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白洋淀地区军化的抗日斗争生活,表现了残酷激烈的战争背景下的夫妻之情、人性之美、家国之爱,并从中折射出如诗如画的景物美,疏密有致的情节美,生动传神的人物美。
关键词: 《荷花淀》景物美情节美人物美
一、如诗如画的景物美
《荷花淀》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展现了一幅清新淡雅的诗意画卷。
文章开头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场面,“不久,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里的描写语言清新、优美,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作的刻画。在朦胧凄美的月色下,水生嫂与薄雾、清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空灵淡雅的令人心醉的银白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劳动场景,其中更折射出水生嫂对深夜未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几位年轻妇女寻夫的一节,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此景何等俊逸、舒展,并与小说开篇的色调保持一致。
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助夫杀敌,作者将血腥的战斗场面安排在清新碧绿的荷花丛中,“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的荷叶、荷花,是铜墙铁壁;也是监视敌人的哨兵,埋葬敌人的战场。密密层层的大荷叶,以及粉色荷花箭则暗示白洋淀年轻妇女的成长——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二、疏密有致的情节美
孙犁从追求情节美的目标出发,抛弃了拖沓的过程叙述,对故事情节乃至本应作为高潮的核心情节反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质朴单纯是《荷花淀》的基本特色。作者采用了疏密有致,行云流水的散文笔法,按时间顺序安排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片断重点作描写。
第一个片断:夫妻话别。小说的开篇气氛舒缓,在皎洁恬静的月光下,通过夫妻间一场微妙的谈话,写妻子得知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后心灵受到的震动,人物吃苦耐劳,深明大义的性格得到初次的展现。
第二个片断:探夫遇敌。水生嫂和几位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妇女们风趣地谈笑,展示着她们纯朴多情的一面,表达她們各自似怨实爱的心情。突遇鬼子的汽艇,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原来舒缓的节奏猛然收紧。
第三个片断:助夫杀敌。几位妇女摆脱鬼子的追赶,巧遇游击队,在激战中,妇女们亲眼目睹了自己丈夫的战斗英姿。打捞战利品,洋溢着人们戏谑的情调和欢乐的气氛,表现妇女转惊为喜的心情。
小说的这三个片断情节单纯,但气氛由舒缓至紧张到欢快,跌宕有致。行文中运用了环境烘托、气氛渲染等多种手法,让我们感受到白洋淀妇女的勇敢、机智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三、生动传神的人物美
发掘人物身上“美好”、“善良”的本性,一直是孙犁小说创作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
在孙犁看来,最能体现这种“极致”美的方式,莫过于塑造女性形象。那么,孙犁如何在作品中将女性的“极致”美表现出来的呢?
(一)表现女性的外在的形式美
“纯朴”、“勤劳”“可爱”“聪明”、“伶俐”——这是作者笔下衡量女孩子“美丽”的重要尺度。《荷花淀》开头写道:“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小说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一个情景交融的清凉世界,“这里没有写湖水,但千顷水淀的空气、情调和物产,都融汇在一个农家小院之内;没有写人的音容笑貌,但她聪颖秀逸的气质,勤劳明慧的品性都随着手指上的苇眉子,不仅在她怀里、而且在读者心灵中跳跃”。
(二)表现女性的内在的心灵美
孙犁称:“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孙犁文集>自序))他还说:“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诚然,孙犁在反映合乎主流意识形态规范的妇女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时,他更多采用不同于常人的写法,即从日常生活的伦理角度,着眼于女性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体验和表现,写出广大农村妇女的新觉悟、新精神与新风貌。
游击组长水生和村中的几位青年报名参军,明天就要上部队了。水生很晚才回来,水生嫂笑着说“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有着忧虑、关切、责备和自豪等丰富得内涵。当水生向妻子说明自己“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时候,妻子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作品善于把握人物心灵的微妙颤动和言谈上的弦外之音。家中有老有幼,百事都得操心,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她需要的只是丈夫的理解与支持:“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句话平实含蓄,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豪言壮语,而一个秀慧而贤淑的温柔女性的美好心灵,通过这简单质朴的对话表现了出来。
总之,《荷花淀》一文体现了如诗如画的景物美、疏密有致的情节美,生动传神的人物美的完美融合,代表了孙犁一贯的文学主张,为中国现代文学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陶海珍.荷花淀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3).
