篓蒿炒咸肉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ad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征的十二圩是个临江的古镇,曾因盐务繁忙而盛极一时.如今古镇上有几家小饭店野菜宴做得很好。当地许多人挂在嘴边的“洲八样”,最早就是从十二圩传出的。“洲”即江滩.“八样”是言其多.我一向不认为正好就是八样.是虚指。“八”在古代即是一个好数字.并不是改革开放后南方人的发明。文人好风雅.喜欢牵强附会,把许多事情硬凑成八样.如八仙过海,扬州八怪 ……“真州八景”也不是仪征的独创.据我所知.不少地方有“八景”一说.如燕京八景、佛山八景、永州八景等.有些地方还弄出新八景和旧八景的区别。
  “洲八样”中最常见、最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恐怕要数蒌蒿了。关于蒌蒿的“萎”的写法.我想多说两句。前两年仪征有作者出过一本小册子.将其写成“芦蒿”,似为不妥。但这不奇怪,农贸市场的价格牌上、饭店的菜单上大多是这样写的。仪征老百姓口头上还有一个怪怪的名字:“驴蒿”——是这个音。写成“芦蒿”.是与洲上的芦笋混淆了。念成”驴蒿”,也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我说不清,还是引用高邮籍老作家汪曾祺的一段话吧:
  “小说《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方加了一条注‘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的蒌字,我小时不知怎么写.后来偶然看了一本什么书,才知道的。这个字音‘吕’。但我查了几本字典.‘蒌’都音‘楼’,我有点恍惚了。‘楼’、‘吕’一声之转。许多从‘娄’的字都读‘吕’.如‘屡’、‘缕’、‘褛’……”
  这是汪老的散文《故乡的食物》中的片断。汪老和长期羁旅仪征的老作家忆明珠一样.是诗、文、书、画俱佳的“才子”.同时他还是颇有名气的美食家。他对许多地方的饮食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对于家乡(仪征和高邮毗邻.同属扬州,我们也算是汪老的家乡人吧)这一美食的名字,汪老提供的写法是可信的。
  现在的蒌蒿差不多已失去野性,快要变成“家菜”了。早些年听说南京栖霞区的八卦洲上有人家大面积栽种蒌蒿.开了蒌蒿人工种植的先河。这个江心小镇是把蒌蒿当作特色产业来培育的.并号称是“中国蒌蒿第一乡”。只可惜.他们在许多宣传资料中也把蒌蒿写成“芦蒿”了。我还没有看到哪本权威的出版物认可这种写法。
  近两年我们仪征江边人家也有菜农开始用大棚种植蒌蒿。大概蒌蒿野性尚存,生命力顽强.比较容易人工栽培成功。只是人工栽种的蒌蒿不及野生蒌蒿的“蒿味”重。而人们食用蒌蒿.看重的就是它那种清毒败火的功用。少了“蒿味”药用的功效自然随之减弱。所以农贸市场上野生的萎蒿比人工栽种的好卖。稍有买菜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两种蒌蒿的差别来 野生的根茎暗红、弯曲.人工栽种的根茎青绿、笔直。还有就是.人工栽种的可以成堆成堆地摆放在摊上卖.野生的常常只能是一小把一小把搁在竹篮里卖。那或许是家住江边的老头老太在滩上找的零花钱呢。
  汪曾祺老先生所说的“加肉炒食极清香”.似乎还没有说到位,加咸肉丝炒食才极清香。仪征人有杀猪腌咸肉过年的习惯.年后二三月间蒌蒿冒新芽时.正是咸肉发红、流油、喷香时。用咸肉炒蒌蒿.蒌蒿才“服“。口语中的这个“服“字.可能是仪征人的首创。蒌蒿是野菜.大素.油不足、吃得过多会“潮人”(中医术语):咸肉是大荤,用适量的咸肉搭配萎蒿炒.蒿蒌才会服气。服帖,才能把个中滋味张扬到极致,才能香得你“打两个嘴巴也舍不得丢下”。
  仪征还有一样东西可以与蒌蒿搭配起来炒.那就是“臭”名远扬的谢集臭干。这两样东西,一个来自山区谢集,一个出自圩区江滩.它们凑到一起,不知怎么的就勾搭成鲜了!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阴阳的调和?是秉性的互补?还是上苍赐予仪征这方子民的口福?不得而知。
  在仪征住了近三十年的老作家忆明珠先生,曾为仪征人总结过一句比较经典的话:“好吃、善于吃、敢于吃”,写下上面这些话.我不知道我是否也算“好吃”的一个 或许还是“好吃”的仪征人中的佼佼者。在这篇题为《我也夸夸家乡好——麻雀、河豚.等等》的散文中,忆明珠后面还有话:
  “仪征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圩;有江、有塘、有林。利于养殖.物产丰富,什么盛筵都摆得出来…”  一句话有得吃才吃!
