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满纪念堂》是一篇题材重大、蕴涵深远的现场短新闻。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把真挚的感情倾注笔端,用绘声、绘色、绘情的描述,全程展示了人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场景,使受众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可亲性和可信性。
主题鲜明,通篇贯穿一个“情”字。先是记者在寒风习习的天安门广场,“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毛主席纪念堂涌去”。紧接着是写毛主席的亲属来了、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来了、在校大学生来了、外国朋友来了,尤其是那位弯腰弓背的白发老人的一声哭泣,把这篇文章推向了高潮……记者的满腔热情、亲属的骨肉亲情、群众的一片真情,都融入了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之中。
题材重大,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着,不仅为全国各族人民所爱戴,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威望。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纪念日,记者以这天人们来瞻仰毛主席遗容为题材,意义非同寻常。记者紧紧抓住特点,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突出主题,写出这篇具有较高价值的现场短新闻。
观察仔细,体会用心,现场感极强。作者通过深入现场,认真观察,捕捉到许多生动的细节,然后用心体会,经过去粗取精,把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巧妙地“化”在对现场情景的描述之中,避免了平铺直叙。这一点在文章高潮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突然,身旁传来一声哭泣。转头看去,是一位弯腰弓背的白发老人,他姓黄,从江西来,73岁。他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捧稻子,说他要向主席报告如今的好日子,他哭了片刻,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去,到了出口又折回头再看上一眼。”简单的几句话,有声有色,十分传神,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此时此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把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临其境,耳濡目染,产生了强烈的现场共鸣,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借景生情,意味深长。作者用“在主席遗体旁,有20多位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深深地鞠躬,久久不肯离去”,来衬托毛主席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位置;用来自江西农村73岁的白发老人,来表达亿万普通老百姓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作者还以“24盆怒放的君子兰飘出阵阵清香,花放得很开,像张大的嘴巴,要说什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花儿似乎要告诉人们,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或是想告诉人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
前后呼应,巧妙运用背景材料。《情满纪念堂》在最后通过对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的采访,巧妙地将背景材料转化为第一手材料,灵活地穿插于文中,有利于深化主题,使现场看不到的东西得到了补充说明,让读者对毛主席纪念堂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说明,毛主席他老人家虽然躺在中国最中心的那片开阔的广场上永久地睡眠,但他并不是孤立地被封存在历史中,他的精神仍在感召着人们,更增强了新闻的厚度。
触类旁通,联想丰富,出手不凡。据悉,记者并非专程为写短新闻而来,而是随某厂到北京参加新闻发布会偶然遇之,触发灵感,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诸多不便的情况下,紧紧抓住机遇,争取到了采访的主动权,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纪念堂里的环境、人物、氛围进行了详细观察,就连毛主席遗体旁的君子兰有多少盆都一一数清。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很多,作者只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场面、人物,把一个浓浓的“情”字倾洒在字里行间,成为不可多得的独家新闻。
但是,这篇文章在某些段落遣词造句值得商榷。如“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纪念堂涌去”,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实际情况是人们自觉排队,怀着肃穆的心情,缓缓步入纪念堂,“涌去”显得有点杂乱无序;第七自然段中“主席遗容依然红光满面”,不如改为“主席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君子兰飘出阵阵清香”中的“飘”字不恰当,不如用“散发”较为准确。
尽管文章中有些地方描写不当,但毕竟瑕不掩玉,记者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如此好的文章也实属不易,不失为现场短新闻的一篇佳作。
