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受到了网上“淘课”的火热,苏州市的郑先猛老师认为,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着的缺失,给孩子们一张万能的学习之“网”。
2010年“淘课”在中国悄然兴起,一大批的有识之士、白领加入了“淘课”的行列。忙碌的充电,热闹的场景不可谓不火。“火”是对知识的一种渴求,一种追逐,“火”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内驱动力。
看着国人对“名校公开课”的趋之若鹜,作为教育者,我们也隐隐地体味到了中国基础教育可能存在着缺失,中国的高等教育可能存在着缺失。那些膜拜追崇名校公开课的人,哪一个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啊!再看看那些课程吧: 《幸福》、《人性》、《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这些风靡网络,备受推崇的专业课,访问量每月平均达到100 万次,然而这些有意思的科目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国内高校的课程名单里。甚至有一个戏谑中外高等教育巨大差异的段子在网络广为流传:“都是讨论人生的入门课,你看看耶魯课堂上探讨的是什么:死亡(哲学部分),男女性欲的强度差异(心理学部分),从城邦经验到民主政府(政治哲学部分);再想想我们的大学辅导员喜欢念叨什么:不许交男女朋友(哲学部分),敢交就打电话给你家长(心理学部分),爱人不行,要加强爱国(政治哲学部分)。”这样的调侃有些夸大其词,但是玩笑背后的本质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躲着这个,忌讳着那个,藏藏掖掖,结果又能怎么样呢?结果还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恋爱无处不在,从大学到中学,甚至波及到小学,我们躲得了吗?药家鑫来了,撞伤人便罢,不救助也罢,可是却还要残忍地对受害者捅上几刀,这是“人”的行为吗?这是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的行为吗?还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启铭,事发后猖狂叫嚣“我爸是李刚” ……这些确实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缺憾。真是:“大脑不给力,个性乱成长啊!”
当千军万马拥挤着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时候,当“分分分”成为学生的命根的时候,中国的孩子成了一部简单的考试机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这一根指挥棒在中国的教育天空里激情地挥舞着,它指向哪里,教师就向哪个方向教,学生就向哪里学。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书包在年年的“减负”声中,一年比一年“厚重”,本应朝气蓬勃的少年,却变得少年老成,大有老气横秋之感,成熟不足但朝气全无。
“理科教学照本宣科,人文社科应付了事,既没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意识,也没有增进人文素养的环境”,山东大学大一学生吴明对新生的“通识教育”就颇有微词,“学生们孜孜不倦地吃草,为的只是有一天变成商品运出去——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农场。”孩子们的个性特点何来,能力素养何来?“名校公开课”中国主持人、翻译学者朱学恒,当年在台湾中央大学读电机系时,曾碰到一位“三板”(只会看天花板、地板和黑板,完全不会与学生互动)老师,害得他电磁学这门课被“挂掉”重修。可见教师教学的方式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让我们看看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公开课堂吧,和谐开放的课堂,随性自然的主讲教授们,构造出一个更符合大学精神的讲坛,构造出了一个更具人性化的教育氛围。《死亡》的主讲人、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Shelly Kagan),在第一节课开始便客气地“邀请”学生称呼他为“雪莱”而不是“卡根教授”。他还自我解嘲般地说,随着自己越来越“德高望重”,叫他名字“雪莱”的也越来越少了。没有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没有不苟言笑的刻板严肃,有的只是那一份随性和亲近的个人魅力,有的就是那一种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正义》课程的最后,桑德尔教授说,“这门课程旨在唤醒你们永不停息的理性思考,探索路在何方”,这是网络公开课的意义所在,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填补我们在以往生活中的空白;提供一种远离标准牢笼、勇于质疑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但目前还是最缺少的教育内质啊。
教育已经解锁,知识共享时代已然来临,我们的教育更需给力。我们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更需关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才”,也不需要“成才(学业、知识)却不成人(道德、修养)”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大脑”给力,着手未来,放眼长远,“风宜长物放眼量”的通才。教育和学习切不可太有功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则。
并不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来自大学,来自名校。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艾里森甚至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读了一年研究生后退学的……其实教育的出路并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去读大学,也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去读大学。在这个知识爆炸却又能共享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要给力孩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他们一张万能的学习之“网”,让他们网住青春智慧,网住横溢才华,网住人生未来,网出业绩辉煌!
