学后,所有学科组全部进入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再研读过程。教师们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提出对本学科所应达成素养的认识,经过专家的引领、讨论、论证,形成学校对各学科、各学段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思考。
  2.重组教材
  以语文为例,基于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重新审视教材中的单元内容,研究目标与内容的契合度,根据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做删减、补充,形成基于学科素养下的单元备课。特别是针对段、文的训练,进行饱和式聚焦,资源的拓展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提供了载体。
  3.实施跨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属于综合素质,需要课程融合才能实现,因此学科课程整合下的主题课程成为学校新的课程形态。各学段纷纷打破学科壁垒,在学段内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师以主题为单元实施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主题课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收获了成长。
  例如,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是以异域风情为主要内容的单元学习,结合学习内容、目标,我们以“环球餐桌”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课程目标的定位也紧紧围绕全球视野、文化自信、实践创新等素养开展。学生在了解学习异国饮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全球视野;同时,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中,增强民族自
  信心。
  在主题课程学习中,我们还引进项目学习,提出涉及各个学科的具有挑战性、有难度的驱动性问题,如“如何在巴黎、伦敦等城市成功开一家中国餐厅”“芽儿能吃吗”“镜子还能做什么”“谁是最有魅力的英雄”等,鼓励学生聚焦问题,多维度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学科和知识本位,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聚焦“真目标”研究
  这学期,聚焦“真目标”研究,学校组建了专项研究团队,借助专家引领、指导,团队研究、实践、思考,向原课堂中99%的假目标宣战,努力挖掘寻找到1%的真目标,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评价达到一致。
  四、集团内课程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2013年,纬二教育集团成立,下设3所成员校。今天,教育集团规模已扩大至6所成员校。我们将“成全每一个生命”定位为纬二教育集团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每一个生命和每一所学校的均衡发展,让集团内每一个成员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是我们的发展愿景。纬二教育集团始终秉承这一价值追求,集团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为更好地提升教育集团的办学品质,我们也开始了集团内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研究。
  1.课程价值理念的一体化思考   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教育到底何去何从,一线校长应该有更清晰的方向和思考。一年多来,纬二教育集团多次组织理事扩大会议,几次邀请专家莅临指导,各校区“一把手”全程参加。经过多次的讨论、碰撞,专家的指导、论证,各校的办学思路越来越清晰。在集团“成全每一个生命”的价值理念下,各校都有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逐步构建起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化认识“成全每一个生命”这一价值理念的过程,课程是载体、是产品,我们的课程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每一门课程都承载着核心素养目标培养的不同价值功能,我们因需而设,不为设而设。
  2.资源支持的一体化机制
  我们主要从这几个层面实现的:把每一次集团理事会变为分享会,分享经验,同时也分享问题;课程管理部和学生管理中心肩负“创生智慧”的重任,如这学期集团组织每个年级研制的书单、经典诵读、教养50条细节等都是课程管理部和学生管理中心教师智慧的结晶;集团教研组每天分享作业布置,实现作业管控集团一体化;每学期集团定期组织各校区干部骨干教师及班主任培训。
  3.学研共同体的一体化建设
  教育集团先后成立了三个学研共同体:集团首席班主任工作室、集团精锐研究团队、交流干部组成的课程改革共同体。每学期每个共同体都有研究專题,班主任工作室聚焦教养50条落地的研究;精锐团队聚焦“基于标准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交流干部共同体聚焦学导课堂教学研究的推进。三个学研共同体提供思路、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工具、组织不同层次的研讨与调研活动等,有效推进了集团的课程改革。
  4.多元评价的一体化保障
  我们通过每年一次的集团表彰总结会议,评选集团功勋教师、卓越教师、优秀教师,探讨品质教师的培养路径。希望通过每年一次的“集团课程峰会”,每位教师都能实现“华丽转身”—由教书匠变为有自己“品质课程”的品质教师。
  我们的评价始终围绕教育集团发展的价值理念,也因课程推进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它从侧面告诉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有思想,更要让理念落地、行动有效,从而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全每个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济南市纬二路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18~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主办、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全国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与继续教育研讨会”在福州举行。一天半的会议时间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就新常态下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一、新常态下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的培训现状  园长是履行幼儿园领导和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对
北京舞蹈学院作为我国唯一的专业舞蹈高等教育学府,承载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近年来,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事业发展全局,坚持“高举旗帜,文化引领,依法治校,和谐发展”的总体方针,学习贯彻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有效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围绕中心抓党建,构建和谐促发展,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学院向
2007年9月,在挪威大选前一天,挪威西部城市桑纳讷市的邮局迎来了顾客皮尔先生。皮尔的邮件很特殊,那是一张已填好的选票。他委托邮局将这张选票邮寄到8。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去。皮尔离开时特意嘱咐邮局的工作人员:请务必将选票在选举结束之前送到那个小镇。  邮局的员工按照皮尔的要求,马上寄出了选票。但是在选举当天上午,邮局的接线员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来自另一个小镇的邮局,他们说收到了一张被误寄的选票。桑纳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合的逻辑方式构建体系,一线教师容易忽略课程的“整体性”,从而导致产生教学目标颠倒、逻辑混乱等现象。单元整合教学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全景感知式”“知行合一式”“材料准备式”三种单元导航课模式,可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课程育人功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单元导航课  《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合
有些赏玩越是在荒芜中才越有乐趣,就像对桂的欣赏,“人少,有些荒芜,因此有些山野的自然意趣”。对桂的欣赏自古已有,就像阿来所言,以单字为名的植物,是古老中国的原生种,因此才有吴刚在月宫中砍伐桂树的神话,诗人赋词作诗也因此有了孤单冷清的意境,比如“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维《十五夜望月寄杜郎
青年才俊赵元,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分公司CEO,向他恭喜并讨请客的人太多,盛情难却,包下了小餐厅,请了20个好朋友夫妻一起吃饭。  席间,大家都跟他道恭喜。但他的老同學陈刚喝醉了,不该在这个场合说的话也全都溜出口。  陈刚拍拍赵元的肩膀说:“哎呀老兄,你真是太厉害了,连洋鬼子都知道你有一套,马上让你当头头,想当初我们念大学的时候,作弊都是我罩你,没想到你比我强多了。”  陈刚才被公司裁员,心情不好。
“跟着例文学写作”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很多前辈和同行都已经进行过探讨,主要问题集中在对例文的选择和运用上。本人基于学情视角对例文的选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下面分别论述之。  一、选用例文的写作方法要具有可迁移性。“跟着例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好例文。怎样才称得上是“好”例文呢?例文是用来模仿的,那么它的写作方法就要易于学生学习和借鉴,学生学习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选用例文的写作方法要易于学习和借
【摘要】英語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英语教师在讲解英语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引申其中的德育内涵,综合运用多种具有德育渗透功能的教学方法,把德育自然地、不露声色地渗透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  【关键词】教材优化整合;德育渗透;学科德育渗透  【作者简介】罗勤,重庆市巴南中学校。  一、引言  《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对作品中的形象,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结合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境遇下对作品中的同一个人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评价一个人物要有辩证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胡屠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树立一分为二评价人物的观念。  
诗歌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人格。“明月”意象在李白诗歌的意象群里,可以说是激发了李白诗歌灵感的火镰,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意义。而以其沉郁风格而见称的杜甫,他的“明月”意象毫不逊色,形成了他自己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表现了杜甫沉郁的风格。杜甫诗中的意象纷繁复杂,透过意象不仅可见他沉郁的风格,而且更能见他对人生的深思。  一、借月抒壮志难酬之情  在诗味隽永的杜诗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