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系统总结了音乐教育现状的各种缺陷,立足于音乐教育道德层面的分析,提出了音乐道德教育的意义;指出了音乐道德教育缺陷的表现;提出了音乐道德教育缺陷的对策,为学校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音乐道德 教育功能
近几年来音乐的道德教育严重滑坡,时下的流行音乐中有些垃圾化、低俗化、程式化的作品,乐谱则表现为雷同化、平淡化、直线化特征,歌词内容呈现出庸俗性、低趣性、口语性特征,丧失了音乐的“诗情画意”、“寓教于乐”的美学价值,尤其传统的音乐道德教育,礼乐教化功能更是被“媚俗”的内容所“冲涮”。
特别是由于电视、互联网、手机音乐的全面渗透,社会的音乐教育影响力远远大于学校音乐的影响,常常是学校教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需要花大力气,社会上一首低俗怪诞的歌流行起来却势不可挡。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影响远不是我们表面上教唱几首歌那么简单,它蕴涵着情操、道德、理想与审美的人生重大问题,音乐教学不可不慎。
一、音乐的道德教育意义
中国是伟大的音乐艺术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声乐、器乐、音乐理论都达到现代意义的成熟之高峰,音乐不仅能“寓教于乐”,使人“三月而不知肉味”,而且音乐一直是“礼乐教化”的手段,孔子甚至提出“乐治”为最高的政治治理标准。
因为音乐是真实的感情流露,是“饥者歌其实,劳者歌其事”的情志表现,因而古代统治者通过音乐来了解治理社会的结果,音乐成为一种政治反馈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听政”,春秋以前有专门的“采诗官”从民间采风,收集民歌以供国君了解民情,此外,君主还要求各级官吏献诗,通过那些诗歌(民歌)来了解施政情况,改正得失。
二、音乐的道德教育缺失
音乐道德教育内容的缺失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这不是危言耸听,不加正视,无疑对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有不良影响。
歌词内容的“低俗化”:思想道德的缺失。中国流行音乐的低俗化倾向是从八十年代港台酒巴音乐流入开始的,当时人们崇洋媚外,大量引进模仿“外来”音乐,久而久之,如今我们反而没有港台艺术的高雅。
音乐本来是声音节奏、旋律的规则性变化,是乐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有机组合以表现创作思想和感情的艺术,但现行有很多音乐乐谱缺乏节奏变化和个性,整个曲子的效果前面的旋律基本上呈直线型,最后一个高音收缩结尾。风格十分平庸低下,而且千部一腔,摹仿、抄袭迹象很明显。缺乏那种个性鲜明、高扬向上,热情奔放,富有变化的作品。连朗读的乐感都不具备,严格地说那不能算是音乐,但又迅速流行全国,仿效者群至,这种缺乏乐感的曲子,当然不可能传达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感情,只能是无病呻吟。
三、音乐道德教育的对策
游戏音乐,把音乐当成标新立异的手段或盲目追逐流行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音乐作为艺术就有其艺术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对音乐功能的系统性理论性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加强音乐道德教育的依据。
(一)加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要让学生喜欢健康高尚的音乐,需要作相对长期的音乐教育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加强学生积极进步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对现代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进行作出深刻的解剖,形象的说理,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有伟大的偶像,健康的进步的人生目标。
其次,加强学生的道德观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道德教育苍白无力,一些怪异的东西特别容易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摩仿,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不良现象深深影响着单纯的学生,如果不坚持深入长期道德教育,学生难免误入歧途。
再次是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虽然各级学校的形式上都有相关的课程,但都不能理直气壮的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其实深刻生动的道德教育要比一切教育让人感动,不会做人,没有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学什么都没有意义。要养成正气,有良好的习气,才会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才会让学生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音乐,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寓才教于乐”之功能。
(二)加强传统文化、传统音乐理论的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国力的日益强盛,传统文化的价值被日益彰显出来,复兴传统文化的工作正全面推开。这几年我国“韩流滚滚”,究其原因是因为韩剧中充满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家庭温馨,传统伦理道德的情操,可见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是深得人心,时代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复归,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建立传统价值体系势在必行。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音乐理论,从音乐的创作,音乐的欣赏,音乐的演奏,音乐的审美等各个层次都有相当丰富而系统的理论积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音乐教育时应该有系统地,由浅入深地进行传统音乐理论教育,以加强青少年对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欣赏的能力。
(三)提高音乐的演唱技巧
加强音乐道德教育按音乐的内在特征进行音乐教学,把音乐的基本演唱技巧讲透,使学生对音乐的美学规律与表现方式有较为专业的了解,从而能够分辨音乐的不同档次,不同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音乐水准。
(四)提高高雅音乐的鉴赏能力
学生对音乐学习,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从音乐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教育应该按这个特点制定教育方案,从基本的乐理知识到音乐的特殊语言的规律,从音乐表情达意的自身规律到歌词与乐谱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应该有系统的安排,从而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的,大众喜闻乐见的高雅作品,教给学生的欣赏方法,教会学生以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行作品鉴赏,并影响他人。
