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教好物理,这是许多物理老师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如一股春风,让人顿觉头清目爽。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精神。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促进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作为一名多年的物理教师,我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点。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应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适宜地改革与创新,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能给教学带来很大便利,给教师的教学设计开拓更广阔的领域。物理学中会遇到学习宏观、微观世界的一些东西,我们是无法观察、无法体会的,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对电流的认识,由于电路中有电压,电路中才会有电流,可电压怎样形成电流,电流是什么,这些问题让物理教师很难用实验让学生直接去感知,因此我制作了幻灯片,从网上搜寻flash动画,将水流与电流进行类比,通过演示、观察,让学生回答水泵相当于什么,水轮机相当于什么,水流相当于什么,阀门相当于什么,经过这样的动画演示,学生对电压与电流关系的认识更深刻、形象、具体。又如人造卫星,各个行星如太阳的运动情况,直线运动和受力分析等,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是讲一节课,学生也难以理解,反而只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感。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看到模拟的直观的情况,这不仅可以将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对正文的阅读,抓住中心。认真揣摩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应从文字上进行化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同时指导学生提问对比联系,如在学习“比热”时,让学生回忆密度、燃烧值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公式、单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揭示它们都是“物质特征”这一本质,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三、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光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方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被监视、软禁长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更加奋发学习。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应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适宜地改革与创新,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能给教学带来很大便利,给教师的教学设计开拓更广阔的领域。物理学中会遇到学习宏观、微观世界的一些东西,我们是无法观察、无法体会的,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对电流的认识,由于电路中有电压,电路中才会有电流,可电压怎样形成电流,电流是什么,这些问题让物理教师很难用实验让学生直接去感知,因此我制作了幻灯片,从网上搜寻flash动画,将水流与电流进行类比,通过演示、观察,让学生回答水泵相当于什么,水轮机相当于什么,水流相当于什么,阀门相当于什么,经过这样的动画演示,学生对电压与电流关系的认识更深刻、形象、具体。又如人造卫星,各个行星如太阳的运动情况,直线运动和受力分析等,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是讲一节课,学生也难以理解,反而只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感。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看到模拟的直观的情况,这不仅可以将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对正文的阅读,抓住中心。认真揣摩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应从文字上进行化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同时指导学生提问对比联系,如在学习“比热”时,让学生回忆密度、燃烧值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公式、单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揭示它们都是“物质特征”这一本质,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三、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光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方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被监视、软禁长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更加奋发学习。