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话语权在大众文化中的应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20世纪后半叶,商品化社会日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巨大进步,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相应也发生了变化。在文学领域中,市场经济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固有的生存方式和环境,也使得文学的价值体系和作家创作的心理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是文学的一种革命。当然,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即文学是一种话语活动的思想,在大众文化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权力;话语;文学话语权;大众文化
  正文:
  当今社会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兴起于现代都市,与现代大工业密切相关,多以电子传媒为介质,以全球化的角度为视点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场域。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面对这些变化,引领大众的价值取向也逐渐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因此,文学本身的话语权就显得极为重要,文学话语权研究的多元化趋势使得我们有必要重视起来。
  一、文学话语权的概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话语”已然当今大众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突破了传统语言学的范畴 ,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政治的意义,文学话语权在大众文学中的价值取向就在于其政治权力。在当代社会思潮中,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话语权是一种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当文学发展到大众文化的阶段,其文学话语权凸显得愈发重要。
  文学作为一种话语,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五个因素。文学语言突破语言学中的语法和结构表达,与现实世界的逻辑要求有所差异,更多的是强调个人情感、风格、特色的注入,不是对一般事物的简单明了的纯粹性说明,而是通过一定的比喻、描写、象征等表达方式来表达说话者对外部世界和人生经验的体悟,从而更清晰的认识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语言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在加强读者对事物的感受力的同时,也加强了语言艺术本身的审美弧度。
  二、文学话语权在大众文化中发展的作用
  (一)具有蕴藉性
  蕴藉,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它特指文学作品中那些意义含蓄,蓄积深厚的话语状况。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中,明确地指出“蕴藉”是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很多文学作品都是话语蕴藉的典范之作,在各方面都能体现出话语蕴藉的特征。话语蕴藉由作者、说话者来创造,让读者去体味、去把握。在特定的文本里,话语蕴藉可以通过一个篇章、一个段落来体现,有时还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可以是人名和地名,说话者和说话者之间的“黑话”、“暗话”等,如《甄嬛传》中,人物的语言各式各样,那句流传极广的话“真真是极好的”、“贱人,就是矫情”等,如今成了多少人竞相模仿、采纳的对象,大量的运用在大众传媒的视域中,这当然也就是《甄嬛传》作品的话语权了。
  (二)具有情感性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越能够触发读者思考、想象的作品,就越能够奉为经典之作,文学话语因此具有情感性。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创作者、说话者要有情感,通过情感的注入来牵引读者,使文本变得更有感染力;受话者、读者也需要情感的投入来感受文本。当然,文学文本的语言可以是陌生的、扭曲的,甚至是晦涩的,也可以不符合大众常规,但是一定要引起读者的兴趣,达到文学语言教化、教育的作用。在大众文化中,消费对象的转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我们用真诚、真挚的文学态度、文学语言来服务社会。
  (三)具有文学性
  文学具有文学性,如同艺术具有艺术性,科学就有科学性,这一点无可厚非。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之下,“话语权”只有保持其文学性,才有可能有其自身特色和魅力,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经典被搬上电视荧屏,文学作品开始被当成一种商品销售、消费,脱离作者本意,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作品的艺术品位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保持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话语的文学性,成了一项势在必行的课题。
  (四)具有社会性
  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大潮下,大众文化虽然满足了普通阶层的需求,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贝格认为大众文化单调、平淡、庸俗,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更多地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因此文学话语权的作用日益突出。如先锋小说家韩少功的《马桥辞典》中“话份”,“话份”在大众用语和词典中几乎找不到其身影,却成了该部作品中分量最重要的词语之一,“话份”主要是指语言权力,或者是说在语言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的权利。拥有话份的人,就成了语言的主导者,人们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并使人们处于某种隐约的压力之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是受话者不敢反抗,只能洗耳恭听,谨慎开口。而在大众文化背景之下,拥有话份就拥有十足的话语权,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人们追逐、效仿的对象。文学话语权亦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必须符合大众文化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的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由此可见,在当今大众文化的潮流之下,文学话语权的社会功用越来越重要。
  三、文学话语权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产的革新、技术的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但是,正是由于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民主意识的增强,使得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作家的文学话语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题材、体裁等,层出不穷,但是由于中国自身特殊的政治环境,文学创作和接受始终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主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作家成了時代新思想的代言人和领路者。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政治生活的变化,虽然文学的话语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却不可能撼动其强有力的地位。如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新一轮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在中国流行,各种“莫言热”收到追捧,莫言的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也就说明在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之下,文学话语权,这一话题仍然不可或缺。
  四、应有之做法
  一、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
  文学是精神世界的产物。于是,文学的作用就是指向内心,内心就是精神,而精神的一个特点,就是属于个人。也就是说,个人独立之精神,而只有精神独立,才能创造出独立之文学。文学具有独立性,而文学话语也自然具有其独立性,有自身的个性和语言特色,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能够独树一帜,且符合大众文化审美需求。
  二、自身的审美属性
  文学作品中的美是一种现实美的集中表现。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就是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品位、艺术感受力。而文学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保持语言的魅力和特色,才能使文学话语权在大众文化中得到更大的应用和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
  结语:
  在大众文化之下,“文学话语权”的出现,无形之中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因此,文学作品的创作也要积极健康,符合社会的主流想法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拥有话语权,才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之下达到更好的传播,文学的审美价值和魅力得到更好的彰显。
  参考文献:
  [1]孙晶 著.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张法 著.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杨小清.《走向“文化”的文学话语权──“审美权力假设及其合法性问题”续论》[J]. 文艺争鸣.2000(09).