2010年“淘课”在中国悄然兴起,一大批的有识之士、白领加入了“淘课”的行列。忙碌的充电,热闹的场景不可谓不火。“火”是对知识的一种渴求,一种追逐,“火”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内驱动力。
看着国人对“名校公开课”的趋之若鹜,作为教育者,我们也隐隐地体味到了中国基础教育可能存在着缺失,中国的高等教育可能存在着缺失。那些膜拜追崇名校公开课的人,哪一个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啊!再看看那些课程吧: 《幸福》、《人性》、《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这些风靡网络,备受推崇的专业课,访问量每月平均达到100 万次,然而这些有意思的科目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国内高校的课程名单里。甚至有一个戏谑中外高等教育巨大差异的段子在网络广为流传:“都是讨论人生的入门课,你看看耶魯课堂上探讨的是什么:死亡(哲学部分),男女性欲的强度差异(心理学部分),从城邦经验到民主政府(政治哲学部分);再想想我们的大学辅导员喜欢念叨什么:不许交男女朋友(哲学部分),敢交就打电话给你家长(心理学部分),爱人不行,要加强爱国(政治哲学部分)。”这样的调侃有些夸大其词,但是玩笑背后的本质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躲着这个,忌讳着那个,藏藏掖掖,结果又能怎么样呢?结果还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恋爱无处不在,从大学到中学,甚至波及到小学,我们躲得了吗?药家鑫来了,撞伤人便罢,不救助也罢,可是却还要残忍地对受害者捅上几刀,这是“人”的行为吗?这是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的行为吗?还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启铭,事发后猖狂叫嚣“我爸是李刚” ……这些确实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缺憾。真是:“大脑不给力,个性乱成长啊!”
当千军万马拥挤着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时候,当“分分分”成为学生的命根的时候,中国的孩子成了一部简单的考试机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这一根指挥棒在中国的教育天空里激情地挥舞着,它指向哪里,教师就向哪个方向教,学生就向哪里学。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书包在年年的“减负”声中,一年比一年“厚重”,本应朝气蓬勃的少年,却变得少年老成,大有老气横秋之感,成熟不足但朝气全无。
“理科教学照本宣科,人文社科应付了事,既没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意识,也没有增进人文素养的环境”,山东大学大一学生吴明对新生的“通识教育”就颇有微词,“学生们孜孜不倦地吃草,为的只是有一天变成商品运出去——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农场。”孩子们的个性特点何来,能力素养何来?“名校公开课”中国主持人、翻译学者朱学恒,当年在台湾中央大学读电机系时,曾碰到一位“三板”(只会看天花板、地板和黑板,完全不会与学生互动)老师,害得他电磁学这门课被“挂掉”重修。可见教师教学的方式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让我们看看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公开课堂吧,和谐开放的课堂,随性自然的主讲教授们,构造出一个更符合大学精神的讲坛,构造出了一个更具人性化的教育氛围。《死亡》的主讲人、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Shelly Kagan),在第一节课开始便客气地“邀请”学生称呼他为“雪莱”而不是“卡根教授”。他还自我解嘲般地说,随着自己越来越“德高望重”,叫他名字“雪莱”的也越来越少了。没有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没有不苟言笑的刻板严肃,有的只是那一份随性和亲近的个人魅力,有的就是那一种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正义》课程的最后,桑德尔教授说,“这门课程旨在唤醒你们永不停息的理性思考,探索路在何方”,这是网络公开课的意义所在,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填补我们在以往生活中的空白;提供一种远离标准牢笼、勇于质疑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但目前还是最缺少的教育内质啊。
教育已经解锁,知识共享时代已然来临,我们的教育更需给力。我们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更需关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才”,也不需要“成才(学业、知识)却不成人(道德、修养)”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大脑”给力,着手未来,放眼长远,“风宜长物放眼量”的通才。教育和学习切不可太有功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则。
并不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来自大学,来自名校。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艾里森甚至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读了一年研究生后退学的……其实教育的出路并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去读大学,也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去读大学。在这个知识爆炸却又能共享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要给力孩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他们一张万能的学习之“网”,让他们网住青春智慧,网住横溢才华,网住人生未来,网出业绩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