(作者单位:伊川县委宣传部)
附原文:
情满纪念堂
□陈钢
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诞辰纪念日。我行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毛主席纪念堂涌去。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寒风习习,脸上每一个毛孔都针刺一般,我在寒冷中汇入人的热流。
9点零5分,毛岸青、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来到毛主席坐像前,献上花篮,静默、鞠躬、留影。几乎同时,李敏的丈夫孔令华、李讷和丈夫王景清也带着孩子来到了这里。他们的花篮缎带上写着:深切怀念敬爱的爸爸。
在他们献的花篮左侧,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敬献的花篮,鲜红的缎带上写着:敬爱的毛主席千古。在毛主席坐像的最左侧,还有一略小的花篮,缎带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敬献人的名字,我拿起缎带仔细一看,是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李银桥、韩桂馨、徐肖冰……
10点整,毛泽覃烈士和贺子珍妹妹贺怡所生的儿子贺麓成带着妻子来到了毛主席坐像前,这位导弹专家告诉我:“每年我们都要来这里,缅怀主席。”他们默哀、留影。随他们一齐来的还有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献上巨书“雄风”的书法家孙鑫,他说,他是从山东淄博专程赶来的。
在毛主席遗体旁,有20多位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深深地鞠躬,久久不肯离去。在他们的队伍中,有一位黑皮肤的小男孩,他两眼盯着主席的遗容,像大人一样入神而专注。突然,身旁传来一声哭泣。转头看去,是一位弯腰弓背的白发老人,他姓黄,从江西来,73岁。他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捧稻子,说他要向主席报告如今的好日子,他哭了片刻,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去,到了出口又折回头再看上一眼。
主席遗容仍然红光满面,覆盖在身上的党旗鲜红鲜红,周围24盆怒放的君子兰飘出阵阵清香,花放得很开,像张大的嘴,要说什么。
在纪念堂出口,一对夫妇带着3个孩子,爸爸正对孩子说话。上前一问,男的是齐齐哈尔市水产公司的张德相,他们全家从齐齐哈尔搬到青岛,昨天路过北京,张德相问妻子想到哪里玩玩,妻子第一句就是“先去看看毛主席”。今年42岁的张德相拍着孩子的头:“他们新一代对毛主席印象不深,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毛主席,缅怀毛主席。”
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告诉我,目前,每天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约有2万人,一些单位的新党员还到毛主席遗像前宣誓,不少高校的学生到纪念堂来过团日,好多到北京服役的新战士第一个假日便是到纪念堂来。
(原载《新华日报》,1990年12月27日)
编校:杨彩霞
主题鲜明,通篇贯穿一个“情”字。先是记者在寒风习习的天安门广场,“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毛主席纪念堂涌去”。紧接着是写毛主席的亲属来了、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来了、在校大学生来了、外国朋友来了,尤其是那位弯腰弓背的白发老人的一声哭泣,把这篇文章推向了高潮……记者的满腔热情、亲属的骨肉亲情、群众的一片真情,都融入了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之中。
题材重大,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着,不仅为全国各族人民所爱戴,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威望。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纪念日,记者以这天人们来瞻仰毛主席遗容为题材,意义非同寻常。记者紧紧抓住特点,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突出主题,写出这篇具有较高价值的现场短新闻。
观察仔细,体会用心,现场感极强。作者通过深入现场,认真观察,捕捉到许多生动的细节,然后用心体会,经过去粗取精,把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巧妙地“化”在对现场情景的描述之中,避免了平铺直叙。这一点在文章高潮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突然,身旁传来一声哭泣。转头看去,是一位弯腰弓背的白发老人,他姓黄,从江西来,73岁。他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捧稻子,说他要向主席报告如今的好日子,他哭了片刻,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去,到了出口又折回头再看上一眼。”简单的几句话,有声有色,十分传神,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此时此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把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临其境,耳濡目染,产生了强烈的现场共鸣,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借景生情,意味深长。作者用“在主席遗体旁,有20多位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深深地鞠躬,久久不肯离去”,来衬托毛主席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位置;用来自江西农村73岁的白发老人,来表达亿万普通老百姓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作者还以“24盆怒放的君子兰飘出阵阵清香,花放得很开,像张大的嘴巴,要说什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花儿似乎要告诉人们,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或是想告诉人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
