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内容,迥异的效率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ho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第八次》一课A、B两个案例,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采用了迥异的做法,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案例A:句子填空法
  课文主要写了 (谁)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连打了败仗,几乎失去信心。后来受到的启发,决心干第次,终于。
  (学生在初读预习的基础上,对填空题的解决较为轻松,教学环节流畅)
  【点评】教学案例A显示,学生在预习得基础上,通过填空的方式,较容易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很快进入下一个环节。但是,在句子填空式训练下,学生学到了什么呢?此处,填空题是教师出的,换一篇课文,在没有教师出题的情况下,三年级学生能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可能性不大。
  案例B:串联词语法
  师: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我们先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然后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点评】此处,教师渗透概括的方法,将一段话提炼成一个词语。
  生:可以用“侵略”概括。
  生:可以用“抗击”概括。(教师板书)
  生:也可以用“抵抗”形容。
  师: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分别一个词语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写在每段的旁边。默读批注后,学生交流词语。
  生:第2自然段可以用“唉声叹气”概括。
  生:第2自然段我用“失败”概括。(教师板书)
  生:第3自然段可用“结网”概括。(教师板书)
  生:我用“感动”这个词语概括第4自然段。(教师板书)
  生:我用“招集”概括第5自然段的内容。(教师板书)
  生:“动员”一词可以概括这一自然段。
  生:“成功”可以概括这一自然段。
  生:这一自然段可以用“胜利”来概括。
  学生的发言形成了以下板书:
  抗击失败结网感动招集
  师:针对课文五个自然段,老师共写了五个词语,每一个词语都能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你能否用上这五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评】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五个词语串联起来,说上几句话,就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古时候,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布鲁斯带领军队抗击外国侵略军。他的军队一连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他躺在木板上看到蜘蛛一连结了七次网都没成功,蜘蛛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他感动极了,于是,四处奔走,招集军队,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
  生:朗读课文后,每个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概括,写在每一个自然段旁边,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
  师:教师板书,这叫串联词语法。学习后面的课文,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评析】
  一、 课堂得法。案例A中,教师采用填空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难度系数一般,学生在预习后就能解决,看似目标达成得既快又好,很快进入下一环节。其实不然,学生对概括的方法习得甚少,学生较快的口头填空,只是解答了教师的一个问题,并没有习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案例B中,教师在学生预习、课堂朗读的基础上,先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名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课文第1自然段。然后教师帮助学生运用方法概括其余段落,将阅读感受到的一个词语提炼后写在相应段落的旁边,这是方法的运用。末尾,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是方法的积累,说明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说法。
  二、 问题有度。案例A的问题为线性提问,只是指向某个答案的提问,学生的思维犹如平面散步,问题思路窄、跨度小、答案唯一。案例B中的问题是立体性问题,问题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多种多样,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学生成为了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书法不仅是一种技法,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份传承。2011年起,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确立了“墨香浸润文化校园,书法彰显教育特色”这一建设主题,将书法作为特色加以打造,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天二十分钟写字课,重新回归课堂。  一、 书法教育从“趣”字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尤为重
期刊
《人民教育》2012年第20期刊登了吴非老师的《每一步都要讲‘有效’么?》,他对 “奢谈有效”现象进行了细致分析,非常值得学习。近几年,我们都在围绕着“高效”做文章,渐渐地,老师也在变化着,不敢多说话了,不太会说话了,以往的幽默、诗意、大气、细腻、智慧……难得一见了。这让我对课堂上老师失去的情趣感到惋惜。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思维的”。他们渴望得到的不是表面形式多样的训练、训练
期刊
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充满语文的味道。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我就是本着这种教学思想,力图体现自己对语文的认识,现将部分教学片段回顾如下:  一、 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  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全文性的朗读训练?是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以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譬如,《日月潭的传说》一文,
期刊
初读课文,我们常常只是按部就班地学学生字,读读课文,机械重复,教学必然缺少应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常态的教学中怎样增添新的因素,以启动、刺激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求新,要告别毫无目的枯燥乏味的朗读方式,要在惯常性的读中求新——以新目标、新内容、新感受、新方式等为动力源,不断推进教学的进程,要让学生在目标引领,自主自动,收获提升的循环往复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下面以《李时珍
期刊
一天,徒弟说:“师傅,总听你的高年级课,这次给我们上一节中年级的吧,最好选一篇大家都上滥了的课文,我们想看看你会怎么设计。”我很喜欢徒弟这样的“点将”,他们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困难常能促我思考,师徒共同研究的场景总给我非常美好的享受。于是,我们选了三年级上册的《小露珠》。  这是篇童话,段落清晰、情节有趣、文字生动,是公开课的“宠儿”。最常见到的是老师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书,扮演小青蛙、小蟋
期刊
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机械重复实效性差,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获得和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逐步形成。那么如何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让它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牧场呢?  一、 从“接受”走向“自主”  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一样。因此,
期刊
作文评评课,是“作文自能评改”课题下的一种课型,在学生对作文互评互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文评价,并结合作文内容表达对作文评价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从而促进学生在评评交流中提高作文水平、口语交际水平以及作文鉴赏水平的一种创新课堂。  【情境描述】  教学苏教版五上《习作4》课一开始,我带领学生温习了本次习作要求,然后进入评评环节。幻灯片一张一张地播放着,看到自己的作文显示在大屏幕上,同学们又高兴又
期刊
一、 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敢于深度质疑  学生敢不敢深度质疑——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提出问题,似乎习惯了用耳朵听,却忘记了用嘴巴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怕提出的疑问不得要领,会受老师责怪,同学耻笑,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二是教者常常按照事先预设好的教案教学,几乎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全部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来了,面面俱到,使学生无疑可质。长期以往,学生脑海中的“?
期刊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发现有十多篇神话,这些神话以其独特的想象、鲜明的人物、清浅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那么,在“语用”思想的观照下,神话类课文又该如何教学呢?现以《开天辟地》为例,重新审视神话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一、 立足“语用”,确立神话类课文教学目标和内容  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个文本都有丰富的内容。面对众多内容,选择什么来教,选择什么作为重点,可以看出教师
期刊
“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如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下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呢?笔者以为,既要技术性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要艺术性地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  技术,这里指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方法。运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就是指导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解决学科问题的方法。而艺术是指高明的方式方法,也指独特优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