  [4]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2001(04).
  [5]姚文放.《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J].文学评论.2001(09).
其他文献
(1.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2.3.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1;4.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71)  文化产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文化产品是指由文化人及文化行业生产出来的含有文化性,艺术性或文化含量高的文化载体和服务。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的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产品,如何迅速推广这些文化产品以及采用何种营销策略就成本文将要重点
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170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和要求不再单一,而是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审美习俗与社会功能的整合,呈现着情感意念与向上创造、象征表意与审美愉悦的融合。然而,在民族文化元素和现代产品的融合上,现阶段只有少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而且仅只是一些浅层次的嵌入,在实用性、美观性、文化层次上没有突破。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以传统元素
期刊
(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对刺激进行选择、分析与整理, 来丰富、更新认知结构。在教学领域, 新的学习内容被不断内化, 扩展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使用同化和顺应来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词汇教学  一.引言  词汇是语
期刊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摘要】:京剧是我国传统剧种中保存最好、发展最快、创新最强的剧种之一。京剧受到了京城宫廷文化、剧本雅俗共赏、名伶名段荟萃、多元舞台艺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戏曲中最耀眼的剧种,其唱腔分为西皮腔和二黄腔,简称皮黄腔,由徽调与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后合流演变而成的。从京剧皮黄的产生到钢琴曲《皮黄》的问世,历经了二百多年的世事变迁。这首问世的钢琴曲《皮
期刊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内江 四川 641112)  【摘要】:不管是古典朴素的传统乐曲,还是阳刚有力的改编乐曲,都是由演奏者反复练习、思考、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拥有一个正确的手型,对整个乐曲是如虎添翼,使演奏者对乐曲的情感色彩更容易把握。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古筝演奏过程中,重点从手型上来探讨古筝手型在古筝演奏中对整个乐曲情感的影响,最后得出适合自己以及广大筝友较为完整系统的练习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江西師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Abstract】: Inspired by the twelve principles put forward by H. Douglas Brown in his book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the author p
期刊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运用了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通过“春秋笔法”与“天人感应”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清廷的不满,并通过各种细节暗示读者《聊斋志异》是一本史书,应认真揣摩。  【关键词】:春秋笔法;天人感应;史书;《聊斋志异》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笔法”或“微言大义”。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
期刊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当前人们在重视精神文化水平提升的同时,予以保存文化和艺术更高的关注度,并且意识到了传承文化和艺术对于民族发展产生的意义,所以各地方政府以及部门开始加大力度进行博物馆或者艺术馆的修建、改造等。而且通过采取网站途径展示藏品,希望可以应用各种媒体技术,让文化遗产得到数字化传播
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要】:现代舞的最初现世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国家。当我们将西方的现代舞引进中国时,首先就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打破思想限制,利用现代舞的特色来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出自身的气息。文章主要介绍了现代舞与我国民族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民族元素;现代舞;融入  现代舞的世界中有着五大训练体系,最
期刊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宗教音乐被称为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源头,它影响了大批不同时代的许多重要的作曲家,经过十几个世纪的沉淀,宗教音乐在争议中不断发展,却依旧影响着众多的信徒和非信徒。  【关键词】:中世纪;圣咏;复调;宗教改革;现代化  宗教音乐又被叫做“圣乐”,它既是上帝对人们的启示,又是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和祈求。宗教音乐自产生起便深深地影响着西方音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