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音乐道德教育,首先应该通过这个层面着手。
【关键词】音乐道德 教育功能
近几年来音乐的道德教育严重滑坡,时下的流行音乐中有些垃圾化、低俗化、程式化的作品,乐谱则表现为雷同化、平淡化、直线化特征,歌词内容呈现出庸俗性、低趣性、口语性特征,丧失了音乐的“诗情画意”、“寓教于乐”的美学价值,尤其传统的音乐道德教育,礼乐教化功能更是被“媚俗”的内容所“冲涮”。
特别是由于电视、互联网、手机音乐的全面渗透,社会的音乐教育影响力远远大于学校音乐的影响,常常是学校教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需要花大力气,社会上一首低俗怪诞的歌流行起来却势不可挡。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影响远不是我们表面上教唱几首歌那么简单,它蕴涵着情操、道德、理想与审美的人生重大问题,音乐教学不可不慎。
一、音乐的道德教育意义
中国是伟大的音乐艺术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声乐、器乐、音乐理论都达到现代意义的成熟之高峰,音乐不仅能“寓教于乐”,使人“三月而不知肉味”,而且音乐一直是“礼乐教化”的手段,孔子甚至提出“乐治”为最高的政治治理标准。
因为音乐是真实的感情流露,是“饥者歌其实,劳者歌其事”的情志表现,因而古代统治者通过音乐来了解治理社会的结果,音乐成为一种政治反馈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听政”,春秋以前有专门的“采诗官”从民间采风,收集民歌以供国君了解民情,此外,君主还要求各级官吏献诗,通过那些诗歌(民歌)来了解施政情况,改正得失。
二、音乐的道德教育缺失
音乐道德教育内容的缺失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这不是危言耸听,不加正视,无疑对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有不良影响。
歌词内容的“低俗化”:思想道德的缺失。中国流行音乐的低俗化倾向是从八十年代港台酒巴音乐流入开始的,当时人们崇洋媚外,大量引进模仿“外来”音乐,久而久之,如今我们反而没有港台艺术的高雅。
音乐本来是声音节奏、旋律的规则性变化,是乐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有机组合以表现创作思想和感情的艺术,但现行有很多音乐乐谱缺乏节奏变化和个性,整个曲子的效果前面的旋律基本上呈直线型,最后一个高音收缩结尾。风格十分平庸低下,而且千部一腔,摹仿、抄袭迹象很明显。缺乏那种个性鲜明、高扬向上,热情奔放,富有变化的作品。连朗读的乐感都不具备,严格地说那不能算是音乐,但又迅速流行全国,仿效者群至,这种缺乏乐感的曲子,当然不可能传达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感情,只能是无病呻吟。
三、音乐道德教育的对策
游戏音乐,把音乐当成标新立异的手段或盲目追逐流行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音乐作为艺术就有其艺术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对音乐功能的系统性理论性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加强音乐道德教育的依据。
(一)加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要让学生喜欢健康高尚的音乐,需要作相对长期的音乐教育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加强学生积极进步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对现代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进行作出深刻的解剖,形象的说理,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有伟大的偶像,健康的进步的人生目标。
其次,加强学生的道德观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道德教育苍白无力,一些怪异的东西特别容易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摩仿,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不良现象深深影响着单纯的学生,如果不坚持深入长期道德教育,学生难免误入歧途。
再次是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虽然各级学校的形式上都有相关的课程,但都不能理直气壮的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其实深刻生动的道德教育要比一切教育让人感动,不会做人,没有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学什么都没有意义。要养成正气,有良好的习气,才会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才会让学生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音乐,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寓才教于乐”之功能。
(二)加强传统文化、传统音乐理论的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国力的日益强盛,传统文化的价值被日益彰显出来,复兴传统文化的工作正全面推开。这几年我国“韩流滚滚”,究其原因是因为韩剧中充满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家庭温馨,传统伦理道德的情操,可见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是深得人心,时代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复归,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建立传统价值体系势在必行。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音乐理论,从音乐的创作,音乐的欣赏,音乐的演奏,音乐的审美等各个层次都有相当丰富而系统的理论积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音乐教育时应该有系统地,由浅入深地进行传统音乐理论教育,以加强青少年对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欣赏的能力。
(三)提高音乐的演唱技巧
加强音乐道德教育按音乐的内在特征进行音乐教学,把音乐的基本演唱技巧讲透,使学生对音乐的美学规律与表现方式有较为专业的了解,从而能够分辨音乐的不同档次,不同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音乐水准。
(四)提高高雅音乐的鉴赏能力
学生对音乐学习,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从音乐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教育应该按这个特点制定教育方案,从基本的乐理知识到音乐的特殊语言的规律,从音乐表情达意的自身规律到歌词与乐谱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应该有系统的安排,从而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的,大众喜闻乐见的高雅作品,教给学生的欣赏方法,教会学生以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行作品鉴赏,并影响他人。
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音乐道德教育,首先应该通过这个层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