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对于学习,主观上还是存在着一种良好的求知欲,但客观上也有很多让他们不适应的地方。如教材难度的增大,学科数的增多,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上的失重。如果教师不能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并进行适时的引导,不注意在中小学衔接这样一个过渡期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一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在无意中丧失,成绩会开始严重下滑。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数学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认识的愿望,实质上就没有智育。”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研究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科目毫无兴趣,没有任何的求知欲,那么何来教学质量?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一年级是学生初中学习和生活的开始,其作用不言而喻。学生必须在初始年级具备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学生的成长更具有延续性,同时也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各方面的品质。
  逸夫中学是一所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公办学校。其特殊性使他们与城市的孩子使用相同的教材,鉴于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学习特点,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更多的揣摸和探索。
  数学是学生们较为害怕的一个学科。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做好中小学的衔接教育。为此,在08-09第一学期临近期末时,我校初一年进行了数学科“中小学衔接教育”问卷调查。调查分为四部分共21题。
  第一部分,能力适应方面。65%左右的学生在一个月内适应了中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状态,有的自主适应,有的得益于老师的帮助和要求。约28%的学生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得益于老师及同学的帮助。7%的学生近一个学期仍然觉得自己尚未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节奏。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中学的纪律常规要求比小学更高,93%的学生认为,进入中学后,学科多,任务重,自己的承受能力还可以。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中学后由于作息时间的调整,偶尔会觉得睡眠不足。
  第二部分,数学学习态度认识方面。82%的学生认为中学数学老师在指导培养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要求上比小学要严格得多,进入中学后,学生对数学课堂紧张而有序的中学生活大部分感觉愉快,个别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态度上的认识,76%的学生认为自己意识显著增强。但只有不到50%的学生在进入中学后,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对于数学学习,仍有约34%的学生是在家长或老师的逼迫下,“无奈”地进行学习。
  第三方面,数学学习习惯和方式方面。68%的学生在作业完成上积极主动。其余部分学生仍需要老师或者家长的督促,甚至个别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在遇到数学学习的难题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通过询问老师或同学来解决。在数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可以聚精会神,专心完成学习任务,少部分会偶尔开小差。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一半的学生需要靠老师或同学的帮助。80%的学生能够以积极感兴趣的态度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第四方面,心理状况方面。95%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能够胜任班级的职务和完成集体活动,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大部分是融洽的。对于教师的批评,85%的学生一回就烟消云散,但有15%的学生会耿耿于怀,愁眉不展,这15%的学生就是以后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及信心的“潜在”人员。对于初中生活以及数学学习的展望,90%的学生是有信心的。
  经过对问卷的分析,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对于学习,主观上还是存在着一种良好的求知欲,但客观上也有很多让他们不适应的地方。如教材难度的增大,学科数的增多,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上的失重。如果教师不能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并进行适时的引导,不注意在中小学衔接这样一个过渡期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一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在无意中丧失,成绩会开始严重下滑。
  从我个人浅薄的教学经验,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以及教法和学法的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一些我的看法。
  第一是教材内容的处理。初一的数学知识实际上是对小学六年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有理数部分。学生在小学就已经懂得四则运算。但小学是非负数的计算,而到了中学,负数出现了。四则运算里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难点,对于运算时符号的处理。因此如何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负数就觉得没有负担,个人觉得教师是需要花费心思去构思的。我在有理数运算的讲解时,重点在于学生对符号法则的记忆和应用。对于法则,我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并在初学时连续好几天进行课堂抽背。把法则背熟了,学生在计算时按照法则来解题,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此法是巩固并且防止出现不该错误的好方法。而对于对数学学习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有法可依”,使他们在解计算题时能够卸除恐惧的心理。在有理数的学习阶段,每天进行三道题的小测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的一个方法。我利用每天中午午休结束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理数计算的小测,将一些易错题让学生多多进行测验练习。这样的小测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但是根据现时学习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个人觉得,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时觉得这不是新知识,而是在进行复习和提高,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要学的内容是很有难度的,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恐惧甚至抵触的心理,则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很强。学生学完新课后有很多时间进行不断地反复练习。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性,真正做到了少讲多练。而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更强。因此进入初中以后,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由民办小学来的,小学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因此在一堂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是有一定难度的。更多的时候,每一堂课需要用到的旧的基础知识都需要进行再次的巩固以及复习,而对于小部分学生来说,旧的知识甚至会是新知识。所以针对练的时间较少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小测的方式。第一可以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点能够有比较深刻的记忆,第二可以让我更快地了解到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当天小测当天抽取时间来讲评,可以更好地保证作业的质量。
