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发展脉络、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1990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核评估是落实“五位一体”教学评估制度,开展“院校评估”所采取的一种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开展评估的主要模式。2013-2015年,共有51所高校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2018年将有850所高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梳理审核评估的发展脉络,从高校类型、评建组织、准备时间、专题网站建设、反馈信息、内涵建设等方面分析51所参评高校的审核评估现状,对完善未来的审核评估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本科教学 审核评估 质量保障 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9-0001-07
  [DOI]10.13980/j.cnki.xdjykx 2016.09.001
  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在2004年3月印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开展周期性高校教学评估工作。高校教学评估由此被正式确立为教学基本制度。迄今为止,教育部共实施了5轮较大规模的本科教学评估:第一轮为合格评估(1994-2002年),共评了190所高校;第二轮为优秀评估(1996-2000年),共评了16所高校;第三轮为随机评估(1999-2001年),共评了26所高校;第四轮为水平评估(2003-2008年),共评了589所高校;第五轮为自2009年开始的“五位一体”评估。
  审核评估是开展“院校评估”所采取的一种模式,是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从2013年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开始到2015年底,共有51所高校完成了审核评估工作,本文基于这51所高校进行分析。
  一、审核评估发展脉络
  (一)“五位一体”顶层设计
  2003-2008年声势浩大的水平评估给高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评估过程的一些问题,如用一把尺子量所有高校、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關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转变评估方式。为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在2011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对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做了顶层设计,系统地提出了“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评估制度(简称“五位一体”评估制度)。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种类型。合格评估的对象是自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二)审核评估试行方案
  2011-2012年教育部组织力量开展审核评估方案的研制工作,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试行)》。为了进一步检验、修订和完善审核评估方案并做好试点工作,2013年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下文简称“教育部评估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评函[2013]8号)。2013年4-5月,教育部评估中心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五邑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等7所高校开展了审核评估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分别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安徽省教育厅和陕西省教育厅承担组织实施工作。2013年6月,教育部召开审核评估试点工作汇报会,时任高教司副司长刘桔说:审核评估试点取得了成功,高教司建议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审核评估,但启动后要注意把握节奏。2013年12月,教育部评估中心继续对华中师范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两所高校开展审核评估试点工作。
  (三)审核评估正式方案
  在9所高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3年12月中旬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审核评估正式拉开帷幕。审核评估以“一坚持、二突出、三强化”为指导思想,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评估范围包括6+1个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重点是“五个度”。
  二、审核评估现状分析
  (一)参评高校概况分析
  教高[2013]10号通知明确了本次审核评估的时间为2014至2018年,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分级负责,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工作由教育部评估中心负责,地方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2013—2015年,除试点评估高校,大部分高校由其隶属关系所属的评估单位实施了审核评估,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评估个别高校,如广东省教育厅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对非中央部属但整体进入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实施了评估。
  2013-2015年,共51所高校完成了审核评估工作(表1)。按隶属关系区分,51所高校中有中央部委所属高校13所、省属高校38所。按类型划分,有理工类高校16所、综合类高校15所、师范类高校11所、农林类高校3所、财经类和政法类高校各2所、医药类和艺术类各1所。按层次划分,有“985高校”5所、“211高校”10所(不含“985高校”),其他高校36所。按所在省份划分,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评估,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启动审核评估。已参与评估的省份中,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评高校不少于3所,山东省最多(10所),江苏省次之(9所),湖北省4所,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吉林省等5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为3所。按评估机构进行区分,有18所高校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实施评估、33所高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评估。   (二)参评高校组建的评建机构情况分析