前后呼应,巧妙运用背景材料。《情满纪念堂》在最后通过对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的采访,巧妙地将背景材料转化为第一手材料,灵活地穿插于文中,有利于深化主题,使现场看不到的东西得到了补充说明,让读者对毛主席纪念堂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说明,毛主席他老人家虽然躺在中国最中心的那片开阔的广场上永久地睡眠,但他并不是孤立地被封存在历史中,他的精神仍在感召着人们,更增强了新闻的厚度。
触类旁通,联想丰富,出手不凡。据悉,记者并非专程为写短新闻而来,而是随某厂到北京参加新闻发布会偶然遇之,触发灵感,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诸多不便的情况下,紧紧抓住机遇,争取到了采访的主动权,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纪念堂里的环境、人物、氛围进行了详细观察,就连毛主席遗体旁的君子兰有多少盆都一一数清。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很多,作者只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场面、人物,把一个浓浓的“情”字倾洒在字里行间,成为不可多得的独家新闻。
但是,这篇文章在某些段落遣词造句值得商榷。如“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纪念堂涌去”,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实际情况是人们自觉排队,怀着肃穆的心情,缓缓步入纪念堂,“涌去”显得有点杂乱无序;第七自然段中“主席遗容依然红光满面”,不如改为“主席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君子兰飘出阵阵清香”中的“飘”字不恰当,不如用“散发”较为准确。
尽管文章中有些地方描写不当,但毕竟瑕不掩玉,记者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如此好的文章也实属不易,不失为现场短新闻的一篇佳作。
(作者单位:伊川县委宣传部)
附原文:
情满纪念堂
□陈钢
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诞辰纪念日。我行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毛主席纪念堂涌去。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寒风习习,脸上每一个毛孔都针刺一般,我在寒冷中汇入人的热流。
9点零5分,毛岸青、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来到毛主席坐像前,献上花篮,静默、鞠躬、留影。几乎同时,李敏的丈夫孔令华、李讷和丈夫王景清也带着孩子来到了这里。他们的花篮缎带上写着:深切怀念敬爱的爸爸。
在他们献的花篮左侧,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敬献的花篮,鲜红的缎带上写着:敬爱的毛主席千古。在毛主席坐像的最左侧,还有一略小的花篮,缎带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敬献人的名字,我拿起缎带仔细一看,是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李银桥、韩桂馨、徐肖冰……
10点整,毛泽覃烈士和贺子珍妹妹贺怡所生的儿子贺麓成带着妻子来到了毛主席坐像前,这位导弹专家告诉我:“每年我们都要来这里,缅怀主席。”他们默哀、留影。随他们一齐来的还有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献上巨书“雄风”的书法家孙鑫,他说,他是从山东淄博专程赶来的。
在毛主席遗体旁,有20多位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深深地鞠躬,久久不肯离去。在他们的队伍中,有一位黑皮肤的小男孩,他两眼盯着主席的遗容,像大人一样入神而专注。突然,身旁传来一声哭泣。转头看去,是一位弯腰弓背的白发老人,他姓黄,从江西来,73岁。他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捧稻子,说他要向主席报告如今的好日子,他哭了片刻,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去,到了出口又折回头再看上一眼。
主席遗容仍然红光满面,覆盖在身上的党旗鲜红鲜红,周围24盆怒放的君子兰飘出阵阵清香,花放得很开,像张大的嘴,要说什么。
在纪念堂出口,一对夫妇带着3个孩子,爸爸正对孩子说话。上前一问,男的是齐齐哈尔市水产公司的张德相,他们全家从齐齐哈尔搬到青岛,昨天路过北京,张德相问妻子想到哪里玩玩,妻子第一句就是“先去看看毛主席”。今年42岁的张德相拍着孩子的头:“他们新一代对毛主席印象不深,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毛主席,缅怀毛主席。”
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告诉我,目前,每天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约有2万人,一些单位的新党员还到毛主席遗像前宣誓,不少高校的学生到纪念堂来过团日,好多到北京服役的新战士第一个假日便是到纪念堂来。
(原载《新华日报》,1990年12月27日)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