  对于刚从小学毕业来到初中的学生,我觉得师生关系也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很大的一个部分。学生刚入初中,由于环境和教学对象都发生了改变,特别对于教师有一种既恐惧又信任的心态,往往对老师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愿意更多地表露自己的心思。因此教师更要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温暖学生,间接地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本人在上课过程中,尽量保持一种欢快的心情,并且努力让学生也都感受到这种心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尽量使整堂课保持着诙谐幽默的状态,让学生觉得数学课是很有趣的。同时在举例时尽量多用生活中的事例,增强学生的熟悉感,并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第三,学习方法的指导。小学生在看书或者听课时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不会思考,不会去想为什么。因此进入初一后对于学生的思维要进行一定的拓展和训练。在预习时要留一两个有思考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感受新知的东西。从书面作业来看,小学生通常重结果情过程,进入初一后,虽然独立意思日益提高,但并不成熟,突出表现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独立进行思考,往往一看题目就开始问别人该如何解题,或者对于自己的解答没有信心,习惯一写完就与别人对答案等。因此,教师在课堂板书解题时,必须在解题规范上为学生做好榜样。并且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解答不符合规范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并纠正。由于知识容量的增加,因此对于知识的巩固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材料,将平时作业练习或者考试中较为重点较为难的题目进行整理和收集,以便复习的时候使用。
  总之,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有很深的影响,教师应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工作,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顺利地通过这个过渡期,驶入正常轨道,学好初中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该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  【关键词】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
期刊
当今的语文教学的多种模式,各具匠心,各有特色。但是不管是何种模式,语文教学,其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并获得智能、情感、意志、思想品德和个性等方面发展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验摸索,总结了“三读一练”导学法教学模式。  1“三读一练”的教学观  “三读一练”,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三次阅读课文,然后在练习中掌握学习内容,
期刊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也许跟心理学沾不上关系,可我还是想试图从心理这一块去大做文章,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喜欢数学,并且尽可能的爱上数学这一门学科。  初一新生,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我就是利用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让他们走进我的初中心理学之旅。  在踏出我的心理学教育之旅的第一步之前,我先与孩子们做这样一个游戏:我在黑板上分别写上“数学、语文、政治、英语、生物、地理、历史”这七个考试科目,然后叫孩子们每人拿出
期刊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数学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期刊
在教学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有学习成绩差的、有常常违纪的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生他们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爱、激励和赏识。只有老师和家长多给孩子们一些关爱、激励和赏识,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才会更加自信。  1走入孩子的生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如果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文道统一,以文载道、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就诠释了语文教学的双重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期刊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下做好上课之前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好的学习方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授人以“渔” ,交待任务  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
期刊
【摘要】随着网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发球也被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赛中发球的好坏很多时候能够决定比赛的胜负,因此对发球训练的重视程度就尤其重要。 本文从网球发球技术的特点入手,对发球技术的训练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使运动员能够更快、更全面的掌握好发球技术并有效的运用到比赛中去,使教练员能够更合理的对发球技术进行训练。通过对发球基本技术和环节的分析研究,并从细节着手再次对网球发球基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人积极 主动 愉快地去学习,去获得知识和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重要动力之一。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期刊
素质教育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此,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是最佳状态;反之,则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