  审核评估组织机构在审核评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51所参评高校的校网页和外网上共找到20所高校组建的审核评估组织机构。此20所高校均成立了审核评估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或教学评估中心)、自评报告专项工作组(或文字材料组)。审核评估领导小组主要由校领导组成,评建办公室主要由部、处参与审核评估的核心工作人员组成,自评报告专项工作组由审核评估“6+1项目”分工单位核心成员组成。其中,有8个高校成立了数据工作组,6个高校成立了学院工作组,4个高校成立了专家组,4个高校成立了综合协调组,还有个别高校成立了会务组、宣传组、支撑材料组、条件保障组等部门。个别高校实行校领导联系学院工作制度,按审核评估范围落实校领导分工等制度。高校成立的审核评估组织机构总体趋向于精炼,人员精简,注重工作实效。
  (三)参评高校的准备时间情况分析
  召开审核评估启动会通常意味着高校正式吹响了审核评估的号角。51所参评高校中,有45所发布了审核评估启动会新闻。此45所高校当中,有8 1%的高校从召开审核评估启动会到正式开展评估的时间少于1年,其余19%的高校为1年以上。教高[2013]10号文发布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审核评估融入日常的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将外部评估与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四)参评高校专题网站建设情况分析
  审核评估专题网站是展示审核评估工作的一个窗口。51所参评高校中,有17所高校建设了审核评估专题网站。其中,有3所只对校内开放,有2所已暂停使用。其余12所的栏目设置按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政策文件(或评估文件,12所)、资料下载(11所)、组织机构(10所)、评估动态(9所)、他山之石(8所)、评估问答(或评估精髓,6所)、评建简报(5所)。少数高校设置了学校自评、质量报告、数据库、支撑材料、专业评估等栏目。
  (五)参评高校信息反馈分析
  按审核评估工作日程安排要求,专家组进校第四天下午为专家组个人意见反馈会;专家离校5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的专家个人审核评估报告;专家个人审核评估报告提交10个工作日内,专家组组长根据每位专家的报告给出审核评估结论,形成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51所参评高校中,有44所发布了审核评估专家进场及意见反馈的新闻,所发布的意见反馈新闻均是反馈会上专家反馈的个人意见,没有高校发布专家组审核报告。
  此44所高校中,有1所只公布了出席反馈会的教育厅领导,未公布校内参与人员。其余43所高校反馈会参会人员见表2所列。
  审核评估反馈会是审核评估工作的一个核心环节。从上述43所高校审核评估反馈会参会人员的组成来看,学校重视校领导、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对反馈信息的接收。学术委员会、督导委员会、教代会等作为学校重要的决策、监督组织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会上的参会比例仅为12%-14%,人才培养过程最核心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的参会比例仅为7%,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会比例也仅为7%。
  此44所参评高校中,有22所高校在专家个人意见反馈会新闻发布中具体说明了专家的工作情况,如听课看课、深度访谈、调阅试卷、毕業论文、走访实习和就业基地等情况,有11所高校说明了专家工作方式但没提及具体情况,有1l所高校未提及专家工作情况。
  审核评估不设等级,评估结论包括肯定之处、改进之处和整改之处。此44所参评高校中,有37所高校在专家个人反馈会新闻中陈述了肯定之处,有4所高校没有陈述专家的具体肯定之处,而是用“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或“从办学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特色项目七个方面,肯定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成绩”等一句话来概述。有40所高校把专家对学校主要的肯定之处按审核评估6+1个项目(一级类别)、24个要素(二级类别)、64个审核评估要点(关键词)进行归类。肯定之处一级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定位与目标(29)、教学资源(25)、质量保障(25)、培养过程(24)、师资队伍(23)、学生发展(21)。肯定之处二级指标最高的五项为:质量保障体系(25)、教学改革(17)、教师数量与结构(16)、教学设施(15)、就业与发展(15)。肯定之处三级要点最高的五项为: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效、教学资源条件有力保障、教师队伍保障有力、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有11所高校肯定之处直接使用了“五个度”进行概括。
  此44所参评高校中,有32所陈述了专家反馈的本科教学的主要问题、意见与建议;有12所未提及主要问题、意见与建议,仅用“指出我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等话语进行模糊陈述。有32所高校把反馈本科教学主要问题、意见与建议的信息按审核评估6+1个项目(一级类别)、24个要素(二级类别)、64个审核评估要点(问题关键词)进行归类。问题一级指标最高三项为:教学资源(24)、质量保障(20)、培养过程(19)。问题二级指标最高的五项为:质量保障体系(19)、教师数量与结构(12)、教学改革(10)、办学定位(8)、教学设施(7)、特色(7)。问题三级要点最高的五项为:质量保障体系(11)、师资队伍建设(8)、办学定位(6)、人才培养目标(6)、教学资源建设(6)。
  (六)参评高校内涵建设共性分析
  审核评估过程中,各参评高校积极反思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寻找人才培养短板和薄弱点,凝练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推进内涵建设。在参评的51所高校中,有31所高校(占比61%)在审核评估前实施了本科专业评估,其中湖北省、山东省、辽宁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等开展了全省性的专业评估。专业作为高校最基本的办学单位,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本次审核评估过程中,参评高校在内涵建设方面注重从办学的基本单位开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对审核评估的展望
  2014-2018年问,将有900所高校(参加过水平评估的高校为589所,参加合格评估并通过的高校约为300所)参加本次审核评估,2013年参加试点评估和2014—2015正式参加评估的高校为审核评估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方向。
  (一)审核评估之“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