[2]孙犁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3]金梅.孙犁的小说艺术.北京出版社,1987.
关键词: 《荷花淀》景物美情节美人物美
一、如诗如画的景物美
《荷花淀》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展现了一幅清新淡雅的诗意画卷。
文章开头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场面,“不久,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里的描写语言清新、优美,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作的刻画。在朦胧凄美的月色下,水生嫂与薄雾、清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空灵淡雅的令人心醉的银白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劳动场景,其中更折射出水生嫂对深夜未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几位年轻妇女寻夫的一节,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此景何等俊逸、舒展,并与小说开篇的色调保持一致。
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助夫杀敌,作者将血腥的战斗场面安排在清新碧绿的荷花丛中,“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的荷叶、荷花,是铜墙铁壁;也是监视敌人的哨兵,埋葬敌人的战场。密密层层的大荷叶,以及粉色荷花箭则暗示白洋淀年轻妇女的成长——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二、疏密有致的情节美
孙犁从追求情节美的目标出发,抛弃了拖沓的过程叙述,对故事情节乃至本应作为高潮的核心情节反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质朴单纯是《荷花淀》的基本特色。作者采用了疏密有致,行云流水的散文笔法,按时间顺序安排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片断重点作描写。
第一个片断:夫妻话别。小说的开篇气氛舒缓,在皎洁恬静的月光下,通过夫妻间一场微妙的谈话,写妻子得知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后心灵受到的震动,人物吃苦耐劳,深明大义的性格得到初次的展现。
第二个片断:探夫遇敌。水生嫂和几位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妇女们风趣地谈笑,展示着她们纯朴多情的一面,表达她們各自似怨实爱的心情。突遇鬼子的汽艇,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原来舒缓的节奏猛然收紧。
第三个片断:助夫杀敌。几位妇女摆脱鬼子的追赶,巧遇游击队,在激战中,妇女们亲眼目睹了自己丈夫的战斗英姿。打捞战利品,洋溢着人们戏谑的情调和欢乐的气氛,表现妇女转惊为喜的心情。
小说的这三个片断情节单纯,但气氛由舒缓至紧张到欢快,跌宕有致。行文中运用了环境烘托、气氛渲染等多种手法,让我们感受到白洋淀妇女的勇敢、机智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三、生动传神的人物美
发掘人物身上“美好”、“善良”的本性,一直是孙犁小说创作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
在孙犁看来,最能体现这种“极致”美的方式,莫过于塑造女性形象。那么,孙犁如何在作品中将女性的“极致”美表现出来的呢?
(一)表现女性的外在的形式美
“纯朴”、“勤劳”“可爱”“聪明”、“伶俐”——这是作者笔下衡量女孩子“美丽”的重要尺度。《荷花淀》开头写道:“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小说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一个情景交融的清凉世界,“这里没有写湖水,但千顷水淀的空气、情调和物产,都融汇在一个农家小院之内;没有写人的音容笑貌,但她聪颖秀逸的气质,勤劳明慧的品性都随着手指上的苇眉子,不仅在她怀里、而且在读者心灵中跳跃”。
(二)表现女性的内在的心灵美
孙犁称:“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孙犁文集>自序))他还说:“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诚然,孙犁在反映合乎主流意识形态规范的妇女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时,他更多采用不同于常人的写法,即从日常生活的伦理角度,着眼于女性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体验和表现,写出广大农村妇女的新觉悟、新精神与新风貌。
游击组长水生和村中的几位青年报名参军,明天就要上部队了。水生很晚才回来,水生嫂笑着说“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有着忧虑、关切、责备和自豪等丰富得内涵。当水生向妻子说明自己“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时候,妻子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作品善于把握人物心灵的微妙颤动和言谈上的弦外之音。家中有老有幼,百事都得操心,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她需要的只是丈夫的理解与支持:“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句话平实含蓄,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豪言壮语,而一个秀慧而贤淑的温柔女性的美好心灵,通过这简单质朴的对话表现了出来。
总之,《荷花淀》一文体现了如诗如画的景物美、疏密有致的情节美,生动传神的人物美的完美融合,代表了孙犁一贯的文学主张,为中国现代文学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陶海珍.荷花淀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3).
[2]孙犁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3]金梅.孙犁的小说艺术.北京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