  
  责任编辑 刘 洋
其他文献
初潮,是少女步入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标志着女生开始进入性生理发育阶段。虽然,从生理学上来说,初潮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却给大多数女孩带来尴尬、惊慌尤其是身体上的不适。如何克服这些不适,让初潮更顺畅,饮食调护可以“帮忙”。    雯雯的“初”体验    在雯雯初潮来临之前,妈妈已经给她介绍了关于初潮的种种问题,所以,在初潮来临时,雯雯一点没惊慌,因为她对初潮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她听妈妈的
期刊
豆腐——玉米    豆腐与玉米是黄金搭档吗?YES  有营养丰富的食物,却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以豆腐为例,它软软滑滑、入口即化的口感真让人“爱不释口”,营养方面也不落后——富含优质蛋白,不含胆固醇、钙含量也很丰富。可是,豆腐在营养上也存在一点小缺憾,其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硫氨酸含量不足,因此不能被人体完全利用。不过还好,豆腐的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吃玉米来弥补。玉米中硫氨酸含量丰富,但缺乏豆腐中的赖氨酸和
期刊
提起于月仙,也许人们的印象并不深。但说起谢大脚以及《乡村爱情》,似乎每个人都能把她在剧中的趣事侃上一大段……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于月仙.走进她戏里戏外的”大脚”生活!  《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是个泼辣外向的农村女人.喜欢替人保媒。同时自己的婚姻生活又不美满.对爱情也充满了向往和追求。这注定了”谢大脚”这个人物是个发挥空间很大的角色.也很容易出彩。出生在赤峰、单位在天津、生活在北京的于月仙,起初对东
期刊
长筒袜被称为“腿上时装”,它因能为女性修长健美的双腿增添无穷魅力,而备受青睐。  六七月间一双既合体形又合腿形的新颖长筒袜,可以令你的装束锦上添花,尤其是在正式的场合、办公场所、宴会,配双质地良好的长筒袜更可以体现出你的气质与修养。  1、长筒袜的穿着有一定的讲究,穿着不当,会适得其反,令你显得拖沓粗俗,品位顿失。长筒袜的颜色应与裙子和鞋子的颜色和谐、统一。肉色的长筒袜最好,它可以与任何颜色的裙子
期刊
80%以上女孩减肥失败,  60%以上女孩节食    最近,一次网上为期1个月超过1万份问卷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国白领女孩减肥均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减肥基本上是全面失败的。到底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超过60%的女孩子减肥是为了漂亮,只有10%关注健康,超过90%是为了减腹部、腰部、臀部或腿部,仅靠称体重和照镜子来衡量,超过60%采用节食(包括直接节食和服用减肥药),只有不到25%
期刊
我天生爱美,把外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可偏偏我的食欲旺盛,属于吃啥都香那类的,所以,减肥与我如影随形。 我深信节食是最好的减肥方法,每餐只吃半饱。所以每当我为了减肥忍饥挨饿的时候,老公都被我气得不行,一遍又一遍地向我重复一句话“你再这样早晚要出事,告诉你多少遍了,细嚼慢咽吃八分饱才是减肥的硬道理!”  哎,我也知道我做的不对,可我是个急性子,细嚼慢咽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往往是吃着吃着就忘了,老公在
期刊
戴眼镜的MM,是否曾为化妆而苦恼!其实,只要了解自我,化妆得法,戴眼镜的MM也会别具风韵。    戴框架眼镜的MM    *戴近视眼镜者眼镜的镜片会令眼睛看似缩小,因此化妆时应重点强调眼部。可将眼线描深浓些,使眼睛有扩大感,镜片的反光作用会相应减弱眼线描画后的痕迹。  眼影色彩以单纯为好,丰富的眼影色彩会减弱眼睛的形象。化妆时可在上眼睑边缘处用深咖啡眼影,然后慢慢过渡到眉下,最好用同色眼影的深浅
期刊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这一古老哲学思想在国人文化传统中积淀很深,衍生到饮食域最典型的就是“食物相克”了食物相克类物备受追捧,搭配禁忌的各类说法被广为传抄,根由是什么?一些来自中医古籍的“谆谆教诲”是科学的吗?文化与科学的界限是否常在不自觉中被混淆?饮食的身体获益与心情体验是不是已经背离了科学之道、自然之道?且看王兴国老师的署名文章——    关于食物相克,即搭配禁忌的说法很多,自古就有,一直在民
期刊
生活中有许多小小的窍门,为我们平添了许多的乐趣,在小小的厨房里面就暗藏着很多大大的智慧,请跟我们一起将它们——找寻出来吧!    巧用保鲜膜    这是一则懒人小妙方。在厨房临近灶上的墙面上张贴保鲜膜。由于保鲜膜容易附着的特点,加上呈透明状,肉眼不易察觉,数星期后待保鲜膜上沾满油污,只需轻轻将保鲜膜撕下,重新再铺上一层即可,丝毫不费力。对于平日忙碌的主妇们,倒不失为一个方便偷懒的好方法。    苹
期刊
原料:三文鱼300克。  调料:酱油、盐、白兰地酒、蛋液、面粉、面包糠、柠檬汁、糖、油各适量。  做法:1、三文鱼改成蝴蝶片,用盐、柠檬汁、白兰地酒腌一会儿,然后将鱼片拍面粉,裹蛋液,蘸匀面包糠,  2、将适量酱油、少许柠檬汁和糖混合后淋在鱼排上,  3、微波炉盛器内涂适量油放人鱼排,再淋少量油,放入微波炉高火烹2分钟~3分钟即可。  口感:汁香浓郁,口感绵软。  营养分析:三文鱼不但是高蛋白、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