  美国学者巴纳特根据伯顿·克拉克的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三种力量理论,即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应是政府、市场、学术权威三种力量平衡的结果,于1992年提出了质量“三角保障理论”,认为成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高校、政府和社会三个维度质量保障的有机融合。审核评估的工作理念是“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而对国家负责是否意味着对社会负责?51所参评高校中,有86%的高校发布了审核评估专家进场及意见反馈的新闻,14%未发布任何审核评估反馈意见的高校中既有试点评估的高校,也有2014年以后正式参加评估的高校,新闻公开程度不一。虽然高校审核评估意见反馈新闻不是专家组的正式意见,各高校出于各种原因在对外新闻上可能进行选择性报道,但在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报告不公开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公开方式。社会对审核评估是否有知情权、知情权如何获得、到什么程度,这是本次审核评估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审核评估之“国家、省、高校责任”
  质量保障是审核评估的核心目标之一。质量的实现既需要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质量文化、质量保障体系、评价模式的构建应该是国家、省、高校三个层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家层面有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础数据采集,有4年一度的审核评估;部分省市围绕“五位一体”的要求重点推进了审核评估、专业评估等,部分省市的质量保障缺位;高校的自我保障、自我评估、自我监测有待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有待于升华为一种质量文化。
  (三)审核评估之“五个度”
  “五个度”指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是审核评估的重点。审核评估专家在审核评估过程中、高校在评建过程中如何把握“五个度”,是审核评估成败的关键。“五个度”是审核评估的起点,也是审核评估的终点。虽然各高校在审核评估新闻中把肯定之处高度聚焦于“五个度”,实际工作是否真正以“五个度”为标准,尚需进一步落实。
  (三)审核评估之“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李志义教授将审核评估的特点概括为“三个不”和“三个基于”。“三个不”:不分类型、不设标准、不做结论。审核评估形式上不分类型,实质上按照学校自己设定的目标和定位进行分类,是“一校一类”,因而是最广泛的分类;审核评估形式上不设标准,实质上是用高校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评估,是“一校一标准”,因而是最普遍的标准;审核评估形式上不做结论,实质上是对影响质量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出评价,是“一事一结论”,因而是最具体的结论。审核评估的“三个基于”是基于目标、基于自评、基于事实。
  审核评估不设统一的评估标准,注重评价学校自设的目标及其达成度,强调“自己的尺子量自己”,鼓励高校开拓创新、办出特色。高校在评建过程中重视顶层设计,重视各方面的建章立制,重视“尺子”的建设。从高校审核评估专题网站、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高校宏观、中观的“尺子”多,微观执行的“尺子”少;管理规范多,质量标准少;“尺子”建设多,共识少。未來审核评估工作应重视“尺子”的广度、深度、共识度和执行度。
  (四)审核评估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1952年,卡尔·罗杰斯首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引发了本科教育的系列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必将对21世纪的整个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探索——扩大学生选择权(专业、课程、学习)、增加学术指引与服务、实施学习性投入调查、在校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全程跟踪中等。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是一种理念,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方法与措施。目前高校的学习性投入调查、在校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全程跟踪是一种好的探索,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研究,因为不同高校呈现的调查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在高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实践基础上,国家层面可以考虑开展全国性的常态的学习性投入调查和满意度调查。
  (五)审核评估之“参与度”
  在反思水平评估调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不够、形式主义大量存在等不足的基础上,本次审核评估在顶层设计上重视发挥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以“自然态”进行评估。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仅47%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参与度有待提高。在高校评建过程中,行政部门参与多,教师、学生、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参与少,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教学决策组织参与少,教学督导委员会、教代会等教学监督组织参与少。反映在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的参与比例上,校领导、部处和学院领导参与比例为100%,而教学决策组织、监督组织、基层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比例则普遍低于15%。
  正如黄达人教授在《大学的根本》一书中所言:教学改革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着校长、院长和教师三个层面。校长要有理念,在理念上要把重视教学、重视学生成为全校的共识,在政策上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引导和支持。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院长。只有学校和学院达成共识的教学改革政策,才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只有院长行动起来,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推动下去。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任何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都是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对教学学术事项进行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教代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对学校重大改革或重大问题有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职责。系、教研室是大学的基层组织,是大学落实教育目标的前沿阵地,基层教学组织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这些人应该是审核评估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
  (责任编辑:刘新才)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培养本科生的读书兴趣,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深度发掘和大力培养具有潜质的学术人才,针对本科生开展读书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读书会是一种“半民半官方”的组织,每学期由一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并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化的读书活动。实践探索的结果表明,通过读书会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激发本科生的学术兴趣,能尽早开发学生的学术潜能。同时,读书会为本科生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尝
期刊
[摘要] 1999—2003年优秀博士论文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其适切的选题视角、系统的学术考察、厚重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内在逻辑等是论文质优的基本特征。为此,今后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及理论基础,关注研究内容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广借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及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文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40[
期刊
2010年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和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皆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之下,该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呢?《精粹教育之路》正是着眼于处于当下变革时期的基础教育,结合吉林省双辽区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用实例的方法论证了精粹教育之路的可行性。  《精粹教育之路》一书由双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整理编辑,并于2016年出版,主编为吉林省双辽市教
期刊
[摘要]教师愿景作为“未来取向”的教师话语,无论是对于职前教师的职业选择,还是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教师愿景的内涵、特征、类型和作用等方面对哈姆尼斯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对未来教师愿景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师愿景 教师发展 未来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9-0110-04  
期刊
[摘 要]在社会转型升级的历史语境下,职业人的生存需要、发展方式和自我意义需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何塑造职业人,使其形成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成长需要的职业精神,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职业精神内涵和社会本质的基础上,阐述了职业精神的形成特征和弱处之义,并从个体自我抉择和社会塑造等维度探讨了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职业精神 社会本质 弱处之义 实践教育 自我抉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重点关注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我期望的确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的自我期望高于男生;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期望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同任课教师正向作用的程度不同,其中班主任的正向作用最大;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期望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且对男生的影响高于女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尤其
期刊
[摘 要]在教学思想史研究的视角下,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物理教学思想的发端与发展、二十世纪末的物理教学改革以及科学探究与我国物理实验教学传统的交汇之后,走入了“科学探究时代”。在经历了物理教学研究学术纲领的承续、科学探究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以及学术研讨的深化之后,走出了“科学探究时代”。“科学探究时代”促进了我国物理教学思想传统的增强,提高了思想史方法的历史意识、高阶反思取向的纲领意识以及文化遗产特
期刊
[摘要]大数据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学生英语作文的自动批改,从中介语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入手对英语作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较可靠的结论。本文采集“百万同题英语写作”相关数据,结合中介语理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和歸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策略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高职 英语写作 中介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9-0
期刊
[摘要]课程设置对提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国内22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中涉及到的课程要求为参照,对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未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是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普遍现状,导致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我国幼儿性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幼儿普遍存在着“男性度过低、女性度过高”的情况,而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是导致这一现况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我国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的现状,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从政府层面上而言,师范院校的培养政策需作出调整;从幼儿园层面上而言,幼儿园领导层有必要采取措施吸引男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